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萬富 朱啟海
□ 文/雅侃
小站長有大作為— 記“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技師”趙奇峰
□ 文/陳萬富 朱啟海
趙奇峰在記錄分析數(shù)據變化規(guī)律。
2014年3月10日,天空飄起零星的雪花。乍暖還寒的葦海,遼河油田公司歡喜嶺采油廠齊5號站的幾名采油工人正在對抽油機進行保養(yǎng)。
當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成為熱點話題,站長趙奇峰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技能專家,通過高超的技術和油井挖潛的絕招,使遼河油田累計增產原油6000多噸,節(jié)約生產成本2000多萬元,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5800多萬元。
“做最好的石油工人!”
1993年7月從遼河油田于樓職業(yè)技工學校畢業(yè)后,趙奇峰來到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采油02#站當上了一名采油工。1994年8月份的一天,一臺加熱爐出故障了,噴嘴不出氣,爐子點不著。報修電話已經打了,按照慣例只有一件事可做—等待。
愛動腦筋的巡井工趙奇峰不愿意就這么干耗著,在遼河油田于樓職業(yè)技工學校學習時,他就品學兼優(yōu),門門功課取得第一;現(xiàn)在他走上采油工崗位,他又為自己立下新的目標:做一個最好的石油工人。于是,他拿起扳手、管鉗、手錘、螺絲刀、油抹布、清洗盆,忙前忙后地跑到加熱爐旁邊,小心地拆卸起來,雖然他從來沒修過,甚至還沒見過人家修這玩意兒,但他還是決定親自動手,長長自己的本事。
天寒地凍,北風刺骨。一個小小的未知世界考驗著這個蹲在地上的小巡井工的毅力。全神貫注、小心翼翼,一個個零部件拆卸下來,擦拭干凈,再按順序擺放整齊。他知道,擺錯了位置就裝不上去了。他太專注了,都沒察覺到身后悄悄走來的一位頗有經驗的“老采油”。老采油看著這個“小孩兒”的一舉一動一聲不響、頻頻點頭。其實只是噴嘴積碳嚴重,堵塞了。找到毛病的趙奇峰高興極了,把噴嘴通透好清洗干凈,又按著擺放的順序倒著把零件一一歸位、緊固。待他勞作完站起來直直腰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已經關注他多時的師傅?!皫煾的憧葱胁??”不善言辭的趙奇峰窘得臉有些發(fā)紅,注視著師傅的眼睛。趙奇峰從此在師傅們的眼里留下了“孺子可教”的印象。
當天下午,正好隊里05站需要一個站長,被大家“看好”的趙奇峰開始了“升遷”的第一步。
1994年,工作不到一年的趙奇峰當上了05站站長。05站被大家戲稱為“養(yǎng)老院”。站上的員工以“歲數(shù)大、資格老、脾氣大”著稱。一個還未出徒的“小毛孩兒”敢來這里指手劃腳?趙奇峰深知,要帶好這個站,只有以身作則。
從此,上井巡井、臟活累活他搶著干。人心都是肉長的,“這小孩挺講究”,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家接受了他。這個多年來“被人遺忘了的角落”開始有了生機。
提高班組實力靠學習技能,趙奇峰與他的班站開始了第一次知識技術“創(chuàng)業(yè)”。
時任采油503隊的黨支部書記郭濤,說起他多年前經歷的一幕還有些動情。一次大隊技術比賽的前夜,趙奇峰帶領幾個未成家的員工在站上練習流程圖的畫法,并請郭濤幫著講解?!翱粗麄儗W了一天,我給他們扼要地講了一個大概,就囑咐他們早點睡覺,明天還得起早。”凌晨,郭濤從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那邊燈還亮著,他忙走過去查看,只見趙奇峰和員工們腦袋歪在椅子背上睡著了,有的人手握著翻開的書,有的人拿著畫流程圖的筆,臉色煞白煞白的。這次比賽,他們站得了第三名。不到一年,05站捧回了從未染指的大隊班組對抗賽第一名。
1998年,趙奇峰已經是遼河油田技術比賽的主力,卻主動提出拜中國高技能人才楷模束濱霞為師,還和束大姐簽訂了師徒合同。但束濱霞采油站距離他們站30多公里遠,趙奇峰騎著自行車一次次風雨無阻地去請教。
