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惠軍
(駐馬店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新診斷標準下妊娠期糖尿病與HbA1c指標的相關性
齊惠軍
(駐馬店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全球肥胖和糖尿病的持續(xù)流行,使得越來越多的育齡婦女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11年對妊娠合并糖尿?。℅DM)的標準更新,新標準使得人群中的GDM患病率明顯增加;在新標準下研究不同生化指標與發(fā)病相關性,旨在從未病防病、已病防變的角度出發(fā),積極預防GDM的發(fā)生,或是疾病發(fā)生后便于進行早期診斷早期干預。
妊娠期糖尿?。惶腔t蛋白;相關性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首次妊娠時發(fā)生和發(fā)現(xiàn)的,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1]。這一定義存在著一定不足,各國學者對于GDM的診斷方法及標準一直存在爭議,2011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公布的“糖尿病診療指南”對多年來GDM的診斷策略和推薦標準進行了更新,新的診斷標準下糖耐量1項及1項以上異常即可確診。受其影響,2011年7月1日,我國衛(wèi)生部發(fā)布了妊娠期糖尿病診斷行業(yè)標準(WS331-2011)[2],新的標準使得人群中GDM發(fā)病率明顯增加。眾所周知,GDM對孕產(chǎn)婦及胎兒(嬰兒)健康均有很多不良影響,如何積極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GDM對于降低圍生兒病死率、降低遠期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有著重要意義。
1.1 GDM發(fā)病機制
GDM的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尚不十分明確,目前研究表明其發(fā)生、發(fā)展與某些遺傳基因、慢性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有著密切關系,此外還與飲食、氧化應激及胰島素信號轉導系統(tǒng)障礙等因素有關[3]。
1.2 GDM相關高危因素
中外學者對于GDM高危因素研究較充分,除卻種族因素外,孕產(chǎn)婦自身常見的高危因素歸納起來有肥胖、一級親屬患有2型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分娩大胎齡兒史、PCOS、反復尿糖陽性[4]。
1.3 GDM的保護因素
①年齡<20歲。于1998年召開的第四屆國際妊娠期糖尿病會議,以及ADA都認為,若孕婦的年齡<25歲,并且沒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存在時,可不進行GDM篩查[4]。②適度運動。有研究[4]表明有意識的體育鍛煉為GDM保護因素,這可能是由于運動對改善胰島素抵抗綜合征有諸多益處。③文化程度。具有大學及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孕婦,其GDM的發(fā)生率明顯減少,可能與其生活質(zhì)量較高、且能做到科學合理飲食有關。
1.4 GDM危害
GDM的危害主要有近期和遠期兩方面影響。對于孕產(chǎn)婦及圍生兒的近期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它可引起先兆子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酮癥酸中毒、感染、羊水過多、胎膜早破、巨大兒、早產(chǎn)、剖宮產(chǎn)率增加、產(chǎn)傷、胎兒畸形、胎死宮內(nèi)和新生兒代謝異常等;遠期來看,它使母親和新生兒發(fā)生遠期糖尿病的風險大大增加,嚴重威脅母嬰健康。
2011年7月1日我國衛(wèi)生部發(fā)布了妊娠期糖尿病診斷行業(yè)標準(WS331-2011)[2]。確診妊娠后,在對糖尿?。╠iabetes mellitus,DM)高危者進行首次孕期保健時,要篩查孕前糖尿病。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做出DM的診斷:①GHbA≥c≥6.5%(采用NGSP/DCCT標化方法);②FPG≥7.0 mmol/L(126 mg/dL);③OGTT2h血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④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癥狀,同時任意血糖≥11.1 mmol/L(200 mg/dL)。若無明確的高血糖癥狀,則需在另一天,對①~③進行復測,以核實診斷。如果第1次檢查排除GDM需在孕24~28周間按下列兩種方案之一進行復查。GDM診斷:一步法——在妊娠的24~28周時,直接行OGTT即可。適用于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婦,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也可進行。GDM診斷:兩步法——第一步:進行FPG檢查,若FPG≥5.1 mmol/L,則可診斷為GDM;若4.4 mmol/L≤FPG<5.1 mmol/L,可接著進行第二步診斷:第2步:75 g OGTT,若OGTT的結果異常,則可診斷為GDM。或,第1步-對患者進行50gGCT檢查,若結果異常,則進行第2步:若50 g GCT血糖≥11.1 mmol/L,則進行FPG檢測,檢測結果異常的,則診斷為GDM;若FPG的檢測結果正常,則應盡早行75 g OGTT檢測。
