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萱
印度奶茶 Masala Tea 在中印僑混居的南亞地區(qū)非常盛行,早晚都要喝上好幾杯,無茶不歡是也。我在游居印度、尼泊爾與不丹期間,也養(yǎng)成了醒來便找茶的習(xí)慣,后來更等不及地自己動手,從而練就了煮出一鍋令人垂涎而思念不已的香料奶茶的功夫。
小時候,只有雜貨鋪而便利商店尚未出現(xiàn)時,家家戶戶有孩子的,都會訂購每日送貨到府的鮮奶或幫助消化的飲料。我們經(jīng)常會看見懷舊式的電影里,桶裝或罐裝鮮奶,從農(nóng)場直接拉到每戶人家,在門口放下便走人,翌日送貨時再順便回收舊瓶罐。美國電影里,則??匆娭鹘情_門拿報與鮮奶,成為一種家庭生活的必備寫照。
初到印度,看見友人打開一袋袋塑膠袋裝的鮮奶,倒進(jìn)鍋中,加水與姜片、豆蔻和少許丁香(因價昂而常缺席)一起熬煮,待水乳交融后,才放入紅茶,略煮片刻便過濾上茶。不知為何,雖未若瓶裝親切,卻仍引起童年的記憶而喟嘆不已。此時此刻,忽然有時光倒流的想念,幾乎巷弄吆喝小吃的聲音都快要出現(xiàn)了。
平時不常見于中式菜肴的豆蔻與丁香,就這樣被我悄悄地帶上飛機捎回家。磨成粉末狀的比較容易使用,但保持原狀較易儲存,在這兩難狀況之下,都買了。等把粉末狀的用完后,剩下的原狀豆蔻,只能用在熬煮的料理中,而無法直接入菜,除非自己勤快地動手剝殼磨粉,但那要有非常多的閑余時間,或與朋友閑話家常時才可能實現(xiàn)。于是,我也想出不同的用法,善加利用,不給自己找煩惱。
豆蔻粉與少許的丁香和孜然,是燒豆腐與豆干的絕妙搭配。較之直接使用五香粉,要清新明快許多,也許是因為略微新鮮之故,雖成分近似,畢竟五香粉經(jīng)過再加工,鮮氣盡失,僅剩個性鮮明的五種香味,更何況主角之一的八角,濁氣甚重,一點點便很嗆人殺舌頭,反掩蓋了食材本具的美味。
豆蔻 Cardamom 常見于中東與印度的甜品之中,取其容易解除淀粉造成的胃脹氣,順帶提味解膩。于是,我也常用豆蔻粉放入烤餅中,果然引起饕客們的覬覦,紛紛要求打包回府。每年有大型聚會時,許多來自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朋友,會給我?guī)麄冋J(rèn)為最正宗的肉骨茶鹵味包。我雖不做葷食,這東西拿來燉湯,放點蘿卜與其他根莖蔬果,其實非常好喝又很補,于是,南亞朋友們更是年年不忘地給我捎來。物盡其用之余,再想想怎么用到別的地方。
有天找不到好茶,又有饕餮吵鬧索討陳氏獨門茶葉蛋,但好茶磚難遇,也不能老這么沒天理地濫用極品茶磚,雖然每鍋都可以熬上十幾回,絕不敢浪費。轉(zhuǎn)頭發(fā)現(xiàn)了躲在冰庫角落的肉骨茶包,便拿來與印度帶回的大量豆蔻,豪邁地下鍋,再加點鹽與冰糖,另外泡上普通紅茶,大火燒滾后,放入燙熟敲裂的雞蛋,轉(zhuǎn)微火慢熬一整天,隔夜放涼,再大火煮滾轉(zhuǎn)微火慢熬一天,隔夜放涼進(jìn)冰箱一天,再取出大火熬滾,便熄火放置降溫。然后分裝送貨,皆大歡喜。人人都問味道不同,仍好極,到底是什么?此時才知豆蔻與肉骨茶包的絕妙搭配,竟能讓香氣繞梁數(shù)小時,唾液源源不斷。豆蔻磨粉后,畢竟使用方便,幾乎是無菜不歡,少少地添加,神出鬼沒,即便是畏懼香料氣味的人,也難以察覺,反能更專注地品嘗菜肴。
印度人的重口味,來自于波斯王朝的千年熏陶,生活里的奢靡,就算不能穿在身上,也要丟進(jìn)鍋里,連街邊小吃,都用料豐盛得驚人,隨處可見的茶食,小小油炸泡麩,搭配的香料蘸水里恐怕數(shù)得出十樣來,里面絕對少不了豆蔻。盛產(chǎn)香料的南亞地區(qū),再窮,一天也要來個五六餐,才叫做過日子。
除三餐外,早茶、午茶與睡前小食,各種咸甜點心里,重重地添加幫助快速消化的香料,以便吃得更盡興。豆蔻,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過量飲食利器。尤其是水果鍋餅,如馬來人常見的香蕉卷餅,香蕉、油、糖、蛋與面粉攪拌成稀釋面糊,在平底鍋中攤出薄薄的面餅,再抹醬或直接卷起切塊裝盤。這面糊里,必然要放的香料之一,就是豆蔻。否則,這道下午茶點很膩人。經(jīng)常對牛奶過敏,到了喜馬拉雅山邊境,每日除了奶茶,別無選擇的飲料,竟然從未給我制造過麻煩,想來,豆蔻是居功至偉。也許,大部分的奶制品遠(yuǎn)離者,可以嘗試一下豆蔻的功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