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忠 卜 平
1.無錫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江蘇無錫 214000;2.揚州大學醫(yī)學院,江蘇揚州 225001
鼻淵通竅顆粒灌注內窺鏡鼻竇術后的療效探討
李偉忠1卜 平2
1.無錫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江蘇無錫 214000;2.揚州大學醫(yī)學院,江蘇揚州 225001
目的 探討鼻淵通竅顆粒沖洗對功能性鼻內窺鏡術后療效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0年5月—2011年7月符合納入標準的慢性鼻竇炎(2型)住院病人60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采用鼻淵通竅顆粒對術后鼻腔沖洗,對照組用慶大霉素16萬單位、地塞米松5 mg和0.9%生理鹽水250 mL的混合液,兩組均是每鼻腔1次/d,共60 d。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間有效率和治愈率,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術腔黏膜中CD4+T細胞的改變。結果 經治療,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改善LUND-KENNEDY評分。試驗組治愈率(73.33%)和有效率(23.33%)雖然高于對照組(治愈率63.33%,有效率10.00%),但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試驗組總有效率(96.67%)與對照組(73.33%)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減少CD4+T細胞。結論 該研究表明鼻淵通竅顆粒鼻腔沖洗液能更有效地促進術腔粘膜上皮化,能更明顯的促進粘膜纖毛功能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鼻息肉;慢性鼻竇炎;功能性鼻內鏡手術;鼻淵通竅顆粒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chronic sinusitis,CS,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nasal polyps,NP)是鼻科臨床常見病,其臨床發(fā)病率較高,在正常人群中患病率約為4%[1]。而根據(jù)美國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CRS的發(fā)病率高達15.5%[2]。功能性鼻內鏡鼻竇手術(FESS)近年來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鼻腔沖洗是FESS術后治療的重要部分,使用有效的沖洗液術后沖洗鼻腔,可明顯減輕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加速鼻腔鼻竇黏膜上皮修復、再生,鼻腔纖毛數(shù)量增多,排列整齊、致密??捎糜贔ESS術后鼻腔沖洗的藥物種類很多,臨床上目前常用的是溫生理鹽水或單用生理鹽水沖洗,近年來,中藥沖洗液以其獨特的功效,加速術后創(chuàng)面修復的作用而在國內倍受矚目。此次研究是將鼻淵通竅顆粒液用于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術后的鼻腔及鼻竇沖洗,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和隨機對照的原則,收集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的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臨床觀察,選取2010年5月—2011年7月符合納入標準的慢性鼻竇炎(2型)住院病人60例,現(xiàn)報道如下。
在該科住院治療的,內鏡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8年南昌會議診斷標準[3]。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0~56歲,平均42歲: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46例,慢性鼻竇炎(不伴鼻息肉)14例:雙側病變患者53例,單側病變患者7例。將60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各基線指標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病情有可比性。一般資料及分組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鼻內窺鏡成套手術器械及沖洗器械,全自動鼻竇切割器(美敦力XPS—3000型),鼻內窺鏡光學系統(tǒng)(STORT鼻內鏡)、攝錄監(jiān)視系統(tǒng)及打印系統(tǒng)。
觀察方法:采用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按簡單隨機化原則分組,即根據(jù)患者入院次序,按1:1比例分別分到中藥沖洗組和生理鹽水(對照)組。給予南昌會議的“慢性鼻竇炎患者治療術后隨訪表”一份,記錄患者一般信息、主訴、CT及輔助檢查結果;記錄術前及術后2周、30 d、60 d鼻塞、流膿涕、頭痛、頭昏、嗅覺減退、噴嚏等癥狀的改變;術后2周、30 d、60 d鼻內鏡觀察鼻腔粘膜的轉歸愈合情況,分別在術前及術后鼻內鏡檢查、清理時填寫。
所有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術式,由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副主任醫(yī)師以上醫(yī)師實施手術,術后所有病人常規(guī)給予全身用藥抗生素靜點4 d,口服強的松5 d,局部用輔舒良(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噴鼻,2次/d。術后兩組患者術后治療組用中藥制劑沖洗鼻腔,對照組用慶大霉素16萬單位、地塞米松5 mg和0.9%生理鹽水250 mL的混合液。用鼻腔沖洗器將藥液注入鼻內,每次注入后,輕擤鼻涕。每側沖洗100~150 mL鹽水,溫度在37℃左右,1次/d,連續(xù)沖洗60 d?;颊哂诒莾如R手術后5 d左右出院,每周復診在內鏡下沖洗鼻腔、清除增生肉芽、痂皮、水腫樣囊泡及纖維素性粘連等病變組織。術后1個月后改為半個月復診1次,至鼻內鏡術后2個月為止,統(tǒng)計療效。
