尤小紅
(常熟理工學院 團委,江蘇 常熟 215500)
“90后”一代,已經成為當今大學生的主體,在其身上有著眾多新潮的理念、獨特的思想,甚至過激的行為,從而使針對“90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務顯得更加繁重。鑒于此,如何更加有效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讓“90后”一代在新的時期能夠健康成長、成才就成為高校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1.人生目標不明確
父母長輩的寵愛,長期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使“90后”習慣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人生目標并不明確,面對著重重的來自就業(yè)、學習、生活、情感等各個方面的壓力,然而卻沒有一套系統(tǒng)的完整的幫助其確立目標的課程或者培訓來指引他們將來的人生之路,導致他們的目標感不強,對于大多數(shù)“90后”的學生來說,很少或者根本沒有仔細的考慮過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只是知道自己是在讀大學,學知識,卻不知路在何方。
2.感恩之心缺失
“90后”的學子中相對缺失的是對別人的感恩之心。90后大都是獨生子女,長輩們無條件的呵護讓他們覺得別人對自己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相反,當遇到一些不稱心的事情時,他們的怨恨之心有時候則會徹底埋沒他們的感恩之心,甚至做出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有報道稱,“小伙因上網(wǎng)被斷電將父親砍死,母親被砸成重傷”,對于養(yǎng)育自己多年的父母竟然能夠如此痛下狠手,實讓親者痛,聞者怒,感恩教育勢在必行。
3.心理相對脆弱
大學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但是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卻不盡如人意?!?0后”大學生常被稱為“天之驕子”、“幸福的一代”,較好的社會與家庭環(huán)境使他們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性,不少學生心理素質偏低,抗壓能力不強,他們一旦在學習生活上遇到困難,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產生落差時,就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這就導致她們遇到挫折時,首先是退縮,不敢迎接挑戰(zhàn),不敢直面人生。
4.責任意識淡薄
責任感,有時候也可以和忠誠相聯(lián)系。在當今的社會,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由于“90”后一代中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事事無所謂”,以及“感情超開放”等的觀念,致使他們在很多事情上都缺乏一種責任感,不能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或者說在做某件事情之前,往往感性戰(zhàn)勝了理性,沖動代替了理智,導致了一些不良行為的發(fā)生,如隨意曠課、遲到早退等等。
5.人際交往困難
有學者指出,獨生子女群體、應試教育的機制、網(wǎng)絡時代的來臨等等,共同構成了“80后”生長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2]。相對“80后”,“90后”則是生在電腦前,長在網(wǎng)絡中的一代。根據(jù)2011年中國新聞網(wǎng)調查顯示:人際交往主要靠電話、短信、QQ及MSN等方式,有77.4%的學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由此可見,網(wǎng)絡的便捷與虛擬化使之成為“90后”一代人際溝通的重要工具,然而虛擬的網(wǎng)絡容易使人形成虛擬的人格,從而無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與人進行有效的人際溝通。
理性決策和策略互動涉及到信息和賦值之間的協(xié)調,從而根據(jù)偏好進行編碼。信息和賦值相互協(xié)調,使偏好變成了信念邏輯和博弈。但另一方面自然語言是封閉的,包括對哲學家所關注的“語力”(discourse obligation)的研究。
針對“90后”大學生存在的種種問題,要對他們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思政理論課教學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思想理論課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要與時俱進,符合“90后”的特點。首先,要倡導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90后”大學生的價值觀相對多元化,教育者要幫助其過濾、整合,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價值觀。第二,優(yōu)化教學內容。用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剖析當下時政,使教學內容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第三,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要從單純性的理論灌輸向互動式、實踐式教學轉變,將課堂進行延伸,使之成為大學生溝通、交流、研討的平臺,同時,教育者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2.理想信念教育
隨著社會文化多元化的趨勢,部分大學生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開始動搖,所以加強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任重而道遠。首先, 要堅持不懈地用馬列主義的最新理論來武裝學生頭腦。其次,應當適應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再次,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目前,“90后”大學生思維活躍、維權意識和參與決策的欲望日益增強,我們要及時因勢利導,將這些新的變化轉變?yōu)橥苿訉W生思政教育的有利因素。
3.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據(jù)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知識的講解,通過開展心理輔導或心理咨詢等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90后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差,要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首先,高校要注重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既要有一批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又要將思政教育工作者培養(yǎng)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職工作者,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其次,要構建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防御機制,形成以學生個人為主題、心理社團為載體、思政教育工作者為主要教育途徑、學校行政管理部門為保障的心理危機防御新機制,依托學生組織的力量構建心理危機信息反饋系統(tǒng)、心理危機預警系統(tǒng)和心理危機支持系統(tǒng)。
4.愛國主義教育
5.團隊、禮儀、感恩教育
人不可能獨立地存在,所以,要加強大學生的集體意識,知道1+1是可以大于2的?!?0后”的大學生在禮儀方面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引導,幫助他們懂理、懂節(jié),為人處事有禮有節(jié),展現(xiàn)“90后”一代自信中的禮儀風采?!吧礁卸鞯?,方成其高??;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币龠M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就要教會他們學會感恩。而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的一系列的駭人聽聞的新聞,更是讓思政教育工作者感覺到了開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要教會學生學會“感恩、理解、善待、包容”,用感恩的心面對生活。
1.引導思想,以人為本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以發(fā)展人、完善人為目標,對當代的大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心、公德心,讓他們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加強黨的宣傳教育,讓學生以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為榮,不斷的引導他們增強集體榮譽感,實現(xiàn)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統(tǒng)一。其次,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原則?!?0后”的一代大學生,都有其屬于自身的特點,并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最后能否深入到學生的心里,從根本上說,是依靠學生自己的內化,所以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努力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
2.換位思考,點面結合
首先,換位思考這個原則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設身處地的為對方思考,仔細思考當自己處在對方的位置時,會是一種什么樣心態(tài),一種什么樣的思考方式和反應。在這樣的情況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育時,就能提前將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在頭腦中呈現(xiàn),從而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其次,每一位大學生都是處在一定的集體之中,整體的表現(xiàn)會對個體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相反的,個人的行為也可以影響到整體的運行。基于這個原則,要求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做到點面結合,充分發(fā)揮每一位成員的作用,同時也要注重發(fā)揮班團委成員等的帶頭作用,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氛圍。
3.為人師表,注重疏導
首先,大學生往往會把接觸得最多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或者模仿的對象,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努力發(fā)揮榜樣的模范作用,積極帶動每一位學生向好的方面發(fā)展。其次,大禹治水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疏導。堵不如疏,往往越被禁止的東西越容易引發(fā)人們的好奇感,追逐感,從而越不利于事情的解決。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創(chuàng)新性的開展,比如學生的戀愛問題,在大學這個階段,學生或多或少的都會處于一種萌動期,當他們對異性產生好感,甚至是戀愛時,應以“疏導”為主。
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上了“90后”的新生代,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而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肩上承擔的責任也更重,要引導他們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特色道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力求做到以心迎心,換位思考,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去引導他們,用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去激勵他們,用感恩教育去感化他們,用合作教育去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用禮儀教育去培養(yǎng)他們成為懂理懂節(jié)的一代,這也是高校每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擔負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 丁波.上網(wǎng)被強行斷電逆子砍死父親[N]. 揚子晚報,2009-12-27(A5).
[2] 黃洪基.在改革中出生,在開放中成長,在發(fā)展中成熟[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