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璞 劉雪立 劉睿遠 鄭成銘
1)河南省科技期刊研究中心,河南省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453003,E-mail:liueditor@163.com
2)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管理學院,河南新鄉(xiāng) 453003;
3)新鄉(xiāng)醫(yī)學院期刊社《眼科新進展》編輯部,河南新鄉(xiāng) 453003
荷蘭Elsevier出版公司的Scopus數(shù)據(jù)庫目前已收錄來自超過5000家出版商的5000萬記錄,是世界上最大的同行評議文獻摘要庫[1],在科研人員進行文獻計量分析和期刊評價時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通過 López-Illescas C[2]、Gorraiz J[3]、王麗偉[4]等的實證研究證明,Scopus數(shù)據(jù)庫在期刊評價方面同樣準確而且有效。
在評價指標方面Scopus推出了基于自身數(shù)據(jù)庫的評價指標SNIP[5]和SJR[6],新指標的出現(xiàn)受到學術界高度關注。Nature在2008年報道了新型指標SJR的發(fā)布[7]。之后研究者也一直對兩種新型期刊評價指標保持關注并引發(fā)熱烈討論[8-12]。2012年SNIP和SJR對各自的算法進行修正和改進,發(fā)表了修正指標SNIP2[13]、SJR2[14]。
SNIP、SNIP2通過對不同學科引文潛力進行標準化處理來平衡被引頻次的差異,從而實現(xiàn)不同學科間期刊影響力的比較。在SNIP的計算中如果用粗計量篇均影響(Row Impact per Paper,RIP)代表期刊前3年發(fā)表的論文在統(tǒng)計年的篇均被引頻次,相對數(shù)據(jù)庫引用潛力(Relative Database Ciation Potential,RDCP)代表標準化處理過的引文潛力的比值則SNIP的計算方式為:
SNIP2對分母部分計算進行修正,首先改變了引文標準化計算方法中SNIP取中位數(shù)作為標準化的方式,在SNIP2中使用調和平均數(shù)算法,其次在引文潛力計算中引入活躍參考文獻(active references)ri和參考文獻比例pi的概念,SNIP2中數(shù)據(jù)庫引文潛力的計算方式為:
SNIP2的計算公式為
SJR通過計量高聲望期刊被引的權重對期刊進行威望值(prestige value)的評估。SJR2增強了同被引期刊之間的影響,使得相同研究主題的期刊間相關度更高;限制了計算過程中威望值的傳遞比例,從而避免在引文量極小的期刊和小學科期刊間威望值的過度提升。在數(shù)據(jù)來源上SJR使用3年間論文、綜述、簡訊、會議論文的數(shù)量計算威望值,SJR2則通過論文、綜述、調查和會議論文占全部文獻的比例計算威望值。
SNIP、SJR、SNIP2、SJR2 數(shù)據(jù)來源為愛思唯爾科學出版公司www.journalmetrics.com網(wǎng)站,在SNIP and SJR journal values欄目中可下載這4種指標的詳細數(shù)據(jù),下載數(shù)據(jù)為Excel文檔,內容包括1999-2011年Scopus數(shù)據(jù)庫收錄期刊歷年的 SNIP、SJR值、Scopus數(shù)據(jù)庫學科分類、學科排名等內容。通過網(wǎng)站查詢可知,自2010年SNIP、SJR發(fā)布至今共有4版 SNIP、SJR數(shù)據(jù)和 1版 SNIP2、SJR2數(shù)據(jù)。SNIP、SJR版本包括:2010年1月版17169條數(shù)據(jù)、2010年9月版24705條數(shù)據(jù)、2011年7月版24705條數(shù)據(jù)和2011年11月版30759條數(shù)據(jù)。本研究選擇SNIP、SJR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條目最多的2011年11月版為統(tǒng)計源進行分析。SNIP2、SJR2選擇2012年10月18日發(fā)布的最新版數(shù)據(jù)。
使用問卷方式進行期刊影響力調查是科研中的常用方法,其結果能夠最直觀的反映出期刊在研究人員中的學術影響力[15,16]。本文選擇SCI收錄的眼科學期刊及其作者作為調查對象,首先因為JCR的學科分類更為簡單容易獲取,不會因期刊數(shù)量過多影響問卷效果,其次由于國內外作者對SCI收錄期刊的重視,較易獲得更多有效結果。調查對象選擇在SCI收錄的眼科學期刊上發(fā)表過論文的作者,這些作者都是眼科學專業(yè)的研究人員,對專業(yè)期刊有深入了解,能夠從專業(yè)角度對期刊影響力做出評價。為避免期刊排序前后對問卷評分的影響,問卷調查期刊采用A-Z的首字母排序方式,并提醒調查者該問卷非評價指標調查,僅依據(jù)期刊在個人科研過程中有效性和學術影響力從1-10評分。為保證問卷時效性,選擇2008-2012的論文,在導出結果中選擇“電子郵件地址”字段,將所有電子郵件地址匯總至Excel文檔,經(jīng)過查重處理后得到電子郵件地址8525個。本次問卷調查時間為2012年1月8日至2012年3月14日,期間共成功發(fā)送問卷7742份,截至2012年7月17日共收到回復291份,回復率3.76%與Shao Peiji[17]報道的基于電子郵件調查的問卷回復率相符,其中有效回復239份,有效率82.13%?;貜蛠碜?6個國家,國家和有效問卷回復數(shù)量分布見表1。
表1 有效問卷回復的國家分布
SJR四分位數(shù)據(jù)來源于SCImago研究小組網(wǎng)站www.scimagojr.com,在網(wǎng)站的期刊查詢中按ISSN號檢索期刊信息。網(wǎng)站對檢索出的期刊提供學科領域(Subject Area)和學科歸屬(Subject Category)的信息,根據(jù)所有歸屬該學科期刊SJR值的四分位數(shù)將期刊分為四個區(qū)域,Q1代表值較高的部分期刊,Q4代表值較低的部分期刊。
