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芬,楊成梓,黃澤豪,范世明,黃秀植,洪晶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福建福州350122)
重樓Paridis Rhizoma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云南重樓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或七葉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的干燥根莖[1]。重樓藥材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為甾體皂苷類化合物,根據(jù)苷元的不同有薯蕷皂苷類和偏諾皂苷類[2]。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重樓皂苷Ⅰ、Ⅱ、Ⅵ、Ⅶ為質(zhì)控指標性成分,其中重樓皂苷Ⅰ、Ⅱ為薯蕷皂苷,重樓皂苷Ⅵ、Ⅶ為偏諾皂苷,為重樓抗腫瘤活性的主要成分[3]。近年來,因野生藥材資源急劇減少,需求量加大,造成市場上重樓藥材的價格急劇上揚,在局部地區(qū)甚至出現(xiàn)斷貨的現(xiàn)象,總體價格較為混亂。福建全省均產(chǎn)重樓,但分布較為零散,目前部分縣市正逐步進行重樓野生轉(zhuǎn)家養(yǎng)的馴化模式。2011年至今,我們對福建野生重樓(另文報道)與栽培重樓[4]的資源與質(zhì)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本文作為系列報道之一,為進一步明確閩產(chǎn)重樓質(zhì)量與市售品相比較是否具有優(yōu)勢,同時考察重樓藥材市場現(xiàn)狀,對研究過程中收集的19批次全國不同地區(qū)的重樓藥材,采用HPLC法測定重樓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并結(jié)合市場現(xiàn)狀與藥材性狀進行分析,提供藥材質(zhì)量基本信息,為市售重樓藥材質(zhì)量把關(guān)與控制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
1.1 藥材來源于全國各地市中藥材市場、藥店、診所共購得19批次的市售重樓藥材。經(jīng)福建中醫(yī)藥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楊成梓副教授進行鑒定,18批為重樓Paridis Rhizoma藥材,另1批為拳參Bistortae Rhizoma藥材,在該藥店代重樓出售。觀察各批次藥材性狀,記錄產(chǎn)地、價格等相關(guān)信息。各樣品信息匯總見表1。
表1 市售重樓藥材來源與性狀信息表
1.2主要儀器與試劑LC-10AT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儀(日本島津公司);PLATISIL ODS高效液相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迪馬科技有限公司);重樓皂苷Ⅰ、Ⅱ、Ⅵ、Ⅶ對照品(上海源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皂苷Ⅰ批號:20110817;皂苷Ⅱ批號:20110720;皂苷Ⅵ批號:20110803;皂苷Ⅶ批號:20110803,純度≥98%);甲醇(中國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色譜純);重蒸水(自制),乙醇(中國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分析純)。
