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玲 (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 四川成都 611131)
高職聲樂教學面臨的困境及改革思路探析
馬 玲 (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 四川成都 611131)
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職聲樂教學水平也隨之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然而,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高職聲樂教學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不少的發(fā)展困境,一些學生對于聲樂理論知識把握不夠等,從而造成了高職聲樂教學總體狀況不佳。因此,本文將基于這些教學困境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革思路,以期能夠盡快改進高職聲樂教學現(xiàn)狀,真正促進其實現(xiàn)質的飛躍,提升高職聲樂教學質量與水平。
高職院校;聲樂教學;困境;改革思路
我國高職聲樂教學水平在不斷推進與發(fā)展的音樂教育改革中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比如,高職聲樂教育的辦學質量有所進步,辦學層次有所改善,科研含量有了質的飛躍等。然而,由于高職聲樂教學中仍然面臨著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模式,即使它是整個音樂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基礎性課程,它仍然暴露出不少教學問題與弊端,從而使得高職聲樂教學陷入到了一種較為困難的教學境地之中去了。因此,高職聲樂教學必須盡快找到有效的改革思路,盡可能地使高職聲樂教學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與水平。
高職聲樂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與制約,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從而陷入了教學困境。
由于我國高職聲樂教學的對象主要是師范類和中小學音樂教師,其根本的教學任務就是要培養(yǎng)高職生的說唱能力,即聲樂基本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此外,高職聲樂教學還應該提升學生的聲樂理論水平,豐富他們的聲樂理論知識,并讓他們具備一定的實踐教學能力。然而,高職聲樂教學并沒有從根本任務出發(fā),過度的側重于聲樂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學生聲樂理論方面的知識掌握,從而大大限制了聲樂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高。
我國當前的高職聲樂教學并沒有注意到聲樂表演中應該體現(xiàn)出豐富的情感,只是片面的強調對于聲樂技巧的訓練與提高,這就造成了聲樂教師對于歌唱情感的忽視,繼而引發(fā)了學生對于聲樂表演中情感的投入與表達,從而讓整個高職聲樂教學過程中的聲樂表演表現(xiàn)出極大的情感缺失。那么,這就是說,高職聲樂教師只是注重對于學生說唱技巧的培養(yǎng)方面,而忽略了學生對于豐富情感的抒發(fā)。此外,高職聲樂教學的對象本身的文化理論素養(yǎng)就偏低,從而更加暴露了聲樂教學的缺陷。
聲樂藝術本身就是一種音樂文化的范疇,它有著深厚的文化精髓,它的實質就是要繼承并發(fā)揚我國傳統(tǒng)的聲樂文化。但是,我國目前的高職聲樂教學中卻有著較為明顯的重技術輕文化的不良傾向,尤其是一些聲樂教師過于注重對于學生發(fā)音技能的培養(yǎng),并沒有重視對于學生聲樂文化底蘊方面的培養(yǎng),從而在無形中造成了藝術與文化之間的隔離甚至反差。
鑒于以上的教學困境,高職聲樂教學應盡快找到合適的改革思路,以期盡快走出教學困境,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切實提升高職聲樂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具體來說,高職聲樂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經(jīng)失去了已有的價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jīng)對當前的高職聲樂教學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因此,高職聲樂教師應該開展綜合性教學模式,要引導學生提升收集資料與表現(xiàn)個性的綜合性能力。這就需要聲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切實訓練學生的基本識譜與歌唱能力,并合理處理自己的情感與表達能力,還要根據(jù)不同演唱曲目的實際含義來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聲樂教師還應該把其他相關學科與聲樂學科教學融合起來,讓它們很好的輔助聲樂教學。同時,高職聲樂教師還應該創(chuàng)設出合適的聲樂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當然,高職聲樂教師還應該讓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聲樂概念,啟發(fā)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根據(jù)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采取分層次的教學方法,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做到因材施教,還要堅持基礎訓練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來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培養(yǎng)學生使用正確的感覺去感知聲樂,養(yǎng)成正確的演唱習慣。最后,高職聲樂教師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力,要讓學生的音樂審美力與感受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得以切實的提升。
