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雪,楊麗嬌,王慶福,孔振興,梁 磊,安玉興
(1.廣東省工業(yè)技術(shù)研究院 生物工程研究所,廣東省植物纖維綜合利用工程技術(shù)研究開發(fā)中心,廣州市植物纖維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廣州510316;2.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廣州510631;3.廣東省工業(yè)技術(shù)研究院化學工程研究所,廣東廣州510650)
羧甲基纖維素鈉(CMC),是一種重要的纖維素醚,應(yīng)用廣泛,需求量逐年遞增。制備CMC的纖維素原料主要是棉短絨,生產(chǎn)成本較高。近年來,研究者們嘗試利用其它成本低廉的富含纖維素的農(nóng)林生物質(zhì)如玉米秸稈、桑枝皮、蔗渣等作為制備CMC的替代原料[1-3]。其中,蔗渣是一種富含纖維素的天然可再生資源,具有價格低、量大、集中的優(yōu)點,可作為CMC的制備原料。如蘇茂堯等[4]利用蔗渣/棉短絨混合漿制備了取代度為0.73~0.75的CMC,覃海錯等[5]利用蔗渣纖維制備了取代度為0.65~0.80的CMC,但羧基取代度均不高,限制了其應(yīng)用領(lǐng)域。
預冷至-12℃左右的NaOH/尿素水溶液是一種新型的纖維素溶劑體系[6],目前,利用該體系溶解棉短絨等纖維素原料進行紡絲,制備纖維素膜、水凝膠等研究已經(jīng)廣泛開展,而利用該溶劑提取農(nóng)林生物質(zhì)再生纖維素并應(yīng)用于纖維素衍生物制備方面的研究還鮮有報道。
作者在此利用-12℃的7%NaOH/12%尿素水溶液作為纖維素溶劑,以蔗渣為原料提取了結(jié)構(gòu)蓬松的蔗渣再生纖維素,以其為原料通過一次堿化、二次醚化制備了羧基取代度達1.45的CMC,并對其結(jié)構(gòu)和性能進行了分析研究。
蔗渣,廣東華豐糖廠。
氫氧化鈉,天津大茂化學試劑廠;30%過氧化氫、95%乙醇、尿素,廣州化學試劑廠;氯乙酸鈉,阿拉丁試劑公司;95%~98%硫酸。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BRUKER-VECTOR22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TGA209F3型熱重分析儀,德國Bruker公司;D/Max-ⅢA型轉(zhuǎn)靶X-射線衍射儀,日本理學電機社;Phenom ProX型掃描電子顯微鏡,德國Phenom公司;NDJ-1型旋轉(zhuǎn)黏度計,上海精科天美科學儀器公司。
稱取適量的蔗渣經(jīng)水洗、烘干,粉碎過80目,采用NaOH/H2O2水溶液去除半纖維素和絕大部分木質(zhì)素,得到預處理蔗渣。將預處理蔗渣放入預冷至-12℃的7%NaOH/12%尿素水溶液體系中,高速機械攪拌,可見大部分固形物逐漸溶解,將溶解液用針筒式過濾器過濾,分離出不溶物,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超純水,析出絮狀的再生纖維素,抽濾,將濾餅用蒸餾水清洗、再抽濾,反復多次,真空干燥后即得蔗渣再生纖維素樣品,收率為31.1%,參照文獻[7]中的碘量法測得纖維素的純度為95.1%。
預處理蔗渣和蔗渣再生纖維素的實物照片如圖1a、b所示。
圖1 預處理蔗渣、蔗渣再生纖維素和CMC樣品的照片F(xiàn)ig.1 Images of pretreated bagasse,bagasse regenerated cellulose and CMC sample
在250mL三口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蔗渣再生纖維素、氫氧化鈉和85%乙醇水溶液,40℃水浴磁力攪拌8h進行堿化;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氯乙酸鈉,80℃下反應(yīng)3h,抽濾分離,在一次醚化產(chǎn)物中再次加入氫氧化鈉、85%乙醇水溶液和氯乙酸鈉,80℃下進行二次醚化。反應(yīng)完成后,抽濾分離,將濾餅用75%乙醇水溶液洗滌多次,再用95%乙醇洗滌1次,抽濾干燥,得到黃色粉末狀CMC樣品,其實物照片如圖1c所示。
參照文獻[8],采用灰化法測定CMC樣品的羧基取代度。精確稱取0.2g CMC樣品于瓷坩堝中,放入馬弗爐中,逐漸升溫至700℃,灼燒3h,關(guān)閉電源,冷卻后取出。用蒸餾水將瓷坩堝中的剩余物0.0634g全部轉(zhuǎn)移到150mL錐形瓶內(nèi),向錐形瓶中滴加3~4滴甲基橙指示液,用0.1mol·L-1硫酸標準溶液滴定,當溶液呈紅色時繼續(xù)向瓶中滴加10mL硫酸標準溶液(硫酸標準溶液用量為15.1mL),然后加熱至沸騰,10min后用0.1molL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顏色由紅變黃(NaOH標準溶液用量為19.8 mL)。按下式計算取代度(DS):
