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博,秦 予,程 晨
(1.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機關黨校 科研處,四川 成都 610017; 2.四川外國語大學 英語系,四川 成都 400031;3.愛爾蘭國立大學)
按照中共成都市委關于在全市開展百姓故事會活動的總體部署,市委宣傳部高度重視,緊緊圍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以“傳播主流價值、豐富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養(yǎng)、展示成都精神”為目的,精心策劃,周密安排,系統(tǒng)推動,組織開展了基層現(xiàn)場故事會、廣播電視遠程故事會、百姓故事會PK 賽、道德講堂、百姓網絡故事會等五大板塊活動。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百姓故事會已成為成都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典范區(qū)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的重要載體,成為了激勵全市人民實施“五大興市戰(zhàn)略”、奮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思想利器,成為了成都市增強文化創(chuàng)造力的代表。一年以來的實踐證明,“百姓故事會”是推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大力培養(yǎng)“愛國、守法、文明、誠信”現(xiàn)代公民的有效途徑,是成都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典范區(qū)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的重要載體,是成都市新興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品牌。通過發(fā)放問卷與實地調研,本文分析觀眾構成、活動參與、活動成效三方面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本文總結了成都市開展“百姓故事會”的成功經驗與不足,并且提出下一步的作法參考建議。
此次問卷調查涉及成都市9個縣區(qū),每個縣區(qū)分別隨機分發(fā)103張問卷,總計927張,實際回收927張,其中受訪男性452人,占48.8%,女性475人,占51.2%,男女比例基本平衡。調查對象均為在成都生活了6個月以上的成年人。這些調查對象的年齡主要集中在21-50歲之間,占總受訪人數(shù)的62.6%,其中其中21-30歲占24.2%,31-40歲占17.8%,41-50歲占20.1%,他們是收看電視節(jié)目的主力群體。另外,16-20歲的調查對象占總人數(shù)的14.2%,50-60歲占13.1%,61-70歲占10.1%,總共占總人數(shù)的37.4%??梢?,此次調查對象的年齡層次分布比較合理,既相對平均,又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所側重,因此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也較為準確,得出的結論也能更好地反映出成都人民群眾對“百姓故事會”的滿意程度。
問卷同時也記錄了受訪者的受教育程度、職業(yè)以及收入,作為調查的參考。首先是受教育程度,60.7%的受訪人的學歷為初中/中專(30.2%,280人)和高中/中專(30.5%,283人),21.2%為大學專科(14.9%,138人)及大學本科(6.3%,58人),小學及小學三年級以下者共165人,占17.8%,研究生以上者為3人,占0.3%;其次是職業(yè),以一般辦事員、個體經營人員和農林牧漁人員較多,分別為235人,占25.4%、182人,占19.6%、169人,占18.2%。其次是一些商業(yè)服務人員、離退休人員、專業(yè)技術人員以及在校學生,各占10%左右,還有部分黨政企事業(yè)負責人、軍人、生產運輸人員和待業(yè)下崗人員;最后是收入,集中在1500到4999左右,占82.3%;另外有13.1%無收入者以及4.6%較高收入者。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人至少看過一次“百姓故事會”,占總人數(shù)的87.7%,這說明了“百姓故事會”的宣傳工作比較到位。