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雷 張奇志 張海蓉
麥芽是中醫(yī)臨床常用的一味消食藥,用水浸泡麥粒,在適宜溫度濕度下,經(jīng)3~6天幼芽長至0.5cm時,進行干燥處理即得生麥芽?!吨袊幍洹酚涊d,麥芽甘平,可行氣消食、健脾開胃、消脹退乳,用于食積不化、脾胃虛弱,乳汁淤積、乳房脹痛,婦女?dāng)嗳榈?。麥芽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麥芽酚、α-生育三烯酚、麥角類化合物、轉(zhuǎn)化糖酶、催化酶、過氧化異構(gòu)酶等。還含有α-科醌、大麥芽堿、大麥芽胍堿、腺嘌呤、膽堿、蛋白質(zhì)、維生素 B、D、E 等[1,2]。本研究從糖脂代謝角度研究麥芽對肥胖大鼠的影響。
1.實驗材料:(1)實驗動物:Wistar大鼠,SPF級,體重180~220g,雌雄各半,由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動物試驗中心提供,實驗動物許可證號:SCXK(魯)20050015。(2)實驗藥物:麥芽購自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中魯醫(yī)院。高脂高糖高鹽乳劑的配制:豬油25%、膽固醇10%、雞蛋黃6%、牛膽鹽1%、白砂糖25%。(3)實驗儀器:Beckman Coulter DXI 800(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DDL-5冷凍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xué)儀器廠),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Olympus)。(4)實驗試劑:瘦素試劑盒(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產(chǎn)品批號:013006。
2.實驗方法:(1)實驗分組及給藥:實驗選用Wistar大鼠60只,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模型組,麥芽大、中、小劑量組,及正常對照組。模型組與麥芽大、中、小劑量組,高脂高糖高鹽乳劑灌胃1ml/100(g·d);麥芽大劑量組,劑量為20mg/kg(人臨床用量20倍);麥芽中劑量組,劑量為10mg/kg(人臨床用量10倍);麥芽小劑量組,劑量為5mg/kg(人臨床用量5倍)。正常對照組,給等容量蒸餾水。連續(xù)6周。末次用藥后24h后,腹腔靜脈采血4~5ml,采血前動物須禁食12h。將大鼠處死,剖開腹腔,剝離腎周、腹膜后、子宮周圍附著的脂肪組織,稱重。
3.檢測方法:(1)對大鼠體重及脂肪指數(shù)的影響:于末次給藥后24h,將大鼠處死,剖開腹腔,取子宮、腎周及腹膜后脂肪組織,迅速以扭力天平稱重,并將其換算成脂肪指數(shù)(脂肪重量占體重百分比)。(2)對大鼠血糖血脂的影響:取血清2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血糖、血脂(TC、TG、LDL-C、HDL-C),比色法測血清游離脂肪酸。(3)對大鼠催乳素調(diào)節(jié)的影響:取血清采用電化學(xué)法檢測血清瘦素水平。
4.統(tǒng)計學(xué)方法:所得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上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1.麥芽對肥胖模型大鼠體重及脂肪指數(shù)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肥胖模型大鼠體重明顯增加,脂肪指數(shù)明顯升高。麥芽大、中劑量組可明顯改善模型大鼠體重及脂肪指數(shù)變化(P<0.05),麥芽小劑量組可輕度改善模型大鼠體重及脂肪指數(shù)變化,但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表1)。
2.麥芽對高催乳素模型大鼠血糖、血脂變化的影響:模型組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血糖、血脂差異不明顯;麥芽大劑量組可輕度調(diào)整血糖、血脂水平,但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表2)。
表1 用藥前后各組大鼠體重變化比較(±s)
表1 用藥前后各組大鼠體重變化比較(±s)
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 <0.05,△△P <0.01
組別 n 體重(g) 脂肪指數(shù)(%)空白對照組 10 211.25 ±26.00△△ 2.02 ±0.6△△模型對照組 10 245.13 ±41.16 2.83 ±0.54麥芽大劑量組 10 225.3±26.43△△ 2.21±0.36△△麥芽中劑量組 10 228.63 ±19.24 2.31 ±0.34△麥芽小劑量組10 236.5 ±16.9 2.71 ±0.52
表2 麥芽對肥胖模型大鼠血糖、血脂的影響(mmol/L,±s)
表2 麥芽對肥胖模型大鼠血糖、血脂的影響(mmol/L,±s)
.72 ±0.20模型對照組 10 5.14 ±0.41 1.67 ±0.33 0.63 ±0.12 0.69 ±0.24 0.74 ±0.26麥芽大劑量組 10 5.01 ±0.47 1.52 ±0.25 1.11 ±0.37 0.70 ±0.29 0.83 ±0.23麥芽中劑量組 10 5.05 ±0.64 1.59 ±0.32 0.87 ±0.37 0.72 ±0.27 0.71 ±0.21麥芽小劑量組 10 5.05 ±0.54 1.67 ±0.38 1.01 ±0.34 0.71 ±0.32 0 FBG TC TG LDL HDL空白對照組 10 4.89 ±0.70 1.65 ±0.34 0.99 ±0.67 0.77 ±0.11 0組別 n.72 ±0.13
3.麥芽對高催乳素血脂模型大鼠游離脂肪酸和催乳素水平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組血漿游離脂肪酸瘦乳素水平明顯升高,麥芽大、中劑量組可明顯降低FFA和瘦素水平(P<0.05)且兩者之間呈正相關(guān)(表3)。
