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良 袁增強 劉文宇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婦幼保健院,517300)
結直腸癌延誤診斷的臨床分析
李云良 袁增強 劉文宇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婦幼保健院,517300)
目的 探討結直腸癌延誤診斷的原因,總結經驗以提高本病的早期診斷。方法 對296例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96例結直腸癌患者中延誤診斷135例,延誤診斷率45.6%,其中以農村、中青年、入院前未行直腸指診檢查、腫瘤位于距肛門>8 cm、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延誤診斷率高;延誤診斷的疾病以痔瘡、痢疾、腸炎較多。結論 結直腸癌容易延誤診斷,宣傳并普及結直腸癌的基本知識,提高醫(yī)務人員對結直腸癌的認識,重視病史和查體有望提高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降低延誤診斷率。
結直腸癌;延誤診斷;分析
結直腸癌近年來發(fā)病率有上升并年輕化趨勢[1],在臨床實踐中延誤診斷的病例屢見不鮮,使不少患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筆者對2008年4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296例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了解延誤診斷的原因和特點?,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96例患者中,男162例、女134例;年齡32~95歲,平均55.3歲,其中≤40歲29例、41~60歲106例、>61歲161例;農村患者142例、城鎮(zhèn)患者154例;確診為直腸癌201例、結腸癌95例。
1.2 延誤診斷的判定標準 從患者出現(xiàn)自覺癥狀到確診的時間>1個月或就診3次未確診者稱延誤診斷,全部患者延誤診斷時間10 d~2年,平均3.5個月。
296例結直腸癌患者中延誤診斷135例,延誤診斷率45.6%,以中青年、農村、入院前未行直腸指診、腫瘤部位距肛門>8 cm、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延誤診斷率高,具體如下:≤40歲延誤診斷24例(82.8%,24/29)、41~60歲延誤診斷63例(59.24%,63/106)、≥61歲延誤診斷48例(29.8%,48/161);農村患者延誤診斷95例(66.9%,95/142)、城鎮(zhèn)患者延誤診斷40例(26.0%,40/154);入院前行直腸指診者延誤診斷21例(17.1%,21/123)、未行直腸指診者延誤診斷114例(65.9%,114/173);合并有其他疾病者延誤診斷80例(93.0%,80/86);腫瘤部位距肛門>8 cm者延誤診斷78例(56.5%,78/138)、腫瘤部位距肛門<8 cm者延誤診斷57例(36.1%,57/158)。延誤診斷的疾病以痔瘡、痢疾、腸炎較多,具體見表1。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目前手術是治療本病的最有效手段。在早期和中晚期進行治療的患者,5年生存率差異顯著,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80%,而Ⅳ期<10%[2-3],故早期發(fā)現(xiàn)并治療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率。然而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誤診斷,在明確診斷時已屬中晚期,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
表1 延誤診斷患者癥狀與延誤診斷疾病
對我科296例結直腸癌患者的延誤診斷原因進行總結分析發(fā)現(xiàn),其原因主要為疾病自身特點、患者和醫(yī)務人員等三方面因素。①疾病的特點。結直腸癌在發(fā)病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缺少典型癥狀,主要癥狀有血便、黏液便、輕度腹瀉、便次增多及里急后重等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與其他消化道疾病的臨床癥狀,如菌痢、腸炎、痔瘡相似,沒有高度警惕的情況下常不引起患者和醫(yī)生的注意,在有良性病變的基礎上出現(xiàn)癌變或合并有其他疾病時,更加難以鑒別。②患者自身原因。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我國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有上升并年輕化趨勢,而人們對結直腸癌缺乏認識,在農村,由于文化素質、網絡通訊、醫(yī)療環(huán)境等因素,對結直腸癌的認識更加缺乏。