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云翔,王敏
小劑量氨磺必利合用帕羅西汀治療中重度抑郁癥的療效和安全性
霍云翔,王敏
目的:探討小劑量氨磺必利合用帕羅西汀治療中、重度抑郁癥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38例中、重度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19例;對照組給予帕羅西汀治療,研究組給予帕羅西汀及氨磺必利治療,療程均為8周。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1、2、4、8周末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定療效,采用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不良反應,并測定患者各項生化指標,監(jiān)測每日生命體征及體重。結果:2組療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各時間點,2組HAMD總分均較同組治療前降低(<0.05);治療后第1、2周末,研究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0.05);2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結論:加用小劑量氨磺必利可能有助于提高帕羅西汀治療中重度抑郁癥的起效速度,安全性好。
氨磺必利;帕羅西?。恢兄囟纫钟舭Y
抑郁癥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精神疾病之一,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自殺率、高復發(fā)率和高負擔等特點。使用抗抑郁藥的患者中約30%~50%療效不全[1]。研究發(fā)現(xiàn),抗抑郁藥合用小劑量氨磺必利治療重度抑郁癥,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2]。本研究即應用小劑量氨磺必利合用帕羅西汀治療中、重度抑郁癥,觀察其療效及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抑郁癥患者38例。入組標準:符合《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精神障礙》-Ⅳ(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中、重度抑郁障礙的診斷標準[3];年齡≥18歲;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17項(HAMD-17)≥18分;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向患者本人及家屬告知使用不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時,存在增加藥物副作用及死亡率的風險,患者本人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中、重度抑郁障礙之外的其他精神障礙;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有心、肝、腎等系統(tǒng)疾病及嚴重軀體疾病史;入組前2周曾系統(tǒng)使用過抗抑郁抗焦慮藥物;入組前4周使用過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曾有藥物過敏及伴有精神病性癥狀或嚴重自殺傾向。按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38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9例。研究組男9例,女10例,年齡19~54歲,平均(32.16±9.22)歲,病程平均(5.29±4.11)年,基線HAMD評分(22.79±2.59)分;對照組男10例,女9例,年齡18~55歲,平均(31.00±8.01)歲,病程平均(7.34±6.19)年,基線HAMD評分(23.47±2.17)分。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
1.2 方法
1.2.1 給藥方法 所有患者停藥清洗1周。對照組給予帕羅西?。ㄙ悩诽兀忻捞旖蚴房酥扑幱邢薰荆?,劑量20~40 mg/d;研究組在使用帕羅西汀的基礎上,初始同時合用氨磺必利(索里昂,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公司)50 mg/d,最高劑量300 mg/d;療程均為8周。治療中可根據患者情況,合用苯二氮卓類藥物。
1.2.2 評定標準 采用雙盲法進行量表評定[4]。于治療前和治療后第1、2、4、8周末,采用HAMD-17評定療效,副反應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評定藥物安全性;同時測定患者各項生化指標,監(jiān)測每日生命體征及體重。由2名精神科主治醫(yī)師進行量表評定。負責評定醫(yī)師均經一致性培訓,各量表一致性達到Kappa>0.80,符合要求。治療后第8周末HAMD減分率≥50%為“有效”;HAMD總分≤7分為“緩解”。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均數(shù) 檢驗;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數(shù)據的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第1、2、4、8周末,研究組“有效”例數(shù)分別為2、4、13及14例,對照組“有效”例數(shù)分別為1、3、11及13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治療后第8周末,2組“緩解”例數(shù)分別為12例和10例,緩解率分別為63.2%和52.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
2.2 2組HAMD評分比較
表1 2組治療前后HMAM評分比較(分,±s)
表1 2組治療前后HMAM評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0.05;與對照組比較,②<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1周末 治療2周末 治療4周末 治療8周末對照組 19 23.47±2.17 18.84±2.54① 15.16±2.34① 11.42±2.19① 8.53±2.80①研究組 19 22.79±2.59 15.84±2.24①② 12.79±2.46①② 10.26±2.62① 8.21±2.96①
2.3 2組TESS評分比較
研究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3例(15.8%),其中催乳素升高1例,體重增加1例,錐體外系反應1例;對照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4例(21.1%),其中惡心嘔吐1例,錐體外系反應2例,口干、失眠1例;2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2組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多在初期出現(xiàn),程度多為輕度,患者可耐受,經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可減輕或消失。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等均未見明顯異常。無退出研究患者,依從性好。
近20年,多種新一代抗抑郁藥應用于臨床,改變了過去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5]。加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聯(lián)合抗抑郁劑是近幾年治療中、重度抑郁癥的研究熱點。
該研究以小劑量氨磺必利合用帕羅西汀治療中、重度抑郁癥,結果顯示2組均有肯定療效。研究組在治療后第1、2周末HAMD評分較對照組顯著下降,提示聯(lián)合治療的起效時間相對較快。2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聯(lián)合用藥并未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有較好的安全性,結果與Ceskova等[2]的研究一致。氨磺必利在50~300 mg/d及低劑量使用時,可選擇性阻斷D2及D3受體,使前額葉皮質及邊緣系統(tǒng)的多巴胺能神經遞質得以傳遞。目前很多臨床研究已證實,與安慰劑相比,小劑量氨磺必利具有抗抑郁作用,聯(lián)合抑郁劑使用使之起效迅速[6]。此外,本研究還顯示,2組治療后的“有效”率和“緩解”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與樣本量偏少有關,因此本研究結果尚需大樣本臨床實驗加以驗證。綜上所述,在中、重度抑郁癥治療初期,加用小劑量氨磺必利可能有助于提高抗抑郁藥物的起效速度,安全性好。
[1]李國海,俞俊洪.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情感障礙[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3,1: 16-17.
[2]Ceskova E,Suchopar J,Priborska Z.Safety of amisulpride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depressants under common clinical practice conditions [J].Int J Psychiatry Clin Pract,2011,15: 157-161.
[3] American psychiatricassociation.Diagnosi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roders [M].4th ed.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273-292.
[4]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第1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35-38, 81-94.
[5]季建林,舍曲林.成人中重度抑郁癥急性期治療的最佳選擇--解讀《12種新一代抗抑郁藥的療效與耐受性比較:來自多藥治療薈萃分析的證據 [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09,4: 301-303.
[6]Torta R,Berra C,Binaschi L,et al.Amisulpride in the shortterm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and physical symptoms in cancer patients during chemotherapies[J].Support Care Cancer,2007, 15:539-546.
(本文編輯:雷琪)
R741;R749.05
A DOI 10.3870/sjsscj.2014.04.022
武漢市優(yōu)撫醫(yī)院武漢430023
2014-05-16
王敏11929808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