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貴香 袁彩霞 陳清梅
(深圳市大鵬新區(qū)葵涌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廣東 深圳 518119)
急診急腹癥患者的心理干預及護理對策
練貴香 袁彩霞 陳清梅
(深圳市大鵬新區(qū)葵涌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廣東 深圳 518119)
目的 探討急診急腹癥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急診收治的80例急腹癥患者的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分析急腹癥患者的心理特點并總結護理經驗。結果 急腹癥患者心理特點以焦躁、恐懼最為常見,其次為角色轉換、精神抑郁,并有部分患者對醫(yī)護人員不信任,觀察組患者經過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焦慮自評量表評分(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均明顯降低,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腹癥患者多數(shù)都有不良情緒,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能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情緒,提高患者對診治和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急腹癥;心理特點;護理對策
急診科是一個綜合科室,也是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較高的科室之一。急腹癥是急診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以急性腹痛為突出表現(xiàn),需要早期診斷和及時處理,其特點為進展快、變化多,一旦誤診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危害[1]。多數(shù)急腹癥患者在就診過程中表現(xiàn)出緊張、暴躁、焦慮等負性情緒,處理不當會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心理反應進一步加重疼痛,患者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為了明確診斷,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性心理護理干預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本文介紹我院對急腹癥患者進行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急診收治的80例急腹癥患者的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7~48歲,平均(35.5±4.2)歲,急性闌尾炎12例,腸梗阻10例,膽道疾病8例,急性胰腺炎5例,泌尿系結石3例,腹痛待查2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8~50歲,平均(36.4±4.6)歲,急性闌尾炎13例,腸梗阻11例,膽道疾病7例,急性胰腺炎4例,泌尿系結石2例,腹痛待查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特點,并進行系統(tǒng)性疼痛護理及心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焦慮心理護理:多數(shù)急腹癥患者存在焦慮情緒,疼痛難以忍受,甚至有瀕死感,有迅速止痛的要求,患者發(fā)病突然,家屬不能及時趕到醫(yī)院,精神的失落和恐懼交織在一起,表現(xiàn)出焦躁不安,不配合治療,對于這類患者要仔細聽患者敘述,必要時做簡短提問[2],不輕易表態(tài),掌握患者發(fā)病經過,向患者講述腹痛的原因,如患者病情需要手術治療,向患者解釋手術的目的及意義,保證患者能配合完成相關診療檢查。
1.2.2 角色轉換護理:急腹癥發(fā)病突然,患者從健康人轉換為患者時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角色轉換問題,A類性格的人或者處于支配社會地位的人難以接受角色轉換,會出現(xiàn)角色沖突、角色缺如等適應不良的問題,出現(xiàn)心理危機及心理沖突,影響疾病的康復[3],對這類患者要解釋疾病的原因及發(fā)展過程,陪同患者去做化驗、檢查,讓患者有在家的感覺。
1.2.3 精神抑郁護理:精神抑郁社會對疾病的原因、轉歸、預后過分擔心,對手術情況不理解,同時因收入較低,要求保守治療,對于這類患者的護理重點是了解患者家庭及手術情況,向患者解釋手術的必要性,讓患者能接受治療,主動、積極為患者及家屬提供護理服務,拉近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讓患者消除緊張及恐懼心理。
1.2.4 對醫(yī)護人員不信任的護理:醫(yī)護人員的言行及醫(yī)療環(huán)境對患者有很大影響,如果醫(yī)護人員言行輕率可能會對患者造成誤解,導致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缺乏信任,陌生的環(huán)境讓患者產生孤獨、寂寞情緒,對這類患者要介紹接診醫(yī)師的業(yè)務能力[4],可勝任診治工作,必要時請相關科室會診,使患者配合醫(yī)務人員工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數(shù)據間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標準為0.05,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心理特點分析,見表1。急腹癥患者心理特點以焦躁、恐懼最為常見,其次為角色轉換、精神抑郁,并有部分患者對醫(yī)護人員不信任。
2.2 兩組患者心理干預后SAS及SDS評分對照,見表2。觀察組患者經過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焦慮自評量表評分(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均明顯降低,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腹癥是需要緊急處理的急性腹部疾病,由獨步臟器炎性反應、出血、梗阻、穿孔及損傷引起,以急性腹痛為主要表現(xiàn),腹痛病種復雜、變化快,有時極為嚴重,做好急腹癥患者的病情觀察及護理尤為關鍵。
表1 患者心理特點分析
表2 兩組患者心理干預后SAS及SDS評分對照
患者入院后因緊張、疼痛等原因會出現(xiàn)負性情緒,因此護士要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性心理護理干預,在本組資料中,觀察組患者經過心理護理干預,SDS和SAS評分明顯降低,說明心理護理干預明顯,心理護理是護理學與心理學相結合的一門學科[5],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方法來研究護理學中的心理問題,還包括心理現(xiàn)象對疾病及健康的影響。急診科是醫(yī)療糾紛的高危科室,通過心理干預能加強護患溝通,很好解決護患沖突問題。心理護理與技術護理相輔相成,具有同等價值,心理護理的特定情況下,往往勝于技術護理,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軀體疾病可導致情緒不良,通過大腦皮層下中樞的反作用,加重病情[6],長期不良心理刺激能引起機體內部不良反應,積極配合治療、良好的心理因素有利于疾病的恢復。急腹癥患者多數(shù)都有不良情緒,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能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情緒,提高患者對診治和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林喜愛,高金姣,楊林霞,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急診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疼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1):120.
[2] 沈小飛.在急診患者中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心理情緒影響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33):110.
[3] 劉小川.前瞻性管理模式對護理質量持續(xù)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l6(13):1587-1588.
[4] Coffey R,Kulisek J,Tanda R,et a1.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of an alcohol withdrawal guideline on patients with burn injuries[J]. Clin Nurse Spec,2011,25(6):286-293.
[5] 閆麗芳,楊明,王曉霞.急腹癥202例超聲檢查及隨訪價值分析[J].武警醫(yī)學,2009,20(9):831-832.
[6] 李云燕,蔡素云,黃妹.臨床護理路徑在急腹癥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師,2011,49(8):70-71.
R473.5
:B
:1671-8194(2014)32-03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