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陸民 劉 燕
(湘潭大學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 湖南湘潭 411105)
中菲南海對峙的深層原因及對東盟的雙重影響
朱陸民 劉 燕
(湘潭大學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 湖南湘潭 411105)
近年來南海局勢持續(xù)緊張,中菲南海對峙是南海問題惡化的表現(xiàn)。此次對峙原因多樣,其中菲律賓借機轉移國內激烈的矛盾和美國的支持是其持續(xù)強硬的動力,而中國方面的原因同樣令人深思。中菲南海對峙影響深遠,尤其是對東盟產生了雙重影響,一方面,對峙造成了東盟一定程度上的分裂。另一方面,對峙又促進了東盟某種程度的整合。
中菲南海對峙;深層原因;東盟;雙重影響
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國漁船進入黃巖島泄湖躲避惡劣天氣,菲律賓海軍隨即調動“德爾畢拉爾號”巡邏艦前往查看,并利用海軍炮艇把瀉湖入口堵住,隨后菲艦派出12名士兵,其中6人攜帶武器進入瀉湖,企圖登船拘捕中國漁民,在這緊急時刻,兩艘中國海監(jiān)船——“海監(jiān)75”及“海監(jiān)84”及時駛至,擋在中國漁船前面,阻止菲律賓人員登上中國漁船,維護中國漁民的正常利益和中國海洋權益。中菲雙方隨后發(fā)生對峙,對峙行為一直持續(xù)三個多月[1]。這是有史以來在南海發(fā)生的持續(xù)時間最長、影響范圍最廣、影響程度最深遠的對峙,引發(fā)全球廣泛關注。
政治、經(jīng)濟、軍事小國菲律賓敢于在關系到中國核心利益的南海地區(qū)與中國強硬對峙,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導致中菲南海對峙的原因多種多樣,既有菲律賓國內原因,又有區(qū)外大國因素,還有中國崛起等因素,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一)菲律賓方面的原因是對峙的根本原因
1、菲律賓總統(tǒng)阿基諾三世轉移國內矛盾、維護政權穩(wěn)定的需要。菲律賓是政治小國,且經(jīng)濟落后、軍事孱弱,之所以屢次敢在南海問題上挑釁崛起中的中國,其國內原因是根本原因。挑起中菲南海對峙是阿基諾政權轉移國內日益凸出的矛盾、維護期政權安全的有效手段。政治上,阿基諾三世利用其雙親的政治威望和民眾對前總統(tǒng)阿羅約的不滿才得以上臺執(zhí)政,因此阿基諾政權根基十分不穩(wěn)。據(jù)調查,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阿基諾三世政府的公眾滿意率下降達18%。而在2012年頭三個月,支持率又下降了10%[2]。為改善政府形象,鞏固自身統(tǒng)治地位,阿基諾借機挑起南海爭端,企圖轉移國內民眾視線,提高政府可信度。經(jīng)濟上,菲經(jīng)濟孱弱,阿基諾三世上臺后,失業(yè)增多,國民收入減少,國內矛盾凸顯,雖采取過措施,但并無成效,引發(fā)民眾強烈不滿。同時,菲覬覦南海豐富的漁業(yè)、油氣資源良久,且已大量開采油氣,將南海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轉化成經(jīng)濟利益,菲國內最先進的巡邏艦就是利用實際采氣區(qū)已位于我國擁有主權的“九段線”內的馬拉帕亞天然氣田開采收益所購。這是菲挑起爭端的經(jīng)濟動機。軍事上,針對菲國內關于阿基諾三世“兵變”的流言和政府無力鎮(zhèn)壓的毛派和共產黨游擊隊,菲不惜挑起南海對峙,在對峙中扮演“受人欺負的小弟弟”,如此便可以理直氣壯地向美國索求軍事援助,購買更多武器,加強美菲軍事演習,強化美菲軍事同盟關系等,震懾國內反政府武裝,保證國內的穩(wěn)定與安全??傊?,菲律賓為保證政權的穩(wěn)定,轉移國內的尖銳矛盾,借機挑起中菲南海對峙,以維護其國家利益。
2、阿基諾三世的個人因素。國際政治認知心理學認為,個體是外交決策和國家行為的重要行為者[3]。在沃爾茲看來,人性在國際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認為戰(zhàn)爭的最重要根源在于人性和人類行為[4]。阿基諾三世作為菲律賓的總統(tǒng),是菲對外決策的主要主體,其對菲對外政策無疑有著重大影響。阿基諾三世是官方傳記中的多面能手和娛樂頭條中的“花花公子”,他優(yōu)柔寡斷、固執(zhí),在政治上只是個1998年才涉及政壇的新手,行政管理經(jīng)驗匱乏,執(zhí)政能力欠佳,而且只聽從少數(shù)幾個親信和顧問的建議。在黃巖島對峙上,他也沒有按慣例咨詢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委員會的意見。喜歡無拘無束的阿基諾三世執(zhí)政兩年后,面對依然矛盾重重的國內環(huán)境,急需挑起南海對峙來改善個人形象,同時彌補個人能力不足的缺陷。因此,從派軍艦挑起對峙到對峙期間一系列持續(xù)強硬的言行都成為阿基諾三世塑造其“鐵腕領導人”形象的最佳手段。
3、菲律賓對國際形勢的誤判。菲律賓在黃巖島問題上之所以有“蚍蜉撼大樹”的勇氣和信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菲律賓對中國、美國及東盟的戰(zhàn)略誤判。(1)菲律賓認為中國趨向于“避戰(zhàn)”、“怕戰(zhàn)”。中國正處于經(jīng)濟建設的關鍵時期,中國政府一貫堅持對周邊國家實施“睦鄰”、“安鄰”政策,為集中精力發(fā)展經(jīng)濟營造良好的周邊國際環(huán)境。因此,阿基諾三世政府認為一般情況下中國會竭力避免與周邊鄰國的沖突。阿基諾三世在2012年4月3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認為中國不會在黃巖島問題上與菲律賓開戰(zhàn)。”