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綱
時鐘撥回到2012年11月14日,澳大利亞,凱恩斯,Ochre餐館,一群來自中國的追日者們聚餐于此。有人描述著最后幾分鐘撥云見日的幸運,有人被清晨那片厚實的烏云弄得失落無比,但言語之間無不談及下一次追日的巨大魅力:神秘的非洲大陸、世紀最長的混合食、可能出現(xiàn)壯觀的貝利珠串、日落全食加上非洲獨特地景,在“cheers”的共同舉杯聲中,眾人相約:“2013非洲見!”
關(guān)于非洲追日的籌劃討論,很快便在“天之文”論壇和“追隨日食QQ群”(292382466)上急劇升溫。到哪個國家去?歷史氣象數(shù)據(jù)如何?備選觀測點的優(yōu)劣勢?交通住宿怎么辦?隨著討論的深入,意想不到的困難接踵而至,遠超最初想象。誰帶團是個基本問題,拋出無數(shù)橄欖枝未果,竟然沒有一家國內(nèi)旅行社愿意承接這單送上門的生意。最后,這支唯一一個來自中國的觀測隊完全由愛好者自發(fā)籌備成行,原因很簡單,觀測條件的艱苦度和危險度遠遠超出了正常旅行的承受范圍。
9月22日的內(nèi)羅畢西門商場恐怖事件震動了全世界,也不啻給即將成行的觀測隊扔下一顆重磅炸彈。轉(zhuǎn)瞬間,原本支持或持保留態(tài)度的后援團紛紛投出反對票,家人長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朋友善意勸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三四歲的娃天天抱著爹媽的腿嚷著“爸爸不要去、媽媽不要去”,原已報名且已繳納費用的3位隊友陸續(xù)退出,北京天文館、紫金山天文臺、香港天文學(xué)會等幾支原計劃赴肯尼亞的觀測隊紛紛“取消行程”,內(nèi)羅畢及肯尼亞境內(nèi)安全局勢一片風(fēng)聲鶴唳,危險系數(shù)爆表。
去,如果再遇上恐怖襲擊怎么辦?有個三長兩短怎么辦?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玩自己的興趣愛好也不能不顧家里老小??!不去,日落混合食千載難逢,籌備了近一年的心血白費,還要面臨上萬的經(jīng)濟損失,實在難以說服內(nèi)心。人生就像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MBA案例分析,但你必須在此時做出一個不能似是而非的選擇。去,還是不去,整整一周,每位隊友都在周邊激蕩至沸騰的輿論氛圍中思考著這個莎士比亞式問題。
5天后,一份關(guān)于肯尼亞追日行程的風(fēng)險評估報告出爐,從恐怖襲擊的起因、目的、成效標志、高危群體、高危區(qū)域、高危時間、高危行為等方面對近三年發(fā)生在肯尼亞的18起恐怖襲擊事件及本次追日行程與之相交集的優(yōu)劣勢作出SWOT分析,并對危機處理方式提出預(yù)案準備。報告結(jié)論——“西門事件對追日行程的負面影響尚處在較為安全區(qū)間,在尚未觸發(fā)足以取消行程的誘發(fā)指標之前,建議保留行程”。危險依舊,但還沒到底線,我們決定謹慎觀察局勢,無論成行與否都要團結(jié)友愛,互幫互助,坦然面對上天賦予我們的考驗。
