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霞 金亞秋
(復旦大學電磁波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200433)
自從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實現(xiàn)人類首次登月,幾十年來,人類通過對月球探測獲得了相當豐富的數(shù)據(jù),對月球形狀大小、軌道參數(shù)、近月空間環(huán)境、月球巖石類型與化學成分、月球資源與能源、內(nèi)部結構與演化歷史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月球將是人類長期進行深空探測的中轉站,也是一個龐大的“太空實驗室”,重返月球是空間科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2003年歐洲成功發(fā)射“智能一號”(SMART-1)探測器,于2006年撞擊月球卓越湖地區(qū),取得了豐富的科學成果[1].2007年日本“月亮女神”(SELENE)探月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其上搭載了14種高精度儀器對月球構成及其演變進行精確探測(如觀測月面地形、研究月面成分和礦物組成、表面和次表面結構、重力場、磁力場、高能粒子環(huán)境,以及月球等離子區(qū)等),并于2009年成功撞月,其上搭載的月球雷達探測儀(Lunar Radar Sounder,LRS)探月雷達中心頻率4~6MHz,探測深度為4~5 km[2].我國“嫦娥2號(CE-2)”衛(wèi)星2010年成功發(fā)射,在100km高度月球軌道上實現(xiàn)了高分辨率(7 m)全月球立體影像繪制,并在15km高度對未來CE-3預選著陸點虹灣地區(qū)進行了1m分辨率成像.即將發(fā)射的CE-3將攜帶軟著陸器,對著陸地區(qū)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和月表環(huán)境等進行現(xiàn)場探測和取樣分析.然而即使相對平坦的虹灣地區(qū),其影像圖顯示地形坑坑洼洼,遍布米級、幾十米、幾百米直徑的環(huán)形坑,同時還有許多分布在環(huán)形坑底部、坑壁及坑緣地區(qū)的約米級零散石塊.由于月球著陸器對地面平整度的要求非常高,有必要憑借高分辨率的數(shù)據(jù),開展進一步分析驗證并做出最終選擇.
選取CE-3著陸點虹灣地區(qū)為仿真區(qū)域,根據(jù)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高分辨率數(shù)字地型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高程數(shù)據(jù))及物理組成(月壤復介電常數(shù)),基于大尺度起伏粗糙的基爾霍夫模型(Kirchhoff Analysis KA)進行電磁計算[3-4],并根據(jù)雷達回波模型進行散射系數(shù)(Normalized Radar Cross Section,NRCS)分析、高度測量等問題研究.
嫦娥3號測距測速雷達配置有5個天線波束,各波束中心指向的幾何關系如圖1所示,其中R4和R5相互垂直,R4在主減速初始階段垂直指向月面,而R5在著陸器姿態(tài)快速調(diào)整之后垂直指向月面.R1、R2、R3均勻分布在一個半錐角為17°的圓錐上,圓錐軸線、波束R1以及波束R4和R5在同一垂直平面內(nèi),圓錐軸線與R5波束中心的夾角為30°.每個天線的波束寬度為6°×6°,雷達工作頻率選擇X頻段(波長3.8cm)和Ka頻段(波長8.76 mm).
圖1 雷達波束模型
為了更好地考慮月面環(huán)形山、隨機起伏地形等對電磁散射的影響,需要利用盡可能高分辨率的月面高程數(shù)據(jù).日本2010年發(fā)布了SELENE計劃中搭載的月球成像儀/光譜儀(Lunar Imager/Spectrometer,LISM)獲取的高分辨率DTM數(shù)據(jù),該數(shù)據(jù)的橫向分辨率為7.403m,數(shù)據(jù)類型為整型.我們選取如圖2所示的某局部區(qū)域進行模擬仿真,左側是30m分辨率的地形圖,右側是由兩塊7.403m分辨率的DTM數(shù)據(jù)拼湊而成的精細地形圖.圖3描繪了該區(qū)域月面高程沿兩個垂直方向上的采樣曲線.可以看出:即使看似相對平滑的虹灣地區(qū),由于若干大小不一的環(huán)形山起伏的影響,其地形起伏變化很大,不能簡單地看成平面模型進行處理.對于本文考慮的X波段λ=3.8cm、Ka波段λ=8.76mm而言,橫向分辨單元尺寸遠大于電磁波長,可考慮大尺度起伏的KA模型來分析這種起伏表面的電磁散射計算.
圖2 虹灣地區(qū)LISM DTM高程地形
圖3 LISM DTM高程沿y和x方向的變化曲線
設雷達局部坐標系內(nèi)天線輻射場(即粗糙面上的入射場)表示為
根據(jù)Huygens原理,在切平面近似和遠場近似條件下,粗糙面上任一面元ΔSm在探測雷達位置處的二次輻射場可寫成[5]
式中:Eim為局部面元照射場的振幅;為粗糙面局部位置的正交坐標矢量,對后向雷達接收和Rv為粗糙面局部區(qū)域的水平和垂直極化反射系數(shù).
若忽略每個面元上照射場的幅度變化,只考慮其相位干涉貢獻,則總散射場可近似成
式中Rm=|rm-r|表示面元中心到雷達的直線距離,上式中的相位積分可解析計算為[4]
式中:kd=ki-ks;Δx、Δy為粗糙面的橫向離散間隔.這樣無需對粗糙面元進一步離散剖分,大大降低計算復雜度.
式中r取波束中心點到雷達平臺的距離;E0=1/(4πr)為波束中心點的入射波強度.分別?。郊纯傻玫絻煞N極化的回波功率Pr和歸一化散射系數(shù)NRCS.
對圖2中中心經(jīng)緯度(N43.0°,E329.7°)的一塊局部區(qū)域進行數(shù)值仿真,圖4分別給出了不同波段(Ka波段和X波段)兩種極化(VV極化和HH極化)情況下每個雷達波束接收到的回波強度Pr隨雷達下降高度的變化曲線.
圖4 雷達回波功率隨雷達高度的曲線
本文根據(jù)日本SELENE提供的月球高分辨率DTM數(shù)據(jù),基于高頻KA方法仿真計算探測雷達下降過程中雷達散射回波,分析雷達高度、波束角、極化、頻率等參數(shù)回波特性的影響.
[1]FOING B H,HEATHER D J,ALMEIDA M,et al.The science goals of ESA’s SMART-1mission to the moon[J].Earth,Moon and Planets,2001:523-531.
[2]ONO T,KUMAMOTO A,KASAHARA Y,et al.Lunar radar sounder(LRS)experiment on-board the SELENE spacecraft[J].Earth Planets Space,2004,52:629-637.
[3]FA W Z,JIN Y Q.Simulation of radar sounder echo from lunar surface and subsurface structure[J].Science in China(D),2010,53(7):1043-1055.
[4]YE H,JIN Y Q.A hybrid analytical-numerical algorithm of scattering from an object above a rough surface[J].IEEE Tra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07,45:1174-1180.
[5]TSANG L,KONG J A.Scattering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Advanced Topics[M].Wiley Interscience,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