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玫
(貴港職業(yè)學院,廣西 貴港 537100)
ES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縮寫,是由20世紀60年代外國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相關人士提出,具體是指與特定的職業(yè)或者學科相關聯的英語。ESP的提出的目的在于為社會提供一批在特殊工作背景下需要開展以英語來進行工作、交流的與商務相掛鉤的復合型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習者的自身特點、目的以及其工作的特定需求,來開設諸如學術英語、商務英語等英語專用課程。根據不同的學科領域及其所對應的工作特點,專門用途英語又有具體的分類。
ESP教學是以顯著提高學習者的職業(yè)英語社交能力為總體原則,把學習者作為中心,同時以相關單位的專業(yè)需求為基礎的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教學。作為一門新型的與實際需求緊密掛鉤的學科,專門用途英語擁有獨特的詞匯、語法,與全日制通用英語具有很大的差別。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獨特之處在于具有很明顯的專業(yè)內涵,是語言學科與專業(yè)知識學科緊密結合的產物。具體可將其特點定性歸為四個基本特點和兩個可變特點。其基本點:(1)以滿足不同學者的需求為主的綜合性學科;(2)與特定專業(yè)、工作相掛鉤;(3)通過結合具體的專業(yè)、工作來安排語言的詞匯、句法等教學內容;(4)與普通英語既有相同點又相互對應。
作為語言學與專業(yè)學結合的典型,現階段專門用途英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舊以通用英語教學為主要手段。由于國內對ESP相關專業(yè)教學還有待深入研究,長期以來對于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僅僅聯系到專業(yè)詞匯和相關聯的專業(yè)文獻,實際教學中面臨著師資后備力量不足、教學資源欠缺、教學手段單一等一系列問題。開設ESP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學生的英語教學和以后可能從事的相關職業(yè)相互聯系起來,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前瞻性,大力響應培養(yǎng)“高素質、實用型”人才的社會號召。因此,要大力改善職業(yè)英語理論研究及實際教學結合方面嚴重滯后的問題。只有更好地開展ESP教學,才能為社會輸送復合型外語人才。
專門用途英語種類根據不同分類方法有不同分類方式,下面介紹兩種權威人士的分類方式。第一種分類方式是哈金森與沃特世分類法,此分類方法是以不同職業(yè)的需求以及專業(yè)特點為區(qū)分,將專門用途英語大致分為三個大方面,即科技英語、商貿英語、社科英語。具體分類見下圖:
圖1 哈金森與沃特世分類法
第二種分類方式是Jordna建立在語言學者學習該語言的目的以及語言將運用的實際生活環(huán)境來做出的具體分類。其分類模式如下:
圖2 Jordna的分類法
學科門類法和語言應用環(huán)境分類法都有其各自側重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不同職業(yè)的特點以及不同學科的自身獨特特征,來進行合理的教學內容的規(guī)劃和教學時間的安排,從而建立更完善的ESP教學體系。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尤其是步入新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的逐漸蔓延,國際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互相交流得愈發(fā)頻繁,這就導致各個國家、各個領域、各方面人士中出現了一股學習英語的熱潮。不同的人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各不相同,由于所處環(huán)境、學習目的、學習條件不同,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英語學習的需要,ESP教學便應運而生。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ESP教育已經走過了五大階段?,F簡要介紹這幾個階段:
語域即英語在不同環(huán)境下所相應發(fā)生的變化體,它既具有領域特色(在不同的領域,諸如外貿、國金金融、旅游英語),又有其專業(yè)的詞匯以及特殊的語法。語域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各領域相對于英語語法和詞匯的特點,再根據調查統(tǒng)計及整理分析為各個領域的教學大綱的編排及英語參考文獻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語域分析的優(yōu)點在于為教育機構提供一個根據不同專業(yè)來制定的具有很強針對性的教學大綱,強調了學習者在各自專業(yè)學習和在將來有可能應用到的實際工作之間緊密相連的重要性。其特點具體體現在:語域分析所揭示的ESP更加注重一些特殊的句型,例如一般現在時、祈使語句、被動語態(tài)等,但是在相應的語法上并沒有做出太大的結構型調整。語域分析總體上仍舊建立在傳統(tǒng)的語法基礎學習上,雖然單一地改善了句子的結構,但是如何使學習者更好地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語言交際中這方面,還存在很明顯的問題。
