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巍巍
音樂課是一門集思想、情感、文化、意志、教學于一身的多元化課程。作為職業(yè)高中,如何立足于音樂課堂教學,找到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實現專業(yè)理論與專業(yè)技能雙向同步教學,使每名學生通過音樂教學與實踐,獲得更多的知識與人生道理,這是當前職業(yè)高中和每名音樂教師應認真思索與探究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實現職業(yè)高中音樂教學理論的與實踐的雙向同步。
一、充分運用音樂課堂教學的語言技能
課堂教學技能是教師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的行為方式??梢钥隙?,一個沒有熟練教學技能的教師難以有效組織學生主動的學習。而在各種教學技能中,教學語言技能是最基本的技能,課堂教學的目標多種多樣,教學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但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言傳身教”。無論是完成知識目標還是能力目標,無論是思想教育還是美育教育,教學語言總是主要的信息載體,較好地掌握教學語言技能能使教學目標的實現“事半功倍”。隨著科技進步,科技媒體語言愈來愈顯重要,但是課堂教學有聲語言具有的情感特質仍然是無法替代的。一般說,教學語言應該是具有普通語言和教學語言的雙重要求。教學語言和其他語言有很多共性,例如普通語言的語音、吐字、聲調、頻率、響度及詞匯、語法的適當要求科學性,還要求學科性;不僅要求明確性,還要求啟發(fā)性;甚至不僅要求語言本身的教育性,還要求言行一致性等。
二、合理運用音樂課堂教學的導入技巧
課堂教學的導入,是教師在新課或教學內容開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導入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后面教學時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音樂教師應該重視并抓好課堂教學中導入這個環(huán)節(jié),以促進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盡力熟悉教學內容,充分挖掘其重要意義及趣味性;要拓展自己的思路和聯想,在上課時,特別是導入時要傾注自己的熱情,以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重視。
(一)情境導入法
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知不覺中進入主題。它的特點是形象、直觀,容易調動學生的興趣。情趣導入法是一種非常能引人入勝的方法,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這種與課題相吻合的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感官的刺激,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思想滲透,并調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復習導入法
在教授新課之前,安排學生復習一些與所授新課內容相關的知識與歌曲,從而為新授課題服務,這種方法自然、連貫、環(huán)節(jié)緊湊。音樂課堂的導入法有多種多樣,可以單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來交替使用,這一切都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而定,同樣一堂課,各人著眼點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導入方法也就會不同。
三、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入快樂教學
長期以來,人們對快樂教學已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在運用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它能夠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自然的學習氣氛中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以求整體素質的提高。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樂理比較枯燥、單調的特點,從教材著手,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以及課外知識的有機補充的能力,讓學生的思維自疑問或驚奇開始,注意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氣氛。其次,在樂理教學結構的課堂設計上,巧設懸念,精心設問,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誘導啟發(fā),拓寬學生的思維廣度,做到引課知識有跳板,論證結果有示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所學知識,并能留下較深的印象。每堂課時的特定內容是教材給教師設計的,教師所要做的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讓學生明確該去創(chuàng)造什么及準確地估計學生有能力進行這樣的創(chuàng)造并給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
四、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入民族舞蹈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音樂文化豐富多彩,將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素材特別是民族舞蹈引入到音樂課堂教學之中,不僅會促進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還會增強音樂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起到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作用。舞蹈進入音樂課堂后,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改革了教學的結構,并在與教材的結合中,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質,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弘揚民族音樂文化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一種傾向性意識。任何一堂音樂課堂教學內容,都應該讓學生們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跟老師能愉快地進行合作。在音樂教學中,通過民族舞蹈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同時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把民族舞蹈引入音樂課堂,改變了陳舊、呆板的唱歌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體驗和感受音樂,這樣做減輕了學生壓力,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二)使音樂融入舞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結合舞蹈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舞蹈動作,而是讓學生在學習舞蹈的同時逐步了解音樂世界。一個優(yōu)美準確的舞蹈動作示范能激起學生對舞蹈的極大興趣,而歌曲中的音樂與舞蹈完美結合的表演更使他們興奮而已。舞蹈教學在音樂課堂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學習音樂概念,感受音樂的情緒。舞蹈的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體驗、學習音樂律動、節(jié)奏、節(jié)拍、速度、結構、情緒等內容,而且舞蹈伴隨著音樂還可以使學生獲得愉快感和審美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總之,職業(yè)高中音樂教學,應對一些觀念和理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并找到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在不斷總結、發(fā)現、交往、探討中完善對理論的認識。適當運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教學,可以實現音樂教學理論與技能的雙向和同步,逐步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