式中:cH2SO4為硫酸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1;cNaOH為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1;VH2SO4為硫酸標準溶液的用量,mL;VNaOH為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用量,mL;m為CMC樣品的質(zhì)量,g。
最終測得CMC樣品的取代度為1.45。
選擇溫度、CMC濃度、鹽濃度等因素進行分析。配制固定濃度的CMC樣品水溶液,在不同溫度下測定溶液的黏度,分析溫度對溶液黏度的影響;取CMC樣品分別配制成不同濃度的水溶液,在25℃下用旋轉(zhuǎn)黏度計測定其黏度,分析CMC濃度對溶液黏度的影響,研究溶液的流變特性;配制固定濃度的CMC樣品水溶液,加入一定濃度梯度的NaCl,測定CMC溶液的黏度,分析鹽濃度對溶液黏度的影響。
圖2 蔗渣、蔗渣再生纖維素和CMC樣品的紅外光譜Fig.2 FTIR Spectra of bagasse,bagasse regenarated cellulose and CMC sample
由圖2可以看出:蔗渣經(jīng)預處理后,非纖維素的紅外吸收減少,表明預處理后的蔗渣纖維素含量增加,非纖維素成分減少;蔗渣再生纖維素和預處理蔗渣的紅外吸收相似,在3 337cm-1處出現(xiàn)纖維素分子中O-H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在1 028cm-1處出現(xiàn)纖維素分子中C-O的伸縮振動吸收峰,說明預處理蔗渣經(jīng)-12℃7%NaOH/12%尿素水溶液體系溶解、提純、再生后,纖維素化學結(jié)構(gòu)未發(fā)生明顯變化;蔗渣再生纖維素經(jīng)堿化和醚化后,紅外吸收發(fā)生明顯變化,在1 590cm-1和1 435cm-1處出現(xiàn)明顯的羧羰基的非對稱和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表明纖維素與氯乙酸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yīng),羧甲基基團取代了纖維素分子中的部分羥基氫。
圖3 蔗渣、蔗渣再生纖維素和CMC樣品的XRD圖譜Fig.3 XRD Patterns of bagasse,bagasse regenarated cellulose and CMC sample
由圖3可以看出:未處理蔗渣和預處理蔗渣在2θ為16.3°和22.6°時均出現(xiàn)了明顯的蔗渣纖維素特征結(jié)晶衍射峰;預處理蔗渣經(jīng)-12℃7%NaOH/12%尿素水溶液體系溶解、提純、再生后,原有的特征衍射峰部分消失,部分減弱,同時出現(xiàn)新的明顯的特征衍射峰,表明晶型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蔗渣再生纖維素經(jīng)堿化和醚化后,原有特征衍射峰的強度明顯減弱,說明經(jīng)醚化后,由于新的羧甲基基團的介入,原有纖維素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CMC樣品的結(jié)晶度較低,無明顯的特征衍射峰。
由圖4可以看出:預處理蔗渣的尺寸在100μm以下,為扁平的片狀結(jié)構(gòu);蔗渣再生纖維素表現(xiàn)為結(jié)構(gòu)蓬松、長徑比較大、截面為不規(guī)則圓形的絲狀結(jié)構(gòu),為后面的堿化和醚化反應(yīng)準備了較好的纖維素原料;蔗渣再生纖維素經(jīng)堿化和醚化后,形態(tài)再次發(fā)生變化,最終生成物樣品出現(xiàn)很多碎片,表明柔韌的纖維素已經(jīng)轉(zhuǎn)變?yōu)橘|(zhì)地硬脆的CMC。
由圖5可以看出:預處理蔗渣的最大熱分解溫度為342.0℃,不可燃燒灰分為3.2%;蔗渣再生纖維素的最大熱分解溫度為357.0℃,不可燃燒灰分為1.7%,表明蔗渣再生纖維素的熱穩(wěn)定性和純度相對預處理蔗渣均有所提高;醚化后,纖維素分子內(nèi)部的羥基氫被羧甲基基團所取代,使得纖維素大分子之間和分子內(nèi)的作用減弱,因而CMC樣品的最大熱分解溫度比蔗渣再生纖維素要低,但樣品前期的最大熱分解溫度仍達到了263.0℃,具有較好的熱穩(wěn)定性能,在564.8~576.0℃之間出現(xiàn)了明顯的熱失重,這是由于前期分解殘留含碳物的氧化,最后殘留含鈉化合物和灰分質(zhì)量分數(shù)約27.5%。由圖5還可以看出,相對于纖維素而言,CMC樣品前期水分的蒸發(fā)失重較多,說明以蔗渣為原料制備的CMC樣品具有較強的吸水性。
