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效,辛小龍,賀鵬飛
(西北大學(xué)數(shù)學(xué)系,陜西西安 710127)
1965年,美國自動控制專家 Zadeh[1]創(chuàng)立了模糊集。目前,模糊集已被廣泛地應(yīng)用于數(shù)學(xué)的各個(gè)分支,成為解決不確定性問題的有力工具,但如Molodtsov指出的那樣,它仍存在一些局限性[2]。1999年,Molodtsov創(chuàng)立了軟集理論,開辟了一條解決不確定問題的全新的途徑[2]。軟集理論在許多領(lǐng)域都有潛在的價(jià)值,Molodtsov在文獻(xiàn)[2]中為我們做了一些初步的介紹,其他一些學(xué)者如Maji等在文獻(xiàn)[3-4]中又進(jìn)一步研究了軟集的性質(zhì)并將其用于決策等問題上。2001年,Maji等人發(fā)展了軟集理論[5],給出了模糊軟集的定義和一些基本性質(zhì),之后Roy等人又在文獻(xiàn)[6]中展示了它的一些應(yīng)用。同時(shí),一些模糊軟代數(shù)結(jié)構(gòu)也相繼被定義并研究:Yang[7]介紹了模糊軟半群,Aygüno?lu 和 Aygün[8]定義了模糊軟群,Inan 和 ?ztürk[9]提出了模糊軟環(huán)等概念。
本文把模糊軟集理論應(yīng)用到格結(jié)構(gòu)上,推廣了(λ,μ)模糊子格(理想)的概念,定義了(λ,μ)模糊軟子格及(λ,μ)模糊軟理想,給出了它們關(guān)于α-水平截集的等價(jià)刻畫,并研究了它們的一些基本性質(zhì)。最后,討論了(λ,μ)模糊軟子格(理想)在模糊軟同態(tài)映射下的像和原像。
這部分主要回顧文中將要用到的基本概念。
定義1[10]設(shè) S為格 L上的非空子集,若?a,b∈S,有a∧b∈S及a∨b∈S,則稱S為L的子格。
定義2[10]設(shè) I為格 L上的非空子集,若?a,b∈ L,有
則稱I為L的理想。
下面給出理想的等價(jià)定義。
定義3[11]設(shè) I為格 L上的非空子集,若?a,b∈ L,有
1)a,b∈ I?a∨b∈ I;
2)a∈L,b∈I?a∧b∈I,則稱I為L的理想。
定義4[1]給定非空集合L,一個(gè)映射f:L→[0,1],被稱為L的模糊子集。
定義5[12]設(shè) f是格 L上的模糊子集,若?x,y ∈ L,有
則稱f是L的(λ,μ)模糊子格。
定義6[13]設(shè) f是格 L上的模糊子集,若?x,y ∈ L,有
則稱f是L的(λ,μ)模糊理想。
下面給出(λ,μ)模糊理想的等價(jià)定義。
定義7[11]設(shè) f是格 L上的模糊子集,若?x,y ∈ L,有
則稱f是L的(λ,μ)模糊理想。
定義8[1]設(shè)f為集合L上的模糊子集,α∈[0,1],稱 fα={x∈L|f(x)≥α}為f的α-水平截集。
定理1[11]設(shè)f為格L上的模糊子集,則f為L的(λ,μ)模糊子格,當(dāng)且僅當(dāng) ?α ∈ (λ,μ],fα非空時(shí)為L的子格。
定理2[11]設(shè)f為格L上的模糊子集,則f為L的(λ,μ)模糊理想,當(dāng)且僅當(dāng) ?α ∈ (λ,μ],fα非空時(shí)為L的理想。
以下是軟集、模糊軟集及其基本運(yùn)算的定義。
定義9[2]給定一個(gè)序?qū)?F,A),其中 A是參數(shù)集,F(xiàn)是A到集合L的冪集P(L)的一個(gè)映射,即F:A→P(L),則稱(F,A)是L上的軟集。
定義10[5]給定一個(gè)序?qū)?f,A),其中 A是參數(shù)集,f是A到集合L的模糊冪集F(L)的一個(gè)映射,即f:A→F(L),則稱(f,A)為L上的模糊軟集。也就是說,?a∈A,f(a)=fa:L→[0,1]是L上的模糊集。
顯然,按照這種定義方式,對于L上的軟集(F,A),可以把它看作一個(gè)模糊軟集(f,A),對 a∈A,a在f下的像被定義為集合F(a)的特征函數(shù),即
定義11[5]設(shè)(f,A)是集合 L上的模糊軟集,?α∈[0,1],稱(f,A)α=(fα,A)為(f,A)的α-水平截集,其中 ?a∈ A,fα(a)={x∈ L|f(a)(x)≥ α}。顯然,(f,A)α是 L 上的軟集。
定義12[5]給定集合L上的兩個(gè)模糊軟集(f,A)和(g,B),若存在模糊軟集(h,C),使得 C=A∩B,且 ?c∈C,有hc=fc∧gc,則稱(h,C)為(f,A)和(g,B)的交集,記為(h,C)=(f,A)∩~(g,B)。
定義13[5]給定集合L上的兩個(gè)模糊軟集(f,A)和(g,B),若存在模糊軟集(h,C),使得 C=A∪B,且 ?c∈ C,有
則稱(h,C)為(f,A)和(g,B)的并集,記為(h,C)=(f,A)∪~(g,B)。
定義14[5]給定集合L上的兩個(gè)模糊軟集(f,A)和(g,B),(f,A)與(g,B)的和定義為(h,A× B),記為(f,A)∧~(g,B),其中 ?(a,b)∈ A ×B,有 h(a,b)=ha,b=fa∧ gb。
