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輝 倪至穎 戚少嬌
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穿著舒適性研究
王革輝 倪至穎 戚少嬌
玉米纖維是一種新型環(huán)保型纖維。通過穿著試驗,對新開發(fā)的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的襪子和結(jié)構(gòu)相近的3種棉混紡襪子舒適性進(jìn)行對比研究,由10名女性受試者對襪子的熱感、潮濕感、粘著感、悶感、柔軟感、襪口松緊以及總體舒適感進(jìn)行了評價。結(jié)果表明,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的總體舒適感都略低于其他3種棉混紡襪子,主要原因是柔軟感略差和襪口偏緊。
玉米纖維;襪子;舒適性;穿著試驗;主觀評價
襪子是人們?nèi)粘I钪袔缀醮┲疃嗟姆椘罚涫孢m性不僅影響人們的情緒,同時也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關(guān)于襪子舒適性的研究相對較少,并且主要在襪子的壓力舒適性方面[1-4],個別研究探討了不同纖維原料對襪子舒適性的影響[5]。
玉米纖維是一種新型纖維,與其他合成纖維相比,玉米纖維特別突出的優(yōu)點(diǎn)是能夠生物降解,具有環(huán)境友好、環(huán)保的特點(diǎn);與棉纖維等天然纖維相比,玉米纖維具有強(qiáng)度好、彈性好的優(yōu)點(diǎn)[6-7]。國內(nèi)關(guān)于玉米纖維紡織品的開發(fā)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本文擬對玉米纖維襪子的舒適性進(jìn)行探討,以期對有關(guān)的產(chǎn)品開發(fā)提供幫助。
1.1 試驗對象
選擇10名身體健康、無腳部疾病的在校女大學(xué)生作為襪子穿著試驗的受試者,見表1。
表1 受試者信息
續(xù)表
1.2 試驗材料
選擇結(jié)構(gòu)相近的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和3種不同原料的棉混紡襪子做對比,見表2。
表2 襪子的相關(guān)信息
1.3 試驗環(huán)境
試驗環(huán)境為2013年5月下旬的上海,氣候條件為非雨天,日氣溫波動范圍為20℃~30℃。
1.4 試驗步驟
在進(jìn)行穿著試驗之前須對受試者進(jìn)行一定的培訓(xùn),主要是對襪子舒適性主觀評價標(biāo)準(zhǔn)的學(xué)習(xí)和掌握,統(tǒng)一受試者對各個評價項目的認(rèn)識和評級尺度的把握。襪子舒適性主觀評價標(biāo)準(zhǔn)見表3。受試者經(jīng)過培訓(xùn)后就可以進(jìn)行襪子穿著試驗。襪子穿著試驗中,受試者穿著統(tǒng)一配備的帆布面、橡膠底休閑運(yùn)動鞋,見圖1。
表3 襪子舒適性主觀評價標(biāo)準(zhǔn)
每個適合襪子穿著試驗的早晨,由試驗操作員將這天需要評價的襪子送到受試者手上,待受試者穿上該襪子和統(tǒng)一配備的休閑運(yùn)動鞋后,試驗操作員即刻詢問受試者對襪子舒適性有關(guān)指標(biāo)的評分,依次記錄各項評分。受試者和平時一樣進(jìn)行日常的生活活動。晚上9點(diǎn)開始,由試驗操作員再次詢問受試者穿著襪子一天后對襪子的有關(guān)指標(biāo)的評分,試驗操作員依次記錄各項評分。
圖1 試驗中統(tǒng)一穿著的休閑運(yùn)動鞋
2.1 試驗結(jié)果
每種襪子的每項舒適性指標(biāo)的結(jié)果取10名受試者評分值的平均值。受試者剛穿上襪子時對襪子舒適性的評價結(jié)果見表4。穿著一天后受試者對襪子舒適性的評價結(jié)果見表5。
表4 剛穿時對襪子舒適性的評價結(jié)果
表5 穿著一天后對襪子舒適性的評價結(jié)果
2.2 分析與討論
2.2.1 剛穿時玉米纖維襪子的舒適性
由表4可以看出,剛穿時,受試者對5種襪子熱感的評分值范圍為3.0至3.3,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熱感值分別為3.3和3.2,5種襪子總體都給人不冷不熱的感覺,差異不大;受試者對5種襪子潮濕感的評分值范圍為1.8至2.3,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潮濕感值分別為1.8和2.0,5種襪子基本都給人不干也不濕的感覺,襪子1略微偏干,但差異不大;受試者對5種襪子粘著感的評分值都是1.6,5種襪子都不粘腳;受試者對5種襪子悶感的評分值范圍為1.7至2.1,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悶感值分別為2.1和2.0,5種襪子給人的悶感都不明顯,差異不大;受試者對5種襪子柔軟感的評分值范圍為3.0至4.0,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柔軟感值都為3.0,柔軟感略差于其他3種襪子;受試者對5種襪子光滑感的評分值范圍為2.6至3.5,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光滑感值分別為3.2和2.6,5種襪子都比較光滑,襪子2(玉米纖維襪子)光滑感略差;受試者對5種襪子襪口松緊感的評分值范圍為1.9至2.9,除了襪子2(玉米纖維襪子)襪口略有點(diǎn)緊外,其他4種襪子襪口都松緊適度;受試者對5種襪子總體舒適感的評分值范圍為2.9至3.4,都比較舒適,2種玉米襪子的總體舒適感的評分值分別為3.2和2.9,總體舒適感略低于其他3種襪子,主要是因為柔軟感不及其他襪子所致。
2.2.2 穿著一天后玉米纖維襪子的舒適性