上天終究是眷顧我們,此后1個月內(nèi)沒有出現(xiàn)“足以取消行程的誘發(fā)指標”。2013年10月31日晚,帶著家人的叮嚀和再三囑托,觀測隊成員分別從北京、成都、深圳來到上海浦東機場集合出發(fā)?!癇E THERE”的愿望即將啟程,當然,所謂的“遠征之旅”最終恐怕要用“冒險之旅”更為恰當一些。當空客A330呼嘯著離開地面的時候,我們帶著小激動,但更多是忐忑不安的心情,“整整12天,面對我們的,會是怎樣一個世界呢? ”
沒有坐過小飛機追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p>
——某“激動男”在小飛機上脫口而出的無限感慨
如何從內(nèi)羅畢到達650公里以外的圖爾卡納湖西岸觀測點,其實是困擾籌備組最長時間的最大障礙。如果在國內(nèi),650公里估計開個高速六七個小時就到了,但肯尼亞路況極差,所謂國家公路只是簡陋的柏油路,到洛德瓦爾后就全是砂石路和土路,甚至沒有路,按正常行車時間算,單程2天,加上觀測日逗留1晚,來回就要5天,不但費時費力路上辛苦不說,還擠占后半程SAFARI時間。何況,我們找到了愿意去的車,但怎么也找不到能在觀測點附近住一晚的旅館。搭帳篷是不現(xiàn)實的,這樣一個靠近紛亂不斷的埃塞俄比亞、蘇丹邊境的地方,在部落勢力混雜、安全不定的野外住上一晚,無疑要冒著第二天被迫加入索馬里游擊隊的風(fēng)險。
在最初的三個行程方案PK中,當日來回的小飛機方案得到大多數(shù)隊友的首肯,雖然這意味著要承受來自空中不可知因素的更大風(fēng)險,而且有3位隊友要被迫建立一萬個不情愿的“內(nèi)羅畢日偏食觀測點”。賽斯納208B,外號“空中大篷車”,承載12人,可在平整砂石地、土路著陸,多用于支線航空,成為這次追日的關(guān)鍵因素。在此前家人朋友的各種擔心因素里面,除了恐怖襲擊,就是對小飛機安全性的擔憂。論穩(wěn)定性,顛簸,忽上忽下,比不上大飛機平穩(wěn)舒適;論失事率,小飛機肯定比大飛機高,出發(fā)前尼泊爾剛摔了一架;論飛行條件,來回5個小時,飛越赤道上空南北半球交匯的氣流,氣候條件多變,3日甚至有雷雨云團。種種最壞的打算盤繞在心頭,某人甚至熱身了一遍遍模擬飛行游戲中如何操縱208B來YY實際上不會出現(xiàn)的場景(飛行員突發(fā)疾病暈死過去)。不可否認,對小飛機的恐懼還是不可避免的,雖然一個來回之后就發(fā)現(xiàn)我們其實整整高估了這種擔心程度3個檔次以上。
想到了一路上會看到很美的風(fēng)景,但沒想到空中有那么美。飛行高度3200米,穿行在棉花糖般的云朵之間,看小飛機被陽光水滴折射出的奇幻身影,地面的山湖美景觸手可及,平穩(wěn)得就像坐在自家沙發(fā)上,這樣的極致享受恐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沒錯,當小飛機從朗格諾特火山口上空近距離飛越的時候,這座已沉睡千年的休眠火山的各種細節(jié)完美呈現(xiàn)在眼前,引發(fā)了每個人的嘖嘖驚嘆和來自相機的一片機關(guān)槍聲,這樣的感官感受恐怕不坐小飛機還真無緣體會。黑人飛行員Martin駕駛技術(shù)一流,也是最好的向?qū)В犞默F(xiàn)場解說,就著發(fā)動機的轟鳴聲,再看著生靈活現(xiàn)的肯尼亞大地美景,BBC拍攝的非洲紀錄片絕對被秒殺??!
