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華,陳文彬
(電子科技大學(xué) 光電信息學(xué)院,四川 成都610054)
硅基OLED 微顯示器是指把OLED 制作在硅片上的一種顯示器[1],利用了成熟的CMOS工藝,在單晶硅片上制作驅(qū)動電路,并結(jié)合OLED視角大、響應(yīng)速度、功耗低、全固態(tài)等優(yōu)點,既可應(yīng)用于個人娛樂設(shè)備,又可應(yīng)用于飛行員的頭盔顯示 器 等[2]。OLED 微 顯 示 器 的 尺 寸 一 般 小 于1.5cm(0.6in)[3],而顯示器的分辨率卻可以達到SXVGA(1 280×1 024)的水平[4]。與以TFT為背板的AMOLED 顯示器件相比,其像素面積要小得多,流過像素的電流也很小,大約在在幾百皮安到幾十納安之間[3]。
如何實現(xiàn)OLED 微顯示像素驅(qū)動電路所需的小電流是設(shè)計像素驅(qū)動電路的重點和難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以下幾個方案:
(1)亞閾值電壓調(diào)節(jié)電流法[3],在目前的IC工藝下,MOS管的亞閾工作特性一致性差,導(dǎo)致顯示的均勻性存在問題,對電路的設(shè)計和工藝要求高;
(2)源極跟隨結(jié)構(gòu)法[5],此方法的缺點是電路結(jié)構(gòu)復(fù)雜;
(3)增 加 分 流MOS 法[6],其 缺 點 是 造 成MOS管支路電流的浪費,增加了系統(tǒng)功耗。
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像素電路。OLED 只處于兩種狀態(tài):發(fā)光或者不發(fā)光,并且當(dāng)OLED發(fā)光時流過OLED 的電流是恒定的?;叶日{(diào)節(jié)是通過時間比率灰度法實現(xiàn)的,即通過控制OLED 的發(fā)光時間來實現(xiàn)不同的灰度等級,發(fā)光時間的長短決定了灰度等級的高低[7]。此像素電路結(jié)構(gòu)簡單、完全是由數(shù)字信號控制、發(fā)光時流過OLED 的電流是恒定的并且不隨MOS的閾值電壓變化而改變。
像素電路結(jié)構(gòu)如圖1 所示,其中P1、P2為PMOS,N1、N2為NMOS,CS為存儲電容,OLED為發(fā)光單元。P1和N1構(gòu)成反相器,P2和N2作為開關(guān)。A 點是CS的左端,B 點是CS的右端和反相器的輸入端,C 點是反相器的輸出端、P1的漏極以及OLED 的陽極。
圖1 像素電路原理圖Fig.1 Schematic of the pixel circuit
由反相器的特性可知,如果VB(B 點的電壓)足夠小,則可使N1關(guān)斷、P1導(dǎo)通。此時相當(dāng)于VDD經(jīng)過P1來驅(qū)動OLED,會有一個恒定的電流流過,使得OLED 發(fā)光。
如果VB足夠大,則可使P1關(guān)斷、N1導(dǎo)通,此時C 點通過N1接地,沒有電流流過OLED,OLED 不發(fā)光。
此電路可以實現(xiàn)恒定的電流流過OLED,灰度的實現(xiàn)是通過控制OLED 的發(fā)光時間實現(xiàn)的。在本論文中,將一幀信號分為6個子場。如果在某一子場中,OLED 可以發(fā)光,則此子場稱為開啟子場。如果在某一子場中,OLED 始終不發(fā)光,則此子場稱為關(guān)閉子場。圖2是開啟子場中各信號的時序圖,圖3 是關(guān)閉子場中各信號的時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所有的信號均為數(shù)字信號。
下面對兩種情況進行說明:
圖2 開啟子場中各信號時序圖Fig.2 Signals timing diagram(on-state sub-frame)
(1)開啟子場
第一階段:SCAN 信號處于高電平,SELECT信號處于低電平,DATA 信號處于高電平。N2和P2均處于開啟狀態(tài)。A 點的電壓為VDATA,B點的電壓為VDD,電容兩端的電壓為VDD-VDATA。由于B 點處于高電平,P1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N1處于開啟狀態(tài)。C 點的電壓為0,OLED 不發(fā)光;
第二階段:SCAN 信號仍然處于高電平,SELECT 信號變?yōu)楦唠娖剑珼ATA 信號仍然處于高電平。N2仍然處于開啟狀態(tài),P2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B 點懸空,由于A 點電壓仍然為VDATA,所以B 點電壓仍然為VDD。P1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N1處于開啟狀態(tài)。C 點的電壓為0,OLED 不發(fā)光;