這部分引入(λ,μ)模糊軟子格,并討論了它的一些基本性質(zhì)。L,L1和L2均代表格。
定義15 設(shè)(f,A)是L上的一個(gè)模糊軟集,稱(f,A)為L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若?a∈A和 x,y∈ L,有
例1 設(shè)(f,A)是一個(gè)(λ,μ)模糊軟子格,若它的參數(shù)集A是一個(gè)單點(diǎn)集,則(f,A)也是一個(gè)(λ,μ)模糊子格。因此,可以說(λ,μ)模糊軟子格是(λ,μ)模糊子格概念的推廣。
例 2 設(shè) L={0,u,v,w,x,y,z,1}是一個(gè)如圖1所示的格,(f,A)是L上的模糊軟集,其中A={a,b},且?a∈A,f(a)=fa:L→[0,1]。定義
0.6,則不難驗(yàn)證(f,A)是 L 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但不是L上的(λ,μ)模糊子格。
圖1 格Fig.1 Lattice
(λ,μ)模糊軟子格也可由截集來刻畫。
定理3 設(shè)(f,A)是L上的一個(gè)模糊軟集,(f,A)是L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當(dāng)且僅當(dāng)?α∈ (λ,μ],fα(a)非空時(shí)是 L 的子格。
證 明 必要性。假設(shè)(f,A)是L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α∈(λ,μ],a∈A和x,y∈fα(a)有f(a)(x)≥α和f(a)(y)≥α。由定義15得,f(a)是L上的(λ,μ)模糊子格,則有max{f(a)(x∨y),λ}≥min{f(a)(x),f(a)(y),μ}≥α > λ,即f(a)(x∨y)≥α,于是x∨y∈fα(a),同理x∧y∈fα(a),所以fα(a)是L的子格。
充分性。假設(shè) ?α ∈(λ,μ],fα(a)非空時(shí)是L的子格,若 ?x0,y0∈ L,使得 max{f(a)(x0∨y0),λ}< α =min{f(a)(x0),f(a)(y0),μ},則有x0,y0∈fα(a)且α∈(λ,μ],但f(a)(x0∨y0)< α,所以 x0∨y0?fα(a),這與fα(a)是L的子格矛盾,故?x,y∈L,都有max{f(a)(x∨y),λ}≥ min{f(a)(x),f(a)(y),μ}, 同 理 可 證max{f(a)(x ∧ y),λ} ≥ min{f(a)(x),f(a)(y),μ},所以(f,A)是 L 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
定理4 設(shè)(f,A)和(g,B)是L上的兩個(gè)(λ,μ)模糊軟子格,若A∩B= ?,則(f,A)∪~(g,B)也是L上的一個(gè)(λ,μ)模糊軟子格。
證 明 設(shè)(f,A)∪~(g,B)=(h,C),因?yàn)锳∩B= ?,?c∈C,c∈A-B或c∈B-A。若c∈A -B,則hc=fc是L上的(λ,μ)模糊子格,若c∈B -A,則hc=gc也是L上的(λ,μ)模糊子格,于是有,?c∈C,hc是L上的(λ,μ)模糊子格,所以(f,A)∪~(g,B)是L上的一個(gè)(λ,μ)模糊軟子格。
定理5 設(shè)(f,A)和(g,B)是L上的兩個(gè)(λ,μ)模糊軟子格,則(f,A)∩~(g,B)也是 L上的一個(gè)(λ,μ)模糊軟子格。
證 明 設(shè)(f,A)∩~(g,B)=(h,C),由定義12 得,?c∈C=A∩B,hc=fc∧gc。?x,y∈L,因?yàn)閒c和 gc是L上的(λ,μ)模糊子格,則
max{(fc∧ gc)(x∨ y),λ}=
max{min{fc(x∨ y),gc(x∨ y)},λ}=
min{max{fc(x∨ y),λ},
max{gc(x∨ y),λ}}≥
min{min{fc(x),fc(y),μ},
min{gc(x),gc(y),μ}}=
min{min{fc(x),gc(x)},
min{fc(y),gc(y)},μ}=
min{(fc∧ gc)(x),(fc∧ gc)(y),μ}。
同理可證 max{(fc∧ gc)(x∧ y),λ}≥min{(fc∧gc)(x),(fc∧gc)(y),μ},則fc∧gc是L上的(λ,μ)模糊子格,也即?c∈C,hc是L上的(λ,μ)模糊子格,所以(f,A)∩~(g,B)是 L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
定理6 設(shè)(f,A)和(g,B)是L上的兩個(gè)(λ,μ)模糊軟子格,則(f,A)∧~(g,B)也是 L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
