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彩連 覃麗靈 李 藝
(廣西師范大學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4)
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調(diào)查研究
覃彩連 覃麗靈 李 藝
(廣西師范大學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4)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為課堂注入了新活力。本文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交流形式對高中地理導學案教學的現(xiàn)狀問題進行調(diào)查,分析導學案設計的合理性和使用的有效性,以及導學案實施效果的影響因素,以更好地完善導學案教學。
導學案;地理教學;實施效果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育界各學者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模式,而導學案教學備受關注,也是新課改的成果之一。廣西新一輪高中地理改革自2012年開始,各校不斷落實新課改理念,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成為一種趨勢,使課堂煥發(fā)新氣息。同時發(fā)現(xiàn)導學案設計和使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不合理、學習不到位、小組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等問題。那么,在實施過程中,導學案應如何設計才能滿足學生需要?導學案使用效果如何?教師的做法是否符合學生需求?師生遇到哪些困難?哪些因素影響導學案實施效果等。為了弄清以上問題,本文選取了較早使用導學案的一所高中,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交流形式對高中地理導學案教學實施一年后的的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分析其優(yōu)勢和存在的問題,以更好地完善導學案教學,推進高中地理課程改革。
調(diào)查對象為桂林市陽朔縣某中學高一年級學生和地理教師。該校高一年級是最早實施導學案教學的,具有代表性。高一年級共有12個班,本次調(diào)查選取了四個實驗班并隨機抽取四個平行班,每班發(fā)放50份問卷。學生問卷發(fā)放400份,有效問卷396份,有效回收率99%。教師問卷發(fā)放11份,有效問卷10份,有效回收率90.9%。
1.導學案的設計效果
(1)導學案設計滿意度需提高
調(diào)查結果顯示,只有5.81%的學生對導學案的設計很滿意,39.39%的學生比較滿意,而49.75%學生認為設計得一般,5.02%的學生不滿意。這說明在導學案的設計上需要改善。73.99%的學生認為教師設計的導學案是在不斷改進的,說明教師在摸索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修改提高導學案質(zhì)量。
(2)導學案設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導學案設計考慮因素方面,約63.64%的學生認為導學案的設計主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且54.55%的教師設計導學案時優(yōu)先考慮學生的最近發(fā)展狀況及個性差異,36.36%的教師優(yōu)先考慮課程標準及一些考試要求,這都說明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導學案設計加大教師備課量
導學案設計對教師備課量的影響方面,80%的教師認為導學案的設計和使用加大了教師的備課量;在教師遇到的主要困難調(diào)查中,36.36%的教師覺得在設計導學案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充裕的時間,這說明教師在實施導學案教學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2.導學案的課前預習效果
課前預習是導學案教學實施的前提。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87.4%的學生基本完成預習內(nèi)容,這說明大部分學生能夠自覺地進行課前預習。導學案對學習思路影響方面,90.15%的學生覺得學習思路更清晰了,這說明導學案設計的學習目標、層次性問題和相關練習為學生提供一個清晰的學習思路,達到以案導學的目的。在預習過程中80.15%的學生能夠仔細閱讀課文、獨立查找資料、認真思考或通過與同學一起合作、討論完成,這說明學生預習時能夠認真對待。
3.導學案的課上實施效果
(1)師生對課上導學案使用的看法不一
師生對課上使用導學案的看法不一,學生選擇必要時由教師引導使用導學案的占66.41%,這說明學生內(nèi)心還是想要教師運用導學案輔助教學的。但60%的教師在上課時完全按照導學案的思路講解,這與學生意愿是不符的。
(2)學生課上參與度有待加強
在學生參與討論方面,70%教師認為在組織討論環(huán)節(jié),只有少部分學生參與討論。但81.82%學生在合作交流與展示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與其他的同學答案不一樣時,都會認真思考、進行比較、斟酌后爭取得出最確切的答案,只有少部分是按別的同學說的改過來或小組內(nèi)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這說明學生比較善于思考,但討論熱度還有待加強。