[5]菲律賓防務專家阿特·維拉桑塔則發(fā)表評論文章認為“‘卡拉延群島’距離中國湛江的海軍基地有1000多海里,中國的戰(zhàn)艦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到達,而在此之前,菲律賓和盟國的軍隊早就開到海面上去了。”這就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抑制了中國對菲律賓開戰(zhàn)。此外,他還認為“復雜的周邊局勢、經(jīng)濟建設的艱巨性以及政府換屆的敏感期,是中國出兵黃巖島的三大制約因素?!盵6]對于中國形勢的誤判使得菲律賓挑釁中國南海主權行為得以形成。(2)認為美國會對菲律賓提供無限幫助。菲律賓是美國的前殖民地,獨立后的菲律賓沒有與東南亞其他殖民國家脫離其宗主國一樣脫離美國,而還是在各方面極大程度上依賴美國,美菲1951年的雙邊防衛(wèi)條約被菲律賓視為永恒的庇護所。此外,2011年,奧巴馬政府明確宣布要把其外交、經(jīng)濟和軍事資源集中到東南亞[7]。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菲律賓挑起黃巖島對峙的勇氣。美國“重返東南亞”被菲律賓視為美國對其無限支持的重要來源。(3)在東南亞地區(qū)層面上,菲律賓認為東盟會與其一道在南海問題上對抗中國。東盟是東南亞地區(qū)最大的國際組織,近年來已成為維護東南亞地區(qū)經(jīng)濟穩(wěn)定發(fā)展和地區(qū)安全的最重要載體。同時,東盟在南海問題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東盟成員國中與中國有南海主權爭端的有四國,相同的利益使菲律賓認為它們是同一戰(zhàn)壕的盟友。菲律賓是東盟的成員國,東盟會在道義上支持它對華南海主張。同時,中國近年來在東南亞的影響力迅速上升,已成為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軍事力量的增強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東盟的恐懼。面臨相同的威脅,菲律賓認為東盟會支持菲律賓的南海挑釁??傊瑢τ谥袊?、美國和東盟的形勢誤判讓菲律賓認為擁有了挑起南海對峙的能力。
(二)區(qū)外大國尤其是美國的插手是推動菲律賓持續(xù)強硬的外部動力
近年來,區(qū)外大國的介入使南海問題逐漸復雜化、國際化,菲律賓則乘機借外部勢力,在南海問題上日漸強硬。
日本外相在2011年訪問印尼時提出“有必要構建多邊框架解決南海主權爭議問題”,標志著日本正式插手南海問題。2012年,日本承諾提供菲12艘巡邏船。印度和俄羅斯也急于插手南海。域外大國的介入攪亂了南海局勢,而美國的介入則是菲律賓敢于挑起南海對峙的最大外部推動力。
事實上,美國近來實施的重返亞洲戰(zhàn)略主要有兩個目標:一是加固對中國的包圍圈,遏制中國的崛起;二是削弱中國在亞太地區(qū)的影響力,維護美國自身的領導權。在達到以上兩個目標過程中,東南亞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東南亞戰(zhàn)略地理位置重要,又是各種文明的交匯地帶,對美國而言,它是連接從印度到韓國、日本“民主共同體”的重要鏈條,而且也是最薄弱的一環(huán)[8]。美以往的“三島鏈”政策隨著中國向海洋進軍的進程而逐漸被沖破,美國必將尋求遏制中國和平發(fā)展的新手段。但由于十年反恐戰(zhàn)爭,美國對東南亞地區(qū)有所忽視,近年來中國在該地區(qū)影響力的快速上升使得美國重新加大力度介入該地區(qū)事務。2011年,美國務卿希拉里高調宣布21世紀將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9]。美國防部長帕內塔在2012年7月的香格里拉防務對話會議上宣布將美國海軍力量的60%轉移到太平洋地區(qū)以滿足美國新的太平洋戰(zhàn)略[10]。通過每年成百上千次的港口訪問和軍事演習,太平洋艦隊宣示了它的存在和能力。而東南亞國家慣于實施“大國平衡”戰(zhàn)略,對美國介入東南亞特別是南海問題持較歡迎態(tài)度。南海是連接三洲兩洋之地,從地緣政治上看,誰控制了南海,誰就控制了周邊各重要海峽,誰就控制了整個東亞與太平洋地區(qū)[11]。美國的介入使其他南海主權聲索國在南海問題上日漸強硬。早在2000年,美菲“肩并肩2000”演習結束后,菲軍方就宣稱:“事實已經(jīng)告訴我們:菲律賓太需要美國了?!薄ⅰ把萘晿酥局谀虾Ec中國的實力更加平衡。”[12]事實上,菲方敢于挑起南海對峙,完全是仗著有美菲軍事協(xié)定的保護,想置菲對南沙群島的爭奪于“美菲共同防衛(wèi)條約”框架之內,而美則樂得其所,借機重新調整其在東南亞的戰(zhàn)略部署。2012年4月16日,在中菲對峙持續(xù)升溫時期,美菲又舉行了人數(shù)創(chuàng)歷年之最(菲參演士兵2300名,美士兵4500名)的聯(lián)合軍演,并首次邀請部分東盟國家、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的10名觀察員;此外,希拉里表示美國在維護南中國海的和平、穩(wěn)定與自由通航方面有“明確利益”;美國還提供菲律賓數(shù)目可觀的武器,派遣核潛艇造訪菲律賓,并準備為菲方裝備路基雷達[13]。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菲南海對峙中菲律賓首先出動的“德拉畢爾號”軍艦就是美國出售給菲律賓的二手艦艇。而且,菲還要求美國派反潛戰(zhàn)機監(jiān)視南海有爭議海域,而美軍方承諾幫助菲建立最低限度的可靠防御系統(tǒng)。這都是明顯對菲律賓在中菲南海對峙中的支持行為。此外,早在2011年11月16日,美國務卿希拉里就與菲外長羅薩里奧簽署了《馬尼拉宣言》重新確立了美菲雙邊安全關系并就解決南海地區(qū)爭端尋求更深雙邊對話[14]。有了美國的這些支持,菲律賓才有“蚍蜉撼大樹”的信心和勇氣。
(三)中國方面的原因是菲律賓敢于挑起南海對峙的重要外因