證 明 設(shè)(f,A)∧~(g,B)=(h,A × B),已知 ?a∈A,fa和?b∈B,gb都是L上的(λ,μ)模糊子格,且由定理5的證明可知兩個(gè)(λ,μ)模糊子格的交仍是(λ,μ)模糊子格,則?(a,b)∈A×B,h(a,b)=ha,b=fa∧ gb也是 L 上的(λ,μ)模糊子格。所以(h,A × B)=(f,A)∧~(g,B)是L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
定義16 設(shè)(f,A)是格L上的一個(gè)模糊軟集,稱(f,A)為 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若
?a∈ A 和 x,y∈ L,有
1)max{fa(x ∨ y),λ}≥ min{fa(x),fa(y),μ},
2)max{fa(x∧ y),λ}≥ min{max{fa(x),fa(y)},μ}。
顯然,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都是L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但 L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不一定是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
例3 設(shè)L是一個(gè)如圖1所示的格,(f,A)是L上的模糊軟集,其中 A={a,b},且 ?a∈ A,f(a)=fa:L →[0,1]。定義
若取 λ =0.2,u=0.6,不難驗(yàn)證 f(a)和f(b)都是L上的(λ,μ)模糊理想,則(f,A)是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
類似地,可以用截集來刻畫(λ,μ)模糊軟理想,并對(λ,μ)模糊軟理想的一些性質(zhì)進(jìn)行研究。
定理7 設(shè)(f,A)是L上的一個(gè)模糊軟集,(f,A)是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當(dāng)且僅當(dāng)?α∈ (λ,μ],fα(a)非空時(shí)是 L 的理想。
證 明 必要性。假設(shè)(f,A)為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則由定理3得?α∈(λ,μ],fα(a)是 L的子格。任取 x∈ fα(a),y∈ L則f(a)(x)≥ α 且 max{f(a)(x∧ y),λ}≥min{max{f(a)(x),f(a)(y)},μ}≥ α > λ,于是f(a)(x ∧y)≥ α,即x∧y∈fα(a)。所以fα(a)是L的理想。
充分性。假設(shè) ?α ∈(λ,μ],fα(a)非空時(shí)是L的理想。則由定理3得?x,y∈ L,max{fa(x∨y),λ}≥ min{fa(x),fa(y),μ}。若 ?x0,y0∈ L,使 得 max{f(a)(x0∧ y0),λ} < α =min{max{f(a)(x0),f(a)(y0)},μ},則 α ∈ (λ,μ],max{f(a)(x0),f(a)(y0)}≥ α,于是 x ∈fα(a)或 y∈fα(a),但 f(a)(x∧y)< α,即 x∧y?fα(a),這與fα(a)是L的理想矛盾(x∧y∈L且x∧y≤x,x∧y≤y),因此?x,y∈L,都有max{fa(x ∧ y),λ}≥ min{max{fa(x),fa(y)},μ},所以(f,A)是 L 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
定理8 設(shè)(f,A)和(g,B)是 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若A∩B= ?,則(f,A)∪~(g,B)也是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
證 明 與定理4的證明類似。
定理9 設(shè)(f,A)和(g,B)是 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則(f,A)∩~(g,B)也是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
證 明 設(shè)(f,A)∩~(g,B)=(h,C),由定義12 得,?c∈C=A∩B,hc=fc∧gc。?x,y∈L,因?yàn)閒c和 gc是L上的(λ,μ)模糊理想,則
max{(fc∧ gc)(x∧ y),λ}=
max{min{fc(x∧ y),gc(x∧ y)},λ}=
min{max{fc(x∧ y),λ},
max{gc(x∧ y),λ}}≥
min{min{max{fc(x),fc(y)},μ},
min{max{gc(x),gc(y)},μ}}=
min{min{max{fc(x),fc(y)},
max{gc(x),gc(y)}},μ}≥
min{max{min{fc(x),gc(x)},
min{fc(y),gc(y)}},μ}=
min{max{(fc∧ gc)(x),
(fc∧ gc)(y)},μ}。
