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定品 周朝潤 楊樹蘭
(1玉溪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2玉溪市特殊教育學校,云南 玉溪 653100)
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英語教材及教學方式現(xiàn)狀
宋定品1周朝潤1楊樹蘭2
(1玉溪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2玉溪市特殊教育學校,云南 玉溪 653100)
就英語教材而言,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沒有原版引進教材,缺乏相應的輔助資料,因為沒有多媒體教室而無法有效地使用網(wǎng)絡資源,教材資源單一且不能及時更新。就教學方式而言,此類學校主要采用教師主導,很少根據(jù)社會需求的變化改進自身教學方式。
農民工子弟學校 英語教材 教學方式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英語學習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也開展了英語課程的教學。有必要對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英語教學現(xiàn)狀作調查了解。在體現(xiàn)對農民工子弟這一群體的關注的同時,希望更多的人關注、關心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英語教學。
本研究圍繞兩個問題展開:(1)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使用什么樣的英語教材?(2)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英語教師們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
1.教材
為了適應不斷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境,高凌飚(2003)認為,我們不能將教材局限于課本,也包括各類輔助材料。隨著多媒體的發(fā)展與運用,教材已經(jīng)變得十分多元化。簡言之,教材已不再是最初提供適應大眾學習、普通的傳統(tǒng)教科書,而是包括各種輔助資料、多媒體教材、電子教科書等在內的用于教學的各種教學材料。
2.教學方式
表1 教學方式
褚遠輝、輝進宇(2008:35-37);胡曉麗(2011:94-95)
現(xiàn)代社會,教育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關注度越來越高,原有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受教育者們的需求。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有值得傳承的部分。要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轉型,必須在保留傳統(tǒng)方式的大前提下,進行傳統(tǒng)模式向新型模式的過渡與結合。
研究方法:查閱文獻、制作問卷、問卷調查。
研究對象: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的兩所農民工子弟學校,錦程學校和文興學校。具體調查對象為錦程學校的3名英語教師及文興學校的2名英語教師。
1.第一個研究問題及研究結果
研究問題: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使用什么樣的英語教材?
研究結果:見表2。
表2 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教材使用情況
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使用的英語教材主要是國家級教科書。與其他公立學校一樣,該類學校也在使用一些輔助教材。教師的教學內容只是緊緊圍繞課本,極少根據(jù)授課內容及學生的需要在教學上采取延伸或是補充。另外,由于該類學校尚未配備用于英語教學的多媒體教室,所以多媒體教材、電子教科書還未得到運用與推廣,致使英語教學單一、乏味。
2.第二個研究問題及研究結果
研究問題: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英語教師們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
研究結果:見表3。
表3 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采用的英語教學方式
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英語教學方式的共性是,教師都在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授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占主導地位,而學生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讓人滿意的是,教師們課前課后都會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同時,教師們能通過課堂討論的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合作。另外,教師們往往會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備課。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教師并沒有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沒有教會學生學以致用。
英語教材及英語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使用的英語教材而言,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大資金投入,提供必要的硬件、軟件設施,為教師提供更多輔導資料、可利用的網(wǎng)絡資源。同時,加強與其他學校之間的合作,盡量做到英語教材方面的資源共享。就教學方式而言,教育機構應適時安排在崗教師進行專業(yè)素質和教師教學技能方面的培訓,促使他們與時俱進。教師之間最好開展一些教學觀摩活動,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根據(jù)褚遠輝、輝進宇(2008)、胡曉麗(2011)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好不要采用某種單一的教學方式,而應結合實際需要對更多的教學方式進行合理整合,多種方式并用,使教學效果更佳。
[1]褚遠輝,輝進宇.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J].2008(75):35-37.
[2]高凌飚.教材分析評估的模型和層次[J].華南師大課程教材研究所,2003(3):1-5.
[3]胡曉麗.多媒體英語教學和傳統(tǒng)模式的結合[J].2011(4):94-96.
本文為玉溪師范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立項課題《玉溪市農民工子弟學校英語教學現(xiàn)狀研究(2013B30)》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