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子江
(貴州財經大學 教育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4)
【探索與實踐】
關于文科專業(yè)全面開設《大學物理》的教學設想與探索
羅子江
(貴州財經大學 教育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4)
根據當今社會對于文科專業(yè)學生復合型人才的要求,本文適時地提出應在文科專業(yè)中開設《大學物理》教學課程,分析了開展該課程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在文科專業(yè)中全面開設《大學物理》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設想,特別對于該門課程提出了以過程型評價為主、結果型評價為輔的考核方式。
文科專業(yè);大學物理;考核方式
當今的中國社會已經進入科學技術的時代,科學技術不僅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我們。物理學的相關基本理論、各種觀點和研究思想在滲透到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的同時,也滲透到社會人文科學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毋庸置疑,“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當今時代最強勢的詞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無所不在,每個社會人都無法回避地與科學技術糾纏在一起,而物理學作為自然科學之母,是現代一切科學技術的基礎,更是當今社會高度發(fā)達的科技基石。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大學本科教育以文理分科、專業(yè)化教育模式培養(yǎng)了數以千萬計的各種專業(yè)人才,為我國的工業(yè)化進程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但隨著如今經濟的快速發(fā)展,21世紀新的人才觀、教育質量觀對大學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培養(yǎng)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對于文科學生必須具有理工科相關知識背景的要求也被逐漸提上了議事日程。文科學生科學素質的教育工作,由于根深蒂固的原因,特別是很多學生就是因為不愿學習物理才選擇文科專業(yè),而且很多偏文高校也相對缺乏《大學物理》的任課教師,讓文科專業(yè)《大學物理》課程的開展長時間處于探索階段。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文科專業(yè)全面開設《大學物理》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設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大學物理》需要有興趣,就如同做任何事都需要興趣一樣,當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的時候,教師的授課以及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文科大學生科學素質普遍偏低,因為他們的數理化底子薄弱,在培養(yǎng)文科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上,教師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讓他們對物理產生學習的沖動和興趣。他們應該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教師僅僅是引導者,讓學生去探究發(fā)生在身邊的各種現象,自發(fā)尋找現象背后的原因。教師可以通過設問和反問讓學生了解物理學,認識物理學,學習物理學。學生去思考和探索的時候,也會明確解決問題和現實現象還需要進一步學習教材的內容,學習基本物理理論,這更促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關系,去震動他們的心靈,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培養(yǎng)他們學習物理的強烈興趣,為真正開展物理教學打下基礎。
科學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就是對于客觀世界及其規(guī)律認識的不懈追求精神?,F代物理學從伽利略開始,就已經證明一切理論都需要經過實驗驗證。物理學就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物質世界進行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的不斷探索。在文科專業(yè)《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中,需要特別注重物理思想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1]。很多諾貝爾獎得主都一致認為,學習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比知識本身還要重要,這也正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2]。在《大學物理》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講授基本的物理知識外,教師更應該教給同學們的是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讓學生在學習《大學物理》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領悟和掌握了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指導將來的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工作,才能讓他們站在日新月異的知識前列,才能夠站在時代的前列,成為社會主義的杰出建設者。
文科《大學物理》采取實用的眼光來看物理學科的作用,對教學內容更需要側重于講述物理概念的來龍去脈,以物理史的形式完成物理學習;盡量減少對于定量計算和煩瑣的數學公式推導的內容講授,對于數學要求高的部分稍作要求甚至不作要求;側重物理的實用性,講述物理學最新的科學動向(比如磁懸浮,超導,超流,納米材料,暗物質)導入物理課堂,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讓文科生了解物理、喜歡物理[3];加強對于物理方法論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和訓練,讓文科學生逐步具有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科學的創(chuàng)新精神[4]。在眾多的文科《大學物理》教材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倪光炯主編的《文科物理—物理思想與人文精神
的融合》一書比較適合文科學生學習,該書以物理基礎知識為載體,通過對物理學發(fā)展史上一些重大發(fā)現過程以及對相關著名科學家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介紹,把物理課程內容進行了串聯和講解;它在擯棄了煩瑣的數學公式推導的同時,充分展現了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所包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從人文修養(yǎng)的角度詮釋了物理學的科學精神,讓學生更容易產生對于物理學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欲望對于廣大文科學生來說,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自學性。
文科《大學物理》教學內容相對較為簡單,它的教學應該采用直觀性的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1)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采用多媒體的表現形式讓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學習相應的物理知識。(2)參與式教學的開展:在教學采用啟發(fā)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對于教學的參與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3)開展探究式教學:教師與學生共同建立問題情境,制定實驗計劃并開展實驗,通過信息收集、分析論證、交流與合作以及最后的實驗驗證、實驗匯報等一系列實驗活動,讓學生經歷科學活動、科學精神的熏陶,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結束后都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傳統(tǒng)的試卷考試在文科《大學物理》這門課程上因其特殊性質而失效。筆者建議在該門課程的考核中,減少結果型評價,注重過程型評價。學生平時的學習參與、活動參與、課堂回答問題、課后作業(yè)以及考勤都作為學生最終成績的評價參數,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更多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讓他們從學習的參觀者成為學習的參與者,讓他們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在現有我校對該門課程的評價體系中,最后的試卷成績僅僅占總成績部分的30%,平時的過程型評價占總成績的70%,減少學生期末考試的壓力的同時,促使學生在平時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完成本門課程的學習。
在文科專業(yè)中開設《大學物理》課程是時代的要求,是社會的要求,更是學生本身能力提高和素質提升的需求。本文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出發(fā),結合當今社會需要和學校實際,對于在文科專業(yè)中開設《大學物理》進行了細致分析,主要從《大學物理》課程的開設前提、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材選擇等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尤其是對于該門課程的考核方式如何從重視結果型評價轉變?yōu)檫^程型評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為在文科專業(yè)中全面開設《大學物理》課程打下堅實理論基礎和提供實踐經驗。
[1]吳永均.關于文科類專業(yè)大學物理課程的實施研究[J].考試周刊,2009,(40):181.
[2]楊曉輝.現階段我國開設文科大學物理的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1,(13):100.
[3]陸文慶.文科大學物理課的教學探索[J].物理與工程,2010,(4):56.
[4]李柳青,曹躍祖,等.關于文科大學物理課程的設想[J].物理與工程,2006,(6):45.
G642
A
1674-9324(2014)04-0199-02
羅子江(1980-),男,博士,貴州財經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