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養(yǎng)德
冰雪聰明——評朱滿林的西部風情畫
文/邵養(yǎng)德
即將出版的《朱滿林西部風情畫》——軍旅畫家在新疆生活了十三年,受到中國古典畫論的啟蒙和教導,面對西域的大好河山,從審美的角度選擇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四景進入畫境,落筆而生情。這是作者軍旅生活的精神儲蓄,隨之構成了他畫中的千山萬水——“石為山之骨”,“水為山之靈”,“樹為山之衣”,使畫集中的作品呈現(xiàn)出冷色、朦朧色和暖色三種情調。
朱滿林的女兒朱怡為他爸爸的《默寫》(一幅頌揚“駱駝精神”的畫)撰寫了一首贊美詩:
無言也普得出偉岸的曲,
那寂廖的沙漠上,
一步步深沉的印,
那凌烈的風雪里,
一抹抹辛勤的影,
就是我書寫的路。
“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又明又晦。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平遠之意沖融而飄飄渺渺?!保ū彼喂酴p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訓》)朱滿林的山水畫是遵循“三遠論”的啟示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
山水畫不僅講究結構而且強調人文意識,像人一樣有表情,嬉怒哀樂都在其中。例如,朱滿林的《春·夏·秋·冬》等四幅山水畫正回應了“春山如笑,下山如怒,秋山如妝,冬山如睡?!保ǎ?/p>
《赤土圣境》——作者從審美角度塑造了南疆紅山石景觀——赤石炎炎一片紅,如同燃燒的火海,經(jīng)受了爆發(fā)的煩躁之后溫順地、勉強地接受力畫面的沉默,從此定居下來。
《胡楊》——畫面上的胡楊盤根錯節(jié),枝繁葉茂,向四方八面伸展,遮天蓋地。當長長的駝隊從胡楊陰影下穿過時,黑暗的深處等待著被探索。在超現(xiàn)實的境界里產(chǎn)生了魅力無 的幻影,令人十分向往。
當代美國哲學家齊美爾說:“任何價值都必需承受損失其它價值的痛苦。人最需要其最缺乏的東西。當自由在安全的圣壇上犧牲時自由的光彩最為亮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