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
口腔異味包括“口氣”(口臭)和自我感受到的口腔異味?!翱跉狻彪m然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但卻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交往。
據統計,約有30%的人群有輕重不一的口臭病。由于口臭對人的社交及心理具有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并因心理問題帶來更多的并發(fā)癥,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正在逐漸重視與加強對口臭病的宣傳與防治工作。
口氣:他人嗅到
“口氣”患者中,有65%可以感知自己有口臭,能夠聞到自己的口氣臭穢;另外約35%的患者不能感知自己有口臭,主要是通過他人的反應,才覺察到自己的口臭。
口臭可由內源性和外源性的因素所引起,前者主要是口腔及其鄰近器官的疾病所致,如口腔疾?。òㄑ例X或牙周疾病、口腔潰瘍等)、鼻咽部的慢性疾?。ㄈ绺北歉]炎或萎縮性鼻炎、咽喉炎、扁桃體炎等)、胃-食管病變(包括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食管反流病等)慢性呼吸道疾?。ㄈ缰夤苎?、肺膿腫等)等,以口腔或消化道感染厭氧菌或兼性厭氧菌而致口臭者最為多見。后者則是進食煙、酒及蒜、蔥、韭菜、臭豆腐等氣味濃烈的食物后,經口排出臭穢氣味;有些藥劑,如鎮(zhèn)靜藥、降血壓藥、利尿藥等,服后會使唾液分泌減少,亦可引起口臭。
對于口臭,首先要十分注意口腔衛(wèi)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飯后認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時,用牙刷或潔凈的毛巾輕柔地刷除舌苔。
其次,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戒煙,戒酒;飲食要相對清淡,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蔥、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膩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進食時要細嚼慢咽;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豆類;生活作息規(guī)律,保持心情舒暢。中醫(yī)認為,口臭屬于胃腸道有“熱”,因此主張盡量少吃助熱的溫里散寒類食物,適量吃一些消熱的清熱類食物。
三是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對于口腔、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可引起口臭的疾病,要積極進行相應的治療;對口腔或消化道感染厭氧菌或兼性厭氧菌所致者,可服用替硝唑或甲硝唑進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臭,可以服用根治幽門螺桿菌的藥物(如奧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的三聯療法等)。還可以配合用中藥佩蘭10克,開水沏飲(就是像沏茶那樣地以佩蘭代茶喝),每天1~2次,效果頗佳。
口腔異味:自我感覺
口腔自覺的異味,常見者有口腔的甜、酸、苦、辣、咸、淡等異味,其多系自我的感覺,他人往往不得而知。那么,它們分別有什么臨床意義,又該如何處置呢?
口甜 現代醫(yī)學發(fā)現其乃消化功能紊亂所致之消化酶分泌異常,唾液淀粉酶含量過多,舌部味蕾受到刺激而產生甜味。中醫(yī)認為“脾熱口甘”,多是脾胃濕熱所致。
常用藥:瀉黃散。
口酸 口酸多見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中醫(yī)認為是肝膽之熱乘脾所致。
常用藥:左金丸。
口苦 口苦常與膽汁代謝失常有關,多見于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中醫(yī)認為是肝膽有熱、膽氣熏蒸所致。
常用藥:龍膽瀉肝湯。
口辣 高血壓、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長期低熱的患者常有口辣的感覺。中醫(yī)認為,口中有辣味、或舌體麻辣,或挾有腥氣,多為肺熱所致。
常用藥:瀉白散。
口咸 慢性咽喉炎、口腔潰瘍、慢性腎炎、腎功能損害的患者常會感到口咸。
常用藥:知柏地黃丸。
口淡 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疾病、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與微量元素鋅的缺乏、蛋白質及熱量不足所造成的疾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味蕾退化,都會覺得口很淡,吃東西覺得無味。
常用藥:參苓白術散。
無論是口臭還是口腔出現甜、酸、苦、辣、咸、淡等異味,治療的時候都需從原發(fā)疾病入手。當引起該癥狀的疾病治愈,口腔就會恢復正常氣味。
>> 鏈接
唐代著名詩人宋之問,在武則天掌朝時曾充任文學侍從。宋認為自己人長得儀表堂堂,出類拔萃,詩文也做得好,應該受到武后的寵愛,可是武后卻一直未曾垂青。宋被冷落,又不甘心,于是寫了一首艷詩獻給太后,以期獲得武則天的重視。然武后讀后,竟一笑置之,并說:“宋卿哪方面都不錯,就是自己不知道有口臭的毛病?!彼温勚呃o比。從此,人們就經??匆娝诤u舌香,以解其臭。
雞舌香即丁香。丁香氣味芬芳,其種仁由兩片形狀似雞舌的子葉包合而成,故得此名。雞舌香乃是古代宮廷的“口香糖”,舉凡宮廷的近侍或朝廷重臣向皇上啟奏時,均要口含雞舌香,以求對著萬歲爺口吐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