一場風雪剛過,歡喜嶺銀裝素裹。束濱霞瞇著眼睛向遠處張望。定好今天來向她請教油井自身熱洗技術問題的小趙還能不能來,這么大的風,這么大的雪,這么滑的路,她心疼這個好徒弟。不一會兒,趙奇峰推著自行車一瘸一拐的出現(xiàn)在她面前,并對她說“師傅,讓您著急了?”此時,束濱霞認準了這個徒弟,把自己“老底”全部掏給了他。
正是這種精神,讓趙奇峰蟬聯(lián)1997年和2000年兩次遼河油田技術比賽采油系統(tǒng)冠軍,2002年他又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06年被評為集團公司技能專家,2007年被評為首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技師”。
在趙奇峰眼里,采油工崗位在地下,工作對象是油層。
“現(xiàn)在的采油工早已經不是簡單的油井參數(shù)的采集者,而是數(shù)據資料的研究者?!蹦玫接途娏髑€變化圖,趙奇峰和大家仔細研究起油井的“心電圖、腦電波”,用這些變化的曲線為油井“下診斷”。
05站油井多數(shù)產液低、含水高,盤根夾不住,進站的是水,可盤根冒的都是稠油。員工每天都要擦四五個“油葫蘆”,苦不堪言。當時大隊進來少量大連產的多功能光桿密封器,效果良好,領導知道趙奇峰站上的困難,便配給了他,但領導說,這東西好是好,試驗品沒有配套盤根,將來有可能還要換回來,趙奇峰說沒事,只要大家能少擦一點“油葫蘆”,多付出一些努力也值得。
冬天到了,新式的盤根也沒有了。這時,趙奇峰聽說高升采油廠應用的較多,已經推廣,連忙打車去前去取經和求助。朋友感慨地說:“為了單位的活兒自掏腰包,你可真有一股勁?!?/p>
“作為一名站長,就要想方設法減輕站上員工的工作量?!壁w奇峰說,“讓身邊的兄弟少干活,才是一名稱職的站長?!?/p>
“奇峰愛動腦子,總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解決困難的靈感?!边@是工友們對他的評價。
有一段時間作業(yè)區(qū)被輸差問題困擾,這嚴重影響著對油井實際狀況的真實掌握。趙奇峰那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又上來了。他主動協(xié)助生產組人員一口井一口井地落實產量,一個站一個站地跟蹤調查,搞了一個星期,還是一頭霧水,楞沒查出問題來,可是輸差還在那明晃晃地擺著。自己已經盡到了責任,把問題上交嗎?如果是那樣,那就不是從不服輸?shù)内w奇峰了。他冷靜了一下,調整了思路。回過頭來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了似乎最不該懷疑的地方—兩臺剛剛投產的高科技產品“電子自動量油系統(tǒng)”,逐井調查的結果,排除了人為因素,那么會不會是機器出了問題或是電腦出了問題呢?
切入點找對了,160噸輸差的“罪魁”浮出水面,他們請來廠家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系統(tǒng)軟件,高科技設備正常工作起來。大家驗證了清白自然高興。趙奇峰心里一塊石頭落地了,大家不約而同地說,“趙哥真行!”趙奇峰根據這個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打了個報告,建立了對計量設備的定期校驗制度。
面對同行羨慕的神情,趙奇峰認為自己再平常不過。
趙奇峰(中)創(chuàng)新工作開展學習。劉海/攝
趙奇峰(右二)帶領員工學技術。劉海/攝
把所學的技術融于生產實踐,完善、創(chuàng)新出適合的管井方法和實用的采油技術,讓每口油井都發(fā)揮最大潛能,創(chuàng)造最大效益,趙奇峰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
隨著長時間開采和多輪次蒸汽吞吐,所屬區(qū)塊地下情況漸趨復雜,“水患”、“砂害”成為油井穩(wěn)產、增產的“攔路虎”。趙奇峰卻有自己的理解:“管理中蘊藏潛能,創(chuàng)新中蘊含產量?!彼到y(tǒng)整合、歸類、分析了常規(guī)采油管井方法,又結合不同油井、不同油層、不同斷塊的不同特點,從地面到地上,對采油工管理、操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重新規(guī)范、定位,總結出適合稠油生產實際,步步銜接、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鏈狀管理法”。
