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
摘 要: 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學生差異,滿足學生個別需要,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教學。本文例談高中生的差異性教學和合作學習。
關鍵詞: 差異教學 高中生物 合作學習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倍龅健懊嫦蛉w學生”,體現(xiàn)教育的公平性,就必須實施差異性教學。
一、差異教學
1.差異教學的概念
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學生差異,滿足學生個別的需要,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教學”[1]。美國學者戴安·赫克斯認為:“實施差異教學意指教師改變教學的速度、水平或類型,以適應學習者的需要、學習風格或興趣?!盵2]
2.差異教學法提出的背景
不講差異是我國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在一切為了分數(shù)、一切圍繞分數(shù)的“應試教育”思想指導下,以同一大綱、同一教材、同一進度進行教育教學的方式,使學生淪為分數(shù)的奴隸、考試的機器;教育成了沒有“人”存在的教育。
3.承認差異,認清差異
英國教育大臣在評價中國教育時,曾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中國式的教育,的確使平民得到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但同時也失去了千千萬萬個丘吉爾?!?/p>
(1)學生的興趣有差異。
為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必須重視學生的個性興趣差異,激發(fā)其興趣,發(fā)揮其潛力,并為其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比如對愛動手的學生,可組織生物興趣小組在適當?shù)臅r間動手進行課外實驗,等等。喜愛辯論的學生,可組織“是否應該允許克隆人”的辯論賽。
(2)學生的智力有差異。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力傾向。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智力強項,創(chuàng)造條件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和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并在群體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智力強項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3)學生的能力有差異。
學生能力上有很大差異。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若仍進行一刀切的教學,則進一步削弱他們的興趣與熱情。
(4)學生的認知風格有差異。
認知風格有:場獨立與場依存型,沖動型與沉思型;掃描型與聚焦型;廣視分類型與狹視分類型;復雜型與簡約型;齊平型與尖銳型;總體統(tǒng)攬型與循序漸進型。
另外,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生的個性特征、學困生學習成績不良的心理原因等也都有差異。
4.差異教學的實施
(1)首先教師要樹立差異教學的教育觀。
當代教師不但要樹立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觀、知識觀、教學觀、人才觀,而且要建立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生態(tài)資源觀、多元智能觀、全納效能觀、差異發(fā)展觀和多維評價觀,差異教學正是從新的角度詮釋這些教育觀。因此,我們應該樹立差異教學所倡導的教育觀。
(2)分層教學是實施差異教學的主要策略。
分層教學是指面對存在差異的學生,教師從實際出發(fā),分層教學、區(qū)別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從操作上講,分層包括:學生分層、目標分層、施教分層、作業(yè)分層、評價分層。
(3)改變現(xiàn)有的評估觀念,實施差異評估。
差異教學的評估是十分重要的,是差異教學的重要因素,可以說沒有良好的差異教學評估,就沒有成功的差異教學。
5.實施差異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一種使全體學生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獲得個性發(fā)展的教育。差異教學會根據(jù)學生的需要、知識和能力的基礎,為他們安排靈活的基礎,為不同的學生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體現(xiàn)學生為中心或者說是面向全體學生的。
(2)有助于開發(fā)學生潛能。
面向全體學生,并不意味著將學生個體間差異扯平,使他們齊頭并進,而是提供適合他們各自特點的發(fā)展方式,促進每個人都得到充分發(fā)展。進行差異教學,并非意味著不進行合作學習。
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1.合作型目標結構
團體成員有共同的目標,只有當所有成員都實現(xiàn)目標時,個體才能實現(xiàn)目標,獲得成功。若團體中有一個人達不到目標,其他人也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在這種條件下,團體成員之間必定會形成積極的相互促進關系,以一種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動。多伊奇在自己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指出,合作型目標結構使得團體成員之間的交往更頻繁,他們相互幫助、相互鼓勵,每一個成員都在很大程度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員所接納,因此使得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更積極,成就水平也提高得更快。
很明顯,合作目標結構建立學生之間積極的同伴關系,而這種積極的同伴關系對學生的學習又產生了積極且意義深遠的影響。
2.教育功能
(1)培養(yǎng)合作精神。
從客觀上看,世界各國的教育都在強調合作,人類今后所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要解決這些問題,光靠個人力量已很難實現(xiàn)。因此,當代教育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經(jīng)過長時間的培養(yǎng),學習的合作能力肯定會大大提高。
(2)培養(yǎng)交往能力。
社會越發(fā)展,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就越明顯。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既“忘情”投入,又規(guī)范、約束和指導自己的課堂行為。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釋放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當今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對于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來說,教學不應當是傳道,教學必須是伴隨著喜悅與感動的探究發(fā)現(xiàn)過程,或是伴隨著驚異的問題解決過程。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要比傳授性教學更受學生歡迎,更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
(4)激勵主動學習。
合作學習能使學生把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訁⑴c。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一些問題放手讓小組合作討論,這時的學生已主動參與學習。
直木做梁,曲木做犁。只有認真研究并掌握學生的差異,因勢利導,因材實施,才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成為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棟梁的機會。
參考文獻:
[1]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24,30.
[2][美]D赫克斯,著.楊希潔,譯.差異教學——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