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燕紋
〔關鍵詞〕 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師德
建設;德育科研;育人網絡;心理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4—0020—01
中等職業(yè)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是職業(yè)道德教育和職業(yè)技能培訓的有機結合,職業(yè)教育又是與社會、行業(yè)、企業(yè)密不可分的一種按需施教的帶有技術發(fā)展型和提升文化水平特點的勞動者的素質教育。因此,中等職業(yè)教育不僅承載著培養(yǎng)合格的專門技術人才的重任,而且要造就遵守職業(yè)道德、具有良好品行的高素質的勞動者隊伍。同時,中等職業(yè)教育不能脫離“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根本要求,德育工作仍然是中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下面,筆者就新時期下如何做好中職生德育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加強教師師德建設
德育工作無處不在,它滲透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之中。德育工作不是某一個處室或者是班主任的“專利”,而是一個學校師生共同的責任,教師應該統(tǒng)一思想,高度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要在全校上下形成共同輿論,營造一種“全民動員”的育人氛圍。教師的行動是一種無聲而有力的語言,能在學生身上產生強烈的震撼,為此,中職學校應堅持以師德建設為本,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二、開展德育研究活動
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繁雜勞頓,很多教師疲于應付各類工作,較少總結回顧。有的教師沒有工作經驗,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教師停留在經驗主義階段,難以突破;有的教師工作方法陳舊老套,效果不好。新時期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解決班主任這一難題,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根本途徑是開展德育研究活動,用科學指導實踐。只有加強理論學習,才能克服盲目性,提高實效性,使班主任工作更加科學、規(guī)范、有序。
三、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育人網絡
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教育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學生所在學校周邊環(huán)境和自身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因素。教育目標的達成,必須全力爭取家庭、社會的配合,形成校內外一個完整的育人網絡。學??梢酝ㄟ^家長學校和家委會實現(xiàn)家?;樱ㄆ谡匍_家長會,互通信息,把教育落到實處,也可以定期舉辦家長培訓班,讓家長明確學校德育工作的目標,自覺參與、配合學校管理,達到育人的目的。在社?;臃矫?,學校可以強化宣傳,鼓勵全社會支持學校教育,要凈化學校周邊環(huán)境,聘請支持學校工作的人做法制、心理等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校外管理,并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德育基地,定期組織師生開展教育活動。
四、寓德育于連串的節(jié)日活動之中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應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通過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落實德育目標??斩吹牡赖抡f教往往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陷入死胡同,而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德育活動,可以給予學生展示的空間,讓他們在自我展示中獲益,從而輕松地達到教育的目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
如,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節(jié)日,以及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紀念日等,組織青少年參加形式多樣的集體慶祝、紀念活動,增強他們對祖國、對家鄉(xiāng)、對人民、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陶冶道德情操。
五、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一是建立心理咨詢點,選擇有事業(yè)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經驗的專業(yè)教師擔任心理輔導咨詢工作,協(xié)助班主任、學生管理部門對有不滿、煩悶、逆反、嫉妒、自卑、焦慮、急躁等不良情緒與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比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分性別有針對性地舉行心理健康講座,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努力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健康的心理氛圍,使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德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實效性。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