JCR Journal Ranking來源于WoS數(shù)據(jù)庫,在“其他資源”中選擇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按照ISSN號檢索期刊信息,在期刊詳細信息頁面的學科歸屬(Subject Categories)信息欄點擊 “Journal Ranking”可查詢該所屬學科期刊數(shù)量和本刊在該學科中影響因子排名分區(qū),Q1代表期刊所處分區(qū)影響力較高,Q4代表所處分區(qū)影響力較低。
SNIP2在來源期刊篩選上更為嚴格,剔除了分類為行業(yè)雜志的、4年間沒有連續(xù)出版的、統(tǒng)計年期刊中活躍引文論文比率低于20%的3種期刊。在來源期刊數(shù)量上,SNIP的來源期刊由1999年的15075種增加到 2011年的 19727種;修正后的SNIP2有效來源期刊總體上少于SNIP,由1999年的10078種增長到2011年的18990種。SJR與SJR2相比來源期刊標準沒有變化,數(shù)量從1999年的18695種增加到2011年的19335種。
標準差可以體現(xiàn)評價指標的離散程度和變異趨勢。由于SNIP2使用引文潛力比例計量,SJR2限制迭代運算中威望值的傳遞比例,修正后的兩種指標應具有更好的穩(wěn)定性。使用 SPSS18.0計算SNIP、SNIP2、SJR、SJR2 的年度標準差和均值后用Excel制圖,指標集中和離散趨勢年度變化見圖1。
圖1 SNIP、SJR、SNIP2、SJR2 標準差變化
從圖1可以看出SNIP標準差逐年增大,SNIP2在13年間波動中有小幅增長。SJR在前12年逐年下降,在2010-2011年度由于Laser Physics Letters期刊的異常高被引值出現(xiàn)較大反彈,如剔除此期刊則SJR仍維持下降趨勢,SJR2標準差較為穩(wěn)定有小幅增長。
影響因子和5年影響因子廣泛應用于科研績效評價的各個領域,在科研評價中應用廣泛[18],特征因子、論文影響分值也有較多應用。SNIP、SNIP2、SJR、SJR2作為期刊評價指標應與經(jīng)典評價指標在相關度上有一定的一致性。由于SNIP、SNIP2目的在于平衡高、低被引學科間差異,SJR、SJR2側重于學科內評價,因此在相關度分析中選取高被引學科(內科學)、低被引學科(航空工程學)和社會科學學科(圖書館學情報學)進行分析,以綜合分析評價指標在不同被引潛力學科中的表現(xiàn)。
醫(yī)學屬于JCR中影響因子較高的學科[19],內科學歸屬醫(yī)學大類。由于醫(yī)學類期刊的引文數(shù)量較多,內科學又是其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科類別,本文選擇內科學期刊作為引文潛力較大學科的代表類期刊。JCR2011收錄內科學期刊151,其中同時被JCR2011和 Scopus收錄的期刊 141種,重合率93.4%。在內科學中,影響因子最大值為53.298,最小為0,影響因子均值為2.4。Scopus數(shù)據(jù)庫評價指標與JCR評價指標都顯著相關。
表2 內科學中 SNIP、SJR、SNIP2、SJR2 與JCR評價指標的相關關系
工程學期刊屬于影響因子和引文潛力都較低的期刊[20],歸屬工程學大類的航空工程學類期刊較有代表性,其期刊在2011年JCR Science Edition中篇均引文數(shù)最高34篇、最低0.2篇,本文選擇航空工程學類期刊作為引文潛力較低的代表期刊。JCR2011收錄航空工程類期刊26種,其中同時被Scopus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期刊24種,重合率92.3%。航空工程類期刊中影響因子最高值3,最低值0,影響因子均值0.7。在航空工程學中SNIP與影響因子、特征因子相關度低,SJR與特征因子不相關,與影響因子相關度低。SNIP2、SJR2與JCR評價指標均顯著相關。
表3 航空工程學中SNIP、SJR、SNIP2、SJR2與JCR評價指標的相關關系
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簡稱圖情學)屬于JCR Social Science Edition收錄學科,其歸屬期刊影響因子最高為4.447,最低0.015,影響因子均值0.98。計量學文獻主要發(fā)表于圖情學類別,因此該學科期刊的各項評價指標一直是科研人員關注重點[21-23]。本文選擇圖情學期刊作為社會科學代表類期刊。JCR2011收錄圖情學類期刊83種,其中同時被Scopus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期刊77種,重合率92.8%。在圖情學中Scopus數(shù)據(jù)庫評價指標與JCR評價指標均顯著相關。
表4 圖情學中SNIP、SJR、SNIP2、SJR2與JCR評價指標的相關關系
查詢2011年SNIP、SNIP2值最高的50種期刊的SJR四分位數(shù)據(jù)和JCR Journal Ranking發(fā)現(xiàn),SNIP值最高的50種期刊在SJR四分位數(shù)據(jù)中有49種處于Q1分區(qū),1種(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Foundations of Crystallography)處于 Q2分區(qū);在JCR中40種期刊處于Q1分區(qū)、3種處于Q2分區(qū)、7種未被收錄,被收錄的期刊中僅排名第33的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被 SSCI收錄,其他均為SCI收錄期刊。50種期刊中大部分歸屬于高被引學科例如醫(yī)學、化學、材料科學,少部分歸屬于較低被引學科例如工程學、農(nóng)學、經(jīng)濟學,其中21種期刊在其歸屬學科排第一位。
