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011-02
小學的語文教學以“讀”為基礎,特別是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更加講究感悟和理解。所以,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語文學習中起著關鍵作用。教師重視語文閱讀教學,使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感悟,在感悟中提高閱讀能力,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目標。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教師應首先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選擇適合、適量的閱讀教材,所提問題要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可利用教材或制作一些課件,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興致勃勃地閱讀。平時要鼓勵學生自由閱讀,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閱讀的空間,內容由學生自由選擇。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會閱讀的樂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進行閱讀材料的收集,主要是報紙、資料和網上查詢。另外,閱讀材料應題材廣泛,包括各類主題的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等。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了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識,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讀有所獲,從而會主動找資料閱讀,使興趣、情感、動機等非智力因素發(fā)揮積極作用。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
1.初讀
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書,結合上、下文自學字詞,這樣能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同時也對文章的語言、結構、寫作目的有一個大致了解,為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
2.精讀
按自然段邊讀邊想,弄清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進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讀懂內容,理清思路,通曉全文。在閱讀中發(fā)現問題,提出疑難,深入思考,解惑釋疑。同時對課文的重點段落和美詞佳句仔細揣摩,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現形式和寫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華,進一步對全文加深理解。
3.悟讀
學生的閱讀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讀。學生要理解體會出這些思想內容,只憑故事內容是不會捕捉到的,要透過語言文字,進行深入思考,從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
4.熟讀
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要多讀,達到熟能成誦,并加以消化,使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尤其對那些詞句優(yōu)美、文質兼優(yōu)的課文或段落,應著重熟讀成誦。以便在以后自己的寫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寫。
三、指導學生讀寫結合,培養(yǎng)獨立思維的習慣
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結合訓練情況和針對閱讀內容,指導學生有側重地寫好摘抄型、歸納型、感想型、評析型四類讀寫筆記,有時還結合訓練、重點設計相應的小練筆。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并通過在寫讀書筆記和練筆的質量等方面制定相應的彈性目標等措施,鼓勵學生求異求新:通過讀書筆記展評等輕松多樣的形式也能吸引和激勵學生廣泛地去交流、去創(chuàng)新、去超越。這些都為訓練組最終的“習作”減緩了坡度。讓學生細讀全文結合時代背景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去理解,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和交流,共同品析作品的精妙之處,最后通過具體事例及人物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的特點積淀了方法。
四、以課標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觀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它是學生識字的重要途徑,是開闊學生視野、發(fā)展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提高聽話、說話及作文能力;它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新課程下小學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
五、擴大閱讀面,課內外閱讀相結合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平時的閱讀不應該只局限于課上,應該多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學生在閱讀課外書時候,往往喜歡選擇新奇的圖畫書籍。有的學生閱讀時囫圇吞棗,只求速度;有的學生閱讀時不切實際讀厚書;有的學生缺乏辨別能力,受一些不良書籍的毒害。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指導學生應該讀哪些書,不應該讀哪些書。同時還應該針對閱讀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師可以結合課本中的內容給學生推薦課外讀物。
六、重視朗讀訓練,與作品產生共鳴
一般來說,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調。朗讀時能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調,就基本上掌握了感情朗讀的“金鑰匙”,就能把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朗讀較好的再現出來,達到讀者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朗讀的方法很多。各種朗讀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也要恰當合理,適合文體和教學的需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教師要結合閱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如何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自主閱讀,在自主閱讀中自讀自悟。在閱讀時,還要引導學生分清文章的主次,進而抓住主要內容反復推敲,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