表3 麥芽對高催乳素模型大鼠血清FFA和瘦素的影響(±s)
表3 麥芽對高催乳素模型大鼠血清FFA和瘦素的影響(±s)
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 <0.05,△△P <0.01
組別 n FFA(μmol/L) 瘦素(ng/ml)空白對照組 10 130.68 ±31.71△△ 0.32 ±0.12△△模型對照組 10 331.30 ±46.34 1.96 ±0.87麥芽大劑量組 10 242.32 ±38.17△△ 0.62 ±0.22△△麥芽中劑量組 10 290.38±24.29△ 0.72±0.26△△麥芽小劑量組10 326.22 ±34.43 1.04 ±0.39
麥芽名出《本草綱目》,又名大麥芽,早在《名醫(yī)別錄》中就已明確指出麥芽具有“消食和中”之效[3]。宋金元時期,醫(yī)家對麥芽的認(rèn)識除能“消食化積”的作用外,又提出可健脾益氣,如《醫(yī)學(xué)啟源》提到能“補脾胃虛,寬腸胃”。明清時期,麥芽的消食健胃作用更受重視,《本草綱目》提到該藥“消化一切米、面、諸果食積”[4,5]?,F(xiàn)代商品麥芽主要為大麥芽,其味甘、性平、歸脾、胃經(jīng)。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淤積、乳房脹痛、婦女?dāng)嗳椤?/p>
同時,人們發(fā)現(xiàn)麥芽對糖脂代謝也有影響。如陳建澍等[6]研究發(fā)現(xiàn)大麥β-葡聚糖可顯著降低實驗小鼠血液中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能夠有效降低肝臟指數(shù),緩解肝臟脂肪變性。Yokoyama等[7]將β-葡聚糖加入大麥粉中使其含量升高到7.7%,并提供給受試者,發(fā)現(xiàn)可明顯抑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和胰島素反應(yīng)。Wang等[8]研究發(fā)現(xiàn)富含大麥β-葡聚糖的飲食能夠減少機體對糖的吸收速度。針對上述作用人們提出多種理論:①β-葡聚糖可降低對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對糖類物質(zhì)吸收減少可導(dǎo)致胰島素濃度降低,間接減弱了膽固醇及脂蛋白的合成;②β-葡聚糖可與膽汁酸結(jié)合并排出,從而促進膽固醇向膽汁酸的轉(zhuǎn)化;③β-葡聚糖被微生物利用生成短鏈脂肪酸,可抑制膽固醇的合成。
本研究從糖脂代謝角度觀察大、小劑量麥芽對肥胖模型大鼠的影響,同時觀察麥芽對瘦素的影響。瘦素是一種分子質(zhì)量為16kDa的蛋白質(zhì),現(xiàn)已證明,許多組織如白色或棕色脂肪、骨骼肌、胃黏膜等均可分泌瘦素,瘦素在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及其對體重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已經(jīng)得到大量研究[9,10]。眾所周知,麥芽在很早以前就用于婦女回乳,其機制可能與麥角類化合物對泌乳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而研究表明泌乳素與胰島素共同使用,可促使T37i棕色脂肪細胞合成瘦素,在泌乳素缺乏小鼠中,瘦素水平是升高的[11]。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大劑量組麥芽可明顯降低模型大鼠血脂(TC、TG、LDL-C、HDL-C)及游離脂肪酸水平,與前人的研究相吻合。同時本研究顯示麥芽對瘦素的合成也有影響,且對瘦素合成的影響與對糖脂代謝的調(diào)節(jié)呈正相關(guān)。因此,筆者認(rèn)為麥芽對糖脂代謝的調(diào)節(jié)是多方面的,其中對瘦素表達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是其機制之一。
1 趙春艷,普曉英,曾亞文,等.大麥麥芽總黃酮類化合物含量的測定分析[J].植物遺傳資源學(xué)報,2010,11(4):498-502
2 王曉飛,周金影,金向群,等.麥芽的藥理研究及臨床應(yīng)用[J].中成藥,2007,2(11):1677-1679
3 陶弘景.名醫(yī)別錄(尚志鈞輯校)[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6:205-207
4 李時珍.本草綱目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1156-1158
5 于鷹,平靜,麥芽臨床應(yīng)用之歷史沿革探析[J].江蘇中醫(yī)藥,2010,42(9):60-61
6 陳建澍,潘偉槐,童微量,等.大麥β-葡聚糖對小鼠血脂水平的影響[J].大麥科學(xué),2002(3):23-25
7 Yokoyama WH,Hudson CA,Knuckles BC,et al.Effect of barley β -glucan in durum wheat pasta on human glycemia response[J].Cereal Chemistry,1997,74(3):293-296
8 Wang I,Behr SR,Newman RK,et al.Comparative cholesterol lowering effects of barleyβ-glucan and barley oil in golden Syrian hamsters[J].Nutrition Research,1997(17):77-81
9 張海蓉,夏雷.肥胖對女性生殖系統(tǒng)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08,48(39):112-113
10 顧洪濤.兒童單純性肥胖的病因、危害及其防治[J].中國醫(yī)刊,2012,47(7):34-35
11 張海蓉,夏雷.脂肪源性泌乳素的分泌及對代謝調(diào)節(jié)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2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