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靜
搶 花 炮
黃 靜
每年正月十四搶花炮,是藤縣民間一項隆重的祈福活動,也是勇敢者的游戲。今年,我親眼目睹了搶花炮的盛況。
據(jù)說,花炮有婚姻炮、添丁炮、發(fā)財炮。搶到花炮的人會幸運降臨,所以,搶到花炮是許多人的心愿。
搶花炮的地點定在村里大田社前那一大片空闊的稻田。下午兩點半開始搶炮,但上午稻田周圍已是人山人海,除了本縣、鄰縣,甚至廣東也有人不遠千里而來。我們看見不時有手捧花炮、神位的隊伍,肩挑擔子(里面裝供品,如公雞、水果、糍粑、桂枝、柏葉等),扛著彩旗,用四人大轎抬著燒豬、抬著堆得像高塔一般的鞭炮,后面還跟著獅子和鑼鼓, 浩浩蕩蕩地開過。
象棋鎮(zhèn)甘村花炮委員會的工作人員黎姓老人,指著那些隊伍說,這些人,有些是來“還炮”的。所謂“還炮”,就是三年前搶到花炮的主人,今年帶著花炮來大田社拜祭,感謝花炮帶給自己一家的好運氣,并把花炮還給炮委會,由炮委會放出來,今年再給大家搶;有些是未到還炮期的花炮主人來祈福的。搶到花炮,按規(guī)定可以供三年,三年未滿,每年的正月十四這天可以帶著花炮來大田社拜祭,期待來年運氣更好;還有一些純粹是拜祭、祈福的。他們沒有炮主這么排場,只是三兩個人,挑著擔子,手拿著香和鞭炮;更有一些人只提著簡單的袋子,裝著供品,明顯可以看出臉上的疲憊和一身的風塵仆仆,顯然是遠道而來。
“我們炮委會經(jīng)過討論,今年搶四個炮?!崩先苏f。原來,炮委會一共供有20多個炮,每年視情況而定拿出3到5炮來給大家搶。
“在甘村,搶花炮風俗歷史悠久,清朝以前就有了正月十四搶花炮的習俗,代代相傳,到了今天,‘十四炮’已經(jīng)名聲遠播了?!?/p>
老人講起了大田社的來歷:
一天來了一個乞丐,在現(xiàn)在的大田社這個小坡地住下了。村人一直對乞丐不薄。乞丐死后,那個地方便堆起了一大堆泥,有人把泥堆扒平,第二天泥又自動堆起來,如此者三。村人覺得奇怪,便有人對著大泥堆許愿,居然逢許逢準。后來,人們給這個地方蓋上瓦,砌上磚,把泥堆保護起來,供上香火炮竹敬拜,直至今天。
下午兩點,搶花炮活動進入緊張的準備階段,只見兩個炮委會的工作人員,把火藥裝進一個像礦泉水瓶那樣高、那樣大的鐵筒里,舂實火藥,立在田基頭,上面蓋一張白紙(以免火藥沖臟了花炮),白紙上面再放花炮(花炮是一個小鐵環(huán),用紅布包裹著)。準備搶炮的選手赤著腳,打扮輕便,一層層地圍著花炮。高音喇叭重復播放著搶炮規(guī)則及注意事項。四隊獅子在社前歡聚、嬉戲,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們的情緒激動起來了,連賣東西的都停住了手,伸長脖子看。
兩點半,隨著一聲令下:“點炮!”工作人員把火藥點燃,“呼!”火炮升上半空,又飛速落下。圍觀的人驚呼:“在那邊!在那邊!”搶炮的選手一窩蜂涌向稻田一角,片刻,一個身穿紅白相間T恤的小伙子抱著花炮拼命往前沖去,按規(guī)定,他只要跑出插著紅旗的那道田基就算贏了。其余的人哪肯甘心?一大群人緊隨其后,一邊追一邊搶他手中的花炮,觀眾不斷地吶喊助威。眨眼之間,花炮已易主,到了一個褐衣漢子手中,觀眾一陣歡呼。但漢子沒跑幾步,已被其他選手層層圍住,厚厚的人墻猶如銅墻鐵壁,一雙雙瞪紅了的眼緊盯著他手中的花炮?;⒁曧耥裰拢瑵h子沒有膽怯,瞅準一個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一個假動作把人群引向一邊,說時遲那時快,漢子箭一般從空隙中突圍,但終究身體不夠靈活,不知道被什么一絆,漢子一下摔倒在水田里?!把?!”觀眾驚呼起來。只見選手們?nèi)琊I狼撲虎,一個個奮不顧身撲上去。就在所有的人都伸長脖子,看那摟成一團的人,在田里滾來滾去的時候,一個年輕的白衣小伙子突然舉著花炮趔趄著往前奔,有的人還剛剛從田里濕漉漉地爬起來,他已經(jīng)沖出了插著紅旗的田基,高音喇叭立即宣布他奪得了花炮。緊接著,鑼鼓敲了起來,獅子舞了起來,花炮主人在眾人羨慕的目光、高聲的贊美和議論中,在獅子的護送下,神氣地登上大田社,虔誠地對著泥堆拜了下去。
這邊,第二炮緊接著開始了。高音喇叭一聲令下:“點炮!”選手們重新抖擻精神,投入了新一輪的爭奪戰(zhàn)。
兩炮之后,喇叭宣布今年的搶花炮活動結(jié)束。黎姓老人解釋,有兩炮已經(jīng)通過抽簽確定得主了。
原來,為了照顧有些實在非常需要,但又沒有體力、能力搶的家庭,這些家庭可以通過抽簽的形式得到花炮;另外,有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只要有誠心,也可以向炮委會申請抽簽,通過抽簽的形式得到花炮?!拔覀兣谖瘯蚕M筇锷绲撵`氣可以惠及一些貧困的人,惠及遠方的朋友?!甭犞@些話語,我不禁心中一動。
搶花炮是一項民間祈?;顒樱倘挥兄欢ǖ淖诮躺?,但像甘村這樣,本著扶助弱小、博愛天下的思想來舉辦這項活動,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種祝福,一種美好的心愿,一種與天下人同舟共濟、共同富裕的氣度和胸襟。
甘村之行,讓我再一次領(lǐng)悟:每一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都有著深厚的意蘊,都需要我們用心去挖掘、用心去體會……
責任編輯:覃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