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遼寧 大連116023)
錫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上主要用于合金、玻璃、染料、紡織、印染、藥業(yè)等方面。隨著近年來電子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錫焊料用量穩(wěn)步增長,錫污染也隨之而來,尤其是無機錫,它可導致急性胃腸炎、肺炎、骨骼及中樞神經(jīng)損傷[1,2]。目前,測定廢氣中錫的方法有,ICP-AES、ICP-MS、X射線熒光法[3,4]。但是現(xiàn)行標準方法只有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 65-2001)。此方法操作起來比較復雜,前處理耗時長,成本較高,對測定耗材要求高,測定時對石墨管和基體改進劑要求嚴格,所以需要研究一種高效、簡便的測定方法。
廢氣中的錫及其化合物用玻璃纖維濾筒采集后,經(jīng)消解,錫被氧化成四價錫,在硼氫化鉀的作用下生成錫的氫化物,并由載氣代入原子化器中進行原子化,在錫高效空心陰極燈的照射下,基態(tài)錫原子被激發(fā)至高能態(tài),在去活化回到基態(tài)時,發(fā)射出特征波長的熒光,其熒光強度與錫含量成正比,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實驗用水為超純水(Millipore美國產(chǎn));硝酸和鹽酸為天津風船試劑公司MOS級,30 %過氧化氫優(yōu)級純;5 %鹽酸載液(體積分數(shù)):將50 ml鹽酸用超純水稀釋至1 000 ml容量瓶中;10 g/L硼氫化鉀溶液:稱取2.0 g氫氧化鈉溶于1 000 ml超純水中,再加入10.0 g硼氫化鉀溶于氫氧化鈉溶液中;5%硫脲-抗壞血酸混合溶液:分別稱取5.0 g硫脲和5.0 g抗壞血酸溶于水中,并稀釋至100 ml(用棕色瓶子避光保存);500 μg/ml錫標準溶液(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鋼鐵研究總院);1 μg/ml錫標準中間液:吸取2.00 ml錫標準溶液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超純水稀釋至刻線,搖勻;10 μg/L錫標準使用液:將5.0 ml的濃鹽酸加入已裝有一些超純水的100 ml容量瓶中,再吸取1.00 ml標準中間液移入容量瓶中,加入10 ml 5 %硫脲-抗壞血酸混合溶液,用超純水稀釋至標線,搖勻,靜置20 min上機測定。
儀器AFS-9700型雙道原子熒光光度計(北京科創(chuàng)海光儀器有限公司);錫高效空心陰極燈;玻璃纖維濾筒;電熱板;50 ml具塞比色管;馬弗爐;50 ml燒杯。
采樣前將空白的玻璃纖維濾筒(也可以用石英纖維濾膜)在500℃馬弗爐中烘2 h,然后放到干燥器中干燥2 h。將采集完樣品的濾筒剪碎(切勿使上塵粒抖落),置于50 ml燒杯中,加入5.0 ml硝酸和5.0 ml雙氧水,浸泡10 min。然后在電熱板(140~160℃)上閉蓋加熱20 min,再冷卻10 min,加入1.0 ml硝酸和超純水20 ml,沒過紙,繼續(xù)在電熱板閉蓋加熱15 min,根據(jù)樣品含量可以適當增加加酸量和加熱時間。將消解液過濾到50 ml比色管中,加入5 ml 5%硫脲-抗壞血酸混合液和2.5 ml濃鹽酸,用超純水定容至50 ml,待上機測定,同時做空白濾筒對照試驗。
安裝好錫燈,打開氬氣,開機預熱30~60 min,通過正交實驗調(diào)節(jié)的最佳儀器條件參數(shù)見表1[6]:
表1 儀器條件參數(shù)
將錫標準使用液(10.00 μg/L),分為1.00 μg/L、2.00 μg/L、4.00 μg/L、8.00 μg/L、10.00 μg/L 5個濃度梯度,上機自動稀釋,標準曲線如圖1?;貧w方程:f=88.942C+8.479 1,相關系數(shù)R=0.999 6。
圖1 錫的標準曲線
樣品前處理完畢后,用測定標準系列的操作條件測定樣品和空白對照溶液,測得的樣品熒光度值減去空白對照熒光值后,用回歸方程計算出溶液中錫的濃度,再由計算公式得到錫的含量。
計算公式:C=c×V
式中,C為廢氣中錫的含量,μg;c為測的樣品溶液中錫的溶度,μg/L;V為樣品溶液的定容體積,ml。
通過硝酸-高氯酸、王水、硝酸-雙氧水、硝酸-硫酸4種消解體系的比較,選擇最佳前處理方法。分別用4種體系對5個平行加標濾筒(加標量100 μg)進行處理,觀察實驗過程,計算加標回收率,結果如表3所示。硝酸-高氯酸和硝酸-硫酸體系安全性比較低,容易產(chǎn)生危險,處理時間也比較長,并且硝酸-硫酸體系加標回收率也不理想。王水體系中濾筒空白值比較高,加標回收率不如硝酸-雙氧水體系。通過實驗對比,硝酸-雙氧水消解體系要求的溫度低,時間短,處理效果比較理想,分析全過程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通過實驗比較最終選擇了硝酸-雙氧水體系作為本方法的消解體系[7-9]。
表2 消解方法比較
將濾筒制備成50 ml樣品,取11個空白濾筒,得到11 次樣品空白熒光強度分別是64.318,
56.556,55.237,58.529,61.352,58.667,52.690,51.029,63.331,57.489,65.202,標準偏差S=4.64,用3倍的標準偏差帶入公式計算,得出的結果作為本方法的檢出限,檢出限為0.003 μg/50 ml樣品。
取15個已處理的空白玻璃纖維濾筒,分別加入三個不同濃度的錫標準溶液,在密閉干燥器晾干24 h后,按照本方法樣品經(jīng)預處理后分別測定,計算加標回收率和相對標準偏差(樣品空白的值過小,忽略不計),結果見表3。加標回收率和相對標準偏差均符合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要求。