1、一方面,中國致力于國內經(jīng)濟建設,軍事實力尤其是海軍實力不強,恪守和平解決南海問題的信條被菲律賓等南海聲索國認為是軟弱的標志,因此助長了其囂張氣焰;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成為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大國,海上力量更發(fā)展迅猛,這給南海周邊國家造成嚴重心理恐慌,導致其認為要趁現(xiàn)今中國海事力量尚弱時加大挑釁中國南海主權力度,以獲得最大利益。早在199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采取了“近海積極防御”的戰(zhàn)略,這個戰(zhàn)略預計10-15年形成中國海軍向海洋進軍的能力,以確?!皩Φ谝粛u鏈內海域的有效控制”,還可能包括臺灣和南中國海。盡管中國海軍目前還限制在近海能力之內,但東南亞國家對于中國軍隊投射能力發(fā)展的擔憂加強了東盟對中國海軍在南中國海地區(qū)的行動的敏感。作為回復,一些東南亞國家開始采取有限的但很重要的軍事現(xiàn)代化措施,增強其自身管理和控制能力,而這正增加了南中國海地區(qū)軍備競賽的潛在可能性[15]。2011年8月10日,中國首艘航母瓦良格號首次試航,標志著中國海上力量進入一個全新時期。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威脅論”再掀高潮。為阻礙中國和平崛起,南海周邊國家圍繞南海問題大作文章。他們深知中國目前的海軍力量還未正式強大,是目前所有大國中唯一沒有航母,更無航母編隊的國家,海事力量遠落后于國力的發(fā)展。有中國官員主張,中國必須發(fā)展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來保護海上交通。這引起了世界主要大國尤其是美國,擔憂中國政治霸權和海上力量的優(yōu)勢將會給南海帶來的影響[16]。隨著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中國威脅論”在菲律賓又有了相當?shù)氖袌觥S杏^察家認為,菲律賓存在的一種觀點是:中國還在崛起過程中,目前是其維持在南?!皩嶋H存在”和繼續(xù)侵占中國南海海域主權的最后“機遇期”。在國內,民意也支持對華采取更為強硬的態(tài)度[17]。
2、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合理合法維權被美國等大國解讀為挑戰(zhàn)地區(qū)秩序,因此加大了對菲律賓等南海聲索國的支持,遏制中國。2011 年,中菲、中越在南海地區(qū)發(fā)生對峙和摩擦事件后,美國參議員兼參議院外委會東亞-太平洋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吉姆·韋伯( James Henry Wabb Jr.) 6 月 13 日對中國在地區(qū)爭端上的行為表示譴責,同時認為美國政府在南海地區(qū)安全形勢緊張之際的表現(xiàn)過于軟弱[18]。2011年6 月 27 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決議,譴責了中國在南海地區(qū)的示強,強調各方應采取多邊、和平手段解決有關爭議,并表示將支持美國軍隊在南海地區(qū)為維護國際水域和天空航行、飛行自由所采取的一切連續(xù)性行動,主張美國在地區(qū)的軍事直接介入中國與菲律賓、越南等國的紛爭與摩擦[19]。因此,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任何言行都會招致南海聲索國和美國的歪曲解讀,不可避免地惡化南海局勢。
隨著地區(qū)資源和航線重要性日益上升,南海戰(zhàn)略位置日漸凸出,南海問題逐漸成為世界熱點問題。而東盟十國中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有爭議的就有五國,其中越南、菲律賓與中國的矛盾尤為激烈,南海問題對東盟有著日益重要的影響,尤其是此次中菲南海對峙對東盟造成了雙重影響。首先,中菲南海對峙使東盟內部對其態(tài)度各異,導致東盟整體產生裂痕;其次,在對峙持續(xù)的情況下,東盟為彌補裂痕而采取的緊急措施,促使東盟在某些方面更加團結,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又促進了東盟的某種程度的整合。
(一)中菲南海對峙對東盟的分裂作用
2012年7月,東盟外長會議由于東盟各國對南海問題看法不同而陷入分歧,且會議在45年來首次沒有發(fā)表聯(lián)合公報的奇異現(xiàn)象下遺憾落幕。2012年東盟10+1外長會議上,各方就南海行為準則及會后發(fā)表的聯(lián)合聲明出現(xiàn)較大分歧。尤其是菲律賓與東道國柬埔寨就聯(lián)合申明中有關南海問題的措辭分歧很大。由此可以看出,中菲南海對峙造成了東盟一定程度的分裂。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菲美軍事上過于接近,導致菲律賓與東盟其他成員國的關系緊張。2012年4月16日美菲舉行空前規(guī)模的聯(lián)合軍事演習;美國還在22國環(huán)太平洋軍演時又與菲單獨軍演。2012年7月2日,美菲海軍及海岸警衛(wèi)隊舉行大規(guī)模海上戰(zhàn)備合作與聯(lián)合演習,當天,菲總統(tǒng)表示,可能邀美在南海部署反潛機[20]。此外,菲還邀美重返二戰(zhàn)時期的蘇比克和克拉克軍事基地,作為回報,美國聲稱將向菲律賓提供一艘二手海岸警衛(wèi)隊巡邏艦以加強其薄弱的防衛(wèi)能力。軍事援助方面,美對菲承諾在2011年的基礎上增加一倍,達到三千萬。此外,美國表示會把海軍力量的60%都部署在太平洋地區(qū)[21]。事實上,自2005年以來,菲律賓就依照《美菲共同防御條約》(MDT)和《美軍協(xié)防訪問協(xié)議》(VFA)的規(guī)定,不斷央求美國提供現(xiàn)代化武器,美菲軍事關系急劇升溫。一方面,菲乘機提升國家軍事能力,有利于穩(wěn)定當局政權;另一方面,菲利用美菲盟友關系,獲得美國支持,在中菲南海對峙中更趨強硬。