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忠
導學案運用日益廣泛,已成為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一種新的載體。它從學生的角度入手,進行學習方法的系統(tǒng)指導,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同時學案的運用也改變了教師“滿堂灌”的教學,將學生的學習從預習、課堂到課后進行深入而細致的指導,實現(xiàn)了學法指導的最優(yōu)化??梢哉f“導學案式”語文教學最關鍵的是如何靈活運用學案,用活了學案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正是因為導學案運用的高難度和高要求,單純的學案教學又存在諸多欠缺,致使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步履維艱。那么“導學案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路在何方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在導學案教學中嘗試運用單元教學模式
導學案可以指導學生系統(tǒng)全面地把握知識內容,它克服了學生學習語文時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對學習新課作用尤其明顯。導學案好比半個老師,能提供及時的指導,還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具體的內容材料,更有利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導學案的運用也有其不足,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可以借助單元教學模式優(yōu)化學案來幫助解決。
現(xiàn)行語文教材以單元形式編排,這種單元教學模式比單篇教學模式具有種種優(yōu)勢。那么,如何利用單元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優(yōu)化學案運用呢?一是利用單元教學設計的整體性優(yōu)勢,指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二是利用單元教學內容相連性的優(yōu)勢,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科知識規(guī)律。具體設想是在教學中以單元為主,通過字詞及文學常識教學、內容解析教學、主題教學、寫作特色及藝術手法教學四個方面設計學案。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以學案為主,教師給予學生課堂時間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用1-2課時完成初步學習。
二、 在導學案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教學
單純運用導學案上語文課,感覺課堂是死氣沉沉的。怎樣讓語文課堂活起來?在設計學案的時候要嘗試運用多媒體。教學內容制成PPT課件后,圖文并茂,形象鮮明,它增加了教材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能夠綜合利用視覺、聽覺,使學生感受到語言和音像的不斷沖擊,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造熱情,為他們語文學習、智力培養(yǎng)、素質提高提供有效途徑。如教學《三峽》,導入可通過觀看視頻《三峽掠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等,在悠揚的長調中,在優(yōu)美的畫面里,讓學生步入音樂天堂。音樂與圖片的魅力激發(fā)了學生了解三峽的興趣,從而彌補了導學案的不足。
三、在導學案教學中積極倡導小組合作探究模式
合作探究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特別是對于語文學科非常有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但是卻沒有明確的探究目的和方向,實質上就是教師并沒有把合作探究和學案有效結合起來。因此在運用學案時教師要把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合作探究的問題和資料設計到學案中,并給予學生明確的目標、要求和方法等的指導,同時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對學生的指導等相關的資料呈現(xiàn)在學案上,起到類似多媒體一樣呈現(xiàn)文字的作用。這樣,學案和合作學習就能有效結合,合作學習必定會促進學生的學習,讓導學案式課堂教學“活”起來。
四、 在“導學案式”課堂教學中實踐拓展延伸
拓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沒有拓展學生肯定學不好語文。在設計學案時需運用好學案的自身優(yōu)勢——呈現(xiàn)的方便性,將需要拓展的資料和內容呈現(xiàn)在學案上,這些內容可以是寫作訓練,也可以是典型閱讀、相關資料、中考鏈接、名言警句、詩詞積累等。這樣既對課本內容有了拓展延伸,又開闊了學生的文化視野。
新課程改革從根本上顛覆了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而利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可以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并完成一系列學習活動,把課堂教學看作是一個教師引導下自主發(fā)現(xiàn)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其實關鍵在于既依附學案,又不斷拓寬學案探索之路。嘗試運用單元教學模式,融入多媒體教學,積極倡導小組合作探究模式,實踐拓展延伸,這些舉措不僅不會脫離學案設計的初衷,反而會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語文課堂變得生機盎然,真正讓語文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金昌市永昌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