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羅田天堂寨地處大別山,北望中原,南眺荊楚,是與廬山齊名的國家4A級景區(qū)。景區(qū)沒有羽化登仙的道跡,也沒有金戈鐵馬的博物館藏,但無論春夏秋冬,造訪者日眾。
天堂寨公園內(nèi)最神奇的景觀便是山,山峰、巖石奇形怪狀,有幾塊巨石,仿佛天外飛來之物,鑲嵌其中,欲墜不能。這些石頭或形如慈悲佛老坐禪,或狀如怒目金剛除妖。海拔1480米的白馬峰最有看頭,山峰主體由馬鞍、馬背和馬尾構(gòu)成,四面是千米絕壁。山上石巖裸露,山梁由南向北,雄奇險峻,梁上有著名景點“馬尾晴雪”、“馬鞍夕照”,是天堂寨森林公園的主要勝景。遠眺群山,奇峰疊起,云霧繚繞,景象萬千。黛色的群山宛如白浪滔天的大海中的漁舟,若隱若現(xiàn);又恰似條條蒼龍翱翔飛舞,騰云吐霧,令人嘆為觀止。
我們來到一座小巧精致的石橋上,聆聽橋下泉水潺潺流過的妙音,看滿目青山翠葉,聞淡淡的芳草清香,頓感心胸開闊,神采飛揚。這一路上,山鳥賣弄清脆的歌喉為我們獻歌,美麗的蝴蝶與我們嬉戲追逐,還不時竄出個把松鼠、兔子或山貓,帶給我們驚喜。放眼周圍,千年古樹,風姿綽約,更給大山增添了無窮的魅力。雖是艷陽高照,但樹枝卻搭成了一條林蔭道,輕柔的夏風透過茂密的樹林徐徐拂面,倍感涼爽。山上蘊藏著數(shù)不清的珍稀植物,連香木、香果樹,還有蒼勁挺拔的黃山松、英姿颯爽的翠竹林……大家邊賞邊走,不知不覺已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此時路面越來越窄,仰望高處仍不見主峰的蹤影,擋眼的只有那還沒走完的陡峭山路。每邁一步,心不由地加速了跳動,細密的汗珠開始順著面頰滴下,自感力難從心,想登臨峰頂怕是不能如愿以償了。此時此刻,我才感覺到大山聳峙的威力,才知道自己的力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我們手腳并用,氣喘如牛。從圣僧山沿石階往上,終于到達了哲人峰。哲人峰位于大別山主峰旁,是一塊巨崖峭壁,高約百米,如同一位頭顱碩大、闊額濃眉的巨人,更為傳神的是“巨人”的神情,凝思北望,濃眉深鎖,仿佛在思索著一個巨大的哲學命題。在巖石裸露的山頂,居然還有幾棵松樹屹立其上,根部牢牢抓住巖石的縫隙,僅僅依靠巖石縫隙中薄薄的土層頑強矗立,使人不得不感慨它的生命力。
站在海拔1500余米的哲人峰頂,縱目四顧,對著山谷大喊數(shù)聲,聽著山谷中飄蕩的回聲,胸中的郁悶仿佛隨之釋放而出,頓覺神清氣爽,飄飄然有凌云之意。
薄刀峰,地處鄂皖交界的羅田勝利鎮(zhèn),原名“鶴皋峰”,取“鶴鳴九皋,聲聞于天”之義,因峰高千仞、山脊如刀,后來當?shù)厝吮惴Q之為“薄刀峰”。此山是大別山的次高峰,高1400余米,以松奇、石怪、峰險著稱,被稱為“大別山中小黃山”。
我們在登山時偶遇雨霧,空氣中漸漸沁出絲絲的清甜味,讓人心情大爽。雖然看不清遠處的風景,但對腳下山道的險峻卻有著深切的感受。一路上只覺得山峰盤虬,果真是“形如薄刀刺天”,仿佛步步都踩踏在刀刃上,加之四周云遮霧罩,霧雨迷漫,更有那種“身入云霄足壓刃”的感覺。雨水滴落在山脊的巖石上,浸漬著巖石上的苔蘚,讓行走更增添了幾分艱險,一不小心就會打滑,輕則趔趄,重則滑倒,還有可能跌入萬丈深壑。同伴們本來一路興致勃勃、談笑風生,行至此段,無不雙手拉住道路兩邊的鐵鎖鏈,屏息靜氣,全神貫注,亦步亦趨地攀爬前行。
越過英雄關(guān)、天子關(guān)、美人關(guān),再登上“天梯”,才到達薄刀峰的主峰,海拔1404.2米,峰頂建有鶴皋亭,為仿古圓形,磚石水泥結(jié)構(gòu),并非書中所載的“五層六方四窗八角”建筑,據(jù)說原有的古亭已在“文革”中毀掉。此時山中云霧漸漸消散,雨過天晴,我們登上鶴皋亭,眺望連綿起伏的群山,似乎也找到了古人登亭時的那種感覺:“峰上亭,亭下峰,皆立眾峰中,峰威千古,亭威千古;山外水,水內(nèi)山,山水盡收孤山前,山秀萬年,水秀萬年?!?/p>
自鶴皋亭往南,順山而下,過金蟾戲鳳,越亂石崗,繞過天盆,行數(shù)百米,就看到了峰上的又一奇景——臥龍松。在峰巔至高處一塊長數(shù)十米、寬三米多的巨石盡頭,此松迎風兀立,樹根牢牢扎在巖石罅隙處寥寥無幾的土層之中,樹莖粗大,樹皮粗若龍鱗,樹冠平整,枝不繁而葉甚茂,爭向東方。在險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中,這樹卻活出了一種不一般的風采。
山中海拔高、濕氣重,經(jīng)常霧起云涌??丛坪J且患浅芤獾氖虑?,只見那云霧一會兒籠罩峰頂,一會兒在山腰纏繞,一會又在山谷間飄來蕩去。在薄刀峰上看了云海,才領(lǐng)悟古人所說的“纖云弄巧”的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