納瓦沙湖,非洲大裂谷,博格利亞湖,巴林戈湖,都在身后了,地景逐漸荒蕪起來,傳說中的火星地貌映入臉簾,“哇!右邊就是圖爾卡納湖!” 小飛機開始降低高度,進入大角度盤旋,“看!跑道!”是的,跑道,Kalokol機場的跑道,我們離夢想現(xiàn)在只差4.1公里。
從Kalokol機場到日食帶邊緣僅4.1公里約10分鐘車程,到中心線也只有14.8公里,且可以當日來回。但K機場不具備夜航起飛條件,要想當日返航,必須在日落(18:30)前起飛,這意味著我們看完食甚(17:25)就要立馬收拾器材趕到機場,否則只能就地過夜。endprint
起初問遍內(nèi)羅畢的旅行社均無車輛提供,抓狂之下,我們先做好40分鐘徒步4.1公里到邊緣線看3秒全食的步行方案,為此大家不得不硬起頭皮制定鍛煉計劃準備強負荷急行軍吃苦頭特別是體形稍多余者。其次又做好每人從國內(nèi)攜帶折疊自行車然后從機場騎到邊緣線的自行車方案,為此大家在淘寶上積極考察眾多車型并學(xué)習(xí)補胎、換胎等應(yīng)對崎嶇路況的基本技術(shù),兩位不會騎自行車的隊友專門買了折疊車苦練數(shù)周終于學(xué)會了這項 “追日基本技能”。好在隊友“絕對零度”從Facebook上抓到洛德瓦爾某旅行社愿意“高價”提供3輛越野車,雖然代價不菲,但總比步行、自行車有效率多了,立馬敲定,付定金!在日食前3個月解決了最后一個難題,追日之旅全程細節(jié)基本敲定。聞此喜訊,此前忙乎了幾個月的隊友們無不歡欣鼓舞,立馬把啞鈴跳繩扔一邊兒去了。
歷經(jīng)2小時15分鐘飛行,小飛機終于平穩(wěn)地降落在Kalokol機場的跑道上,剛踏上這片炙熱的荒漠地,一下子全身顫抖起來,有種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步的感覺?!癇E THERE”,到日食發(fā)生的地方去,在月影即將精準掃過地球這一片狹小區(qū)域的美妙時刻,還有什么比這個追日者朝思暮想的愿望更重要呢?所有的擔心、顧慮,所有的準備、期待,六個小時后就要揭開謎底,還有什么比這更激動的呢?
“好漂亮的云!”不知誰驚嘆了一聲,立馬招致無數(shù)人痛扁,對啊,日食當前,我們不要云!越野車集合,出發(fā)!顛簸在路不成路的土路上,頭撞到車頂感覺也是幸福的痛。前進,一路前進,“北緯3度31分20秒,GPS顯示我們進入全食帶了!”一個低沉的聲音從對講機中傳來,大家不約而同地望向窗外,是的,肯尼亞混合食,我們沒有和你失約,我們來了……
如果有時光機可以回到從前,我不會去買彩票,也不要漲停板,我會到?jīng)]有云的地方守候月影,比如大西洋上呀,加蓬海邊呀,烏干達呀,東岸呀,除了西岸哪兒都行?。 ?/p>
——某隊友在回國若干天后蹦出來的一句幽幽之言
時近正午,追日車隊到達kalokol,這個地圖上不起眼的小村落,“繁華”程度超乎了我們的設(shè)想。五顏六色的磚頭房,餐館商店比比皆是,還有通訊公司服務(wù)點,手機信號滿格,完全令此前對kalokol蕭條破落的預(yù)估大跌眼鏡,Google的泥土房圖片也許是N年前的吧。大家雖然帶了充足干糧,但得讓司機們吃飯休息,看著時間還早,到觀測點也是被烈日暴曬,于是我們跟隨司機走進一家路邊餐館。
餐館門面雖小,里面空間挺大,還有一個露天的帶頂大圓間,正好坐下我們12人。菜單倒也琳瑯滿目,鍋里翻滾的牛肉散發(fā)著濃郁的香味,令人胃口大開。在李導(dǎo)的指點下,我們點了尤嘎里(Ugali,一種米煮熟后揉成團狀的主食)、番茄牛肉湯等一些有本地特色的主食,味道還真不錯,新鮮帶勁,就著旁邊的爐火灰塵,倒是充滿了別致的肯尼亞鄉(xiāng)村氣息。
K村已經(jīng)在全食帶內(nèi),想著即使我們現(xiàn)在吃飽了喝足了一動不動躺在這里,月影也將在頭頂掠過,在陰涼的椅子上打個盹兒再起來啃著羊腿看日食哪怕只有5秒該是多么幸福,嘴角不由泛起微笑。嗨!別做美夢了,為了更長的11秒,還是去中心線吧!13時剛過,車隊再次集合出發(fā)。