(3)師生對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給予好評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實施導學案教學的渠道,72.98%的學生對采用導學案小組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給予好評,但其中50%的學生無法適應,不好意思發(fā)言,甚至不敢發(fā)言。這說明學生總體上還是對這種方法是認可的,但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參與是課程實施的核心,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81.82%的教師認為導學案教學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但沒有教師認為實施導學案能節(jié)省時間和提高教學效率,說明導學案教學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遠未達到目的。
4.導學案的使用效果
(1)導學案對學生復習幫助大
80.8%的學生認為導學案對復習幫助較大,這與前面調(diào)查的約91%的學生認為導學案可以提供清晰的學習思路相對應。導學案有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情景分析,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參考導學案就可把握每章節(jié)的知識點。
(2)導學案教學利于提高學業(yè)成績
約70%的學生認為實施導學案教學對地理學習有幫助,25.51%認為作用不明顯。60%的教師認為實施導學案教學對三年后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提高是有幫助的??梢?,導學案輔助教學效果良好。同時65.9%的學生認為學習負擔和過去差不多,說明導學案在題量和難度方面需要改進。
(3)時間不足和信息獲取制約導學案教學
目前制約教師采用導學案教學的因素,其中50%認為是課時緊張,20%認為是學生討論不起來,20%認為是學校教學設備跟不上。學生方面,52.53%學生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課前預習時間不足,28.54%的學生認為是學校教學條件的制約,信息獲取困難。總體說明時間不足和信息獲取成為制約導學案教學的主要因素。
5.實驗班和平行班導學案使用效果對比分析
對導學案在實驗班和平行班的使用效果分析,主要從使用效果、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負擔減輕、學習興趣提高方面進行比較,將選項A賦值4分,B賦值3分,C賦值2分,D賦值1分(設計問卷時由A到D選項是由積極到消極的遞減順序)。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整理見表1:
(1)從表1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實驗班和平行班對導學案使用效果的均值分別為2.57和2.55,兩者相差無幾。顯著性Sig.(雙側(cè))P=0.758>0.05。說明實驗班和平行班導學案整體使用效果差異不顯著,重點班稍微好于普通班。
(2)表1中分別對實驗班和平行班學生在使用導學案教學后在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負擔和學習興趣三方面的改變進行對比分析。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實驗班和平行班均值分別為2.68、2.56,顯著性P=0.080,稍大于0.05,說明導學案的使用對于實驗班和平行班的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方面的差異并不是很顯著。學習負擔方面,實驗班和平行班的均值分別為2.13和2.14,幾乎相等,顯著性P=0.884,遠遠大于0.05,結果說明實驗班和平行班的學生學習負擔減輕方面的差異不明顯。學習興趣方面,實驗班和平行班均值分別為2.48、2.356,顯著性P=0.129>0.05,故表明實驗班和平行班的學生在學習興趣提高方面的差異不明顯。
以上分析得出結論:
導學案實施過程中,實驗班和平行班整體效果都比過去提高了,但差異不顯著;實驗班和平行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都比過去提高,而學習負擔和學習能力稍有提高或與過去差不多,同時實驗班和平行班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差異較學習負擔和學習興趣顯著。說明導學案教學適用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但整體水平的提高還需加強。
6.地理學科興趣對導學案教學效果的影響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重要條件,是學好每一門課程的前提。以下用SPSS對學生的地理學科興趣與導學案教學效果的關系進行方差分析。
表2 喜歡程度和導學案對學習作用的關系
從表2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
(1)396名學生中喜歡地理學科的有134人,234人對地理學科的喜愛一般,28人不喜歡地理這門學科。這說明只有一部分學生喜歡地理,而大部分人的態(tài)度一般,不喜歡地理學科的人只有少部分。這就要求教師在采用導學案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興趣一般的學生提升到喜歡的程度。
(2)地理學科的喜歡程度與導學案使用效果的關系。從表2可以看出,非常喜歡、喜歡、一般、不喜歡地理學科的學生用導學案輔助學習的作用均值分別為3.06、2.85、2.64和2.0,且P= 0.000<0.05,說明地理學科的喜歡程度與導學案輔助學習的效果有非常顯著的差異。
(3)多重比較中,經(jīng)Games-Howell檢驗表明,除了非常喜歡和喜歡地理學科P>0.05,其余兩兩比較都有P<0.05,說明非常喜歡和喜歡地理兩者之間導學案作用效果不明顯,其余之間都存在明顯差異。
