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東露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057-02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經(jīng)常地啟發(fā)、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地、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A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可見會學習和會合作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乃至一生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一、和諧課堂氣氛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保障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不斷操練習得的過程,在操練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有些學生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因為怕在回答中犯錯誤,而不愿在課堂中表達自己,甚至有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失去表達自己的信心和愿望。只有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情境,提供思考機會,要鼓勵學生努力表達自己,只要他們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教師就應該給予足夠的肯定和支持。在肯定的同時應加以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從“學”的領域擴展到對“教”的參與,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去尋找適合他們的學習的方法和規(guī)律。
二、改革課堂教學,指導學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我們英語教師要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滲透法和示范法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策略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指導并幫助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逐漸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多提示、少講解,給學生留出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積極進行思考、討論、實踐、反思、再實踐,通過任務活動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足夠量的聽、說、讀、寫的項目練習,去感知知識、發(fā)展思維、領悟技能、學會學習。教師除適當給予指導外,盡可能讓同學相互合作,互教互學。多讓學生做配對練習(pair work)或小組練習(group work),這既能增加同學間交往和語言實踐的機會,又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邁出自主學習的第一步。
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要學生盡可能少地依賴教師。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絕不插手;凡是學生能通過自身努力達到的,教師就積極鼓勵其獨自完成。根據(jù)不同基礎的學生以及課堂的不同階段,設計出合適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并掌握知識的運用,促使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教材,感知教材,完成任務,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質疑的精神和問題意識,我確立課時目標一般不超過兩個,自學、質疑、討論都圍繞目標進行。由于目標中提出了學生所要質疑和探索的問題,通過討論和合作,學生對整篇文章有了整體的了解,并圍繞目標積極思考。如:在講禮貌的提出請求時,我設計了一種真實或半真實的情景,通過提問引出句型,再讓學生置身其中,在特定的情景中掌握句型,培養(yǎng)英語表達能力。首先導入T:Do you like music? Lets listen to a song. (Play the music)Do you like it ?
Ss: Yes.
T:Listen to another one , OK? (Play the music too loudly)Do you like this one?
Ss:No,it is too loud.
T:If sb plays the music too loudly, what will you say, politely?
Ss: Please turn down the music.
Could /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music?
T: They are polite ways . Today we learn a very polite way.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Get them to know the meaning .
Ask them to repeat one by one. Make sure all of them can read.
T: How to answer politely?
Help: No, not at all. Ill do it right away. (write down)
Also get them to repeat one by one.
接著問他們在家聽音樂嗎,放一段很吵又很大聲的音樂,結果他們肯定都不喜歡,用前面的句型復習一遍,并教短語turn down,最后引出新句型 Would you mind…?這樣教師通過設計情景和適時適度的問題,把句型化難為易,使學生能輕松地理解句型,再根據(jù)板書的三個句型進行適當?shù)?、有層次的操練,學生就能很快地掌握和運用這一句型,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充分的質疑和討論的機會,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勤思、勤問的習慣。
三、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和環(huán)境來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學生建構知識是在已有經(jīng)驗基礎上進行的,所建構的問題情境需要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便發(fā)揮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作用。因此,在英語教學問題上,各種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接近生活實際的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有利于解決英語教學遠離學生生活、遠離語言學習;設有真情實感的問題,極大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激發(fā)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想象、表達、交往、創(chuàng)作的愿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將字詞句篇、聽說讀寫的訓練統(tǒng)一在具體生動的語言情境中,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使他們不僅掌握了語言知識,而且發(fā)展了語言能力。endprint
如:I have been to a big city. Its the capital of 問:What city is it?引出“北京”,同時投影圖片“北京”。
T:Look, this is Beijing, I have been to Beijing many times. 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SA: No, I havent.
T: Would you like to go now?SA: Id love to.(學生A走向屏幕即投影處)
T: Is SA here?SB: No, he isnt.
T: Where is he?SB: He has gone to Beijing.T: Yes.(板書Hes gone to Beijing.并領讀兩遍)
SA is in Beijing now. Can you call him and ask him some questions?
SC: Yes, I can. (SC和SA打電話,通過電話內容我們了解到SA已在北京呆了一個星期)
T: How long has he been in Beijing? SD: Hes been in Beijing for a week.
T: (板書句型Hes been in Beijing for a week. 并領讀兩遍,讓SA回到學生中間)Now SA has come back. Have you ever been to Wuhan, SA?SA: No, I havent.
T: Where have you been? SA: I have been to Beijing.(教師板書句型I have been to Beijing.)
面對這種真實的交際場合,學生們發(fā)揮得非常自然,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熱情高漲,教學效果很好??梢姡己玫膶W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更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突出其主體性,這對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很多課文內容通過學生的角色表演,就變得妙趣橫生,能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豐富小組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