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平
【摘 要】作為中學書法老師,我當然知道目前的初中《書法》教材(小學和高中也有相應的教材版本),經驗告訴我,那種純粹的理想主義教材,對于現(xiàn)今普遍使用鋼筆(特別是碳化中性筆),又連基本書寫都存在嚴重問題的廣大學生來說,實在沒有多大的現(xiàn)實意義。不少書法老師抱怨跟著學的學生太少而使得“書法課”上不下去,而我的書法課真是上的熱烈有趣而有益,很受學生歡迎,所以我把書法教學實踐中的體會寫出來,以試探究并求指正。
【關鍵詞】初中 書法課 書寫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73
首先,從嚴格意義上說:“寫字”和“書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皩懽帧笔侵笣h字的規(guī)范化書寫,要求寫得正確、清晰、工整、大方,“書法”則是指漢字書寫的法則(藝術),講究的是氣勢、結構、節(jié)奏、神采,它們之間是“形”和“神”“基礎”和“升華”的關系,而且,漢字作為形、音、義的結合體,本身沒有“繁體字”和“簡化字”的說法,只是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新中國,為了讓更多的普通百姓能夠學文識字,才將筆畫繁雜的字以某一形符、某一聲符或書寫時的“草化”為依據簡化出來,并注以相應的拼音,以方便認讀和書寫,以利于廣大人民群眾脫離文盲而更好地交流溝通。換句話說:中國漢字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今的中國大陸流行的簡化漢字才幾十年的歷程。所以,寫字一般寫簡化字即可,而書法時若有繁體寫法,則應力求準確地再現(xiàn)出來。
其次,萬不可以在學生面前把書法神秘化、困難化、持久化。不久前一位教初中書法課的老師問我上課時有多少學生在聽課并跟著寫,我說全班都在動,他一聽就傻眼了。你想想,如果我們一上來就是“文房四寶”的裝備,一開口就是篆隸楷行草,一出手就是書法大作,嚇都把學生嚇跑了。要知道,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書法與今天的書法雖然一脈相承,但畢竟時代特征大不相同了,古人用毛筆書寫,與其說是一種要求,還不如說是一種局限甚至無奈,再加上隋唐以來的科舉取士,不重視不行,也只能如此重視,鋼筆作為近代科技進步的產物,本是一種泊來品,但其自來水性,便攜性和精美性注定了中國人也很喜歡,粉筆伴隨著現(xiàn)代科技和教育不斷普及而產生并發(fā)揚光大,現(xiàn)如今的小黑板、告示、通知、提示等也是大有空間的;而碳化中性筆的速寫速記優(yōu)勢眾所周知。我們不能因為重視軟筆而蔑視硬筆的時代功用性。龐中華當年力推鋼筆書寫的時候有人大罵他沾污了書法,宜賓學院的書法老師韓承德先生,于九十年代初(當時在宜賓師范)編纂了一本《粉筆書法》,力圖在師范院校推廣,當時的效果并不好,眼下五花八門的碳化中性筆的強勢生命力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居然有“書法家”甚至書法教育工作者說不會寫鋼筆字或鉛筆字了,如果以這樣的觀念和方法面對今天的學生,結果可想而知。
第三,寫字也好、書法也罷,不應是費時不討好的負擔,而是輕快便捷的樂趣。有人認為,練字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磨”或者寫很多遍去“煉”,我不這樣看,如果我們能夠一時一寫就收到想要的結果(有時是無意而為之)。為什么一定要花很多時間寫很多遍呢?還有,很多人認為,寫得好就寫得慢,這完全是一個誤區(qū)。事實上,寫得快本身也是寫得好的表現(xiàn)之一,之所以寫得又慢又不好是因為楷書底子不厚,行書脈絡不通,草書氣勢不足,心中沒底,難以盡情發(fā)揮,我經常在學生面前說,我在聽報告作筆記、搞采訪作速記,寫文章打草稿的時候,很多人都比不上我的速度。還有,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書寫目的,既能修身養(yǎng)性,又能為成名成家埋下伏筆,最直接的,是提高學生的現(xiàn)實書寫水平,寫得好的,通過訓練,能在卷面上進一步多得分,寫得不好的,通過改進爭取在卷面上少丟分。只要我們做作業(yè)、答卷子寫得又好又快,就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去耍、去樂,讓學生感覺到,書寫原來很好玩,而且觸手可得。
那么,初中書法課到底怎么上呢?
