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伊康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參與積極,討論激烈,分析有層次,品讀有深度,能夠初步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品讀文本時間上還不足,還要多留時間給學生品讀,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
【關(guān)鍵詞】散文;《紫藤蘿瀑布》;文本內(nèi)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散文是一種享受,但是要教好散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借景抒情散文,更不容易上好,怎樣讓學生在課堂上享受散文的美呢?被散文中的情感所打動呢?如果課堂效果不理想,讓教者心里是五味瓶,真不是個滋味,聽者也倒胃口。那么散文課該如何上出彩呢?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紫藤蘿瀑布》這篇課文為例,這篇課文具有積極而又含蓄的主題追求,婉曲有致的情感流露,精美的景物描寫,簡潔中透著高遠的內(nèi)涵??梢哉f這篇課文是一幅極為精細的工筆畫,它所包含的意蘊,需學生潛入文本,深度品讀。不但那片紫藤蘿的大致輪廓,學生可以從畫中加以描摹,而且那花的色澤,那花的神采,那花氣味,學生也可以從畫中聞到清香。也許,品讀這篇課文,學生眼前就展現(xiàn)出一條紫色的瀑布。
我重點把藤蘿引向生命的思考,注重對客觀景物作精細、真切的描摹。從整體去審視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教學過程與方法的綜合目標。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生潛入文本,品味文本中情感和語言。在朗讀的過程中,為學生搭建品讀的平臺,促進學生思維向文本縱深處漫溯,逐步實現(xiàn)對紫藤蘿美好形象的理解和再現(xiàn),充分品悟文本中語言的優(yōu)美。從而領悟作者的思想意境,感悟文本的內(nèi)涵,以賞花憶花,感悟生命的美好與永恒,升華文本主題,詮釋生命的真諦。讓學生體會這篇課文寫作方法后,也運用借景抒情的寫法,練習課外小練筆,提高習作能力。
一、課前掃清障礙,品味文本語言
在課堂上,為了構(gòu)建有效的課堂教學,首先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參與學習,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因此,要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我通常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在課前,我先讓學生預習課文,通過查字典、詞典來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排除閱讀障礙,讓學生品味文本的語言,做到目標明確。掃清課文生字詞障礙,對于學生閱讀課文起到很大的作用,對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初步的認識,逐步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
語文教師特別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口語訓練,我在備課時就設置了一個啟發(fā)導入,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古詩《望廬山瀑布》,學生馬上想到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接著問學生:“你們喜歡什么花?”簡單描繪一下,接著我又要他們展開想象,喜歡的花像瀑布一樣是什么景象,該用什么語言來形容比較合適,學生談了自己的看法。從而引出課題。我讓他們翻開課文,并把課文背景以及作者介紹了一遍。以啟發(fā)引入課題,學生參與積極,回答也積極。
這篇課文的生字詞比較多,因此,我將生字詞隨課文分散教學,因為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寓識字于閱讀之中,課文中的新字生詞的出現(xiàn)和理解都會在文本的具體情境中感悟,采取一邊閱讀一邊識字,在讀中悟詞意,在句中悟情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由紫藤蘿引向生命的思考,進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二、品詞品句,領悟文本內(nèi)涵
學生要領悟文本內(nèi)涵,首先要體會作者運用準確的語言,把生活中的事物以豐富的形象呈現(xiàn)給學生。要求教師必須啟迪學生,把學生引入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感受作者描繪的紫藤蘿,聆聽作者內(nèi)心的“焦慮和悲痛”,讓學生與作者心與心交流,深入體味文本的意蘊。
這篇課字里行間流露出優(yōu)美的語言。我讓學生把文中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在小組里交流討論,“這些詞語和句子美在哪兒?”交流討論后,我選小組里的代表發(fā)言,說出理由,分析原因。我只作引領,學生便把句子分析了,而且分析得比較到位,同時能說出自己的個人觀點和情感體驗,真正達到品詞品句的目的。作者在文中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語言鮮活,靈動,把紫藤蘿描繪得更加生動具體。學生在品讀中品味,在品味中內(nèi)化,逐步領悟文本內(nèi)涵,意境深遠。
三、涵泳品味,品讀共欣賞
作者寫作角度美,從顏色上寫,比如:“一片輝煌的淡紫色,深深淺淺的紫,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卑炎咸偬}的顏色描繪得恰到好處;從形態(tài)上寫,比如:“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一束閃光的、盛開的藤蘿?;ǘ鋬阂淮ぶ淮?,一朵挨著一朵?!薄胺路鹪诹鲃?,在歡笑,在不停地成長。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彼此推著擠著。”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語言生動鮮活,把紫藤蘿的形態(tài)描摹得惟妙惟肖。從味覺上寫,比如,“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庇谩盎\罩”一詞,把紫藤蘿的香味也寫成夢幻般的。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參與積極,討論激烈、分析有層次,品讀有深度,能夠初步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品讀文本時間上還不足,還要多留時間給學生品讀,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我認為,讓學生學得更好,教師不可追求形式上的課堂活躍,疏忽教師的引領作用。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會不斷去探索課堂教學新境界。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