2002年5月中旬,日產液量20噸的18—35井液量突然下降。趙奇峰與站上人員一起通過數(shù)據庫調查分析這口井的出砂史,及時判斷是抽油泵出現(xiàn)故障,經洗井處理后當天就恢復了生產。
同一個區(qū)塊一個層面的油井,各有各的脾氣秉性。隨著開采時間的延長,各個油井地上地下都在不斷地變化,要摸清每個油井的變化,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一井一策,一井一法”,因井而異對癥下藥,才能采出更多的油。
區(qū)塊二次開發(fā)打了20多口水平井,趙奇峰動起了腦筋,開始了電熱桿采油最佳模式的探索。他想,電熱桿加油只能加熱到泵以上的部位,原油從油層入井筒再進到泵里全靠自身從地層獲得的熱量,這樣原本想通過電熱管給地下的原油加熱降低稠油的粘度,增強稠油的流動性的目的沒有達到。怎么把熱送到有用的地方?趙奇峰動用了自己頭腦中的“存儲硬盤”。這回他不但用上書本上的知識,還向站上的老采油工請教了一番,用上了現(xiàn)場摻油降粘的經驗,把兩種開采稠油的工藝方法結合起來,用熱稀油加熱抽油泵和相應的井筒稠油,解決了地下熱采的能量“交接棒”問題。區(qū)塊產量由482噸穩(wěn)步攀升到523噸,而且油井的日常維護工作量大大減少,每月碰泵等措施工作量由70井次減少到12井次,工人工作量減少了83%,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油井生產時率。
在發(fā)明“電流防砂法”、“鏈狀管理法”的基礎上,他不斷創(chuàng)新管井方法,又總結歸納出油井“六化管理法”、注汽“二提高一組合”管理法……這些都是他不斷地追求技術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的結晶。這些管井“絕招”的應用推廣,獲得的思想影響和經濟效益是不能簡單的用數(shù)字來表達的。
□ 文/雅侃
兩年前,我拜讀過陳耕的詩稿。這次看到的159首的《拾閑集》,可以說是作者在其零散詩稿的基礎上,收集整理并正式出版的一本好看的詩書。捧起讀來,愛不釋手,沒想到這位長期從事石油事業(yè)并曾任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的作者,還會寫詩,且有些詩寫得還真的不錯!否則《人民日報》、《工人日報》也不會不惜版面發(fā)表他的詩并進行評論。
《拾閑集》書名由馬凱同志題名,字體蒼勁俊秀,頗合詩集的整體風格。根據《序》中的自述,陳耕在初中的時候,讀到了一本《毛澤東詩詞講解》,從此對中國舊體詩詞產生了興趣。1968年大學畢業(yè)之后,陳耕開始投身于祖國的石油事業(yè)。因為興之所至,情感勃發(fā),他常以詩詞來展示自己生活與工作中的經歷、聞觀和思索。這些詩詞,有奮斗之歌,也有感懷之聲;既寫景狀物,也抒情言志。詩句的背后,是真實的人生志趣和真誠的人類情感。從詩集寫作時間順序排列、也就是從1966年到2014年的近50年時空跨度來看,陳耕近半個世紀以來幾乎沒有停止過創(chuàng)作,如果沒有強烈的興趣和自覺自發(fā)的詩心,很難想象能有這樣的堅持。要知道,即使是專業(yè)的詩人,也很難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著這種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和熱情。從詩集的內容和體例來看,詠物詩、送別詩、新邊塞詩、田園山水詩、記行詩、詠史詩、詠懷詩等無所不包,古體加新體,格律并自由,不拘一格,信筆寫來,率性而作,有時候甚至是出口成詩。真的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就像一個魔術師,陳耕能夠把大千世界里的似錦繁花,以及生活中的一撇一捺,用感情轉化成或淡或濃或香或甜的“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濃稠詩意。
“面向太行山,心思銀河天。愿作一顆星,好風送行遠?!庇橙胙酆煹模顷惛脑娂妒伴e集》的第一首詩—《望遠》。稍有詩歌感悟能力的讀者,應該都能體會到《望遠》那瀟灑自如、自信飄逸的風度。
《拾閑集》摘選
詠大海
二○一四年一月
在三亞居住時,朝夕觀大海,常為大海的氣勢、氣象、氣質所感動。雖筆力不濟,卻總想頌之。近日偶得幾句,錄以備改。
匯江聚河抱山川,
連天接地日月炫。
吞吐云霧潤萬物,
呼喚風雨滌大千。
靜似鯤鵬臥河漢,