圖3 關(guān)閉子場中各信號時序圖Fig.3 Signals timing diagram(off-state sub-frame)
第三階段:SCAN 信號仍然處于高電平,SELECT 信號仍然處于高電平,DATA 變?yōu)榈碗娖?。N2仍然處于開啟狀態(tài),P2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B點懸空,由于A 點電壓變?yōu)?,所以B 點電壓變?yōu)閂DD-VDATA。并使得此電壓使P1處于開啟狀態(tài),N1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C 點的電壓為VDD,OLED發(fā)光;
第四階段:SCAN 信號變?yōu)榈碗娖?,SELECT信號仍然處于高電平。N2和P2均關(guān)閉狀態(tài)。A點和B 點均懸空,A 點電壓保持在0,所以B 點保持在VDD-VDATA。此電壓使P1處于開啟狀態(tài),N1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C 點的電壓仍然為VDD,OLED 繼續(xù)發(fā)光。
(2)關(guān)閉子場
關(guān)閉子場中,在第三階段,由于DATA 信號電壓沒有發(fā)生變化,即不能把B 點的電壓拉低,B點的電壓仍維持在VDD,C 點的電壓為0,OLED不發(fā)光。進入第四階段后,此狀態(tài)仍然不變。
如果需要的灰度等級數(shù)目為n(n=2k),那么一幀信號需要分為k 個子場SF1,SF2,SF3......SFk。如果幀周期是T,那么各個子場對應(yīng)的時間為:
在本文中,n=64,T=20ms。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開啟子場的第一和第二階段,OLED 也是不發(fā)光的,但是這段不發(fā)光的時間小于每一行的掃描時間,如圖3所示。對于一個SVGA(600×800)的微顯示器,設(shè)開啟子場中OLED 的發(fā)光時間為tL-SFi,不發(fā)光時間為tNL-SFi,所以有:
表1 開啟子場,發(fā)光時間,灰度等級的關(guān)系Tab.1 Relationship of on-state sub-frame,light-emitting time and grayscale
由于仿真軟件中沒有OLED 模型,我們使用一個二極管D 和一個電容C 的并聯(lián)來代替OLED[8]。我們使用的OLED 的I-B-V 特性曲線如圖4所示,其中亞像素面積為10μm×30μm。
二極管主要的模型參數(shù)是:反向飽和電流密度Is=35μA/cm2,發(fā)射系數(shù)n=33.20,串聯(lián)電阻Rs=0,level=1。并聯(lián)電容C=25nF/cm2×300μm2=0.075pF[8]。
圖4 OLED 的I-B-V 特性曲線圖Fig.4 OLED luminance and I-Vcharacteristics
表2 主要仿真參數(shù)Tab.1 Main simulation parameters
對于幀周期為20ms,子場SF6的時間最長為10.158ms。存儲電容CS應(yīng)該在這段時間內(nèi)保持住電壓,有公式t=RC=VCS/I得到CS=tI/V。p型晶體管的關(guān)態(tài)電流的大小為pA 級別,電壓為5V,所以存儲電容CS=0.5pF。氧化層的厚度為125nm,電容所需的面積為:
考慮到亞像素面積為300μm2,這樣大小的電容是能夠?qū)崿F(xiàn)的。
該仿 真 是 基 于TSMC 的0.35 μm CMOS 5V工藝,利用Hspice的level=49 模型來完成的。表2 是仿真用的主要參數(shù)。
圖5是21級灰度的仿真結(jié)果,對于21級灰度,OLED 在第1,3,5子場是開啟子場,第2,4,6子場是關(guān)閉子場。并且OLED 發(fā)光時流過OLED 的電流是恒定的。原因如下:
當(dāng)OLED發(fā)光時,N1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P1處于導(dǎo)通狀態(tài),B 點處于低電平,C 點處于高電平,P1處 于線性區(qū)。流過OLED的電流等于流過P1的電流:
OLED 是高阻器件,當(dāng)IOLED為nA 級時,P1的漏極和源極之間的電壓VDS小于10-8V ,即使P1的閾值電壓由于襯底偏置效應(yīng)和溫度效應(yīng)在一定范 圍 內(nèi)變 化 時[9],VDS仍 然 是 小 于10-8V。也就是說閾值電壓變化時P1的漏極電壓(OLED的陽極電壓)的變化小于10-7V,這樣小的電壓變化對OLED 的電流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只需改變各信號的時序,便可實現(xiàn)不同的開啟子場的組合,所以64級灰度(0~63)即可以實現(xiàn)。當(dāng)OLED 發(fā)光時,流過OLED 的電流為35.3nA,電流密度為11.8mA/cm2,對應(yīng)的亮度為1 500cd/m2。
