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梅
【摘要】教師評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有較大的權威性和相當?shù)臏蚀_性,教師批改學生習作是及時了解學生情況,督促學生練習的主要手段,教師在批閱時要注意。
【關鍵詞】批改;作文;探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教給方法,讓學生會改作文
首先,教會學生自主修改作文。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完作文后,應該自己獨立修改一至兩遍,看一下是否切題,中心是否明確,語句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等等。
其次,要求學生互批互改時注意兩點。一是既要省時又要注意質(zhì)量。第一遍,學生快速瀏覽,勾出錯字、病句;第二遍,學生精讀,從頭至尾精批細改,寫好眉批;第三遍,學生粗看,既檢查批改情況,又醞釀總批。二是批改要抓關鍵,抓重點。就是看中心是否明確,段落是否分明,觀點是否正確,文風是否端正,語言是否通順,字體是否工整,標點是否恰當(每次作文可側(cè)重一兩個問題)。
最后,要求學生寫好眉批和總批。告訴學生眉批要有針對性、知識性、趣味性、準確性;總批要簡明,富有啟發(fā)性、具體性和建設性??偟囊笫嵌嗫隙?,少批評。
二、加強流程管理,組織學生互批作文
1.教師將學生的作文作初評,將學生的作文進行分類組合,力求優(yōu)中差搭配好,然后按六人一組分為若干份。
2.學生自由組合(最好是就座位圍攏),六人一小組,選出小組長。組長將教師分發(fā)的六篇作文編號,然后分發(fā)給每個組員。
3.按照教師批改作文的要求,學生批改作文,寫好眉批和總批。每個組員看完一篇作文后,按編號將所給分數(shù)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組員之間交換作文,評完六篇后,將分數(shù)交給小組長,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拿不準的問題,可以在組內(nèi)商量、辯論,也可以請老師參與解決。組長匯總分數(shù),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平均分,然后再算出總得分。最后將分數(shù)寫在作文上。
三、注重實效,合理組織評議
1.組長從六篇作文中找出一篇得分高和一篇得分低的,組織全組人員進行評議,要說得具體,說清為什么給高分,為什么給低分,做到給分有據(jù),扣分有理。
2.學生評議的方法可以靈活掌握,自由實施。例如,可以將得分高的作文展示在黑板上,或者利用多媒體作平臺展示,或者復印若干份分發(fā)給全部學生,或者在課堂上表情朗讀。得分低的作文的評議要注意照顧到作者的情緒,要讓作者既明白自己作文的不足之處,又不受到自尊心的傷害,以促進其努力寫作。對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作文要給予充分肯定和褒揚,對文章中的不足也要言之有理,提出其希望。當然也會出現(xiàn)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給予適當指點,正確引導。
3.學生做筆記,寫后記。在批改或復閱本組其他學生的作文時,要求學生把妙語佳句、新穎的開頭結(jié)尾、好的寫作方法記下,為以后寫此類文章積攢經(jīng)驗。學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時,既要看原文,又要看批語,改正錯字、病句,甚至重寫,然后對照筆錄別人作文的優(yōu)點,寫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啟示,以及對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見。這樣,學生的每次作文都會有一個升華。
四、淡化精批細改,注重共性錯誤
如果每篇都精批細改,必然會耗費老師的大部分精力和時間,影響教師鉆研教材,學生也達不到訓練的目的。教師可以采取“全收全看,重點講評”的方法,“全收全看”意在督促,將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寫完的作文(自己批,互批互改)收上來。教師批閱時先通讀全文,初步確定作文檔次,把重點放在學生的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錯誤上。面對學生的個別錯誤,采用“只批不改”的方法,只用符號指出作文中應該改的地方,讓學生自己琢磨,自行修改;但對學生的共性錯誤,要作記錄并進行分析,上課作重點講評。講評時,師生共同討論、交流,集中進行訂正,讓學生有個反思的過程,而不直接指出錯誤處。
五、欣賞學生閃光點,實行綠色評語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因此我們教師也要能看到學生在寫作中所付出的努力,要能用欣賞的眼光看每一個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和其閃光處。教師在批改作文時,可用紅筆將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劃出,并作記錄,課上講評時將這些優(yōu)美語句讓大家共同欣賞、品味、學習,將文體規(guī)范、結(jié)構(gòu)完整、段落分明、語言流暢的優(yōu)秀作文作為范文在全班朗讀并在教室或年級櫥窗內(nèi)張貼展示。選擇時,不受成績的局限,只要有特色就行。講評時大力表揚并宣讀他們的作品,從構(gòu)思、謀篇布局到語言運用諸方面充分肯定該作文的優(yōu)點,指出他們在分析審題、謀篇成段、語言運用等方面的過人之處,并以此歸納總結(jié)這一類主題作文中常用的結(jié)構(gòu)、句型和習慣表達。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多接觸優(yōu)秀的范文,還可以激發(fā)被選中學生的積極性,并促進未入選者。
考慮到每個學生都有被重視(關心、肯定)的渴望,所以不但要表揚好學生,更要肯定中下學生的進步。越是作文基礎不好的學生,教師的表揚越要真心實意、大張旗鼓。他們只要在結(jié)構(gòu)、段落、思想或用詞用句上有較好的表現(xiàn),都給他們以“笑臉”或“五角星”等方式肯定。在點評學生作文,總結(jié)經(jīng)典句時,盡量將基礎較差學生的立意新穎的地方在全班點名宣講,這對于這樣的學生是極大的鼓勵,也使他們增強了自信,消除了對寫作的恐懼心理,并漸漸對英語作文增添了好感。一名學生在一學期中至少有一次被肯定的機會,使他感到他在教師、同學心目中是有分量的,這樣學生的自我價值得到了肯定。
六、用談話商榷的方式面批作文
學生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師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強烈,也可因教師的不得法而窒息。一個懂得教學的教師,教學中總能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誘導學生積極思維。
“面批”是很多學生歡迎的批改方法,而談話商榷式的“面批”更招學生喜歡。在作文評改中,教師把寫作者當成朋友,與他們進行交流探討,力求用富有朝氣的、具有親和力的、帶有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表達看法,同時保留對其形式、技巧方面的批評。在面批過程中,以商量的語氣與學生交談,詳細了解他的寫作思路,當場指導他修改,或讓他回班自己修改。
程度高的學生,用三言兩語點撥;程度低的學生,耐心細致地提示思路,幫他組織材料,這種評改法大大增強了學生寫作的興趣,也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密切了師生關系。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