動若蛟龍揚波瀾。
自然氣質天生容,
晝觀夜思難盡言。詩歌當中的“銀河天”,是對“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化用,“好風送行遠”則明顯見出“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的痕跡。信手拈來,一氣呵成,順暢自如。這首詩歌的創(chuàng)作時間是1966年8月,作為詩歌愛好者的陳耕,當時的年紀也不過20歲,能寫出這樣一首詩歌也是殊為不易的。也許陳耕本人在當時都沒有意識到,從《望遠》開始,詩詞的寫作從此成為了他在工作和學習之余,最重要的興趣愛好,為他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由于作者始終保持了對生活的熱愛,對社會歷史的關注,詩集可以說體現(xiàn)了一種“詩歌寫作史”與“個人生活史”的結合。讀者只要能通讀全書,就一定能找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能夠找到作者個人的歷史。也許,陳耕并沒有刻意去那么做,但是憑著對生活的熱愛,對詩歌的熱愛,對事業(yè)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這本詩集在不經意間達到了這樣“熾熱”的效果。我們都知道,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詩圣”杜甫用詩筆寫出自己在安史之亂中的見聞和感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這一段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被稱之為“詩史”。在某種程度上,《拾閑集》可謂陳耕“個人的詩史”—
在《拾閑集》中,我們看到了祖國石油工人自強不息、迎難而上、豁達樂觀的形象?!侗加耖T》里,“春風不度何所懼,冰山雪峰可開花”,贊的是自強自信;《遠征歌》里,“世人皆說江南好,吾愿遠征關外老”,頌的是迎難而上;《清平樂·東征》中,“千軍萬馬會戰(zhàn),游龍何處逃夭”,褒的是必勝的決心;《追思》里,“期許英雄后來人,乘風破浪再揚帆”,揚的是奮斗不止……這樣的詩句,在《拾閑集》當中屢見不鮮,絕非偶然。眾所周知,石油產業(yè)是國家的支柱產業(yè),對于國計民生有著重要的意義;以石油工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更是歷來為人民所崇拜。陳耕投身石油工業(yè)幾十年,各種的自豪,多樣的豪邁,在這些詩句中都似乎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有時候,看到這些關于石油事業(yè)的詩句,總不免讓人想起“玉門石油詩人”—李季,和他那《玉門詩抄》。掩卷沉思,不得不承認中國石油人真有自己的驕傲風骨?。?/p>
讀《蘇東坡傳》
二○一○年三月
晉有陶淵明,
宋有蘇東坡。
天性本率真,
命運同坎坷。
官場苦伸屈,
歸隱樂趣多。
文章爍玉金,
道德千秋歌。
注:《蘇東坡傳》,林語堂著。蘇軾(1037-1101年),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他仰慕東晉文學家陶淵明,說“吾與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p>
在《拾閑集》中,我們還看到了詩人對于國家重大社會歷史事件的觀點和看法?!杜温?lián)合》一詩,對文革前期江青提出的“文攻武衛(wèi)”進行了隱晦而憤怒的批評;《悼周恩來總理》,則將一代人由于敬愛的總理逝世而帶來的巨大悲痛呈現(xiàn)出來,讀來令人動容;《參觀華西村》寫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中華第一村的欣欣向榮之貌;《賀女足獲世界杯賽亞軍》將筆墨集中于取得歷史突破成績的中國女足,自豪之感洋溢于紙上;《祝北京申奧成功》,則是作者對于中華民族實現(xiàn)“奧運之夢”的無限欣喜。讀者只要足夠認真,就能在《拾閑集》中發(fā)現(xiàn)社會大歷史的足跡。而同樣作為中國人,讀者在讀到這些詩句的時候,總能會心一笑:中國和中國人不容小覷,中國和中國人一同成長。