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宏
(高臺縣第三中學 甘肅 張掖 7343 00 )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出符合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要求的新課程體系.伴隨著《物理課程標準》教育目標、教育理念的轉變,教材的功能也隨之而變,即從負載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功能轉變?yōu)榇龠M人的發(fā)展為主要功能,該轉變有利于教師進行創(chuàng)造性教學,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發(fā)生和教學屬性的發(fā)展.目前,新教材、新理念給物理基礎教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新課程改革在全國開展的如火如荼.同樣,我國西北地區(qū)也在大張旗鼓地開展新課程改革,但西北地區(qū)的農村學校在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一些地區(qū)的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上,教改力度不大;有些地區(qū)的教學方法看起來有了新的轉變,實際上并沒有按照標準的具體要求實施,只不過是模仿一些新教學模式的框架,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形式而沒有實際的效果.這些現(xiàn)象將最終導致西北地區(qū)農村的教育與其他城市以及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差距更大,想要實現(xiàn)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目標將更加困難.筆者在西北農村地區(q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工作多年,結合西北地區(qū)農村初中的實際情況,談談初中物理新課程改革在西北農村地區(qū)實施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近幾年農村外出務工的農民逐漸增多,很多農村孩子成了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從小就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生活習慣很差;再加上爺爺、奶奶文化程度的限制,沒有時間或沒有能力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導致大部分留守兒童學習基礎差,對前途感到暗淡,出現(xiàn)了大批的學困生.由于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初中生享受著國家的各種減免政策,所以,農民家庭用于孩子教育的資金投入也在逐步減少.目前,西北地區(qū)的農村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觀,在初中階段的大部分農民家庭都有一些積蓄,很多農村學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體會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另外,農村學校課程開設不全,在小學階段以語文和數學為主,其他課程如同虛設,課程表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導致農村初中生見識少,反應力較低,厭學情緒嚴重,沒有自信心,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都有所欠缺,這給初中物理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農村教育的新“三農”問題(農村家長棄學,農村學生厭學、輟學,農村學校面臨停學),新的“讀書無用論”等一些現(xiàn)象在農村尤其是邊遠地區(qū)農村蔓延,使廣大西北地區(qū)的農村學校課程改革面臨著一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形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
其一,農村學校教學質量普遍較低,每年能考上好大學的學生太少,許多人感到升學無望,讀書也同樣沒有前途,家長和學生都有一樣的想法:只要初中能畢業(yè)就行,何必在學業(yè)上浪費青春,花費金錢.
其二,當前大中專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大.許多大學生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有些只能回到家鄉(xiāng)找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或當地的民辦學校解決就業(yè),每月收入很低;有些為了能找到好一點的工作整天待在家里復習,準備接受各種就業(yè)考試.就業(yè)難成為大學生畢業(yè)后的難題,這同樣使許多農民喪失了不惜一切代價送子女上學的信心.
其三,農村家庭有 “重男輕女”的思想.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允許西北農村地區(qū)生二胎,有一個女孩的可以再生一個,受傳統(tǒng)“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女孩剛到上學的年齡,家庭中又會多一個孩子,這時家庭的主要精力就投入到第二個孩子身上,忽視了第一個女孩的教育、關愛,學習的支持力度也會減弱,隨著初中課程的增多,她們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
這些問題都給新課程改革帶來了很大的阻力.
新《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科學探究是物理課程的重要內容,它應該貫穿于物理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探究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對科學的探索興趣.新《物理課程標準》強調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進一步要求初中物理主要解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和原理,這就需要學生有豐富的生活,為學習物理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
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農村學生的生活范圍狹窄,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識,很難達到探究的目的.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學校和家庭條件的限制,很多農村學校不能為學生提供探究所需要的儀器和環(huán)境,例如,探究“照相機的原理”,學校既沒有儀器也不能提供探究的環(huán)境;探究“微波爐”、“電冰箱”的原理,西北地區(qū)的農村家庭很少用這些電器,也就沒有辦法完成探究活動.由于受到學校和家庭條件的制約,在不同程度上消弱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久而久之主動探究就會變?yōu)楸粍犹骄浚硪环矫?,由于農村進城人口的增加,農村學生逐漸減少,很多地區(qū)都是幾個村的學生集中到一所學校接受教育,大部分學生都是寄宿生,這些學生整天呆在學校里,在校時間長,自由時間少,生活單調,對學習產生了厭惡情緒,面對青少年的心理特點,課余時間很少有學生主動考慮學習,缺乏主動探究的意識.
課程改革是為了適應國家未來發(fā)展所需要的開放型、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培養(yǎng).新《物理課程標準》始終貫穿自主學習的新理念,提倡讓學生動手、動腦,要求教師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指導學生自主探索與實踐.新教材也突出了實驗、探究、調查實踐活動的特點,還要求教師要加強實驗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對于西北地區(qū)的農村學校來說,現(xiàn)有的教學設備和資源已跟不上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對西北地區(qū)農村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短缺.雖然近幾年來“普九”驗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教學條件大為改觀,但相當一部分農村學校還是缺少足夠數量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有些學校教室里沒有固定的投影設備和大屏幕的顯示設備,一些學校沒有符合國家配備標準的微機室.