修辭及篇章階段是建立在語域分析階段的基礎上,在原有的詞法、語法等改變下進一步對英語語言表達中的修辭手法進行相應改變,其重點在于在實際交流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在語篇結構上做出調整,從而使得語句更好地表達出某個意思。對于語篇和篇章的修辭分析一方面給ESP教學領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另一方對于學生從文章的語篇結構上掌握不同領域里的英語的結構的表達方式有很大的幫助。此階段的學習中心思想不再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英語語言知識,而是如何將現有的語言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目標情境分析階段也就是通過具體分析將來英語學習者可能使用到的場景,了解不同情境下的英語交際的方式、內容、媒介等情境特點和語法結構上的特點,進而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教學課程和ESP教學大綱。目標情景分析強調要將語言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和語言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實際的需要作為ESP教學出發(fā)點,以便更好地進行教學任務。
技能分析階段是ESP發(fā)展過程中比較重要的階段,不同于以上的語域分析、修辭或篇幅分析等局限于語言的初級形式,技能分析階段研究的重點由語言表達層次轉向了更深層次的英語使用思維模式。對于ESP技能研究更多在一些非英語的國家里,而且大都集中在閱讀技巧的教學與研究上。此階段的研究中心思想是英語語言在任何一種情境下都有相同的思維以及相應的解釋過程。學習者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使用一定的技能來從語篇中獲得理解,比如可以使用構詞法以及聯系上下文揣度出詞語在不同情境下的具體含義,又如可以通過分析文章的編排布局大致上來確定文章的種類。
不同于以上四個階段都是通過分析語言的表層結構、技能、修辭等方面來探如何來運用語言,本階段是探討如何更加高效地去學習語言。ESP教學的關注焦點除了人們如何能更好地使用語言外,還有學習者如何能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去學習好語言這一大前提。了解了語言的使用特點和不同情境下的相應表達方式并不代表已經學好了語言,ESP是一種以了解語言學習為基礎,以課程、大綱的設置及教學組織的安排方式,通過與教學過程評估系統(tǒng)相結合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學習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好的學習環(huán)境加上完善的教學設施對于學習者至關重要,以“學習”為中心的ESP階段在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同時,還注意了良好的外部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通過各個方面的不改善來提高ESP的教學成果,為社會輸送一批批應用于各方面的英語復合型人才。
在進行ESP教學過程中,不同學?;蚴墙逃嘤枡C構要根據不同情況以及自身的側重點來進行合理的教學規(guī)劃,不能盲目搞一刀切。對于一些重點大學,其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扎實,因此比較適合全方位地開展ESP教學來將學生學習的專業(yè)和英語掛鉤,推動其雙向發(fā)展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然而對于一般的綜合性院校,在ESP教學課程的選擇上可以建立在分析本校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的基礎上,先選取部分專業(yè)以及該專業(yè)內條件較好、英語底子厚的學生作為試點,與此同時還要對相應的專業(yè)老師進行定期培訓。解決好師生的選擇搭配問題,完善教學體系,提升教學硬件設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ESP教學任務。
院校之間要相互合作交流,以專業(yè)作為教學主要內容,以專業(yè)知識為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活動。學校之間、教育培訓機構之間要取長補短,師生之間多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取得雙贏。
[1]李箭.ESP教學研究:一個亟待關注的研究領域[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4).
[2]黃成夫.高職英語教學貫穿ESP教學理念的原則、教法與實施途徑[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8(5).
[3]唐莉玲,楊雙.高職高專ESP的需求分析及相關教學屬性和教學原則[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3).
[4]張琳琳.專門用途英語特點及其在ESP課程設計中的應用——以市場營銷課程為例[J].瓊州學院學報,2010(1).
[5]陸偉成.專門用途英語(ESP)課程設計原則、程序及教學指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6]嚴玲,陳勝.中國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發(fā)展趨勢[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7]馬蓉.ESP教學模式研究綜述[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3).
[8]馬麗亞.大學專門用途英語教學(ESP)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