而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陳耕從來都沒有將詩歌僅僅作為自娛自樂的工具,他真摯的抒發(fā)個人情感,這些情感不空泛,不單調,面向我們所有人都愛著的祖國和土地,因此就常常能夠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拾閑集》中有幾首詩歌寫到作者的家庭生活和家人,情感尤其真摯,值得特書幾筆?!端烷L女南開就讀》一詩,全篇都是對女兒的諄諄教誨:“人生重基礎,大學當自強。愿汝惜時日,勤讀學問長。望汝修品德,不卑且不亢。希汝常鍛煉,身體更健康。今朝多努力,明日成棟梁?!贝雀傅目羁钌钋?,殷殷期盼,在短短的50個字中,溢于言表。盡管在詩歌形式上,是敘事的手法,然而其中的深情卻令人動容?!稇涯罡赣H》的感情表達更深沉、更濃郁。詩云:“相依為命三十春,嚴父慈母雙重恩。土炕頭上教珠算,煤油燈下學抽針。身染重疾從未吟,養(yǎng)育孫輩絲吐盡。靜坐長思過往事,男兒只有淚沾心?!?/p>
大小洞天二首
二○一○年二月
(一)大小洞天
洞中觀天下,
有小才有大。
大小融一體,
自然成造化。
(二)不老松
是松并非松,
液血中心空。
不材無人妒,
百歲枝葉蔥。
注:大小洞天是三亞著名風景區(qū),融山、海、洞、石四景于一體。三亞南山不老松,人云有三個特點:一是樹形似松,二是樹枝折斷后會流出血色液汁,三是樹干中心空虧不能成材。故世人不但不砍伐,而且會敬之有佳,??纱婊畎倌晟踔粮L歲月。土炕和煤油,珠算和抽針,無疑在陳耕的人生記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父親的形象與它們已經融為一體。在某種程度上,這些“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人間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嘗了三分”的辛酸景象,都是父愛永恒的象征。讀到這里,我們會含淚共鳴: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敬天下最愛的母親和父親,“這輩子做你的兒女,我沒有做夠,央求你呀下輩子,還做我的父親”。還有一首《祖孫樂》,其中有“輕撫黑發(fā)長,笑揪白須稀”這樣富有生活情趣,讓人忍俊不禁的詩句,不得不讓人佩服作者對于生活的細膩觀察和解讀。不夸張地說,陳耕的這幾首詩歌值得所有人去讀。
認識陳耕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德藝雙馨”的高級干部,有修養(yǎng),有德行,有才華,且愛憎分明,心地善良,憧憬美好……這部《拾閑集》的字里行間,可以折射出作者本人政治上不隨流、事業(yè)上有抱負、工作上出思路、處事上講實際、做人上特善良的品行個性。而這種品行個性反過來復過去又注定要影響到作者本人的生活情調和浪漫情懷。應該說,作者對事業(yè)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對自然環(huán)境、家庭生活的認知情趣,所表現(xiàn)出來的而又流露到筆端的詩性大雅,相輔相成,融為一體。“詩言志”,歌如人。在陳耕身上,在《拾閑集》里,作者的言行舉止和美妙詩句高度融合。追求完美高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他,常常令人肅然起敬!或許他的這首詩就能印證:“年過六旬卸甲胄,四十余載為國酬。兩鬢霜花無憾事,忠善清正伴左右。是非名利皆忘卻,心底無私何所求。但愿石油基業(yè)在,賡續(xù)綿延萬年秋。”
誠然,若硬要挑出這本詩集的瑕疵的話,無疑作者的詩集里不一定全是“詩”,有些舊體詩也不太完全符合平仄格律。但絲毫不影響作者本人駕馭詩歌的悟性,作者骨子里的詩興熱能必然會在作者的胸膛里燃燒,而“燃燒”的物理和化學反應也一定是見物思情,思緒浩浩,情懷蕩蕩。
《拾閑集》的詩很好,很值得一看。
沁園春·賀大慶油田五十華誕
二○○九年九月
松北荒原,三井噴油,氣貫長虹。
會戰(zhàn)一聲令,人拉肩扛;
粗衣糲食,活虎生龍。
鐵人吶喊,地球顫動,踏破艱險千萬重。
五十年,建豐功偉業(yè),蓋世英雄。
銘歷史謀長興,雄關漫道萬里征程。
憑精神薪火,賡續(xù)延綿;
愛國奉獻,眾志成城。
攻關克難,科技引領,縱馬飛鞚登頂峰。
敢超越,再創(chuàng)新奇跡,百年大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