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翔
(巢湖學院體育系 安徽巢湖 238000)
巢湖學院體育系2012級體育教育專業(yè)運用有效教學理論開展教學實踐的學生。巢湖學院體育系2012級體育教育專業(yè)2個班的學生(共108人,每班54人)。將體育教育1班設為實驗組,體育教育2班設為對照組。實驗前先對2個班的學生進行排球起源與發(fā)展以及墊球技術理論知識進行摸底測試。
查閱國內外有效教學方面的論文資料著作,了解有效教學理論前沿研究動態(tài),以確定在體育專業(yè)排球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應用有效教學理論的可行性。
走訪了安徽工程大學、合肥學院、巢湖學院在教學方面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和學者,向他們進行了本論文的相關咨詢,并認真聽取了建議。
實驗對象:選用巢湖學院體育系2012級體育教育2個班的學生進行實驗,分別為對照班和實驗班,每個班為54人。實驗時間為3013年9月至2014年1月。
實驗內容為排球理論知識,包括排球的起源和發(fā)展、排球的各項技術和戰(zhàn)術的概念、規(guī)則和裁判法等方面的排球理論知識。實驗方法為在實驗前通過4個學時的學習先對2個班的學生進行排球起源與發(fā)展、墊球技術概念等方面的考試,以便得到實驗前學生成績情況。其次分班進行教學,體教1班為實驗班運用有效教學。體教2班為對照班,運用傳統(tǒng)的正常教育方法。在期末考試后收集考試結果,進行2個班的對比分析。
有效教學并非是某種特殊的教學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師工作的一項特殊的原則,通過制定專門優(yōu)化的教學方案,使教學效果最大化,取得事半功倍的結果。有效教學的過程是有目的的組織教學的過程,實施中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特點、學生學習情況及個體特點、結合各式各樣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統(tǒng)一考慮教學原則,系統(tǒng)地組織分析、制定科學的教學過程方案。在這樣的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只簡單用一種教學方案,而是要有充分把握和信心,全面選用其他教學工作形式,選定上課計劃,對學生選用最恰當?shù)姆桨?保證達到在該條件下最大的教學效果[1]。
學習化原則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為中心的原則,在教學中要不斷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盡可能的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教學,并且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主體化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主動進行討論和學習。
最優(yōu)化原則要求將各教學要素進行優(yōu)化組合,以獲得最佳的整體效益,其著眼于整體的教學系統(tǒng)。依照系統(tǒng)論的觀點,教學就是在特點的教學環(huán)境中,老師和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根據(jù)教材內容及教學的物質條件,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復雜系統(tǒng)[1]。
在實驗前對學生成績進行摸底考試,成績見表1
通過對2個班的學生進行排球起源與發(fā)展,排球墊球技術理論知識進行摸底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2個班的考試成績(P>0.05),說明2個班在排球理論摸底考試中的結果無顯著性差異,從而體現(xiàn)出本實驗是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的,保證了實驗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在高校體育專業(yè)排球理論的教學中應用有效教學理論對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影響見表2
表1 實驗前學生摸底考試成績情況表
表2 試驗后學生理論課考試成績情況表
由表2的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平均分有顯著的差異。從實驗的平均分以及其它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體育專業(yè)排球理論的教學中應用有效教學理論,能夠提高學生排球的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備課準備的非常充分,在教學中十分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特意設置了有效的學習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授課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以播放影片的形式播放有關排球各方面的內容,特別是通過觀看老女排五連冠和新女排2004年亞運會逆轉俄羅斯奪冠的經典比賽影像提高學生學習排球的熱情;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強化了目標意識,整節(jié)課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從而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之后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嘗試“先練后講”,“先試后導”的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先是教師提出問題由學生嘗試解決,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答案進行分析總結,并提出正確答案。這種教學過程增加了學生自學的能力,能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本次體育專業(yè)排球理論課有效教學理論的實驗中,在有效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結合排球理論課的自身的特點,教師依照實踐性、可操作性、激勵性的原則。并且綜合運用討論試、直觀、多媒體等教學法,更有利于提高學生排球理論知識。
實驗結果表明,在普通高校排球理論課教學運用有效教學理論的實驗中,實驗后的成績顯示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這表明在高校體育專業(yè)排球理論課中應用有效教學理論是可行和有效的。在教學中師生能共同參與問題的討論,能發(fā)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從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改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在高校體育專業(yè)排球理論課中應用有效教學理論,不僅優(yōu)化了教學目標,還強化了教學過程,相比傳統(tǒng)教學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其次在高校體育專業(yè)中應用有效教學理論,相比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高校體育專業(yè)中采用有效教學理論以及對傳統(tǒng)教學理論和繼承和發(fā)展,能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排球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提高。
高校排球理論課的教師,要能熟練掌握有效教學理論,在教學過程中能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安排好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能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強學生自學能力。與傳統(tǒng)教學理論不同,有效教學理論其科學性強,能把長短期教學目標結合起來,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能符合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所以建議在普通高校技術理論課中推廣應用并且建議教育相關部門加以重視。
[1]八班斯基.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M].張定璋,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樊林虎.體育教學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陳厚德.有效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4]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5]李秉德,李定仁.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楊秀清.淺談有效教學的心理能力[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3,2(6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