同樣,這種強硬也被帶到菲律賓與東盟關系中,惡化菲律賓同周邊國家的關系,打破以往東盟國家間關系的平衡狀態(tài),這對東盟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威脅,甚至引發(fā)東南亞國家間軍備競賽。事實上,在廣袤的南海中,不止中國與東盟國家有南海爭端,東盟國家之間也有關于南海島礁和領海的爭端。越南提出對南沙群島所有島嶼及鄰近海域都有主權,而菲律賓則認為南沙群島東部的禮樂灘、西月島一帶是菲領土,將其劃歸為菲律賓群島的一部分,菲律賓還與馬來西亞在校尉礁歸屬上有沖突,兩者的沖突甚至導致第三屆東盟峰會的一再推遲[22]。此外,菲律賓與越南在司令礁主權上也有分歧,對于2009年菲律賓通過《領?;€法案》把黃巖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歸菲領土的行為,越南進行了嚴重抗議。菲律賓與印度尼西亞也有關于南海島嶼的爭端。東盟鄰國之間的領土領海爭端及美國重返東南亞戰(zhàn)略的實施導致美菲關系重新升溫。歷史發(fā)展實踐表明,美菲關系升溫是以菲律賓東盟關系降溫為代價的,這就意味著美菲關系越密切,菲律賓東盟的關系就大幅減弱。
2、東盟一些國家認為中菲南海對峙是中菲雙邊對峙,這與一心想把南海問題東盟化的菲律賓等個別東南亞國家的利益相矛盾,第一次導致東盟內部一些單個國家不顧東盟的團結和整體利益而追求自身私利[23],從而導致東盟分裂。柬埔寨明確表示“不要把東盟的聯(lián)合公報變成南海問題的人質,南海問題是東盟內部一些國家與中國的問題,而不是整個東盟的問題”。這被菲解讀為柬在南海問題上支持中國。菲對柬“因一些東盟國家和其鄰國的雙邊沖突,東盟第一次沒能達成聯(lián)合聲明”的說法持很大異議[24]。此外,泰國也表示,今后三年不會讓南海問題阻礙東盟與中國的協(xié)調與合作。事實上,中沙群島的黃巖島對峙只涉及中菲,黃巖島的主權歸屬只卷入中菲雙方,東盟其他國家在此問題上與中國并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因而在菲律賓要求把黃巖島爭端寫進聯(lián)合公報問題上并不響應,甚至還持反對態(tài)度。東盟其他國家深知,東盟會議并不是解決中菲黃巖島爭端孰是孰非的法庭。就連一貫在南海問題上支持菲律賓的越南,此次也“噤若寒蟬”,并沒有發(fā)出明確支持菲將黃巖島爭端寫進東盟聯(lián)合公報的聲音??傊?,菲律賓執(zhí)意將中菲黃巖島爭端寫進聯(lián)合公報的行為并沒有得到東盟其他國家的支持,而菲律賓的強硬則加深了東盟之間的分裂間隙。
3、菲越輪流攪局南海,引發(fā)東盟其他國家擔憂南海局勢,造成東盟無法團結一致致力于建設東盟共同體。2012年的南海局勢可謂暗流涌動、異常兇險。作為南海問題主要挑釁國,菲律賓和越南以多種手段挑釁中國的力度和頻率在加強。菲越以“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方式輪流攪局南海。中菲南海對峙后,菲律賓外交上空喊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軍事上卻大力購買武器,加強美菲軍演。政治上叫囂把爭端提交國際法庭。輿論上挑動國內民族情緒,不遺余力地將黃巖島問題復雜化、擴大化、國際化。就在中菲南海對峙稍微降溫之際,越南又挑起南海緊張局勢。2012年6月初,越南在中國南沙群島中的南威島安裝了一面世界最大的馬賽克越南國旗。2012年6月18日,越南第一次使用蘇27戰(zhàn)斗機巡邏南沙群島。2012年6月21日,越南國會公布《海洋法》,以基本法形式宣稱對西沙和南沙的主權與管轄權,進一步惡化了中越關系。2012年6月底,越南對中海油在南海9個區(qū)塊正常的油氣勘探招標行為進行無端指責,并支持其民眾在中國駐河內大使館示威游行[25]。進入2012年7月,菲總統(tǒng)發(fā)表國情咨文稱菲律賓對黃巖島擁有主權,且強硬要求中國不要侵犯菲律賓領土,必須尊重菲律賓主權。面對菲方在黃巖島問題上的無理取鬧,中國國防部長表示在堅持外交途徑解決爭端的情況下,中國軍方行動會根據(jù)國家外交需要調整。中國雖始終堅持以和平的外交手段與南海爭端聲索國對話,但中國也從未放棄使用軍事手段保護自己的“核心利益”[26]。這在中越中沙海戰(zhàn)中已經(jīng)得到了檢驗。東盟其他國家深知,一旦爆發(fā)南海戰(zhàn)事,屆時整個東南亞地區(qū)都是戰(zhàn)場,對東盟所有國家將是毀滅性打擊,這是東盟極力避免的。因此菲越在南海問題上的非理性行為將其與東盟其他國家的分歧加深,加重了東盟的分裂傾向。
4、菲熱炒南海問題,有意挑撥中國與東盟其他國家間關系,但東盟大部分國家意識到中國東盟關系合作是主流,不愿充當菲律賓為加強與中國對峙的工具。2012年4月22日,菲外長在宣稱中國對南海的主權聲索“毫無根據(jù)”,呼吁東盟國家針對“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新一輪‘挑釁’表明立場”[27]。對此,東盟其他國家無任何響應,他們清楚中國東盟關系中合作是主流,東盟搭乘中國經(jīng)濟快車,獲益頗多。中國已是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也成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一旦因中菲南海對峙導致中國東盟關系破裂,東盟各國國家利益必將受到巨大打擊。因此,在菲律賓將其私利強加東盟的情況下,東盟內部其他國家拒絕是必然,從而導致分裂的后果。
5、菲律賓通過中菲南海對峙加速軍隊現(xiàn)代化,催化東盟國家的軍備競賽,增加東盟內部的敵意。對峙期間,菲律賓外長羅薩里奧和國防部長加斯明都訪問過美國,向其請求對菲的軍事援助。而美國方面亦表示幫助菲律賓建立最低限度的有效防御系統(tǒng),幫助菲軍隊現(xiàn)代化。這給東盟其他國家造成一定程度的憂懼,他們也紛紛加緊軍隊尤其是海軍建設。事實上,新世紀以來,東盟各主要海洋國都加緊了海軍現(xiàn)代化進程。馬來西亞曾向德國采購多艘護衛(wèi)艦,海軍實力邁上新臺階。2015年前,越南海軍裝備的更新?lián)Q代有望完成,屆時越海軍遠洋護航和海上作戰(zhàn)能力將接近現(xiàn)代化海軍的要求。新加坡力爭海軍水面艦艇實力超過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國海軍總和。印尼通過與俄羅斯近幾年的軍事合作,海軍裝備更新速度明顯加快[28]。東盟各國擴充海軍軍備與東盟倡導的加強合作、增進和解氣氛極不協(xié)調,導致東盟成員國之間的政治分歧和利益沖突擴大化,這對處于建設一體化關鍵時期的東盟來說不得不引起重視。此外,東盟成員國之間也有很多在海域劃界、領土爭端等方面的矛盾,中菲南海對峙可能成為導致這些問題進一步惡化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從而直接中斷東盟一體化進程。