3.1 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在進行OGTT的前一天,被檢測者晚餐后應禁食8~14 h,直至次日清晨(最遲不應超過上午9點)。試驗前,要連續(xù)3 d進行正常體力活動,每日進食碳水化合物不應少于150 g,檢查期間應禁食、靜坐、禁煙。
3.2 體質(zhì)指數(shù)/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反映機體肥胖程度的指標。與體內(nèi)脂肪總量密切相關,常作為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的相關指標。
3.3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為糖尿病最常用的檢測指標,可體現(xiàn)胰島β細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崭寡强蓪δ骋痪唧w時間段內(nèi)的血糖水平做出反映,但易受進食、糖代謝等影響。
3.4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nèi)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形成的產(chǎn)物,測定用于評價糖尿病的控制程度。由于糖化是一個緩慢且不可逆的過程,一旦形成便不再分離,血糖濃度的暫時波動對其影響不大,故具有特異性、穩(wěn)定性高的特點[5],對于高血糖的患者,特別是血糖和尿糖波動較大者,具有較大的診斷意義[6]。
目前對于GDM的治療主要仍以調(diào)整飲食結構為主。按照個體需求計算出孕婦及胎兒每日所需能量,以食品交換份為單位進行飲食搭配,嚴格控制含糖量高的食物水果的攝入量;限制米面等主食的攝入量,適當增加瘦肉、雞蛋、牛奶的比例;以蒸煮等健康烹飪方式代替以往油炸煎炒等過度烹飪方式;少食多餐代替以往一日三餐的簡單飲食習慣,有利于血糖保持在一個相對較穩(wěn)定的水平。大多數(shù)GDM患者在經(jīng)過以上合理的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即可使血糖控制在一個滿意的水平。另外,可在醫(yī)師指導下配合適當運動,對于GDM治療亦有積極意義。對于飲食治療基礎上血糖仍高或難以穩(wěn)定控制時就應該適當選用藥物降糖。我國目前主要降糖藥物為注射胰島素。近年來,對于GDM患者,口服二甲雙胍和格列本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不斷證實,但我國尚缺乏相關研究,且這兩種藥物仍缺乏孕期治療GDM的注冊適應證,固臨床應用較局限。
GDM治療中值得一提的是血糖監(jiān)測,目前采取的多為空腹及餐后血糖來了解孕婦血糖水平。已知血糖指標易受多因素干預,包括血糖生理性日內(nèi)和日間波動、血糖檢測方法的差異、樣本處理偏差、受試者準備不當?shù)鹊?。這均可導致血糖監(jiān)測結果的偏差。合理的生化指標應當被考慮作為補充指標引進進來,如HbA1c,因其個體內(nèi)變異率小、日差僅<2%,不受急性血糖波動的影響,無需空腹或特定時間抽血,檢測更便捷血中濃度在取血后保持相對穩(wěn)定,可考慮作為血糖水平監(jiān)測的新指標[6]。
新標準下GDM發(fā)病率攀升,引起了各國學者的廣泛關注。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醫(yī)學的任務已不僅僅是防病治病,而是逐漸向維護增強健康的趨勢轉變;前瞻性的研究某一特定疾病與實驗室指標的相關性,順應了這一醫(yī)學發(fā)展趨勢,有利于維護增強健康、提高人的生活質(zhì)量。
[1] 豐有吉.婦產(chǎn)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40-143.
[2] 妊娠期糖尿病診斷行業(yè)標準(WS331-2011)[S].2011.
[3] 趙娜.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12,32(2):135-139.
[4] 歐陽鳳秀,沈福民,江峰.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2,36(6):378-381.
[5] 龔波,俞菁,張昕明.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篩查中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yī)學,2011,26(3):190-192.
[6] 聶小蓮.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異常與糖化血紅蛋白變化的臨床意義[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6):2908-2909.
R714.256
A
1671-8194(2014)17-03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