SNIP2值最高的50種期刊在SJR四分位數(shù)據(jù)中有49種處于學科Q1分區(qū),1種(Harvard Business Review)處于學科Q2分區(qū);在JCR中有42種處于Q1分區(qū)、3種處于Q2分區(qū)、5種未被收錄,其中3種期刊為SSCI收錄的社會科學期刊。這50種期刊中歸屬低被引學科如數(shù)學、天文學類的較SNIP期刊更多,社會科學類期刊的排序也更高,例如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第 13、Harvard Business Review第21、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第50。
從有效回復中看SCI收錄期刊在眼科學者中有廣泛影響力,問卷調查涉及的56種期刊均有評分,其中評分次數(shù)最多的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19次,評分次數(shù)較少的期刊Spektrum der Augenheilkunde61次。期刊的評分均值可認為是該刊在眼科學研究人員中的影響力水平。將期刊評價指標與研究人員實際調查評分進行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SNIP、SNIP2、SJR、SJR2與評分均值在置信度(雙測)為0.01時顯著相關,其中SJR2與均值相關度最高(0.867),SJR其次(0.862),SNIP第三(0.825),SNIP2 最低(0.797)。 眼科期刊評分均值見表4。
跨學科評價指標應能夠平衡由于被引頻次差異引發(fā)的影響力差異,修正后的SNIP2標準差較SNIP離散程度更低,更好的平衡了學科間的差異。SNIP2、SNIP值最高的50種期刊在其歸屬學科中的排名分布中SNIP2排名靠前的期刊中包含更多社會科學期刊和低引文潛力期刊,其在歸屬學科中排名也較SNIP值高的期刊更高。
威望值評價指標應能夠更準確的反映期刊影響力差異,在標準差變化趨勢上SJR標準差逐年減小其期刊評價越來越趨于相近,而SJR2標準差逐年上升可以更好反映期刊間差異。在排除異常值影響上2010-2011年度 SJR2沒有受到異常高被引的影響,說明改進后的算法表現(xiàn)出更好的穩(wěn)定性。
不同學科中與JCR評價指標進行的相關度分析證明SNIP、SNIP2,SJR、SJR2在所選代表學科中均相關,大部分學科中表現(xiàn)為在0.01閾值下的顯著相關,說明在期刊評價的大方向上兩個數(shù)據(jù)庫的評價指標具有一致性。在引文潛力較高的學科中這種相關度更為明顯。在引文潛力較低的航空工程學期刊中,SNIP和SJR表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SNIP2、SJR2一致度較高。
表5 眼科學SCI來源期刊學術影響力問卷調查評分
從與問卷評分的相關度來看,Scopus數(shù)據(jù)庫的4種評價指標與眼科學科研人員對期刊的評分均值均顯著相關,說明4種評價指標均能夠準確的反映期刊學術水平。如果對相關程度進行細分則改進算法的SJR2與研究人員對期刊的實際評價最為接近SJR其次,說明權威值評價指標能夠在學科內更準確的反映期刊學術影響力差異。SNIP2略低于SNIP可能是由于更側重跨學科評價的平衡性,在對學科內期刊影響力的差異上表現(xiàn)較為平均。
1 50 million records|21,000 titles|5,000 publishers[EB/OL].[2013-9-22].http://www.elsevier.com/online-tools/scopus
2 Lopez-illesca SC,De Moya-Anegon F,Moed H F.Coverage and citation impact of oncological journals in the Web of Science and Scopus.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4): 304-316
3 Gorraiz J,Schloegl C.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pharmacology and pharmacy journals:Scopus versus Web of Science.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8, 34(5): 715-725
4 王麗偉,牟冬梅,王偉.Scopus數(shù)據(jù)庫的期刊評價功能及其實證研究.情報科學,2009,27(6):864-868
5 Moed H F.Measuring contextual citation impact of scientific journals.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0, 4(3): 265-77
6 Gonz Lez-pereira, Guerrero-bote V P, Moya-aneg N F.A new approach to the metric of journals’ scientific prestige: The SJR indicator.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0, 4(3): 379-91
7 Butler, D.Free journal-ranking tool enters citationmarket.Nature,2008, 451(7174): 6
8 Raj RG,Zainab A N.Relativemeasure index:ametric tomeasure the quality of journals.Scientometrics, 2012, 93(2): 305-317
