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江先生和我是1943—1945年間在北平輔仁大學物理系的同班同學.
雖說我們是同年級、同一班的同學,可我們在那兩年間沒有講過一句話,或者說基本不相識.大學一年級時,各門課程,如大學物理是王普教授講課、化學是卜樂天神父講授,都是在一個一兩百人的大教室內上課,女生和男生更是前、后排入座,根本誰也不認識誰,當然,我也不知道物理系同班級有多少人;到二年級,分班級上課了,我們在輔仁校區(qū)(定阜大街,現北師大的校園)大樓一樓東側的123教室上課,教室約能坐三、四十人,女生坐在前一、二排,男生坐在后面,講課的老師有禇圣麟先生教電磁學,徐憲裕先生教高等微積分等.雖然男女生在同一教室,可仍然很少接觸,然而,夏學江先生可給我一個深刻的印象——他身穿長衫、西服褲,他把長衫撩起、手插在褲子口袋里,悠然地走進教室,坐在第三、四排,這一幕情景我至今記憶清晰,我只知道他的功課很棒,卻從未交談,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聽說他去考清華大學了,從此到1954年,我們未曾謀面.
1954年春,南京工學院派我到清華大學物理教研室進修,向蘇聯專家學習,進修教師先后有30余人,來自全國26所高等院校,從1945年到1954年的10年后,我卻又遇到了夏學江先生,他是當時的上大課教師之一,教師們都稱他為“夏老”,使我大吃一驚,我那時近30歲,他應該和我相仿(后來知道,他和我是同年出生),怎么叫他“夏老”呢,想必當時年長的有何成鈞先生,徐亦莊先生,夏先生和他們年齡相仿,因此也列入了“老”字行列,我雖不在夏先生的教學小組,但也常聽他的大課,他上課是很有風度的,一種“大學者”的氣派,學識淵博,講課自有風格,讓人敬佩,但他為人仍是謙虛和藹,我和他的接觸仍是不太多,但我卻十分敬重他.
30年過去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夏學江先生繼趙富鑫、洪晶先生,為國家教委工科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而我們來自十余所高校的物理教師作為委員,在他的領導之下工作,因為每年至少要開一、兩次會議,大家接觸的機會多了,夏先生治學嚴謹,對工作一絲不茍,卻又十分熱情地領導大家推進大學物理的教學改革工作,我們雖不多拿一分錢工資,卻都能勤勤懇懇地認真工作,這都歸功于夏先生領導有方,我也對他的敬重之外,多了一份親切感,真正覺得他是我的學長.
又過去20年,2005年,當時的部分進修教師又聚集清華,共同回顧20世紀50年代的學習情況,這50年中大家的遭遇、變化是那么大、那么多,這次難得的聚會是在夏學江先生和鄧新元先生的積極努力下,才得以促成的,那時,我覺得夏先生不再是“夏老”了,雖然不少同志還是這樣稱呼他,可我覺得他雖然是老了,但他不是“夏老”,而是更年輕親切了,我和他這次相遇已是1945年后的60年了,但他卻更關心每一個人,儼然是一位大學長.
2005年相會時,曾約定好5年后再聚,可是卻將2010年的聚會延至2011年,參加的也只有8位同志,人雖不多,卻是來自各地,夏、鄧兩位先生依然是聚會的積極促成者,不記得是從哪一年起,夏先生在每年春節(jié)都要送我一張賀卡,并且在我們通電話時,常常告誡我說:要快樂地活下去,他雖經過多次手術,仍然要爭取活120歲,我欽佩他的勇氣和自信.2013年春節(jié)前我打電話給他,他仍然是鼓勵我認真快樂地生活,并說這次就不再給我寄賀卡了,哪知春節(jié)后,依然收到一張賀卡,他那娟秀的字體寫著:“恭祝新的一年一切順利夏學江敬賀.”這表明他是很關心我的,我心中默默地感謝學長的關懷!
天有不測風云,在此后不久,傳來學長仙逝的噩耗,我久久地不敢相信,拿出他日前寄來的賀卡,心中不斷地祈禱:學長走好,我們大家永遠紀念你,安息吧,我們的學長.
注:將夏先生的賀卡寄上,留作紀念.我寫得不好,請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