(2)物理實驗儀器短缺和老化.有些學校由于種種原因已經有10 多年或者更長時間沒有配備新的物理實驗儀器,實驗儀器落后、老化,已跟不上新教材的需求,還有部分實驗儀器短缺,教師無法進行必要的實驗教學,有些學校的學生實驗變成了演示實驗,甚至將做實驗為講實驗,實驗教學不能有效地開展,物理實驗的開出率達不到規(guī)定的要求.
(3)物理教學資源落后和缺乏.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所以,學校必須要有充分的知識庫來讓教師獲取“營養(yǎng)”.但農村學校由于受地域、經濟、硬件等條件限制,可供教師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資源極為有限,圖書得不到及時更新和有效利用,學生的生均占有圖書量、實驗儀器量和微機數少得可憐,許多學校的網絡、閱覽室、微機室、圖書室、實驗室不對學生開放,成為應付上級檢查的擺設.教師可利用的資源也很少,搜集資料,完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策略等受到影響.
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是促進教師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教學評價實際上成了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管理教師的一種手段,然而,教育教學的評價在實現(xiàn)評價目的和發(fā)揮其作用的同時,卻又制約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一方面,教育部門的教育教學評價制度制約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各地區(qū)教育主管部門為了了解和評價所管轄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制定出各種考核制度,學校為了完成上級的考核目標,對教師制定出相應的考核制度,原本制定一系列制度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可在所有的考核制度中都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橹饕罁?,評價的目的也就“變味”了.如某地區(qū)的教育主管部門制定了這樣的考核制度,即各初中學校所有年級全部科目的學生成績合格率達到80 %,每月全縣組織一次統(tǒng)一考試,對全縣的學校和班級進行評比,排名倒數第一的學校,校長在全縣校長會議上做檢討,各學科倒數第一的任課教師在全縣的教師培訓會上做檢討,學期末各學科成績排名倒數十名的班級任課教師參加假期培訓班.像這樣用學生的成績考核教師的評價制度在西北地區(qū)各縣、區(qū)比比皆是.然而,近幾年隨著績效工資制度在教育系統(tǒng)的實施,各學校為了提高教學成績,用績效工資對教師進行獎罰,隨著績效工資逐年的提高,獎罰力度也在逐步增大,西北地區(qū)教師工資本來就很低,教師們?yōu)榱吮W∶吭碌目冃ЧべY不被扣發(fā)(有些地區(qū)每月績效工資達到600 元),只有想辦法提高學生的成績,隨之而來的就是簡化教學過程,強化知識訓練,各學科爭搶時間,增加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等問題,這與新課程改革的目的背道而馳.
另一方面,考試的評價方式制約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學評價實現(xiàn)全程評價和全方位評價,摒棄注重結果評價,忽視過程和方法評價的傳統(tǒng)方式.但目前中考的評價方式與課程改革的評價要求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僅僅依靠紙筆考試作為收集學生發(fā)展證據的手段,用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價教師的工作業(yè)績,用升學率論學校的辦學質量.這樣,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就在教學的過程上做文章,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把答案寫在試卷上,以便能有好的成績.由于考試的評價方式存在弊端,教師應試教育的觀念始終很難轉變,很多教師仍然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敢大膽創(chuàng)新改革教學模式.為此很多教師就省去了教學中的學生探究活動,盡量減少物理實驗,將做實驗變?yōu)橹v實驗,采用“題海戰(zhàn)術”,將探究過程變成練習題來強化訓練.因此,教育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新課程改革是適應新形勢下物理實驗教學與國內外接軌的需要,改革勢在必行,每一位物理教師要積極投身到這次新課程改革中去.面對西北地區(qū)農村初中物理課程改革實施的實際問題,促進農村初中物理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是擺在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農村學校及教師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只有繼續(xù)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西北地區(qū)農村辦學條件,加大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力度,有計劃地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補充和更新教學資源,提高農村物理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確保西北地區(qū)農村初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國家要從全國教育發(fā)展的高度,認識到西北地區(qū)農村教育在國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出臺具有符合西北地區(qū)農村教育特點的政策,加快西北農村教育的發(fā)展速度.集中精力解決農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更新觀念,真正解決對農村教育認識不足,投入不足,關注不夠的問題,將發(fā)展農村教育放在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解決好農村教育中基礎設施落后,解決好農村教師隊伍建設與穩(wěn)定,解除農村教師的后顧之憂.加快農村初中物理課程改革的步伐,逐步消除城鄉(xiāng)差距,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導功能,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設良好的育人氛圍,關注留守兒童的基礎教育.
目前,西北地區(qū)的農村初中對學校和教師的考核、評估過分強調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名次,為了能調動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促進農村初中物理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應盡快建立與新課程理念一致、切合新教材實際的教學評價制度.要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應將課改過程、進修培訓及其成果納入考核,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勵和支持中、青年物理教師承擔新課改任務,把課改教學及其效果列入考試成果考核中,且制定行之有效的獎勵措施,不要以績效工資“要挾”教師提高考試成績.改革中考制度,注重物理實驗技能的考查,應把考查理論和操作有機結合起來,盡量出一些只有做過實驗,在實驗操作的基礎上才容易做出來的題目,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在晉級評優(yōu)中可適當向課改實驗教師傾斜,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農村教師的積極性,保證新課程改革順利實施,以全面提高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課程改革是一條逐步探索的新路,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在所難免的.面對西北地區(qū)農村初中物理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齊心協(xié)力,勇于創(chuàng)新的解決問題,完成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加快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因此,政府、社會和學校要共同努力,使課程改革逐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