9 Leydesdorff L, Opthof T.Scopus′s 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SNIP) Versus a Journal Impact Factor Based on Fractional Counting of Cit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61(11): 2365-2369
10 Moed H F.The 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 Is a Valid and Sophisticated Indicator of Journal Citation Impac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62(1): 211-213
11 Moed H F,Colledge L,Reedijk J,etal.Citation-based metrics are appropriate tools in journal assessment provided that they are accurate and used in an informed way.Scientometrics, 2012,92(2): 367-376
12 趙星,高小強,唐宇.SJR與影響因子、h指數(shù)的比較及SJR的擴展設想.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27(2):80-84
13 Ludo Waltman, Nees Jan van Eck, Thed N.van Leeuwen.et al.Somemodifications to the SNIP journal impact indicator[EB/OL].[2013-3-10].http://arxiv.org/abs/1209.0785
14 Guerrero-Bote V P,Moya-Anegon F.A further step forward in measuring journals′scientific prestige: The SJR2 indicator.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2, 6(4): 674-688
15 賀穎,邱均平.同行評議專家遴選的科學計量方法與實證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12,56(6):33-37
16 Weale A R,Bailey M,Lear P.The level of non-citation of articles within a journal as ameasure of quality:a comparison to the impact factor.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2004, 4(14):1-8
17 Peiji S, Jiaming F, Judy D, et al.Research of the Web-based Surve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Business in China, Canada, and Taiwan.Proceedings of the 5th Asian e-business workshop.JCJU,Korea:KAIST Press, 2005
18 劉雪立.全球性SCI現(xiàn)象和影響因子崇拜.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 23(2): 185-190
19 Hu L-H,Liao Z,Gao R,et al.High quality medical journals and impact factors.International Journalof Cardiology, 2010, 140(3):362-363
20 Lancho-Barrantes B S,Guerrero-Bote V P, Moya-Aneg N F.What lies behind the averages and significance of citation indicator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36(3):371-382
21 Thomas E N,Charles H D.The Percep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s by LIS Education Deans and ARL Library Directors:A Replication of the Kohl-Davis Study.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 2005, 7: 341-377
22 Lokman I.Mehol, Cassidy R.Sugimoto, Assessing the scholarly impact of information studies:A tale of two citation databases-Scopus and Web of Scien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60(12): 2499-2508
23 彭曉東,王哲.SSCI收錄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研究——基于JCR網(wǎng)絡版(2009)的分析.圖書情報工作,2011,55(8):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