2.1 溶液制備根據(jù)參考文獻[4],精密稱取標準品重樓皂苷Ⅰ、重樓皂苷Ⅱ、重樓皂苷Ⅵ、重樓皂苷Ⅶ,加色譜甲醇,制成重樓皂苷Ⅰ、Ⅱ、Ⅵ、Ⅶ對照品混合溶液,溶液濃度分別為0.4020、0.3500、0.3790、0.4380 mg/mL,過0.22 μm有機濾膜,備用。精密稱取粉末(過4號篩)0.50 g,置具塞三角錐瓶中,加入無水乙醇25 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0.5 h,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無水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過0.22 μm有機濾膜,備用。
2.2 色譜條件色譜柱:PLATISIL ODS高效液相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乙腈(A)-水溶液(B);洗脫方式:線性梯度,A相0~20 min(10%~30%),20~60 min(30%~60%),60~70 min(60%~30%);檢測波長:203 nm;流速:1 mL/min,進樣量:10 μL;柱溫:30℃。重樓皂苷Ⅶ保留時間約為44 min,重樓皂苷Ⅵ保留時間約為46 min,重樓皂苷Ⅱ保留時間約為56 min,重樓皂苷Ⅰ保留時間約為57 min。結(jié)果見圖1。
圖1 重樓皂苷Ⅰ、Ⅱ、Ⅵ、Ⅶ混合對照品(A)與福建尤溪2樣品(B)HPLC色譜圖
2.3 線性關(guān)系分別吸取2、4、6、8、10、12、14 μL的重樓皂苷Ⅰ、Ⅱ、Ⅵ、Ⅶ對照品溶液進樣,以標準品含量為x坐標,峰面積為y坐標,繪制重樓皂苷標準品曲線。回歸方程與相關(guān)系數(shù)見表2。
2.4 市售重樓藥材樣品測定按照2.2項下色譜條件,測定18批重樓樣品、1批拳參樣品的HPLC色譜圖,將所得峰面積代入標準曲線,根據(jù)下面公式計算各樣品中重樓皂苷含量。結(jié)果見表3。
表2 重樓皂苷Ⅰ、Ⅱ、Ⅵ、Ⅶ線性回歸方程與相關(guān)系數(shù)
重樓皂苷含量(%)=xV1/(V2W)×100%[x:進樣10 μL重樓皂苷含量(μg);V1:定容體積25 mL;V2:HPLC進樣量10 μL;W:稱樣量g]
3.1 藥材性狀與價格本次實驗中購自全國各地中藥材市場、藥店、診所等,產(chǎn)地主要為廣西、云南、江西、重慶、湖南等地,已知產(chǎn)出時間為2008年—2011年。藥材性狀存在較大差異,其中9批為飲片,3批為小塊或條塊狀,7批為個藥;藥材品相、直徑大小等方面差異顯著,同批藥材最大均值約3.0 cm,最小均值約0.5 cm;藥材斷面兼有角質(zhì)與粉性2種。藥材價格亦差異明顯,最高市售價相差可達4倍;且價格低的,其性狀亦較差些??傮w看來,重樓藥材市售品存在藥材性狀良莠不齊,價格較為混亂等現(xiàn)象。
3.2 藥材皂苷含量與藥材質(zhì)量19批重樓藥材樣品中,4個皂苷含量之和范圍為0.11%~3.31%,平均含量1.82%;含量最高為購自福建南平的樣品,最低為購自福建泉州的樣品;其中購自云南麗江、福建福州與福建泉州的3批樣品,4個皂苷含量之和低于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標準(4個皂苷含量之和不低于0.6%),合格率為84.2%。
3.3 藥材皂苷含量與性狀相關(guān)性重樓藥材的質(zhì)地曾作為傳統(tǒng)藥材質(zhì)量優(yōu)劣的判斷指標之一,認為“粉質(zhì)重樓”較“膠(角)質(zhì)重樓”為優(yōu)[5]。而現(xiàn)有研究表明,“粉質(zhì)重樓”與“膠(角)質(zhì)重樓”的形成,是產(chǎn)地水濕條件、加工炮制溫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5-6]。本次19批藥材中,11批重樓藥材斷面呈角質(zhì),7批藥材斷面呈粉性或略帶角質(zhì)。3批皂苷含量不合格藥材中,2批斷面呈粉性,1批斷面呈角質(zhì)。4個皂苷含量之和在2%以上的8批藥材中,4批斷面呈角質(zhì),4批斷面呈粉性。從具體樣品4個皂苷含量之和與斷面質(zhì)地來看,二者之間并不存在正相關(guān),不支持粉性者質(zhì)量更優(yōu)的說法。其它如藥材斷面直徑大小、藥材的產(chǎn)出時間等,與其有效成分含量之間亦不呈正相關(guān),不作為影響藥材質(zhì)量的因素。
