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漫
黑龍江省“除夕”當天高速公路本來準備免費,受到網友瘋狂點贊,沒想到兄弟省份接連確定收費,反而讓黑龍江顯得過于鶴立獨行,最終在“不講政治”等指責聲中不堪壓力,收回初衷。
本來除夕這天高速公路免費幾乎已成慣例,但由于今年除夕并未被納入法定假日,導致這一天高速公路費到底收還是不收,成為兩難抉擇。收費難免被指責為人文情結淡漠,但不收費又有公然違逆主管部門規(guī)定之嫌——交通運輸部已明確表示,2014年春節(jié)收費公路小型客車的免費通行時間為1月31日(初一)0時至2月6日24時。黑龍江在收費問題上表現出的糾結可謂是兩種利益訴求的碰撞,必然要陷入輿論激辯的漩渦之中。
私家車主們對此也難以形成統(tǒng)一表態(tài)。有人認為,法規(guī)條例是冰冷的,但行政部門可以從體恤民情的角度出發(fā)柔性執(zhí)行,畢竟政府的本位職責就是服務民眾,諸事決策均應以百姓的利益為先。但也有聲音認為,除夕高速擁堵在許多地方都是常態(tài),免費只會加劇駕車出行難度,并將由此形成等待不適、汽油損耗、矛盾摩擦等各種隱性成本,反而讓這項惠民之策大打折扣。
顯然,這個不放假的特殊“除夕”讓高速收費問題受到輿論拷問,可謂眾口難調。但其實,我國高速公路收費制度至今都沒有真正厘清,這才是高速公路收費最大的難題。不久前,山東省宣布將延長15條高速公路收費期的消息也同樣引發(fā)眾議。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陷入紛爭的起因如何、坊間意見是否統(tǒng)一,高速公路收費與否、收費水平高低的決定權都牢牢掌握在地方行政部門手中,廣大車主最終只能被動接受政府指令?;蛟S圍繞除夕高速收費的爭論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漸次淡化,但我國高速公路收費的體制痼疾卻長期存續(xù),亟待得到徹底治愈。
追根溯源,我國高速公路收費的最早初衷是緩解地方財力不足之困,通過“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方式快速打造交通運輸網絡。但在后續(xù)執(zhí)行中,地方高速公路的投資、建設、運營及管理均由當地交通部門“一肩擔”,外部約束力量弱化。收費公路的這種封閉運作模式實際上賦予了地方行政部門“一言堂”的特權。其結果就是,本當屬于公共產品范疇的高速公路屢屢淪為地方財政的“小金庫”,已還清貸款的高速公路繼續(xù)收費現象并不少見。如今,中國已是全球收費公路里程最長的國家,基礎交通設施建設在為社會經濟發(fā)揮強有力支撐作用的同時,也因其亂收費頑疾而引發(fā)物流成本高企等負面績效。此前主管部門已開始著手進行“收費公路專項清理”相關工作,但其成效如何卻并未得到公眾的一致認可。其原因就在于清理工作的細節(jié)并未向公眾公布,具體到每條高速公路的收費、還貸等細節(jié),公眾仍舊無法真正知悉。所以,要從根本上避免“公路”變味為“私路”,還應當通過公開信息渠道、廣泛接納民意、及時改革收費體系等方式形成硬約束環(huán)境。諸如,主管部門當發(fā)文明確要求高速公路在立項、投建環(huán)節(jié)向社會公示,同時引入獨立第三方機構進行項目評審工作;對于公路日常運作及收費環(huán)節(jié),則應設立專項賬戶予以管理,地方政府有義務定期披露公路收費規(guī)模及流向,并接受公眾質詢。
可以預期的是,只要高速公路運營體制走出暗箱操作窠臼,因高速收費所滋生的各種爭議也將會自動消弭。就拿除夕高速公路收費與否這件事來說,地方行政部門就應將其放置于一個透明的框架之下討論,傾聽各種意見與聲音,設立公開渠道讓民眾對此進行投票,甚至可以對創(chuàng)意性解決方案進行獎勵,通過激發(fā)民間智慧有效、合理地解決民生問題。當然,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平衡各級政府的財權與事權、構建服務性的行政部門、遏制與民爭利思維膨脹。唯有如此,才可能讓高速公路網真正成為服務民生的支柱橋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