(二)中菲南海對峙對東盟的整合作用
中國古語有云:“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精煉闡述了禍福的相互轉化。中菲南海對峙導致了東盟某些方面的分裂,但在某些方面又促進了東盟的整合。中菲南海對峙對東盟的整合作用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東盟采取的各種修補裂痕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維護并促進了東盟的團結。早在1997年爆發(fā)的席卷東南亞的金融風暴就讓東盟認識到團結非比尋常的重要性:只有“抱團”才能取暖,方便互助。而一貫堅持“不使用武力和和平解決爭端”原則的東盟意識到如果任憑菲為一己之私而不計后果地挑戰(zhàn)中國的耐性,南海地區(qū)將不復和平與安寧。因此,為了不讓中菲南海對峙破壞東盟的團結,東盟一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盡力不讓菲律賓在挑釁的道路上走得更遠。2012年7月舉行的外長會上東盟達成了一大共識:倘若東盟陷入菲中之間的雙邊爭議,勢必影響整個地區(qū)的合作與發(fā)展大計,嚴重背離東盟的共同利益。東盟前秘書長素林曾在受訪時表達了“南??赡茏兂蓙喼薜摹屠账固埂盵29]的擔憂,屆時整個東南亞、東亞都將牽涉其中。此外,新加坡外長尚穆根受訪時也表示,南海議題牽涉到潛在可開發(fā)的資源,各國不能低估南海議題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萬一發(fā)生后的結果。但他還表示不管是南海聲索國還是非聲索國,各國都需要保證能和平調解爭議[30]。更重要的是,2012年7月東盟外長會因中菲南海對峙而沒能發(fā)表聯(lián)合公報后,印尼外長隨即對東盟6個成員國展開旋風式訪問,馬蒂此次出訪第一站即為菲律賓,就是為了安撫菲的不滿情緒,以尋求同一立場,彌合東盟內部在南海問題上出現(xiàn)的分歧。
事實上,菲律賓也不能在綁架東盟的道路上滑得太遠,因為它非常清楚東盟是其南海維權的重要依靠力量之一,只有重回理性,依靠東盟力量,才能保住既得利益。菲律賓國家經(jīng)濟與發(fā)展機構認為菲律賓的外交政策基于八大因素,其中第二條就是菲律賓的外交政策越來越需要與東盟相一致。而菲外長羅薩里奧也曾提出團結東盟的特別意義,稱菲律賓只有依靠東盟這樣一個區(qū)域組織才能幫助該國解決領土爭端[31]。菲國防部長加斯明曾稱,我們需要以一個聲音發(fā)聲,如果我們聯(lián)合起來,就可以應對大國。因此,東盟其他成員國最終與菲律賓達成了東盟外長關于南海問題六條原則的聲明,維護了東盟的團結形象。
另一方面,東盟對菲律賓事實上的偏袒行為也促進了東盟的抱團。眾所周知,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一貫主張由直接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基礎上,依據(jù)公認的國際法通過雙邊友好協(xié)商解決爭議,對于中菲南海對峙也是如此。然而,東盟在2012年7月達成的關于南海問題六原則的聲明中一再提及對東盟成員國海上利益較有利的《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聲明的第四和第六點就指出,東盟成員國將依據(jù)《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和平解決南中國海爭議,并全面遵守包括《公約》在內的國際法。根據(jù)《公約》,一個國家大陸架200海里以內的范圍都屬其專屬經(jīng)濟區(qū),而這正是菲律賓和越南力爭擁有部分南中國海領海權的依據(jù)之一。根據(jù)該公約的條款,中國對于整個南海的主權聲索是無效的。但中國則是根據(jù)歷史文件中的“九段線”指南中國海大部分島礁和海域本來就是其固有領土。《公約》不是規(guī)范國家間領土主權爭議的國際條約,也不可能成為裁判此類爭議的依據(jù),并呼吁當事國依據(jù)歷史事實和國際法解決南中國海爭議[32]。可見,東盟事實的偏袒行為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東盟的團結。
2、中國在對峙中采取的一系列合理維權措施引發(fā)東盟的擔憂,客觀上促進了東盟更加抱團。對峙發(fā)生后,中國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應對,如中國成立三沙市來專門管理中沙、南沙和西沙事務,并建立警備區(qū),負責當?shù)氐能婈犈c地方安全的協(xié)調工作。此外,中國還通過海監(jiān)和漁政的海上力量,通過定期巡航和護漁,強化對中國主張的南中國海的執(zhí)法管轄。通過這些全新而有效的海洋管理手段,強化了中國在南海的政治存在和軍事存在。然而中國這一系列正當?shù)木S權舉措引發(fā)了東盟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在東盟看來,中國的強大不可避免,更不可忽視,中國已經(jīng)成為政治、軍事和安全保障方面需要密切注視的國家。它既可以是一個友好的合作伙伴,從而成為亞太穩(wěn)定的因素,也可以成為對外咄咄逼人的強權大國,成為東盟地區(qū)安全的威脅。因而,不可否認的是,東盟的集體安全體制有對抗“中國威脅”的因素。