通過對觀看方式以及次數(shù)的標準差計算,可以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人觀看“百姓故事會”的次數(shù)非常頻繁,也就是說,這部分人是節(jié)目的固定觀眾群。至于市民關注“百姓故事會”的原因,問卷提供了多個選項,主要有“故事真實感人”、“反映了地方文化特色”、“活動形式多樣、生動有趣”、“反映時代主旋律”、“故事編排合理,具有藝術欣賞性”等等,其中,選擇前三個答案的比例最高,百分比分別為32.4%、26%和19.7%,個案百分比分別為74.7%、60%、45.5%,后兩者比例也較高,百分比分別為10.6%和11.3%,個案百分比分別為24.5%和26%。
在受訪人群中,有114人表示從未看過“百姓故事會”,占總受訪人數(shù)的12.3%,其中80人是因為沒有時間,28人是因為不喜歡,還有6人是因為從未聽說過??梢钥闯?,盡管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人沒有看過“百姓故事會”,但比例畢竟不高,并且,絕大部分人是出于客觀的、自身沒有時間的原因,不喜歡節(jié)目本身或者沒聽說過節(jié)目的人非常少。
在節(jié)目形式上,近半數(shù)的人(46.2%)選擇了電視、網絡等形式的媒體遠程故事會,而近四成人(39.5%)喜歡在基層現(xiàn)場觀看,也有14.3%的人喜歡百姓故事會PK賽。雖然觀眾對節(jié)目形式的喜好有差異,但是對于三者的組織工作、藝術欣賞、社會反響以及實際意義的滿意程度基本接近,可見節(jié)目形式并不影響觀眾對于節(jié)目的評價,而觀眾的收視習慣也主要出于個人的時間安排或者其它原因,而較少受到節(jié)目形式或者內容的影響。然而結合受訪者年齡與了解百姓故事會的渠道,我們發(fā)現(xiàn),互聯(lián)網了解與收視方式與年齡的相關度較高,16—40歲之間的人更容易通過上網了解或者收看“百姓故事會”。因此,如果“百姓故事會”希望吸引更多較為年輕的觀眾,應該加強互聯(lián)網的宣傳力度。同時,需要指出的是,電視仍然是了解百姓故事會最重要的渠道,832人都曾經從電視上獲得過相關的信息。其次便是互聯(lián)網和報紙。
因此,以上數(shù)據(jù)所得的初步結論是,“百姓故事會”的宣傳手段多樣,范圍深廣,受眾人群較寬,且有固定的觀眾群。而電視是成都市民了解“百姓故事會”最重要的渠道,有89.5%的人選擇在電視上收看“百姓故事會”節(jié)目,其次,報紙、互聯(lián)網、現(xiàn)場參與以及收音機,也是宣傳節(jié)目的重要渠道,鄰居朋友的介紹、手機短信、實際組織以及社區(qū)宣傳,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節(jié)目進行了宣傳。
“百姓故事會”之所以深受成都市民的歡迎,與其緊跟時代步伐、同時又貼近當?shù)匕傩宅F(xiàn)實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而其高水準的藝術質量也是節(jié)目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因此,“百姓故事會”應該繼續(xù)發(fā)揚貼近成都市民生活的傳統(tǒng),更加廣泛地了解成都市民對于節(jié)目的意見,并作出相應的改進,以吸引更多的觀眾。關于如何進一步提高“百姓故事會”的參與率,成都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在問卷中,“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刺激各類文化團體和人士參與”、“要讓老百姓自己組織開展活動”、“ 故事來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 以及“活動需要滿足不同群體市民的真實需要”這四個選項的比例最高,分別為22.5%、21%、19.1%和18.5%,分別有56.7%(526人)、52.9%(490人)、48.2%(447人)、46.6%(432人)選擇了這四個選項。另外,有29.4%的人(273人)認為“活動需要發(fā)揮塑造典型、反映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作用”,有17.8%的人(165人)認為節(jié)目“需要與文化下鄉(xiāng)活動結合起來”,還有一小部分人認為需要加大宣傳(3人)。
