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的同音同義異形詞例談
陳坤森
(福建清流教師進修學校,福建 三明 365300)
【摘要】漢語中的同音同義異形詞數(shù)量較多,意思易混,用法難辨,使用時應認真分析,力求準確。語文老師更應熟練掌握,以利教學。
【關鍵詞】漢語;同音同義異形詞;舉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風采”可以寫作“豐采”嗎?
“利害”與“厲害”能不能通用?
由于這些詞語意思易混,用法難辨,人們在使用過程中常常發(fā)生爭議,因此,有必要對此類問題做一番界定。如“風采”與“豐采”,都念作“fēngcǎi”,兩個詞讀音相同;它們的意思都指“人的儀表舉止好”,意義相同;而這兩個詞的寫法卻有不同,屬于異形詞。根據(jù)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1979年印刷出版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322頁的關于“風采”的詞條注釋:“①人的儀表舉止(指美好的);神采:~動人。也作豐采?!笨梢姟帮L采”可以寫作“豐采”,這兩個詞是可以通用的。
我們把這樣的一類詞稱作“同音同義異形詞”。
一、同音同義異形詞的產生
同音同義異形詞的產生,源于以下四個方面:
1.漢字通假。由于古漢語中有許多通假字,現(xiàn)代漢語中就派生出一些可相通的詞語,如:因“惠”通“慧”,則“賢惠”可以寫作“賢慧”。
2.字體簡化。因為漢字的形體經過了幾次簡化,之后用字就有用簡化前的字也有用簡化后的字,這就造成了同一個字有不同的寫法,如“含糊”與“含胡”。
3.同音詞。這里的同音詞是指語音相同意義也相同的詞,如“精練”與“精煉”、“流連”與“留連”。它們都是可以通用的。
4.同義詞。由于“義”與“意”在表示“意義”時是屬于同義詞,所以就產生了“含義──含意”這樣一組同音同義異形詞。
二、同音同義異形詞的分類
(一)完全通用的同音同義異形詞
如“蘊涵”與“蘊含”這兩個詞,讀音相同,都是:yùnhán;意義相同,都是“包含”的意思。這里的“涵”可寫作“含”。
“分”與“份”,當它們都讀作“fèn”、意思都是“整體里的一部分”時,在這種情況下,“分”與“份”就可以替用。如“股份”可寫作“股分”,還有“年份”可寫作“年分”,“省份”可寫作“省分”,“一分禮物”可寫作“一份禮物”。
注意:像這樣同音同義異形的詞語是可以替代的,不要認為這是錯別字現(xiàn)象。
以下所列的同音同異形詞都是可以通用的:
無須──無需 交代──交待 裝潢──裝璜 風姿──豐姿
毋庸──無庸 羅嗦──羅索 唯獨──惟獨 糟蹋──糟踏
倒霉──倒楣 揣摸──揣摩 倉促──倉猝 托詞──托辭
零亂──凌亂 匯聚──會聚 精華──菁華 含蓄──涵蓄
執(zhí)著──執(zhí)著 呵斥──呵叱 淳樸──純樸 戰(zhàn)栗──顫栗
委靡──萎靡 踏實──塌實 馬虎──馬糊 叮嚀──丁寧
連結──聯(lián)接 連綿──聯(lián)綿 粗魯──粗鹵 魯莽──鹵莽
模仿──摹仿 模擬──摹擬 稀罕──希罕 稀奇──希奇
婉轉──宛轉 委婉──委宛 原由──緣由 原故──緣故
繁瑣──煩瑣 繁雜──煩雜 繁冗──煩冗
漂泊──飄泊 漂浮──飄浮 漂流──飄流
做客──作客 制做──制作 當作──當做 做聲──作聲
飄渺──縹渺──漂渺 宏圖──鴻圖──弘圖
匯集──會集──薈集 含義──涵義──含意──涵意
(二)同而有異的同音同義異形詞。
“做法”和“作法”兩個詞語都讀“zuòf?!保敱磉_“處理事情或制作物品的方法”這一意思時,兩個詞可以通用。但是,如果表述的是“道士施行法術或作文的方法”等意思,則只能用“作法”而不能用“做法”。
“利害”與“厲害”,都念“l(fā)ìhai”時,意思是“難以對付或忍受”,這時兩個詞可以通用。而如果表達的是“利益和損害”之意,就只能用“利害”(應讀作“l(fā)ìhài”),而不能用“厲害”。
“同意”與“同義”,讀音相同,當表示“意思相同”之意,兩個詞通用;而在“對某種主張表示相同意見,贊成,準許”等意思的時候,只能用“同意”不能用“同義”。
“歿”與“沒”,當它們都讀“mò”時,意思是“死”,可通用;而在表示“沉沒、沒入、沒收、沒落”等意時,用“沒”不用“歿”。
“倉皇、倉黃、蒼黃”都念“cànghuáng”,當表示“匆忙而帶著慌張”這一意思時,三個詞通用;而如果說“人的臉色黃而發(fā)青”,則只能用“蒼黃”,而不能用“倉皇、倉黃”。
人們在使用漢語的過程中,了解并掌握以上字詞的變式情況是很有必要的。作為語文老師,更應熟練掌握這種同音同義異形詞及其用法。這樣,一方面,自己使用這些字詞的時候,能盡可能用準、用活,使之更好地表情達意而又生動活潑;另一方面,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遣詞用字能準確判斷其正誤,以免把學生的正確用字判為錯別字。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2]劉振鐸.現(xiàn)代漢語辭海[M].延吉:延邊教育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01.
作者簡介:陳坤森,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