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曦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毙W生經(jīng)常會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有的學生很容易在挫折中萎靡下去,走向沉淪,甚至動不動就離家出走或輕生。因此,如何引導小學生正確面對挫折、認識挫折并戰(zhàn)勝挫折,以及盡可能減少挫折,都需要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耐心、細致、認真的工作。
勇敢面對,敢于撥開挫折的陰霾
少年兒童的人生之路才剛剛起步,可能說不上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失敗,對于挫折感,其實感覺還很膚淺。不少小學生如同溫室中的花朵,沒有經(jīng)歷過風雨,當他們遭遇考試失敗、學習困難、同學關系緊張、家庭期望與壓力過大時,他們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內心震撼,甚至會由此引起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礙。這時,班主任應重視學生在挫折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使他們正視學習、生活、家庭和學校中的各種挫折,自覺地形成對挫折的正確認識,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挫折,不斷積累戰(zhàn)勝挫折的經(jīng)驗,正確歸因挫折,學會用轉移、宣泄、補償、升華等心理防衛(wèi)機制來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緒。與此同時,激勵他們完善和發(fā)展自我心理調節(jié)機制,加強自我磨煉,將教育轉化為自我教育,逐漸形成自我教育力量,實現(xiàn)挫折教育的內化過程,提高挫折教育的效果。例如,針對當前一些學生的攀比思想較強、喜歡穿著名牌衣物的現(xiàn)象,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端正思想態(tài)度,糾正不當行為,把注意力集中到學業(yè)上,并且努力學會如何與人相處,爭取做人做事都有大進步。
因材施教,善用挫折教育的藝術
對一個內向的學生,教師可以默默地關愛他。去年,我所教的班上有一位女生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有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她總是獨來獨往,幾乎整天聽不到她說話的聲音,有時候一個人在座位上發(fā)呆,目光呆滯。她的同桌說,她的父母離異了。這種家庭變故,不是她這種年紀能夠承受的。當時,我想,與其用蒼白無力的話語勸慰,不如用具體的無聲行動幫她走出情緒的低谷。于是,在以后的一段時間里,我讓班上的同學多跟她來往,并邀請她和同桌來家里做客。同時,我又爭取她的父母一起做工作。不久以后,她的郁悶情緒得到了很大的緩解。而對一個外向的學生,那就要多費心了。班主任除了要實施語言教育,行動教育也不能落下。比如當你教育班上的某個外向的學生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堅強,要學會戰(zhàn)勝挫折,而自己卻在失去“流動紅旗”、本班成績倒數(shù)第一、學生犯錯屢教不改的時候,情緒失控,儼然潑婦罵街,相信挫折教育的思想就很難奏效。外向的學生一般喜歡反駁老師,揭老師的短,拿老師做比較,而老師的言行舉止就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痛定思痛,學會收獲挫折的正能量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挫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教會學生把精神和精力轉移在自己最喜歡、最有可能成功的事上,如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聽一首自己欣賞的歌曲,做一種自己喜愛的運動等,以此來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其次,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向知心朋友傾訴,找長輩、老師談話,或通過其他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過分壓抑自己,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整,使他們通過不斷的努力獲取成功的體驗和自信心的增強。再次,教師應努力提高學生對挫折的承受力,強化學生的挫折內驅力,消除挫折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發(fā)揮心理補償功能,提高心理自衛(wèi)能力。最后,教師要幫助學生在經(jīng)歷挫折后升華自己,總結自己受挫后的所得,形成良好的品質:具有面對失敗的不屈性,面對厄運的剛毅性和面對困難的勇敢性,保持健康心態(tài),學會轉移原有的欲望從而達到心理平衡,創(chuàng)造積極的價值。
未雨綢繆,鍛造堅強的抗挫能力
“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边m當增加小學生的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學校和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挫折教育的活動,如開展軍事化訓練、野外跋涉活動等,幫助學生認識到成長過程中的挫折使他們的身體、精神、意志品質等諸多方面受到磨煉,充分地認識自己,認清自身的優(yōu)點,看到自身的不足,在挫折中健康成長。另外,在班里也可針對一些問題進行討論,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認識挫折并找到解決的方式方法。如在學生干部選舉前可先開展“假如我落選”“為啥別人不投我的票”等討論會,未雨綢繆,有備無患。教育學生當一個人的自我追求不能滿足時,就會產(chǎn)生挫折感,應提高自己受挫的能力。
責任編輯 魏文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