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梅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yǎng)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地完善自我,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定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課改研究;教師;學生;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yǎng)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在結合教學創(chuàng)新行動意見的要求下,我在自己的教學中大膽地進行了嘗試和實踐,使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中得到了發(fā)展。
一、牢固樹立教學新理念
新課程改革,首要任務是更新教學觀念。教師的教學行為歸根到底是由教育理念決定的。學習語文新課標,關鍵是要把握其基本理念?!墩Z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爸铝μ岣邔W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全面把握語文教育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拓展語文課程資源”這是語文新課標中最基本的教學理念。它回答了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哪些條件的問題。只有正確把握這些基本理念的內涵,才能明確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因此,我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做到《語文課程標準》人手一冊,定時學習、討論,通過學習轉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觀,樹立新的教學理念。
理論只有與實踐結合起來才有生命力。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可操作的教學行為,這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大膽實踐,不斷探索,促進理念向行為轉化。
二、探索新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要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遍L期以來,語文教學通行“詞語解釋”、“逐段講解”、“歸納中心”等的教學模式?,F(xiàn)在,我們必須改變過去語文教學中的繁瑣化、復雜化分析和練習的做法,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強調學生自主學習,重視語文熏陶和感染的作用。如對年級的不同、課文體裁和內容的不同,教師可靈活采取讀、講、畫、背、唱、演等不同形式,幫助學生體會課文內容、思想、情感,從而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們要牢固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努力探索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大力提倡“質疑式”、“發(fā)現(xiàn)式”、“探究式”、“嘗試式”、“合作式”等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突出重點,提高認識,勇于創(chuàng)新
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求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青少年,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當然也離不開教師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從職業(yè)型向敬業(yè)型轉變
創(chuàng)新作為教師的一種全新理念的教育實踐活動,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愛崗敬業(yè)、忠于職守、為人師表、淡泊名利、不計得失、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勤奮耕耘、樂于奉獻等優(yōu)秀品質,絕不能把教師當作謀取生計的職業(yè)。
(二)從教書型向育人型轉變
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要任務,不僅要求教師做到德高為師、身正為范,而且還要做到耳濡目染、言傳身教、教書育人、循循善誘、因材施教,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能力與過程的訓練。從而形成不畏困難、不怕挫折、頑強拼搏、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品質。絕不能片面追求學生成績,而忽視品德和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從經驗型向創(chuàng)新型轉變
創(chuàng)新教育質量的提高取決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變。要求教師必須做到整合學科知識結構、更新課堂教學方法、改革課堂互動模式,拓展學生思維、挖掘內在潛力、開發(fā)人文資源,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千萬不能墨守成規(guī)、循規(guī)蹈矩。
四、探索與反思讓我慢慢成長
聽很多人說:“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但寫三年反思一定會成為名師?!痹趧傞_始課堂教學改革對我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就因為自己還覺得原先的灌輸式、填鴨式比較實用。隨著改革的開始,在每堂課中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問題,為了不使這些問題在以后的課堂中出現(xiàn),我學會了反思。
每上完一節(jié)課后反思自己在課堂設計中的問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反思問題的設計,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等等。從反思課堂教學慢慢的發(fā)展到開始反思自己的教案備寫,反思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作業(yè)的設計、對教材教法的研究以及對教具和多媒體的合理充分的使用等等,并且把這些問題都寫到自己的教后記中,以便及時地翻閱和提醒自己。就這樣自己在課改中不斷地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地探索,在探索中不斷地嘗試,在嘗試中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地成長。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地完善自我,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定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生本高效的語文課堂。我堅信,“踐行行動意見,助我改革創(chuàng)新”一定會取得成功!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