圖5 21級灰度的信號時序圖和OLED 的發(fā)光時間Fig.5 Signals timing diagram and OLED emitting time of 21grayscale
提出了一種用于硅基OLED微顯示用的像素驅(qū)動電路,通過分子場掃描的方法來控制OLED的發(fā)光時間,進而實現(xiàn)不同的灰度等級。并且在像素電路中,OLED 發(fā)光時流過的電流是恒定的,并且對閾值電壓的變化不敏感。相對于傳統(tǒng)的硅基OLED的像素驅(qū)動電路,此方案結(jié)構(gòu)簡單、易于實現(xiàn)、完全由數(shù)字信號控制,能實現(xiàn)精確的灰度調(diào)節(jié)。
[1] Howard W E,Prache O F.Microdispalys based up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J].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1,45(1):115-127.
[2] Liu Y Y,Geng W D,Dai Y P.OLED-on-silicon chip with new pixel circuit[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2,19(5):1276-1282.
[3] Levy G B,Evans W,Ebner J,et al.An 852×600pixel OLED-on-silicon color microdisplay using CMOS subthreshold-voltage-scaling current drivers[J].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2002,37(12):1879-1888.
[4] Ghosh A P,Ali T A,Khayrullin I,et al.Recent advances in small molecule OLED-on-silicon microdisplays[J].Proc.SPIE,2009,7415:74150Q(1-11).
[5] Kwak Bong-Choon,Lim Han-Sin,Kwon Oh-Kyong.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n-silicon pixel circuit using the source follower structure with active load for microdisplays[J].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010,49(3):03CD05(1-5).
[6] Huang R,Wang X H,Wang W B.Design of a 16gray scales 320×240pixels OLED-on-silicon driving circuit[J].Chines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9,30(1):015010(1-4).
[7] Kimura M,Hara Y J,Hara H,et al.Classification of driving methods for TFT-OLED and novel proposal using time ratio grayscale and current uniformization[J].IEICE Trans.Elecro,2005,88(11):2043-2050.
[8] Dawson R M A,Shen Z,F(xiàn)urst D A.The impact of the transient response of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n the design of active matrix OLED displays[J].IEDM Technology Digest,1998,32(6):875-878.
[9] 吳建輝.CMOS模擬集成電路分析與設(shè)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13-17.Wu J H.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M].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11:13-17.(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