當出現(xiàn)排便習慣和(或)性狀改變時,患者常認為是腸炎、痢疾、痔瘡等良性疾病,絕大多數(shù)患者自行尋藥治療或在基層衛(wèi)生室反復診治,癥狀好轉后便不再重視,癥狀再次出現(xiàn)時認為是原良性疾病復發(fā),尤其是經確診為良性疾病時極少考慮其他病變,繼續(xù)使用上次治療有效的藥物造成延誤診斷[4]。部分患者因害羞、怕疼和恐懼心理而不愿接受直腸指診,特別是青年女性患者,也是造成延誤診斷的重要原因之一。③醫(yī)生的原因。主要是對結直腸癌的認識不夠,忽視對病史全面綜合的分析,特別是基層醫(yī)務人員、非肛腸??漆t(yī)生,在分科過細的體制下,限制了初診醫(yī)生的思維和警覺,過于相信既往病史,思路狹窄,只考慮本科疾病,滿足于良性疾病的診斷,忽略同時存在結直腸癌的可能。非肛腸??漆t(yī)生極少對患者行基本的直腸指診、腸鏡沒有在常規(guī)檢查中得到普及、基層醫(yī)院肛腸??漆t(yī)師少、會診制度不完善等是導致延誤診斷的原因。但主要是醫(yī)務人員綜合能力較低,沒有考慮結直腸癌的可能。
本研究顯示,農村患者延誤診斷的比例明顯高于城鎮(zhèn)患者。主要是農村患者及基層醫(yī)務人員對結直腸癌的認識嚴重不足,出現(xiàn)明顯癥狀或在基層衛(wèi)生院就診后無好轉才到上級醫(yī)院診治。結直腸癌有年輕化趨勢,對中青年不能忽視。本組有3例<40歲的患者多次在本院就診,自訴痔瘡出血要求開具藥物治療,而未引起醫(yī)生的注意,導致延誤診斷而失去手術時機。結直腸癌中直腸癌比例較高,而且大部分腫瘤位于距肛門<8 cm的部位,可通過直腸指診發(fā)現(xiàn)病灶,135例延誤診斷的患者中,57例完全可以通過直腸指診明確診斷;入院前經直腸指診而延誤診斷的患者,腫瘤均位于距肛門>8 cm的位置。要求患者在直腸指診與臨床癥狀不符時,應行腸鏡檢查,排除結直腸癌后再行藥物治療。合并有其他疾病時,大部分患者均有延誤診斷,延誤診斷率極高。本組有7例患者是醫(yī)務人員,曾確診有慢性結腸炎、痔瘡、膽囊結石、腎結石、慢性闌尾炎等基礎疾病,經對癥處理后癥狀反復,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消瘦、乏力、便血時,最后經腸鏡檢查確診,但為時已晚。
針對延誤診斷的原因,筆者建議應開展防癌科普教育,提高群眾對結直腸癌早期癥狀的認識,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醫(yī)務人員要加強對結直腸癌相關知識的學習,無論首診還是次診都要提高對腫瘤的警覺性,詳細詢問病史,特別注意對排便習慣和性狀改變,不要過分注重年齡,患者經治療效果不佳時應認真分析原因,警惕結直腸癌與其他疾病并存的可能,及時完善相關檢查并請相關科室會診。肛腸??漆t(yī)生應具有較強的??浦R,其他專業(yè)醫(yī)務人員極少懷疑??漆t(yī)生的診斷,一旦延誤診斷將會導致嚴重的后果。詳細詢問病史的同時應重視直腸指診,把直腸指診列為常規(guī)檢查手段,不要主觀臆斷,若未觸及腫塊,發(fā)現(xiàn)指套染血者,必須進一步行內鏡檢查,對高危人群提出隨診和復診方案。對于條件有限的基層醫(yī)院,醫(yī)務人員在實行全員培訓結直腸癌知識的基礎上,應注重直腸指診檢查,如懷疑結直腸癌時應積極動員患者到上級醫(yī)院進一步診治,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手術時機;首診內鏡醫(yī)師如發(fā)現(xiàn)病灶,必須反復多點多次取材,病理結果與標本不符時向家屬和患者解釋清楚情況,再次檢查,以避免延誤診斷。隨著全民防癌知識的提高,加之醫(yī)務人員的認真負責,重視病史和查體,有望提高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從而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生存率。
[1] 鄂繼福,王漢濤,傅傳剛,等.271例直腸癌延誤診斷原因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0,13(10):745-747.
[2] Sant M, Aareleid T, Berrino F, et al. EUROCARE-3: survival of cancer patients diagnosed 1990-94-results and commentary[J]. Ann Oncol, 2003, 14(suppl 5): v61-v118.
[3] Esteva M, Ramos M, Cabeza E,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delay in the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a study protocol[J]. BMC Cancer, 2007, 7: 86.
[4] 汪建平.中國直腸癌治療現(xiàn)狀與思考[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9,12(3):211-214.
1672-7185(2014)13-005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3.029
2014-05-06)
R735.3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