3.4 重樓藥材性狀、皂苷含量與藥材來源的相關(guān)性現(xiàn)有研究表明[7-8],云南重樓根莖主要含薯蕷皂苷類成分,特別是重樓皂苷Ⅰ的含量明顯高于七葉一枝花根莖,而七葉一枝花根莖主要含偏諾皂苷類成分;不同含量皂苷的差別,可以用來判斷藥材的來源。實驗中10批樣品薯蕷皂苷(重樓皂苷Ⅰ、Ⅱ總量)含量高于偏諾皂苷(重樓皂苷Ⅵ、Ⅶ總量)含量,其中薯蕷皂苷含量與偏諾皂苷含量比值≥2.0的樣品5批,特別是福建尤溪2樣品,比值高達20;比值1.5~2.0的樣品3批;比值1.0~1.5的樣品3批;比值0.5~1.0的樣品7批;另有1批樣品未檢測出薯蕷皂苷。初步可判斷實驗中所購藥材應(yīng)是不同來源,但藥材性狀、皂苷含量與來源三者之間并未形成規(guī)律性。由藥材外觀性狀無法判斷藥材來源;雖然藥材中薯蕷皂苷含量與偏諾皂苷含量的比值在一定程度可用于判斷藥材來源,但另一方面由于影響重樓不同皂苷含量的因素多樣,若要確切判斷,尚需加大樣品量,在明確來源的情況下,進一步研究不同植物來源重樓藥材的區(qū)別,以更加準確地指導用藥。
表3 市售重樓藥材中重樓皂苷Ⅰ、Ⅱ、Ⅵ、Ⅶ含量%
3.5 拳參代重樓藥用拳參在全國各地地方用藥中,以其代重樓用,是長期以來存在的現(xiàn)象[9-11]。本次實驗在重樓藥材樣品的購買過程中,亦有一批樣品為拳參,在該藥店中代重樓出售。拳參主要活性成分為鞣質(zhì)、沒食子酸、兒茶素、綠原酸等,無重樓的皂苷泡沫反應(yīng)[12]。在本次實驗條件中,拳參樣品在重樓皂苷Ⅰ、Ⅱ、Ⅵ、Ⅶ等4個對照品的對應(yīng)保留時間值點亦出現(xiàn)吸收峰,容易造成拳參藥材中含有以上4個皂苷成分的假象,若二者出現(xiàn)藥粉或中成藥摻偽現(xiàn)象,則無法用本HPLC法進行鑒別,需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43-244.
[2] 黃賢校,高文遠,滿淑麗,等.重樓屬藥用植物皂苷類化學成分及其生源途徑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9,40(3):483-489.
[3] 陳清,閻姝.重樓的藥理作用及其毒性反應(yīng)的研究進展[J].醫(yī)藥導報,2012,31(7):886-888.
[4] 劉小芬,黃秀植,王河山.閩產(chǎn)栽培重樓質(zhì)量評價分析[J].福建中醫(yī)藥,2012,43(5):53-55.
[5] 周濃,夏從龍,鄒亮.影響滇重樓產(chǎn)量和品質(zhì)諸因素的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09,5(9):167-170.
[6] 劉福榮,韓太君.膠質(zhì)與粉質(zhì)重樓形成原因初探[J].中藥材,1992,15(8):40-41.
[7] 曹恒濤,魯靜,林瑞超,等.2種重樓中皂苷成分的特征圖譜研究和統(tǒng)計分析[J].藥物分析雜志,2011,31(4):703-708.
[8] 徐麗麗,趙亮,夏暉,等.RP-HPLC法測定重樓中四種甾體皂苷的含量[J].藥學實踐雜志,2009,27(3):201-204.
[9] 王紹齡.重樓的本草考證[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16(1):55.
[10] 吳珊,張植瑋.不同來源的重樓(Rhizoma Paridis)藥材初步鑒定[J].中國中醫(yī)藥資訊,2010,2(2):99.
[11] 陸維承.重樓和拳參考辨[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7,25(3):609-611.
[12] 高元慶.重樓與拳參的鑒別及其應(yīng)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3,11(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