導學案教學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提供清晰的學習思路以幫助學生預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同時導學案教學在廣西還處于摸索階段,因此以下主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更好地推進教學。
1.學生對地理導學案使用的期望與教師的具體實施不符
學生希望老師在必要時引導使用導學案,而大部分教師完全按導學案的思路講解,這就導致課堂上時間不足,課時緊張。
解決措施:教師要因材施教,依課換教,靈活運用導學案。導學案的設計和使用應能體現(xiàn)學生的差異,鼓勵學生大膽參與課堂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上都有話可說,有言可發(fā)。教師不能被導學案束縛,應視課型的不同靈活運用導學案,體現(xiàn)課堂的生成性。
2.學生自信心不足,有一定的依賴性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討論環(huán)節(jié)真正參與討論的學生并不多,很多學生是在自己看書或者講無關緊要的話題。還有一半學生不好意思發(fā)言,甚至不敢發(fā)言。學生的建議中希望教師幫助歸納每節(jié)課知識點,形成網(wǎng)絡結構圖以方便記憶。
解決措施:多發(fā)現(xiàn),多鼓勵,多引導。合作探究是導學案課堂教學的關鍵,教師課上要關注學生神態(tài),善于發(fā)現(xiàn)躍躍欲試的學生并鼓勵他們大膽地踏出第一步,注重評價方式,給予適當?shù)谋頁P和鼓勵,無形中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地理學科邏輯性較強,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每一節(jié)后以學習目標為依據(jù),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形成符合自身的認知結構圖。
3.時間不足和信息獲取制約導學案教學
導學案教學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課前預習時間不足,預習不充分,課上學生就討論不起來,從而直接影響課堂效率。
解決措施:加強校際合作,調(diào)整課程計劃。教育部門要為教師創(chuàng)造資源共享的平臺,共享新課標解讀、鄉(xiāng)土地理圖片、重難點分析、典型例題、公開課視頻等,加強校際的合作與交流,實現(xiàn)資源共享和優(yōu)勢互補。同時,在實施導學案教學中學校應調(diào)整課程計劃,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和查閱資料。
完善圖書閱覽室,增進多媒體教學設備。筆者建議學校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在每年的畢業(yè)季將高校相關學科畢業(yè)生的書籍收集起來,供師生查閱。同時,學校應配備多媒體設備和建立資源庫,讓教師能夠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資料庫進行資料的搜索??傊瑢嵤W案教學需要相應的軟硬件支持,形成完善的教學服務體系。
4.學生學習負擔加重
部分教師編寫導學案的題目很多與配套練習冊重復,導致學生對于同一道題反復的做,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基礎差,導學案的使用需要大量課前預習時間,因此部分學生覺得導學案不但沒有減輕負擔反而加重了。
解決措施:導學案不是題案,應注重學法指導,減輕學生負擔。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要認真研究,減少題目的重復率。筆者觀察發(fā)現(xiàn),由于課上時間緊,很多學生來不及做筆記,課后檢查導學案時還是一片空白,復習時無參考。建議教師課后整理好導學案各題的解題思路和參考答案發(fā)給學生,學生既可以獲取學法,課堂上又節(jié)省了做大量筆記的時間。
5.學生對地理學科興趣有待提高
學生對地理的喜好與導學案的使用效果存在顯著相關性。越喜歡地理的導學案的使用效果越好,而喜歡地理學科的學生只占三分之一,且學生在使用導學案過程中的興趣提高不明顯。
解決措施:增強地理導學案的趣味性,創(chuàng)設密切聯(lián)系生活的情景。在編寫導學案時應注重鏈接版塊,可包括趣味地理、詩文地理、地理小故事、鄉(xiāng)土地理等。學生在預習時,通過閱讀這一版塊的內(nèi)容可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在潛意識里認同地理對生活是有用的,迫切希望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析生活常見的現(xiàn)象。同時,教師在課上創(chuàng)設情景也要盡可能多地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鮮活的地理就在身邊,貼近生活,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
[1] 鄂傲君.高中地理學案編制的常見問題與實施方法探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0,(6):20.
[2] 劉振泉,姚智君.地理“導學案”追求課堂的感悟為先、思維為本[J].地理教育,2012,(1):105-106.
[3] 仲小敏.關于中學地理探究教學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調(diào)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0,(4):13-15.
[4] 李文玲,張厚粲,舒華.教育與心理定量研究方法與統(tǒng)計分析——SPSS實用指導[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