圖4 蔗渣、蔗渣再生纖維素和CMC樣品的SEM照片F(xiàn)ig.4 SEM Images of bagasse,bagasse regenerated cellulose and CMC sample
圖5 蔗渣、蔗渣再生纖維素和CMC樣品的熱重曲線Fig.5 TGA Curves of bagasse,bagasse regenarated cellulose and CMC sample
圖6是濃度為0.24g·mL-1的CMC樣品水溶液的黏度隨溫度的變化曲線。
由圖6可以看出:在常溫到80℃范圍內(nèi),CMC樣品水溶液的黏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呈現(xiàn)高溫變稀的假塑性流體特征,80℃時溶液的黏度較常溫狀態(tài)下降低了69.35%,表明溫度對CMC樣品水溶液黏度的影響較大。這是由于,溫度較高時,大分子鏈運動加劇,同時CMC的離解程度增大,導致體系黏度大幅降低。
圖7是CMC樣品水溶液黏度隨濃度的變化曲線。
圖6 CMC樣品水溶液黏度隨溫度的變化曲線Fig.6 Change curve of viscosity of CMC sample aqueous solution with temperature
圖7 CMC樣品水溶液黏度隨濃度的變化曲線Fig.7 Change curve of viscosity of CMC sample aqueous solution with its concentration
由圖7可以看出:CMC樣品水溶液的黏度具有明顯的濃度依賴性,CMC的濃度越大,溶液黏度也越大。這是因為,溶液濃度的增大使CMC大分子的鏈段密度增大,分子間的作用力增強,分子鏈發(fā)生纏結(jié),導致溶液的剪切黏度升高。同時,實驗發(fā)現(xiàn),以蔗渣為原料制備的CMC樣品具有較高的溶解度,飽和濃度約為0.25g ·mL-1,在25℃下的剪切黏度達到625mPa·s。
圖8是0.20g·mL-1CMC樣品水溶液的黏度隨Nacl濃度的變化曲線。
由圖8可以看出:CMC樣品水溶液的黏度隨NaCl濃度的增大而升高,NaCl濃度從0%增大到15%,樣品溶液黏度上升了38%,顯示出良好的抗鹽性能。這是因為:取代度較高的羧甲基纖維素鈉分子中含有較多取代基團,其水溶液的電離基團也較多,導致電荷密度較大,因此向溶液中加入NaCl等電解質(zhì)時對溶液中電荷的屏蔽作用較弱,對黏度的影響很??;另一方面,由于取代度較高的CMC的分子鏈上取代基團分布較為均勻,在水溶液中離解程度高,分子間的斥力大,分子鏈具有較強的剛性,所以NaCl濃度不斷增大時CMC水溶液的黏度隨之增大。由此可知,本研究制備得到的CMC樣品的取代度較高,具有良好的抗鹽性。
圖8 CMC樣品水溶液黏度隨NaCl濃度的變化曲線Fig.8 Change curve of viscosity of CMC sample aqueous solution with NaCl concentration
以蔗渣為原料,經(jīng)過預處理和-12℃7%NaOH/12%尿素水溶液體系分離提取,制備了結(jié)構(gòu)蓬松的蔗渣再生纖維素。以蔗渣再生纖維素為原料制備了熱穩(wěn)定性良好、取代度達1.45的高取代度CMC。該CMC樣品的最大溶解度約0.25g·mL-1,飽和CMC樣品水溶液在25℃下的剪切黏度達到625mPa·s,且黏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表現(xiàn)出高溫變稀的假塑性流體特征,同時具有良好的抗鹽性能。
[1] 楊葉,陳洪章.汽爆玉米秸稈羧甲基纖維素的制備[J].化工學報,2009,60(7):1843-1849.
[2] 白仲蘭.馬鈴薯淀粉渣制備羧甲基纖維素鈉和羧甲基淀粉鈉的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1.
[3] 曹靜.桑枝皮羧甲基纖維素鈉的制備及其表征[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1.
[4] 蘇茂堯,高洸,唐愛民.甘蔗渣/棉短絨混合漿粕制備高粘級CMC的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19(3):53-60.
[5] 覃海錯,黃文榜,孫一峰,等.甘蔗渣纖維制備羧甲基纖維素新工藝[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6(1):87-90.
[6] 呂昂,張俐娜.纖維素溶劑研究進展[J].高分子學報,2007,(10):937-944.
[7] 熊素敏,左秀鳳,朱永義.稻殼中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zhì)素的測定[J].糧食與飼料工業(yè),2005,(8):40-41.
[8] 樊澤霞,夏儉英.測定羧甲基纖維素鈉取代度的新方法——酸度計滴定法[J].鉆井液與完井液,1997,14(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