為了彌補在雙邊對話中單個力量的不足,東盟采取了集體外交的方式與中國抗衡[33]。在南海問題上,之所以提出嚴格遵守國際法而拒絕中國提出的以歷史事實為依據(jù)的雙邊談判,就是因為東盟國家對于與中國進行雙邊談判表示擔憂,他們感覺自己沒有足夠的議價能力與中國抗衡。馬來西亞外長阿尼法·阿曼認為在與中國討論南海問題之前,應先在東盟內部討論成員國之間的存在的重疊的主權聲索。這被認為是馬來西亞希望東盟能夠結成一個更加團結的戰(zhàn)線來面對日益自信的中國[34]。印尼外長納塔萊加瓦曾表示,南中國海地區(qū)的棘手問題需要該地區(qū)的所有國家緊密合作,一道來解決[35]。實際上,東盟還一步步推動制定“南海行為準則”,想以此約束中國。早在2011年,菲律賓、越南就開始推動東盟制定有約束力的南海行為準則。但此時,東盟其他成員國還不為所動。2012年東盟外長會等一系列會議上,正值中菲南海對峙,菲、越力推東盟通過單方面擬定的“南海行為準則”,約束中國在南海地區(qū)的行為。此時雖還是菲越牽頭,但東盟已經(jīng)傾向于在此問題上達成一致。2012年5月31日,時任東盟秘書長素林表示,東盟正努力制定南海行為準則并希望得到相關各方的合作[36]。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為吸取2012年外長會議首次沒有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的教訓,2013年的東盟峰會,東盟各成員國優(yōu)先考慮團結一致,更重要的是,會議發(fā)表了主席聲明,在南海問題上呼吁中國盡早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準則”以避免爭端[37],團結一致應對中國。東盟認為只有盡快落實“南海行為準則”才能確保地區(qū)和平,言外之意即是準則就像一個緊箍咒,能控制中國的南海行為。
3、中菲南海對峙實質上是中國與菲律賓背后的美國對峙,美國強勢“重返東南亞”,引發(fā)東盟國家擔憂,促使東盟更緊密團結,維護地區(qū)主導權。美國重返之路最明顯的就是加強了與東南亞傳統(tǒng)盟友的軍事關系,美國在東南亞的擴軍行動在南海周邊與中國有領土領海權屬爭議的國家中產生了一種期望值,尤其是一些與美國有軍事同盟的國家,期望在與中國的對抗中有美國坐底[38]。然而,美國與東南亞盟友軍事關系的升溫破壞了地區(qū)平衡關系,可能造成東南亞地區(qū)軍備競賽。印尼外長馬提·那塔雷加瓦曾在采訪中對美國的“亞太戰(zhàn)略”表示出戒心。那塔雷加瓦表示,需要就美國對本地區(qū)注意力的增加進行良好的估量,以減少本地區(qū)競爭感和緊張感[39]。就連美國的忠實盟友菲律賓也曾表示,為了對抗中國“大個子”而把美國這個“更大個子”請進來而擔憂。況且,東盟已成為東南亞最具影響的國際組織,在地區(qū)有絕對領導權,面對美國意在重奪東南亞主導權及其他域外大國攪局南海的復雜局面,東盟清楚在南海越來越錯綜復雜的局勢中,東盟只有團結一致才能保住自身利益,只有在東盟框架內協(xié)商一致解決地區(qū)爭端才能發(fā)揮東盟的地區(qū)主導優(yōu)勢,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掌握東南亞地區(qū)事務的主導權。
4、中菲南海對峙所體現(xiàn)的是中美東南亞的權力之爭,東南亞小國意識到只有團結在東盟框架內才不至于成為兩大國競爭的炮灰。隨著亞洲逐漸成為全球經(jīng)濟重心,東南亞的戰(zhàn)略地位不斷凸顯,日益成為中美兩大國競爭的國際舞臺。中菲南海對峙正演變成大國間若隱若現(xiàn)的較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成財稱,亞太到了大國角力的新時代,這與美國加強在亞洲地區(qū)的交往,美軍轉向亞太區(qū)的再平衡戰(zhàn)略,以及中國針對美國遏制戰(zhàn)略的回應有關。他稱這已經(jīng)對東盟造成沖擊,“美國在2010年7月舉行的東盟區(qū)域論壇上介入南中國海糾紛,以及中國拒絕外力介入或區(qū)域參與雙邊糾紛,就是實例”[40]。對于中美在東南亞的角力對東盟的影響,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的歷史學家韋杰夫(Geoffrey Wade)有一個觀點:東盟將沿著大陸成員國和島嶼成員國的裂痕分裂。大陸成員國的政治與經(jīng)濟前途緊系中國更甚于島嶼成員國。韋杰夫認為,中國的“橋頭堡戰(zhàn)略”,即大規(guī)模投資建設水電站、運輸路線、能源網(wǎng)絡、貿易基地和其他基礎設施的戰(zhàn)略,讓中國對大湄公河次區(qū)域國家產生極大影響。韋杰夫表示,美國正是看準了這道裂痕見縫插針。由于美國擁有無與倫比的海上力量,所以島嶼成員國成了施力點,“美國及其盟友試圖通過‘岸外亞洲’安全策略,向島嶼成員國提供替代選擇。它們通過這個策略同菲律賓、印尼、新加坡和澳大利亞建立更密切的防務關系,以削弱它們認為中國日益想要影響和控制這個區(qū)域的意圖?!盵41]東盟認為隨著在經(jīng)濟和軍事上變得愈發(fā)強大,中國在南海主權訴求上的聲音越來越強硬。而美國對日益強硬的中國所作出的反應是,將外交政策重新聚焦于亞洲,增加對菲律賓的軍事援助,讓菲充當馬前卒,想假借東盟形成一個對抗中國的前段陣地,并與緬甸和越南等老對手構筑更加緊密的戰(zhàn)略和軍事關系,憑東南亞國家集體力量牽制中國。東盟前秘書長素林說,“在這兩個大國的擠壓之下,東南亞國家所承受的壓力將越來越大,除非能夠團結在一起,否則他們將被迫選擇站邊?!盵42]雖然說,任何一個東盟成員國都不可能單獨跟中國或美國抗衡,但由東南亞十個小國組成的東盟卻在地區(qū)和全球事務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東盟近年來實施的“大國平衡戰(zhàn)略”目前來說運行得比較穩(wěn)妥,有效維護了東南亞地區(qū)的大國平衡,保證了東南亞各國的國家利益,也促進了東盟的整體政治、經(jīng)濟和外交發(fā)展。因此,東南亞國家必須團結在東盟內才能求得生存和發(fā)展。