分別在FESS術后第14天、第 30天、第60天進行LUNDKENNEDY評分 [Lund VJ,Kennedy DW.Staging for rhinosinusits.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7,117(3 Pt 2):S35-40];治療前、治療4周、治療8周時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比較頭痛、鼻塞、濃涕、嗅覺減退四大癥狀改善情況,每項癥狀為1~10分,由患者根據(jù)癥狀進行主觀評價,癥狀最嚴重為10分;綜合評價治療效果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喉科分會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內窺鏡手術療效評定標準(1997.海口)[4],根據(jù)治療前后癥狀,體征和檢查積分總和,按以下公式評定其總和療效。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 >90%為治愈 30%~90%為好轉,<30% 為無效;免疫組化方法觀察兩組治療前后CD4+T細胞的改變。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及率的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提示,術后2周,兩組患者的癥狀與體征打分之和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月及2月治療組打分之和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LUND-KENNEDY評分情況比較(分)
兩組患者治療4周、治療8周后四大癥狀的主觀癥狀評分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4周后試驗組頭痛、鼻塞、嗅覺減退三組癥狀評分改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8周后治療組頭痛、鼻塞、濃涕、嗅覺減退四大癥狀均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 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VAS評分的比較
術后綜合治療2月,試驗組治愈率 (73.33%)和有效率(23.33%)雖然高于對照組(治愈率63.33%,有效率10.00%),但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試驗組總有效率(96.67%)與對照組(73.33%)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的總體療效比較
FESS在近年來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但該方案會導致上皮損傷引起粘膜炎癥反應,釋放出多種細胞因子,使炎細胞聚集、增殖、激活,發(fā)揮局部抗炎作用,因而局部炎癥反應長期存在,屬于術后粘膜功能和結構恢復的主要問題[5]。對于這種情況,及時清理鼻腔及竇腔的血痂、分泌物,恢復鼻腔粘膜的清除功能,從而提高粘膜的免疫功能,對術后轉歸意義重大。
鼻腔沖洗能夠顯著改善鼻腔、鼻竇黏膜的纖毛功能,優(yōu)點在于減少結痂、消除黏膜炎癥和水腫的同時,沖洗掉部分生物膜[6]。鼻淵通竅顆粒為中藥制劑,主要由辛夷,蒼耳子,麻黃,白芷,薄荷等中藥制成。其中蒼耳子有通鼻竅作用,白芷有去風、消水腫止痛等功效。在沈莉莉等人的研究中還表明[7],蒼耳子和白芷共用有抑菌殺菌的功效,能夠調節(jié)人體免疫功能。該次研究中,30例試驗組患者治愈22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達到96.67%。另外,辛夷能夠散風寒,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分泌物吸收,起到通鼻竅的作用[8]。而生理鹽水、慶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沖洗,沒有潤滑作用,鼻腔易干燥、出血,因此療效欠佳?;颊邞迷诒菧Y通竅顆粒鼻腔沖洗液后,頭痛、鼻塞、濃涕、嗅覺減退四大癥狀明顯改善,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鼻淵通竅顆粒鼻腔沖洗液能更有效地促進術腔粘膜上皮化,能更明顯的促進粘膜纖毛功能恢復,是術后鼻腔輔助治療的理想藥物,值得臨床推廣。
[1]劉艷麗,修世國,周海輝.鼻內鏡術后鼻淵通竅顆粒鼻腔沖洗的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1,2(13):308-309.
[2]張鍵銘.鼻淵通竅顆粒治療鼻竇炎66例[J].中國藥業(yè),2013,4(9):58.
[3]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鼻科學組.慢性鼻—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南昌標準)[J].中華耳鼻咽喉大頸外科雜志,2009,11(15):3.
[4]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喉科分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分型分期及內窺鏡鼻竇手術療效評定標準[M].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9,33(2):133.
[5]趙威,吳擁軍.功能性鼻內窺鏡術后慢性鼻竇炎綜合治療研究述評[J].中醫(yī)學報,2013,2(17):188-190.
[6]黃河銀,何恒勝,徐鷗,等.兩種洗液沖洗鼻腔對內鏡鼻竇手術后療效的對比[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3,7(21):353-355.
[7]沈莉莉,肖大江.鼻淵通竅顆粒治療鼻內鏡術后恢復期55例[J].陜西中醫(yī),2011,9(25):1151-1152.
[8]李欣,劉桂英.鼻淵通竅顆粒治療慢性鼻竇炎的療效觀察[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1(2):120-121.
R276.1
A
1674-0742(2014)11(c)-0148-03
李偉忠(1975-)男,江蘇無錫人,學士學位,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耳鼻咽喉工作。
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