此次問卷詳細調查了“百姓故事會”的宣傳動員、組織開展、節(jié)目形式、節(jié)目內容以及成效的滿意度。宣傳動員方面,有33.8%的人(313人)認為非常好,43.3%的人(401人)認為比較好,兩者累計達到總人數(shù)的77%,有18.2%的人(169人)認為一般,三者加起來占總人數(shù)的95.3%,只有很小一部分的人表示不滿意或者不清楚??梢姲傩展适聲男麄鞴ぷ鬏^好,但是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得到了絕大多數(shù)觀眾的認可,受訪人群中,92.8%的人表示對節(jié)目的組織工作開展情況比較滿意或者非常滿意;組織工作開展方面,55.4%(514人)的觀眾表示比較滿意,37.3%(346人)的觀眾非常滿意,兩者占全部觀眾的92.8%??梢姟鞍傩展适聲钡玫搅私^大多數(shù)觀眾的認可;節(jié)目內容方面,34.4%的人(319人)表示非常滿意,52.3%的人(485人)比較滿意,12%(111人)覺得一般,三者累計占總人數(shù)的98.7%,只有極少數(shù)表示了不滿意或者非常不滿意。
通過對比受訪者年齡、學歷、職業(yè)、收入與對百姓故事會宣傳動員工作滿意度、組織工作滿意度,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絕大部分人對于百姓故事會組織工作都非常滿意或者比較滿意,普遍認為百姓故事會的宣傳動員工作較好,且滿意度與年齡、學歷、職業(yè)、收入相關度不大。這組數(shù)據(jù)表明百姓故事會無論從內容還是組織和宣傳方面,都較為全面和準確地把握和適應了各個年齡及各個階層市民們的興趣和需求。然而,考慮到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示比較一般,原因可能是,盡管百姓故事會的內容比較合理,但是精彩程度欠缺,宣傳和動員工作力度欠佳,沒有深入到社區(qū),次數(shù)不夠多,等等。
而關于“百姓故事會”的節(jié)目成效,問卷主要圍繞“五大興市戰(zhàn)略”、促進道德建設和弘揚先進價值、提升成都市文明程度、反映成都精神四個方面進行調查。受訪群眾普遍認為節(jié)目在這個方面做得比較好,其滿意程度分別達到了63.1%、78.1%、65.5%和81.6%,然而也有部分群眾認為一般,還有一兩成的人表示不清楚。由此,在詢問“百姓故事會”是否收到了廣大成都市民的喜愛之時,77.5%的人選擇了是,僅7.4%的人選擇了否,還有15.1%的人并不清楚。由此可見,“百姓故事會”的節(jié)目主旨明確,成效明顯,深受成都市民的喜愛,不過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百姓故事會”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受訪的927名群眾中,有92.4%的人表示,“百姓故事會”有必要甚至非常有必要持續(xù)開展下去,而有45.6%的人還希望親身參與,成為“百姓故事會”的講述者。關于如何長期開展“百姓故事會”活動,超過半數(shù)的人認為要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故事員(62.6%),要秉承百姓故事會百姓辦的原則(54.5%),要將百姓故事會做成一個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品牌(49.4%),要挖掘茶館等地方文化傳統(tǒng)資源(46.1%),除去這最重要的四點之外,也有27.1%的人提出應該“將百姓故事會打造成為道德建設的重要平臺”,也有觀眾建議可以增加舉辦次數(shù),延長播放時間等等。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們和群眾都對“百姓故事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綜合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市民對于“百姓故事會”的宣傳工作、組織活動、節(jié)目內容、節(jié)目形式以及反映成都文化等各方面都是比較滿意的,但是節(jié)目本身仍然存在較大的改進和加強空間。對于“百姓故事會”的精神宗旨,一部分市民的認識仍然比較模糊,比如它是否有助于道德建設,弘揚先進價值,是否體現(xiàn)了“五大興市”戰(zhàn)略等,這一方面固然說明了老百姓對于節(jié)目主旨的認識程度不夠,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百姓故事會”并沒有明顯地體現(xiàn)出節(jié)目自身的精神宗旨。因此,下一階段的目標不僅是保持原有的優(yōu)勢,鞏固原有觀眾群以及拓展新的觀眾群,更要在明確和突出道德文化以及宣傳“五大興市”的戰(zhàn)略主題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