2012年4月10日開始的中菲南海對峙似乎并沒有結束,只是隨著中日釣魚島問題的升溫而暫居二線,南海問題和釣魚島問題的此起彼伏,凸顯中國海洋權益正遭受極大破壞,中國海權維護已刻不容緩。中菲南海對峙的直接挑起國雖然是小國菲律賓,但作為美國的前殖民地、軍事盟友,又受美國意識形態(tài)和民主制度的影響,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強硬有其必然因素:美國重返亞洲尤其是重返東南亞戰(zhàn)略是菲律賓敢于挑起南海對峙并在對峙期間持續(xù)強硬的最重要原因。社科院在2013年的《國際形勢黃皮書》中指出,美國于2009年底正式推出了“重返亞太”戰(zhàn)略,試圖謀求單方面強化美國主導的亞太秩序轉變。2011年10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提出了以“亞洲為支點”的新的外交戰(zhàn)略綱領。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隨后強調,美國全球經(jīng)濟、安全和戰(zhàn)略重心將全面轉向亞太。2011年11月,奧巴馬參加東亞峰會時,企圖將南海問題列入議程,唆使越南、菲律賓在南海爭端上大做文章,對中國展開外交圍攻[43]。在重返亞太戰(zhàn)略下的美國重返東南亞戰(zhàn)略必將利用菲律賓作為其戰(zhàn)略依托和落腳點,與中國在東南亞展開新一輪戰(zhàn)略競爭。同時,中菲南海爭端有常態(tài)化和進一步惡化的危險。東盟受南海問題的影響日益增大,且是中美在東南亞實力競爭的平衡調節(jié)者。東盟在其少數(shù)成員國與中國的南海爭端中持何種態(tài)度,如何在美國重返東南亞戰(zhàn)略下再施大國平衡戰(zhàn)略,而快速發(fā)展的中國又將如何應對這些挑戰(zhàn)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1] 中菲黃巖島對峙[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B2%E9%BB%84%E5%B2%A9%E5%B2%9B%E5%AF%B9%E5%B3%99
[2] 田聿.阿基諾三世的算盤:“來一次徹底的洗牌”[EB/O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nanhaizhengduan/content-3/detail_2012_05/11/14466618_0.shtml.2012-05-12/2012-06-10.
[3] 尹繼武.社會認知與聯(lián)盟信任形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0.
[4] 沃爾茲.人、國家與戰(zhàn)爭——一種理論分析[M] 倪世雄,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14.
[5] Christine O.Avenda?o,Aquino sees no war with China.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1:56 am | Monday,April 30th,2012http://globalnation.inquirer.net/35283/aquino-sees-no-war-with-china.2012-04-30/2012-06-10[EB/OL].
[6] Villasanta,Art.Fight for this cause[EB/OL].April 30th,2012 http://opinion.inquirer.net/27871/fight-for-this-cause.2012-04-30/2012-06-11[EB/OL].
[7] Lum,Thomas.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U.S.Interests[EB/OL].April 5,2012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8] Ott,Marvin C.“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Challenge:America’s Responses?”[J] .Strategic Forum,2006.222,October 2006.
[9] Clinton,Hillary.“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EB/OL].November,2011,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10/11/americas_pacific_century.2011-11-10/2012-06-11.
[10] Ring,Andraw H.A U.S.South China Sea Perspecitve: Just Over the Horizon[J].Wetherhea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iairs Harvard University,2012: 45.
[11] Sien,Chia Lin,Colin Mac Andrews.des,Southest Asian Seas: Frontiers for Development[M].Singapore: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1981.226.
[12] 評論:菲律賓軍警為何敢一再制造南海事端[EB/OL].http://news.sina.com.cn/world/2000-06-16/97918.html.2000-06-16/2012-06-12.
[13] 黃巖島爭端背后的美國身影 核潛艇造訪菲律賓[EB/OL].http://news.e23.cn/content/2012-07-13/2012071300517.html.2012-07-13/2012-07-15.
