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盧靜 劉蘇瑩 單騰飛 謝川
雙源CT肺動脈造影診斷肺動脈栓塞的掃描技術(shù)分析
王飛 盧靜 劉蘇瑩 單騰飛 謝川
目的 探討和分析雙源 CT 肺動脈造影診斷肺動脈栓塞的掃描技術(shù)。方法 40 例在本院用雙源 CT 肺動脈造影 (DECTPA)確診的肺動脈栓塞患者 , 先采用常規(guī)平掃 , 然后通過肘靜脈注射對比劑后進行快速薄層掃描 , 以最大密度投影 (MIP)、橫斷面圖像結(jié)合多平面重建 (MPR)、容積再現(xiàn) (VR)等多種三維重建技術(shù)對圖像進行后處理。觀察影像表現(xiàn)。結(jié)果 所有患者肺動脈造影均獲得令人滿意的圖像 , 雙源 CT 掃描結(jié)果顯示 , 肺動脈血栓栓塞累及血管的共 40 例 , 其中發(fā)生在肺動脈主干的 6 例 , 肺段動脈血栓的 20 例 , 肺葉動脈的 10 例 , 亞肺段及亞亞段肺動脈血栓的 4 例。結(jié)論 DECTPA 是一種能夠快速診斷肺動脈栓塞檢查方法 , 具有安全、準確、無創(chuàng)等優(yōu)勢 , 在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
雙源 CT ;肺動脈栓塞
肺動脈栓塞 ( pulmonary embolism, PE), 簡稱肺栓塞 , 是指內(nèi)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動脈及其分支 , 引起肺循環(huán)障礙的病理生理和臨床綜合征。此病發(fā)病率較高 , 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壓 , 隨著年齡的增加 , PE 的發(fā)病率、死亡率也持續(xù)上升[1]。臨床上常用來診斷肺動脈栓塞的手段為多層螺旋CT 肺動脈造影 , 其敏感度達 86%~91%, 特異度達 94%~96%,但是由于其分辨率等因素的影響 , 無法顯示遠端微小血栓 ,因而無法完全反應肺組織灌注受損情況。近年來 , DECTPA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高診斷率的檢查手段 , 逐漸被國內(nèi)外學者關(guān)注[2]。本項研究通過分析 2011 年 2 月 ~2014 年 2 月 40 例在本院用雙源 CT 肺動脈造影 (DECTPA)確診的肺動脈栓塞患者的影像表現(xiàn) , 探討 DECTPA 技術(shù)在肺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 1 一般資料 選取的 40 例患者中 , 男 25 例 , 女 15 例 ,年齡 45~85 歲 , 平均年齡 (60±3.5)歲。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胸悶、胸痛、咳嗽、呼吸困難和下肢水腫。
1. 2 研究方法[3]使用西門子公司雙源 CT 機 , 做自胸廓入口至肋膈角水平胸部屏氣定位像。在屏氣狀態(tài)下進行常規(guī)肺部平掃 , 分別行肺窗和縱隔窗重建。球管電壓為 80 kV、140 kV,球管旋轉(zhuǎn)時間 0.34 s, 管電流 130 mAs, 螺距 1.0, 探測器準直64×0.5 mm。采用雙筒高壓注射器以 4 ml/s 的速率自肘前正中靜脈注入 60~70 ml非離子對比劑優(yōu)維顯 (370 mgl/ml), 隨后以 4 ml/s 的速率注射生理鹽水 20 ml。使用人工智能觸發(fā)掃描系統(tǒng)延遲時間確定 , 當肺動脈主干密度達到 100 HU 時 , 再延遲 5 s 后掃描自動開始。掃描范圍自胸廓入口至膈肌水平。
1. 3 掃描圖像后處理 圖像傳送至工作站后 , 采集到的的原始圖像 1mm 薄層重建 , 主要是使用三維重建技術(shù)對肺動脈主干及其分支血管進行 VRT重建。對重點病變部位采用MRP、MIP、VRT 技術(shù)進行圖像后處理 , 以此準確地顯示診斷結(jié)果。
40 例患者肺動脈造影均獲得令人滿意的圖像 , 雙源 CT掃描結(jié)果顯示 , 肺動脈血栓栓塞累及血管的共 40 例 , 其中發(fā)生在肺動脈主干的 6 例 , 肺段動脈血栓的 20 例 , 肺葉動脈的10 例 , 亞肺段及亞亞段肺動脈血栓的 4 例。
影像學檢查是確診肺栓塞的重要手段。由于多層螺旋CT 具有掃捕速度快、圖像分辨率高的特點 , 已成為快速檢測肺循環(huán)的常用方法。而雙源 CT 使 CT 技術(shù)在臨床應用領(lǐng)域中又跨了一大步[4]。雙源 CT 具有時間分辨率高 , 空間分辨率好 , 放射量小等優(yōu)勢 , 一次掃描在提供全肺薄層解剖信息的同時 , 還能夠顯示出全肺的功能狀態(tài) , 節(jié)省了不少檢測時間。
本項研究顯示 , 40 例患者采用 DECTPA 診斷肺動脈栓塞均獲得了令人滿意的圖像 , DECTPA 因具有造影分辨率高、采集圖像信息量大 , 造影劑用量少、安全、無創(chuàng)、快捷、可重復操作等優(yōu)點[5], 應成為診斷肺動脈栓塞的首選方法。
[1]王辰 , 伍燕兵 .肺血栓栓塞癥的病理與病理生理 .中華結(jié)核與呼吸雜志 , 2001, 24(12):707-708.
[2]趙冬青 , 王紅 , 嚴心紅 . X 線平片診斷肺動脈栓塞并肺梗死的研究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 2007, 45(16):99, 121.
[3]張龍江 , 吳新生 , 趙艷娥 , 等 .雙源 CT 雙能量肺灌注成像在可疑肺栓塞患者的初步應用 .臨床放射學雜志 , 2009, 28(4):474-478.
[4]張龍江 , 盧光明 .雙源 CT 及其臨床應用 .中華放射學雜志 , 2009, 42(2):206-208.
[5]吳達明 , 張華 , 靳勇 , 等 .多排 CT 對肺動脈栓塞和下肢深靜脈血栓檢出的研究 .診斷學理論與實踐 , 2006, 5(3):221-224.
2014-04-21]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中醫(yī)院 CT 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