表3 準確度和精密度實驗 μg
在某固廢處理廠3個處理爐煙囪口采集實際樣品(流量和時間條件相同),每個點位采5個平行樣,測得結果如表4。
筆者采用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法測定廢氣中的錫,改進了前處理消解體系,提高了前處理效率。結果表明在0~10 μg/L線性范圍內(nèi),曲線相關系數(shù)為0.999 6,方法檢出限為0.003 μg,加標回收率在92.7%~95.9%之間,RSD≤2.1。通過與標準方法進行對比,原子熒光法測定廢氣中的錫,改進了樣品前處理中硝酸-雙氧水的消解體系,使得前處理過程更安全高效。另外,原子熒光法靈敏度高,操作簡便,干擾少,選擇性好,準確度高,耗材少,儀器和測定費用也比較低,適合廢氣中錫的測定,完全滿足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需要,易于推廣[9]。
表4 實際樣品測定結果 μg
近些年微波消解的方法經(jīng)常被運用到空氣和廢氣中重金屬元素測定的前處理過程中,相比于傳統(tǒng)的酸式消解,微波消解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樣品前處理的現(xiàn)代化,減少了元素的損失和玷污,具有簡單快捷,勞動強度低和安全性高等特點[10]。目前國外對空氣和廢氣中的重金屬元素的測定使用的是ICP-AES和ICP-MS,此方法高效快捷,可以同時測定多種元素,并對樣品的采集和前處理有詳細的規(guī)定,但是ICP-AES和ICP-MS方法消耗費用比較高[11,12]。目前國內(nèi)沒有相應的大氣顆粒物金屬元素的標準物質(zhì),增加測定中質(zhì)量控制的難度,建議盡快研制出標準濾筒或者濾膜等國家級標準物質(zhì)。
[1]盧偉,吳世達,黃順根,等.工作場所有害因素危害特性實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
[2]CHAU YK,MAGUIRE RJ,BROWN M.occurrence of organotin compounds in Canadian aquatic environment five years after the regulation of antifouling uses of tributytin[J].Water Qual Res J Canada,1997,32(3):453-521.
[3]謝華林.ICP-AES法測定大氣顆粒物中的金屬[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1,24(6):25-26.
[4]李玉武,馬莉.大氣顆粒物樣品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無機元素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估[J].巖礦測試,2007,26(3):219-224.
[5]李飛.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水中低含量錫[J].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2005,17(4):28,47.
[6]李貴峰.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法測定環(huán)境水樣中痕量錫[J].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1999,15(6):23-24.
[7]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yè)衛(wèi)生與中毒控制所.GBZ/T 210.4-2008 職業(yè)衛(wèi)生標準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場所空氣中化學物質(zhì)測定方法[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8]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HJ/T 65-2001 大氣固定污染源錫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1.
[9]郝恩,金鳳,白慧芝,等.濾膜中錫測定樣品處理方法的改進[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1,21(5):1094-1095.
[10]趙飛蓉,彭謙,陳藝文.作業(yè)場所空氣中錫的微波消解-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度測定法[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6,23(6):555-556.
[11]US EPA.Method 29:Determination of Metal Emissions from Stationary Sources[S].1996.
[12]ISO 15202-3-2004[S].Workplace air-Determination of metals and metalloids in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