[14] Lum,Thomas.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U.S.Interests[J].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012: 1.
[15] Snyder,Scott.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Prospects for Preventive Diplomacy[Z].Special Report,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5-6.
[16] Ring,Andraw H.A U.S.South China Sea Perspecitve:Just Over the Horizon[J].Wetherhea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iairs Harvard University,2012: 34.
[17] 徐菁菁.黃巖島事件背后:菲律賓的戰(zhàn)略動機 從“卡拉延”到美濟礁 [EB/O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2052060082.html.2012-05-20/2012-07-15.
[18] Tandon,Shaun.AFP: Senator calls for US action on China sea disputes,June 13,2011[EB/OL].http: // webb.senate.gov / newsroom / newsarti-cles /2011 - 06 - 20 - 01.cfm.2011-07-13/2012-07-15.
[19] U.S.Senate Unanimously“Deplores”China’s Use of Force in South China Sea[EB/OL],June 27,2011[EB/OL].http: // webb.senate.gov / news-room / pressreleases /06 - 27 - 2011.cfm.2011-07-27/2012-07-15.
[20] 韓旭陽.阿基諾:可能邀美在南海部署反潛機 [EB/O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nanhaizhengduan/content-3/detail_2012_07/03/15726530_0.shtml.2012-07-03/2012-07-15.
[21] YU Lin-tao.Pacific Push[J].Beijing Review.2012,55(25)
[22] Chin,Kin Wah.Introduction: ASEAN - Facing the Fifth Decade from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J].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Affairs,2007,29(3).
[23] Chye,Tan Seng.After the Phnom Penh AMM Failure: ASEAN needs to regain cohension and solidarity[Z].No.129/2012 dated 16 July 2012
[24] 菲執(zhí)意將黃巖島爭端寫入公報遭東盟多國反對[EB/OL].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20714/1177516.html.2012-07-14/2012-07-20.
[25] 張潔.菲越挑釁 倒逼中國南海戰(zhàn)略[EB/OL].http://iaps.cass.cn/news/507090.htm.2012-07-06/2012-07-20.
[26] Thayer,Carlyle A.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Grounds for Cautious Optimism? RSIS Working Paper[R].14December 2012.5.
[27] 菲律賓呼吁各國就南海對峙選邊站隊,中方回應[EB/OL].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20423/1004957.html.2012-04-23/2012-07-25.
[28] 吳崇伯.東盟國家海軍現(xiàn)代化建設及其對周邊局勢的影響[J].太平洋學報,2010(2)
[29] 本·布萊德.東盟秘書長:南海可能成為“巴勒斯坦”[EB/O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7740.2012-11-28/2013-01-28.
[30] 郭文靜.新加坡外長稱不可低估南海爭議風險[EB/OL].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2-11/3278018.html.2012-11-15/2013-06-27.
[31] 張喆.菲律賓的外交邏輯[EB/OL].http://www.dfdaily.com/html/51/2012/5/11/790193.shtml.2012-05-11/2013-05-28.
[32] 中國學者:中越菲沒輸也沒贏 亞細安六原則 是“中間路線”[EB/OL].http://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politic/southchinasea/story20110722-108398.2011-07-22/2013-01-29.
[33] 吳士存.南沙爭端的起源于發(fā)展[M].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2010:158
[34] 郭文靜.外媒稱馬來西亞敦促東盟在南海問題上團結起來[EB/OL].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2-08/3017790.html.2012-08-12/2013-06-28.
[35] 外媒:中國愿印尼非正式協(xié)調南海爭端[EB/OL].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2-08/12/c_131779487.htm.2012-08-12/2013-06-29.
[36] 郭文靜.東盟秘書長:勿讓南海糾紛影響東盟與中國經(jīng)濟關系[EB/OL].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2-06/2780723.html.2012-06-01/2013-07-01.
[37] 東盟發(fā)表聲明吁中國盡早簽署“南海行為準則”[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426/c70731-21291422.html.2013-04-26/2013-07-01.
[38] 張潔.菲越挑釁 倒逼中國南海戰(zhàn)略[EB/OL].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74_45374.html.2012-07-06/2013-06-25.
[39] 譚利婭.印尼欲借聯(lián)大促東盟與中國就南海問題對話[EB.OL].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2-09/3123373.html.2012-09-13/2013-06-29.
[40] 暨佩娟、韓碩.美國力推南海問題多邊化 個別國家破壞東盟團結[EB/OL].http://world.people.com.cn/n/2012/0726/c157278-18602341-2.html.2012-07-26/2013-06-25.
[41] 菲軍方:中業(yè)島附近海域中國漁船多已撤離[EB/OL].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7-30/1036696975.html.2012-07-30/2013-06-25.
[42] 東盟秘書長發(fā)警告:南海爭端或惡化為暴力沖突[EB/OL].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2-11/3324006.html.2012-11-29/2012-12-28.
[43] 社科院黃皮書:美國“重返亞太”戰(zhàn)略正逐步成型[EB/OL].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12-24/4432125.shtml.2012-12-24/2012-12-29.
TheDeepReasonsofSino-Philippines’SouthSeaConfrontationandDoubleInfluencetoASEAN
ZHU Lu-min,LIU Yan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Hunan,China)
The situation of South China Sea has kept tense in recent years.This problem is represented by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Philippines.There were various reasons for the confrontation.For example,Philippines need to transfer intense inner contradiction,also,American’s support and China’s reason were driving force.The influence of the confrontation is deep and dense.On the one side,it caused some split of AESAN,on the other side,it made AESAN unite more.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Philippines; Deep reasons; ASEAN; Double influence
2013-09-24
朱陸民(1968-),男,漢族,湖南郴州人,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國際關系理論。
劉 燕(1989-),女,漢族,湖南益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從事南亞地區(qū)研究。
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美國重返東南亞的同盟戰(zhàn)略及中國應對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3A094
D823
A
1672-4860(2014)01-00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