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蘭
新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12;以下簡稱《課標》)在課程基本理念中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運用語言”。同時,《課標》的一級目標中要求學生“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在二級目標中要求學生“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
對小學生來說,如果脫離語境,孤立地進行詞匯、句型結構或簡單的問答對話教學,英語學習會變得十分枯燥,且會很困難。而故事是一個相對完整并有語境的語言素材,學生喜聞樂見。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嘗試以故事為載體,將目標語言中的主要句型融于故事的整體情境中,通過圖片、視頻、聲音等輔助手段幫助學生在故事的發(fā)展變化中,理解和運用句型和對話,提高對話教學效率。下面以PEP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2012年修訂版;下同)三年級上冊Unit 4 “We love animals”中Part A的Let's talk為例,談談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運用故事的具體策略。
一、分析教材,根據(jù)目標選擇故事
人教版《英語》提倡精選學生最感興趣、最易學會的、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最緊密的語言材料,靈活拓展教學內(nèi)容。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這個單元以動物為話題展開句型和詞匯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What's this?It's a ...的句型教學,課本通過手影游戲讓學生感知核心句型的語義及語用功能。筆者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分析,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學生能夠理解對話大意,用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朗讀對話;2.能力目標:學生能在圖片和教師的幫助下,在語境中運用What's this? It's a ...句型;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生活實際,根據(jù)故事教學的設計思路,筆者選擇了中國經(jīng)典小故事《小兔子拔蘿卜》為本課對話教學的載體,并進行適當?shù)母木?,將教學內(nèi)容融合于故事始終,讓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輕松愉快地掌握目標語言,并鼓勵學生大膽開口,進行英語交流和表演,從而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二、復習導入,借用故事激發(fā)興趣
【教學片段一】
上課伊始,筆者先通過name card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見圖1),并利用 Me too 游戲和學生進行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見圖2)。
圖1 圖2
設計意圖:在name card的自我介紹中,復習有關顏色的單詞,并借此制訂比賽規(guī)則,初步感知animals,引出let's play。在Me too游戲中復習舊知,活躍課堂氣氛,引出book,為導入故事做準備。
【教學片段二】
PPT 呈現(xiàn)書本打開的情景,分別呈現(xiàn)rabbit和turnip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故事,讓學生感知句型What's this? It's a ...。(見圖3-4)
圖3 圖4
設計意圖:通過rabbit 和turnip的圖片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并用設疑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在此環(huán)節(jié)初次呈現(xiàn)主句型What's this? It's a ...,讓學生初步感知句型,為學習和運用句型做準備。
故事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形式,將故事與英語教學相結合,更容易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并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以上教學中,通過圖片和錄音的幫助,故事一開始就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參與積極性很高。
三、新授句型,巧用故事展開教學
【教學片段三】
PPT呈現(xiàn)小兔子拔不動大蘿卜而尋求幫助的情景(見圖5),通過聽聲音的方式制造信息差,讓學生用What's this?It's a ...猜一猜是哪些小動物趕來幫忙了,借此依次呈現(xiàn)cat,dog 和duck,逐步展開故事情節(jié)(見圖6-8)。
圖5 圖6
圖7 圖8
設計意圖:由聽說到認讀再到運用,幫助學生逐步落實What's this? It's a ...的學習,并通過學生個別讀等形式了解孩子this 的發(fā)音情況,及時糾正不到位的讀音,以突破難點。同時,在chant 部分進行挖空練習,讓學生嘗試運用主句型,并適當加入聲音和顏色的拓展,通過動物叫聲的模仿,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為后面的教學做鋪墊。
【教學片段四】
PPT呈現(xiàn)豬鼻子和熊影子,讓學生嘗試運用句型What's this? It's a...進行猜測,呈現(xiàn)pig和bear來幫忙的情景(見圖9-10),同時在情景中強調(diào)句子的語音語調(diào),尤其是在bear出現(xiàn)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模仿Oh , no! It's a bear! Oh , it's zoom.的不同語調(diào),讀出情感。
圖9 圖10
設計意圖:通過身體部位和影子制造信息差,引導學生自己運用句型進行問答,并通過挖空的形式,讓多個學生來猜一猜,Oh , on! It's a ____! 引導學生模仿語音語調(diào),體會不同語氣帶來的不同語境,為后面朗讀課文做鋪墊。
在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思維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清晰且活躍,在生動形象的故事情景的幫助下,原本枯燥乏味的跟讀模仿和對話練習變得有趣且有意思,尤其是在句型Oh, no! It's a bear! Oh , it's zoom.的表演環(huán)節(jié),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在故事幫助下,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十分到位,表演得惟妙惟肖,成為了課堂的亮點。
四、設計任務,妙用故事鞏固運用
【教學片段五】
筆者根據(jù)情節(jié)續(xù)編了故事,設計了蘿卜還是拔不動的情節(jié),引導學生一起去幫忙,并讓學生明白要先完成學習任務,才有時間去幫忙(見圖11),借此創(chuàng)設三個學習任務:根據(jù)影子猜猜說說,進入課文聽聽讀讀、同桌之間演演猜猜,進行挑戰(zhàn)練習(見圖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