在GPS的指引下,車隊來到接近中心線的區(qū)域,已經(jīng)看到有不少觀測者搶先占據(jù)有利地形,在極為有限數(shù)量的大樹下安營扎寨。車隊來到一處相對平坦地停下,周邊視野開闊,有幾棵可作為前景的大樹,還有樹蔭納涼,決定這里就作為觀測大本營,坐標:北緯3度34分13秒,東經(jīng)35度48分38秒。無邊無際的荒漠,高溫35度,火辣辣的陽光無遮無攔直射在地表,想起2008年新疆伊吾也是如此,恍如隔世。望著頭頂依然成片的高空云,大伙兒琢磨著是不是盡可能分散開,提高觀測成功率。很快討論有了結(jié)果,4人留守大本營,機動組8人繼續(xù)前進1.5公里,坐標:北緯3度35分01秒,東經(jīng)35度48分48秒,距中心線直線距離680米。
隨著時間愈加接近全食階段,滿載觀測者的車輛陸續(xù)駛來,大本營周邊很快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群,長槍短炮紛紛架起,現(xiàn)場最強悍的一個拍攝組合竟然在一個重型立柱赤道儀上架了12臺望遠鏡(2臺主鏡,2臺小折射鏡在其上,8臺折射鏡作為重錘)和2臺相機!中國中央電視臺、肯尼亞國家電視臺等特別攝制組就在友鄰觀測點采訪,手持AK47的軍警在附近走動巡邏,萬事俱備,所有人都在期待月影到來的決戰(zhàn)時刻。
云,在最初的一個小時內(nèi)絲毫沒有散去的跡象,所幸高空云碎絮連綿并非大范圍成片,即使最終如此,留下云洞就意味著希望。14時30分開始,東南地平線開始顯露出成片的藍天,云層向西壓去,大片大片的藍天自東向南向西逐漸呈現(xiàn)在眼前,除去北面仍然有云之外,其余三個方向全部是清澈的藍天!這就是晴天鐘預(yù)報的“25%云遮率”嗎?這時候每個人心里都樂開了花。
16時10分,藍天依舊,C1如期而至,全食階段正式開始。Steed和RSA用計算機程序自動控制拍攝,其他人也早已調(diào)校好望遠鏡位置,對著開始缺口的太陽紛紛撳動快門,除了面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的65ED鏡筒蓋怎么也打不開,每個人都使足力氣擰了一遍,甚至火燒、石頭砸、刀砍,鏡蓋我自巋然不動。辛辛苦苦帶了一路,竟然因打不開鏡蓋而錯失拍攝機會,實在太遺憾(后記:晚上一回到內(nèi)羅畢,輕輕一擰就開了。有誰施過魔法嗎?還是加了咒語?妖怪?。?。
大本營這邊也有奇葩。離食甚還有1個小時左右,眼見東-南-西方向藍天且風(fēng)向始終維持東風(fēng),短時間內(nèi)不可能有云飄過來形成威脅,一時沖動之下的Starryguo在對講機中蹦出一句二十分鐘后就追悔莫及的話:“我覺得我們這次有99%的成功可能性了!”1.5公里外的機動組一片嘩然,這種滿滿的話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事情,最好還是觀測結(jié)束再說不遲啊。
如果Kalokol有老天爺,那他一定是位老頑童,或是一位擅長悲劇的戲劇導(dǎo)演。16時50分左右,有人突然驚呼起來,順著目光所及方向回頭望去,天!一大坨低空白云從北面氣勢洶洶壓來,北方地平線附近更是呈現(xiàn)大片灰黑色,難道是預(yù)報中的雷雨云團?來不及考慮,飛快地估計了一下這坨云對食甚的威脅程度。移動速度越來越快,覆蓋范圍越來越大,還有半個小時,估計是來不及,會遮住太陽附近天空。好在它散開的面積一擴大就露出很多云洞,也許還有機會。endprint
望遠鏡里的“殘日”開始在云海中穿行,心也開始提到了嗓子眼上,很快太陽就消失在視野中。只不過一眨眼的工夫,剛才還是大片的藍天,此時此刻已經(jīng)是滿天云遮,只有東-南方向30度以下還能見到藍天。突然,對講機里傳來了一個恐怖的尖叫聲:“我們即將遭到沙塵暴襲擊!”沒聽錯吧?千真萬確!北面那黑壓壓的顏色,正是一場來自埃塞俄比亞的沙塵暴!(親愛的埃塞俄比亞總統(tǒng),雖然我們住在同一家酒店,但不用那么客氣來送禮吧!)