同理可證 max{(fc∧ gc)(x∨ y),λ}≥min{(fc∧gc)(x),(fc∧gc)(y),μ},則fc∧gc是L上的(λ,μ)模糊理想,也即?c∈C,hc是L上的(λ,μ)模糊理想,所以(f,A)∩~(g,B)是 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
定理10 設(shè)(f,A)和(g,B)是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則(f,A)∧~(g,B)也是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
證 明 設(shè)(f,A)∧~(g,B)=(h,A × B),已知 ?a∈A,fa和?b∈B,gb都是L上的(λ,μ)模糊理想,且由定理9的證明可知兩個(gè)(λ,μ)模糊理想的交仍是(λ,μ)模糊理想,可得?(a,b)∈A × B,h(a,b)=ha,b=fa∧gb也是L上的(λ,μ)模糊理想。所以(h,A × B)=(f,A)∧~(g,B)是L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
定義17 設(shè)(f,A)和(g,B)分別為L1和L2上的兩個(gè)模糊軟集,φ:L1→L2和ψ:A→B是兩個(gè)函數(shù),A,B分別為 L1,L2上的參數(shù)集,則稱序?qū)?φ,ψ)為L1到L2的模糊軟函數(shù)。
定義18 設(shè)(f,A)和(g,B)分別為L1和L2上的兩個(gè)模糊軟集,(φ,ψ)是L1到L2的模糊軟函數(shù)。
1)(f,A)在(φ,ψ)下的像,記為(φ,ψ)(f,A),它是 L2上的一個(gè)模糊軟集,定義為(φ,ψ)(f,A)=(φ(f),ψ(A)),這里
?k∈ ψ(A),y∈ L2。
2)(g,B)在(φ,ψ)下的原像,記為 (φ,ψ)-1(g,B),它是 L1上的一個(gè)模糊軟集,定義為(φ,ψ)-1(g,B)=(φ-1(g),ψ-1(B)),這里
φ-1(g)a(x)=gψ(a)(φ(x)),?a∈ψ-1(B),
x∈L1。若φ和ψ是單射(滿射),則稱(φ,ψ)是單射(滿射)。
定義19 設(shè)(φ,ψ)是L1到L2的模糊軟函數(shù),若φ是從L1到L2的同態(tài),則稱(φ,ψ)是模糊軟同態(tài)。若φ是從L1到L2的同構(gòu),且ψ是從A到B的一一映射,則稱(φ,ψ)是模糊軟同構(gòu)。
定理11 設(shè)(f,A)是L1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φ,ψ)是從L1到 L2的模糊軟同態(tài),則(φ,ψ)(f,A)是 L2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特別地,若(φ,ψ)為滿射,且(f,A)是 L1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則(φ,ψ)(f,A)是 L2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
證 明 令 k ∈ ψ(A),y1,y2∈ L2,若φ-1(y1)= ? 或 φ-1(y2)= ?,則max{φ(f)k(y1∨ y2),λ}≥ 0=min{φ(f)k(y1),φ(f)k(y2),μ},結(jié)論顯然成立。所以,這里只證明φ-1(y1)≠φ和φ-1(y2)≠?的情況。假設(shè)?x1,x2∈L1,使得 φ(x1)=y1,φ(x2)=y2,則
max{φ(f)k(y1∨ y2),λ}=
sup{sup{max{fa(t),λ}|φ(t)=
y1∨y2}|ψ(a)=k}≥
sup{sup{max{fa(x1∨ x2),λ}|φ(x1)=
y1,φ(x2)=y2}|ψ(a)=k}≥
sup{sup{min{fa(x1),fa(x2),μ}|φ(x1)=
y1,φ(x2)=y2}| ψ(a)=k}=
min{sup{sup{fa(x1)|φ(x1)=
y1}|ψ(a)=k},sup{sup{fa(x2)|φ(x2)=y2}|ψ(a)=k},μ}=
min{φ(f)k(y1),φ(f)k(y2),μ}。
同 理 可 證 max{φ(f)k(y1∧ y2),λ} ≥min{φ(f)k(y1),φ(f)k(y2),μ}。所以 (φ,ψ)(f,A)是L2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
若(φ,ψ)為滿射,且(f,A)是 L1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則 ?y1,y2∈ L2,φ-1(y1)≠ ?,φ-1(y2)≠ ?,于是
max{φ(f)k(y1∧ y2),λ}=
max{sup{sup{fa(t)|φ(t)=
y1∧ y2}|ψ(a)=k},λ}=
sup{sup{max{fa(t),λ}|φ(t)=
y1∨y2}|ψ(a)=k}≥
