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潔
·短篇論著·
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臨床觀察
杜潔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氨磺必利;氯氮平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是指按通常方法進行治療而不能獲得理想療效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有研究認為,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品合并氯氮平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可能更為有效。本研究即討論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安全性,報告如下。
選擇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納入標準:①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評分≥60分,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第三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3,CCMD-3)中精神分裂癥診斷;②符合Kane(1996)提出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標準:過去5年內(nèi)對3種藥物劑量和療程適當?shù)乃幬铮?種藥物中至少2種化學(xué)結(jié)構(gòu)不同)治療反應(yīng)不佳;或患者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或即使有充分的維持治療或預(yù)防治療,患者病情仍然復(fù)發(fā)或惡化[1]。排除標準:有酒精或藥物濫用史;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存在其他軀體性疾??;存在腦器質(zhì)性疾病和藥物過敏史。本組共納入符合上述標準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18~45歲,平均(26.64±7.25)歲;病程5~20年,平均(9.82± 3.54)年;入組前均接受氯氮平單一治療,療程8周,劑量300~600 mg/d。
入組后給予氨磺必利聯(lián)合治療,起始劑量為100 mg/d,根據(jù)病情2周內(nèi)調(diào)整為400~800 mg/d,同時氯氮平逐漸減量25~50 mg/次,10~15 d后減至150~300 mg/d。治療期間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可使用小劑量苯二氮卓類藥物及普奈洛爾對癥治療。療程12周。于治療前及治療后4、8、12周,采用PANSS和副反應(yīng)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分別評定療效及安全性。以PANSS減分率判定療性,減分率≥75%為治愈,≥50%為顯著進步,≥25%為好轉(zhuǎn),<25%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人數(shù)+顯著進步人數(shù)+好轉(zhuǎn)人數(shù))/總?cè)藬?shù)×100%。同時監(jiān)測體重,檢測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電圖,記錄治療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均數(shù)t檢驗,<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治療12周后PANSS評分顯示,治愈9例,顯著進步17例,好轉(zhuǎn)8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68%。治療4、8、12周后,患者的PANSS總分、陽性癥狀因子分、陰性癥狀因子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0.01),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PANSS分值持續(xù)下降(<0.05),見表1。本組無脫落病例。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及生化檢查均未見異常;治療前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31例(62%),治療12周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17例(34%),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0.05)。氨磺必利氯氮平聯(lián)合治療后,嗜睡、流涎、便秘、體重增加等單用氯氮平導(dǎo)致的不良反應(yīng)有明顯改善;加用氨磺必利后主要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為失眠、頭痛、心電圖改變等,但程度均較輕。
表1 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分,±s)
表1 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0.01;與治療4周比較,②<0.05;與治療8周比較,③<0.05
因子 治療前 治療4周 治療8周 治療12周陽性因子 19.38±2.09 17.40±2.63① 16.68±2.27①② 15.49±3.12①②③陰性因子 34.13±2.24 30.26±2.57① 27.50±3.78①② 24.37±4.18①②③一般精神病理 20.17±2.58 18.70±2.47① 17.90±2.86①② 16.03±3.15①②③總分 74.42±3.63 67.23±3.74① 63.98±4.56①② 55.74±4.87①②③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是精神醫(yī)生面臨的棘手問題,國內(nèi)外一致認為氯氮平是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療效最為肯定的藥物[2]。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的陽性和陰性癥狀均有效,但因其可能導(dǎo)致粒細胞減少、心血管等不良反應(yīng),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使用[3]。氨磺必利對多巴胺D2/D3受體具有選擇性拮抗作用,且具有雙重多巴胺能受體阻斷作用。在低劑量時,對突觸前多巴胺受體有較強親和力,消除突觸前抑制,增加前額葉皮質(zhì)和邊緣系統(tǒng)中多巴胺釋放,改善原發(fā)性陰性癥狀、抑郁癥狀;高劑量時,對突觸后多巴胺受體有明顯拮抗作用,使多巴胺結(jié)合位點減少,抑制多巴胺信號的傳遞,改善陽性癥狀及減少錐體外系癥狀[4]。本研究表明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顯著,有效率為68%,PANSS各因子分均低于單用氯氮平;同時氯氮平劑量明顯減少,其不良反應(yīng)也相應(yīng)減少。國外已有多個研究認為氨磺必利是對精神分裂急性期和需長期維持治療患者安全、有效的藥物[5]。氨磺必利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合并氯氮平治療后可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安全性較好,不良反應(yīng)較少,患者能夠耐受,有較好的服藥依從性,能提高患者的社會功能,值得臨床上應(yīng)用和推廣。
[1]羅星光,江開達,顧牛范,等.氯氮平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受體基因的關(guān)系[J].臨床精神基因雜志,2000,10:65-66.
[2]Kane J.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c patient[J].J clin Psychiatry,1996,57:35-40.
[3]沈漁邨.精神病學(xué) [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849-850.
[4]陳妍,陳文娟.氨磺必利在精神分裂癥中的研究進展 [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1,11: 83-87.
[5]鄺云航.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40例臨床療效初探 [J].精神醫(yī)學(xué)雜志,2009,22: 180-181.
(本文編輯:唐穎馨)
R741;R749.05
A DOI 10.3870/sjsscj.2014.04.025
武漢市優(yōu)撫醫(yī)院武漢430023
2014-05-10
杜潔5291078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