17時05分,機動組首先與飛砂走石親密接觸,10分鐘后,大本營亦難獨善其身。一時間塵土飛揚,暗無天日,也稍許起了涼意,但分不清是食甚臨近的緣故,還是沙塵暴使然。有的腳架被狂風(fēng)刮倒,有的鏡子被撤下裝箱,更多的是用衣服遮住拍攝器材而令風(fēng)沙在自己臉龐上肆虐。十幾分鐘后,這場不請自來的沙塵暴終于消停,沒人可以幸免,滿頭都是灰頭土臉。顧不上那么多,大家紛紛重新架設(shè)器材,進入最后的決戰(zhàn)時刻。
“五,四,三,二,一,食既開始!”隨著現(xiàn)場倒計時聲,17時24分58秒,這個時刻終于到來,悲慘的是,黑太陽所在區(qū)域始終被烏云壓得死死的,沒有云縫,甚至連一道光都透不出來。天空有些黯淡,身后竟然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如果黑太陽就在眼前,這該是多么夢幻的場景啊。本來就只有11秒的食甚階段在實際現(xiàn)場感受中可能只有幾秒鐘,沒有人喊已經(jīng)生光了,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多么希望時間能夠停止但云請繼續(xù)前進散……
當大腦重新恢復(fù)清醒,意識到食甚確確實實已經(jīng)結(jié)束但太陽還在云里,雖然不情愿,但必須接受這個事實。此時此刻回味著幾小時前那句沖動的99%,萬里無云又怎樣,不到最后一秒,你永遠也無法預(yù)料最后的結(jié)果如何,哪怕只有1%也是決定成敗的關(guān)鍵。就那么怔怔著,腦海中快速回放著一年來為了此時此刻所經(jīng)歷的重要事件、重要時刻以及所承受的巨大壓力,有點兒百感交集。
“出來了!”1分鐘后的一聲驚呼瞬間讓所有人跳了起來,思緒重回現(xiàn)場,只見彎彎一道細牙顯身云海,濃厚的陰云遮掩出一圈惟妙惟肖的“貝利珠環(huán)”。手忙腳亂重新對準、調(diào)焦、設(shè)置參數(shù),在連拍模式下手一直撳著快門按鈕不放,看著烏云再次將它徹底淹沒,僅僅二十幾秒鐘的一個全食尾巴讓我們不由得感嘆萬千,如果早1分鐘,就早1分鐘……
隨后的故事情節(jié)完全是賽車電影《速度與激情》之Kalokol版,和時間賽跑的我們用百米沖刺的速度拆設(shè)備裝箱外加接受央視采訪,飛行員martin大聲催促已經(jīng)把四驅(qū)車輪開上天的司機快點再快點,一群人擠在狹小的車廂內(nèi)隨著坑洼起伏不停東倒西歪撞來撞去,大口大口吃著前車揚起的塵土,一時間很有達喀爾拉力賽的感覺。夕陽西下,夜色朦朧,萬里無云的西方低空,落日余暉是那么美,誰能想到之前有過沙塵暴呢?在預(yù)定起飛時間前3分鐘攀爬入艙,發(fā)動,預(yù)熱,起飛,一氣呵成,咆哮的轟鳴聲瞬間把我們的身軀和記憶帶離,以后只有Kalokol依舊飛揚的砂土?xí)懹?,有支來自中國的觀測隊曾在此留下7個小時的追夢足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