磨刀不誤砍柴工。必要的書寫工具是必須配置的。鋼筆、中性筆、硬筆書法本、通行作業(yè)本,方格作文本最好能夠在書法課堂上專寫專用,鋼筆最好用美工筆(書法筆),其大小、粗細、筆鋒和棱角更容易把握。寫鋼筆字的前提是把筆筒套在筆管上,否則會失去重心,寫起字來是“晃”的;我把握筆的要領簡易地總結為“三對三不對”,“三對”指的是中指、食指和大拇指分別對筆管產生的功能是托、鉤、頂。“三不對”指的是三個手指把筆管捏死、夾死和壓死,“三對”產生的效應是舒適厚重,得心應手,而“三不對”的危害則是束縛了筆尖的活動半徑和書寫時的摩擦系數(shù);寫鋼筆字一般是坐著寫,我把坐姿要領概括為“五要五不要”,分別是身體要坐直,雙膝、雙肩、雙肘要保持等寬距離,要正確放置左手,頭要擺正,胸口與桌面當面棱角要保持一拳距離。中性筆的握筆和坐姿要求是一致的。粉筆書寫是三個手指自然握筆,從小的那端寫起,書寫時,粉筆與黑板板面成大約45°夾角。關鍵是書寫過程中粉筆在自然轉動,以至于每一次收筆停頓時,筆端都是不規(guī)則的圓錐體,書寫出來的筆鋒效果更佳,而且不會寫斷粉筆而造成不必要的損耗和消費。由于板書的直視功能所需,書寫時身體是側身站的。我把它濃縮為自然推筆,小頭寫起,45°夾角,自然轉動,亮手側身。一個老師一堂課下來一般只用1~2支粉筆,除手上有粉塵外,衣著一般是整潔無污的。學生不無粉筆書寫的機會,值日生在黑板上的課表、通知、作業(yè)布置等相關書寫就可以全班輪流轉,教室后面的板報,教室外面的墻報更是他們大顯身手的地方。這樣做,還可以為他們走出校門以后的海報、通知、墻報書寫打下基礎。毛筆字才是書法正宗的正規(guī)的書寫要求,但在現(xiàn)實的大課堂教學中幾乎是用不上的,一方面是幾十個人在一間教室的空間所限,另一方面,幾十個學生自覺跟著老師的要求走太難,更現(xiàn)實的是,許多學生打心眼里是不重視或者說不愿意“書法”的。所以,我的書法大課堂教學是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能快捷收到效果的完全具有現(xiàn)實操作性的東西。除了在方格紙、通行紙、空白紙上的相應要求外,還要求他們利用節(jié)假日和慶祝、比賽活動寫卡片,辦專欄,寫比賽規(guī)范紙面等,并自己設獎鼓勵,寄以提高他們的寫字興趣和愛好。對于具有書法潛質和偏愛的學生(每個班有幾個人),則利用“書法社團”正兒八經地按書法要求寫毛筆字,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書法社團課也是見周一節(jié),團員多半是有書法基礎和書法愛好取向的,有些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接受過專門的藝術熏陶,所以,上社團課可參閱《書法》教材按毛筆書寫進行。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篆隸楷行草相應選擇而有針對性地教學,這對于我們老師來說難度是很大,要求是很高的,但我們必須這樣做并努力提高書寫各種字體的水平,而“做難事必有所得”。何況我們自身就是書法愛好者、癡迷者和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