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萍
米東區(qū)三道壩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烏魯木齊 831400
新稻11號栽培技術
劉雪萍
米東區(qū)三道壩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烏魯木齊 831400
米東區(qū)三道壩鎮(zhèn)主產水稻。在種植過程中,由于采用地下水灌溉,因此大米產量高、品質佳。本文根據(jù)新稻11號在三道壩鎮(zhèn)的引進種植情況,對其品種特征特性和栽培技術進行總結,以提高本地水稻的種植水平。
水稻;新稻11號;種植技術
1.1 植株特性
株型適中,葉片寬度中等,幼苗健壯,莖稈堅韌,株高90~105cm,成熟一致。
1.2 種子特性
無芒,籽粒呈長圓形,長7~8mm,寬3~4 mm,穎殼、護穎黃色,千粒重25~27g。
1.3 穗部特性
穗長17~20cm,中等穗型,每穗80~110粒,結實率90%~94%,屬中穗型粳稻。
1.4 分蘗力
分蘗力一般。在中等肥力、基本苗6~8萬株/ 666.7m2情況下,單株分蘗可達6~7個,分蘗成穗率70%~85%。
1.5 生育期
4月10日左右播種育苗,5月10日-20日插秧,7月下旬抽穗,9月10日-20日成熟,生育期為155d左右,屬于中晚熟中等穗型品種。
1.6 抗病能力
苗期和成熟期比較耐寒,抗稻瘟病,抗倒能力一般。
1.7 產量
一般稻谷產量680~760kg/666.7m2,高產田達到850kg/666.7m2左右,糙米率81.7%,精米率74.3%。
2.1 秧田準備
米東區(qū)育秧采取薄膜水育秧方式。4月初,開溝整平做畦。秧田寬1.5m,長30m,溝深25 cm,寬40cm。施入有機肥2000kg/666.7m2、二銨30kg/666.7m2,畦面淺翻15cm。然后,放水平整秧田,平整后高差不超過2cm。
2.2 種子處理
4月初曬種3~4d,采用藥劑浸種預防惡苗病,選用咪酰胺浸種72h后,清洗后清水浸泡72 h進行催芽。
2.3 播種
一般4月10日-15日播種,播種量6~8kg/666.7m2,基本苗7~8萬株/666.7m2,有效穗30~35萬穗/666.7m2。
2.4 苗期管理
2.4.1 出苗期
從播種到一葉一心,膜內溫度保持在30℃左右,膜內溫度達到35℃,進行小通風降溫。期間畦面不能灌水,只在溝中灌水。
2.4.2 煉苗
一葉一心到兩葉一心為煉苗時期,膜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晴天上午膜內溫度接近適溫時,打開兩頭通中風。此時管理措施應上控下促,促進根系生長。
2.4.3 揭膜
三葉一心時,一般苗高15cm,即可揭膜。8:00開始揭膜,先放水,防止溫度、濕度變化幅度過大,造成青枯苗。
2.4.4 追肥
一般揭膜后3~5d,追施尿素8~10kg/ 666.7m2。結合噴施立枯凈和磷酸二氫鉀,防止營養(yǎng)不夠和病害的發(fā)生。
2.5 田間管理
2.5.1 整地犁地
5月初結合犁地,撒施鋅肥2kg/666.7m2、二銨25kg/666.7m2、有機肥1000kg/666.7m2左右,深翻25cm,放水,平整地塊。
2.5.2 合理密植
米東區(qū)適宜插秧期一般在5月12日、20日,做到淺水插秧,株行距為26cm×10cm,每穴3~4株,插秧深度2cm左右。
2.5.3 合理追肥
追施尿素總量一般為25kg/666.7m2。插秧后7天追施一次,分蘗期追施2~3次,抽穗開花期追施1~2次。齊穗后,追施磷酸二氫鉀200g/666.7m2,一般2次。
2.5.4 水層管理
要求寸水活棵,淺水攻苗。插秧后2~3d,灌6~8cm深水層護苗,以利于秧苗返青成活。返青后,水層保持在2cm,提高地溫,以利于分蘗長根。深水保穗:就是在長穗時灌水保胎,稻田水層保持在8~10cm,不可斷水。抽穗前3~5d,降低水層,水層深度為3~5cm,不能斷水,這對產量至關重要。干濕結籽:水稻進入灌漿期,采取干濕交替管理,3~5d灌水一次,自然落干后再灌,滿足此時水分和地溫的要求。一般在收割前7d斷水。
2.6 化學除草
耙地后,撒施農思它300g/666.7m2,保持水深3~5cm,保證后期稻田無雜草。
2.7 稻瘟病、惡苗病的防治
選用咪酰胺、多菌靈浸種防治。6月下旬到7月上旬為稻瘟病多發(fā)期,采用甲基托布津和三環(huán)唑防治。當田間出現(xiàn)病斑時,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00g/666.7m2,兌水45kg/666.7m2噴霧防治。
[1]鄧寒.插秧水稻667㎡產800千克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學,2011(2):5-6.
[2]李新華.優(yōu)質中晚熟水稻直播防倒栽培措施[J].農村科技,2009(4):6.
[3]張栩,王書玉,薛應征,等.新稻11號栽插密度與氮肥運籌的研究[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2):1-4.
[4]魏玉波,梁乃亭,哈麗且木,等.抗爆腰型水稻新品種新稻11號的選育研究[J].新疆農業(yè)科學,2006(5):429-431.
劉雪萍(1975年10月—),本科學歷,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
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