具體來說,高職聲樂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聲樂專業(yè)方面的知識。這是因為聲樂教學本身就是歌唱的制作工具,它要求聲樂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對聲樂的發(fā)聲要素、發(fā)聲器官的構造性能及運行規(guī)律有一個更為充分的認識與理解,還要對相關的聲樂語言有一個更為清晰的理解。當然,聲樂教師對于相關演唱歌曲的內(nèi)涵認識也必須是正確的,比如說聲樂歌曲的內(nèi)涵、演唱風格等。聲樂教師只有確實理解了聲樂歌曲的內(nèi)容以及相關的聲樂專業(yè)知識,才可以真正教好學生。同時,由于聲樂藝術本身是通過聽力來了解的,那么,教師具備敏銳的聽辯能力也是聲樂教師教授好聲樂課程的關鍵元素之一。否則,聲樂教師如果缺乏了良好的聽辨能力,將無法對于學生的發(fā)聲和演唱時的音準、節(jié)奏、音質、音色、共鳴、氣息、讀字等進行正確的判斷與評價。因此,高職聲樂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聽辨能力,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綜合分析并判斷他們的潛在優(yōu)勢與已有的劣勢,并做到因材施教,充分開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從而讓聲樂作品教學顯得更為完美與深刻。此外,高職聲樂教師還應該具備較好的范唱能力,才可以以正確的方法來教會學生進行正確的唱歌。這就要求高職聲樂教師盡快采取各種措施來提升自己的聲樂教學素養(yǎng),在學生面臨展示出自己的教學魅力,全面促進學生對于聲樂學習的興趣,并引導學生簡歷一個明確的、清晰的目標,并把調整到最佳的聲樂學習狀態(tài)中去。
具體來說,高職聲樂教學過程中,高職聲樂教師應該意識到聲樂教學是一項較為特殊與專業(yè)的教學課程,它需要和諧的師生交流與溝通,這樣的聲樂教學才能夠幫助聲樂教師真正找到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實際上,我們知道聲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抽象性藝術的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問題而無法解決,這個時候就需要聲樂教師深入其中,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生的聲樂學習過程中去,幫助他們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那么,聲樂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并認真且充分地了解學生的聲帶情況,包括音質、音色、樂感及個性心理特征等,讓他們在進行聲樂學習時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同時,這也為聲樂教師的聲樂教學提供了全面的教學準備。因此,高職聲樂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運用自己充足的耐心與愛心來引導學生進行聲樂學習,鼓勵學生更有信心的來進行聲樂學習,從而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配合關系網(wǎng),提升聲樂教學效果。此外,高職聲樂教學中還應該重視德育內(nèi)容,因為聲樂教學本身就具有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作用,是人們表達情感的另一種方式。因此,高職聲樂教學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道德素質,要以學生作為教學中心與重心,重視對于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感、創(chuàng)新精神及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讓學生在一種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最后,高職聲樂教學中還應該強化藝術實踐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投入到藝術實踐當中去,全面提升自己的聲樂能力,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豐富的情感。這就需要高職聲樂教師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來給學生提供藝術實踐活動的機會,要讓他們進行觀摩交流,切實提升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也可以為他們將來的工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高職聲樂教學中面臨著不少困境,這就要求聲樂教師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注重全方位的能力培養(yǎng),還要切實提升他們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比如說思想素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文化素養(yǎng)等,還要提升聲樂理論課程的內(nèi)涵,完善聲樂教學大綱內(nèi)容,真正讓聲樂教學走出教學困境,步入到一個全新的改革局面中去。
[1]馮蘭芳.對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的探討[J].中國音樂教育,2005(10).
[2]南利華.淺談高校聲樂教育中的幾個問題[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2).
[3]王圣春.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現(xiàn)存問題及對策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6(12).
[4]鄭莉.現(xiàn)代音樂教學理論與方法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4
馬玲(1977-)女,四川成都人,教育學碩士,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音樂系講師,研究方向:聲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