由表5可以看出,穿著一天后,受試者對5種襪子熱感的評分值范圍為3.6至4.3,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熱感值分別為4.1和4.3,5種襪子總體上給人微熱的感覺,差異不大;受試者對5種襪子潮濕感的評分值范圍為2.7至3.1,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潮濕感值都為3.1,5種襪子基本都給人有點(diǎn)潮濕的感覺;受試者對5種襪子粘著感的評分值范圍為2.1至2.3,5種襪子粘腳都不明顯;受試者對5種襪子悶感的評分值范圍為2.5至2.8,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悶感值分別為2.8和2.7,5種襪子給人的悶感介于悶感不明顯和有點(diǎn)悶之間,差異不大;受試者對5種襪子柔軟感的評分值范圍為2.7至3.9,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柔軟感值分別為3.0和2.7,柔軟感略差于其他3種襪子;受試者對5種襪子光滑感的評分值范圍為2.5至3.6,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光滑感值分別為2.7和2.5,玉米纖維襪子的光滑感略差;受試者對5種襪子襪口松緊感的評分值范圍為1.9至2.6,除了襪子2(玉米纖維襪子)襪口略有點(diǎn)緊外,其他4種襪子襪口都松緊適度;受試者對5種襪子總體舒適感的評分值范圍為2.8至3.3,都比較舒適,2種玉米襪子的總體舒適感的評分值分別為3.0和2.8,總體舒適感仍然略低于其他3種襪子,仍然主要由于其柔軟感略差所致。
2.2.3 剛穿時和穿著一天后襪子舒適性的比較
為了比較襪子剛穿時和穿著一天后舒適性有無變化,對穿著試驗中的各項舒適性指標(biāo)進(jìn)行了配對樣本t檢驗,檢驗結(jié)果見表6。
表6 配對樣本t檢驗結(jié)果
由表6可知,對于熱感、潮濕感、粘著感、悶感和總體舒適感而言,其顯著性水平都小于0.05,表明在剛穿時和穿著一天后,受試者對這些襪子的上述舒適性指標(biāo)的評價有了明顯的變化,具體表現(xiàn)為穿著一天后,襪子的熱感、潮濕感、粘著感和悶感都增強(qiáng),特別是潮濕感平均增加了接近1個等級(0.94),潮濕感由不濕也不干增強(qiáng)為有點(diǎn)潮濕;而襪子的總體舒適感降低,但降低程度并不大(0.14)。由表6還可知,襪子在穿著一天后與剛穿時相比,其柔軟感、光滑感和襪口松緊都沒有明顯變化。結(jié)合表4和表5可以看出,襪子1(含80%玉米纖維)比其他4種襪子潮濕感增加更多,這主要是因為玉米纖維吸濕性差和該品種的襪子中玉米纖維的含量高達(dá)80%。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jié)論:
1)玉米纖維襪子的總體舒適感屬于比較舒適。
2)剛穿時,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的總體舒適感略差于襪子3(精梳棉68/滌綸28/氨綸4)、襪子4(竹漿纖維52.5/棉32.5/滌綸12.7/氨綸2.3)和襪子5(棉80/滌綸15/氨綸5),但相差不大,主要是由于柔軟感略差和襪子2襪口偏緊所致。
3)穿著一天后,2種玉米纖維/棉混紡襪子的總體舒適感仍然略差于襪子3(精梳棉68/滌綸28/氨綸4)、襪子4(竹漿纖維52.5/棉32.5/滌綸12.7/氨綸2.3)和襪子5(棉80/滌綸15/氨綸5),但相差也不大,主要是由于柔軟感略差、光滑感略差和襪子2襪口偏緊所致。
4)與剛穿時相比,穿著一天后,受試者感知的襪子總體舒適感都略有下降。舒適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襪子的熱感、潮濕感、粘著感和悶感都明顯增強(qiáng)。
5)在玉米纖維襪子開發(fā)中,建議嘗試適當(dāng)降低玉米纖維的比例和提高襪子的柔軟度以提高其總體舒適感和降低生產(chǎn)成本。
[1]Momota H,Makebe H,Mitsuno T,et a1.A study of clothing pressure caused by Japanese men’s sock[J].Journal of the Japan Research Association for Textile End-Uses.1993(34):175-186.
[2]Nishimatsu T,Ohmura K,Sekiguchi S,et a1.Comfort pressure evaluation of men’s socks using an elastic optical fiber[J].Textile Research Journal.1998,68(6):435-440.
[3]Tsujisaka T,Azuma Y,Matsumoto Y,et a1.Comfort pressure of the top part of men’s socks[J].Textile Research Journal.2004,74(7):598-602.
[4]王革輝,張瀟月,李靜.短襪襪口壓力舒適性研究[J].針織工業(yè),2009(3):6-8.
[5]Cimilli S,Nergis1 B U,Candan C et a1.A comparative study of some comfort-related properties of socks of different fiber types[J].Textile Research Journal.2009,80(10):948–957.
[6]魏小婭.玉米纖維的研究進(jìn)展[J].重慶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3,26(12):145-148.
[7]秦衛(wèi)兵.玉米聚乳酸纖維力學(xué)性能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xué).2006.
(責(zé)任編輯:田 犇)
Study on the Wearing Comfort of Corn Fiber/Cotton Blended Socks
WANG Ge-hui NI Zhi-hui QI Shao-jiao
TS 186.3
C
1674-2346(2014)01-0006-05
10.3969/j.issn.1674-2346.2014.01.002
2013-12-13
王革輝,女,東華大學(xué)服裝·藝術(shù)設(shè)計學(xué)院,教授,博士。(上海2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