sup{sup{max{fa(x1∨ x2),λ}|φ(x1)=
y1,φ(x2)=y2}|ψ(a)=k}≥
sup{sup{min{max{fa(x1),
fa(x2)},μ}|φ(x1)=
y1,φ(x2)=y2}| ψ(a)=k}=
min{max{sup{sup{fa(x1)|φ(x1)=
y1}|ψ(a)=k},
sup{sup{fa(x2)|φ(x2)=
y2}| ψ(a)=k}},μ}=
min{max{φ(f)k(y1),φ(f)k(y2)},μ},所以(φ,ψ)(f,A)是 L2上的(λ,μ)模糊軟理想。
定理12 設(shè)(g,B)是L2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理想),(φ,ψ)是從L1到L2的模糊軟同態(tài),則(φ,ψ)-1(g,B)是 L1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理想)。
證 明 僅證(λ,μ)模糊軟子格的情況。
令a∈ψ-1(B),x1,x2∈L1,假設(shè)φ(x1)=y1,φ(x2)=y2,則
max{φ-1(g)a(x1∨ x2),λ}=
max{gψ(a)(φ(x1∨ x2)),λ}=
max{gψ(a)(φ(x1)∨ φ(x2)),λ}≥
min{gψ(a)(φ(x1)),gψ(a)(φ(x2)),μ}=
min{φ-1(g)a(x1),φ-1(g)a(x2),μ}。
同理 可 證 max{φ-1(g)a(x1∧ x2),λ}≥min{φ-1(g)a(x1),φ-1(g)a(x2),μ}, 所 以 (φ,ψ)-1(g,B)是 L1上的(λ,μ)模糊軟子格。
本文把模糊軟集理論應(yīng)用到格代數(shù)結(jié)構(gòu)上,推廣了(λ,μ)模糊子格和(λ,μ)模糊理想的概念,引入了(λ,μ)模糊軟子格和(λ,μ)模糊軟理想的定義,通過截集給出了它們的等價(jià)刻畫,初步研究了它們的基本性質(zhì),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結(jié)論。
[1] ZADEH L A.Fuzzy sets[J].Inform Control,1965,8:338-353.
[2] MOLODTSOV D.Soft set theory - first results[J].Comput Math Appl,1999,37(4 -5):19-31.
[3] MAJI P K,ROY A R.An application of Soft set in decision making problem[J].Comput Math Appl,2002,44:1077-1083.
[4] MAJI P K,BISWAS R,ROY A R.Soft set theory[J].ComputMath Appl,2003,45:555-562.
[5] MAJI P K,BISWAS R,ROY A R.Fuzzy soft sets[J].JFuzzy Math,2001,9(3):589-602.
[6] ROY A R,MAJIP K.A fuzzy soft set theoretic approach to decisionmaking problems[J].JComput Appl Math,2007,203:412-418.
[7] YANGC F.Fuzzy soft semigroups and fuzzy soft ideals[J].Comput Math Appl,2011,61:255-261.
[8] AYGüNOGLU A,AYGüN H.Introduction to fuzzy soft groups[J].Comput Math Appl,2009,58:1279-1286.
[9]˙INAN E,?ZTüRK M A.Fuzzy soft rings and fuzzy soft ideals[J].Neural Comput Appl,2012,21(1):1-8.
[10] DAVEY B A,PRIESTLEY H A.Introduction to Lattices and Ord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1] FENG Y M,DUAN H L,ZENG Q S.(λ,μ)-fuzzy sublattices and(λ,μ)-fuzzy subhyperlatti-ces[J].Fuzzy Inf Eng,2010,78:17-26.
[12] DAVVAZ B,KAZANCIO.A new kind of fuzzy sublattice(ideal,filter)of a lattice[J].Int JFuzzy Syst,2011,13(1):55-63.
[13] KAZANCIO,DAVVAZB.More on fuzzy lattices[J].ComputMath Appl,2012,64:2917-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