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麗萍
昆明市晉寧縣人民醫(yī)院外一科,云南昆明 650600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SMAE)主要是由于栓子進入腸系膜上動脈致使血管閉塞和小腸功能障礙、壞死的一種急腹癥[1],在臨床上比較少見。相關研究表明SMAE 早期診斷比較困難,誤診率高達90%以上[2],而且疾病發(fā)展迅速,死亡率高達60%左右。因而必須加強對SMAE 的診斷和治療,其中加強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患者治愈的關鍵。為了探討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本文選取2008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SMAE患者16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結(jié)果報道如下。
資料來源于2008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SMAE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腹部CT 和剖腹探查確診,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齡在40~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1±12.4)歲,出現(xiàn)癥狀至就診時間在4h~5d 之間,平均為(25.4±2.5)h;15例患者合并基礎疾病,其中心房顫動11例(68.8%),所占比例最多,高血壓或糖尿病7例,風濕性心臟瓣膜病6例,心力衰竭2例,高血脂癥3例,腦梗塞4例。16例均表現(xiàn)為急性腹痛,其中有腹膜炎體征10例,伴有血便6例,惡心嘔吐4例,發(fā)熱4例,腸鳴音減弱7例,腹脹4例,休克3例。
血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16例白細胞計數(shù)增加,在(10.5-23.5)×109/L;凝血功能檢查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活酶時間存在不同程度的延長;血尿淀粉酶檢查發(fā)現(xiàn)有2例輕度升高;心電圖檢查發(fā)現(xiàn)有11例有心房顫動;腹部CT 檢查顯示4例腸系膜渾濁,腸管壁有水腫;腹部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4例出現(xiàn)動脈栓塞,1例主動脈內(nèi)有低回聲。
對12例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術中發(fā)現(xiàn)不同程度腸壞死,其中4例行腸系膜上動脈取栓術+腸切除術,對壞死腸段進行切除;5例單純行壞死腸段切除術;3例行廣泛性腸切除術,其中1例行回腸末端造瘺+結(jié)腸切除術。對4例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均采取低分子肝素抗凝+尿激酶溶栓等靜脈抗凝治療預防血栓形成。
對患者的手術方式、治療時間和預后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
采用SPSS 17.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用()表示,P<0.05 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手術治療痊愈8例(66.7%),死亡4例(33.3%),藥物治療痊愈2例(50.0%),死亡2例(50.0%),手術治療痊愈率明顯高于藥物治療(P<0.05),死亡率明顯低于藥物治療(P<0.05)。16例患者共治愈10例(62.5%),死亡6例(37.5%),其中2例死于酸中毒和代謝性紊亂,1例由于彌漫性腹膜炎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中毒性休克和臟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結(jié)果見表1。
表1 治療和預后情況[n(%)]
12h 內(nèi)治療6例,腸壞死1例(16.7%),死亡1例(16.7%),12h 后治療10例,腸壞死10例(100.0%),死亡5例(50.0%),12h內(nèi)治療腸壞死率和死亡率明顯低于12h 后治療(P<0.05)。結(jié)果見表2。
表2 治療時間與預后的關系[n(%)]
SMAE 是一種臨床比較少見的急腹癥,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增加,近些年來SAME 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3]。SMAE 早期誤診率比較高,其中早期診斷的依據(jù)主要是胃腸道異常排空癥狀、急性劇烈腹痛與腹部體征不符、合并動脈硬化和心臟疾病[4-5]。本研究中有11例(68.8%)的患者合并心房顫動,在急腹癥診斷不明確的情況下要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對患者進行體檢,尤其是心臟檢查。此外,還要對患者進行腹部CT、血常規(guī)等檢查,以對患者進行確診,如果高度懷疑SMAE,則要對患者進行剖腹探查[6]。
在對SMAE 患者進行治療時,盡快恢復腸系膜上動脈的血供,對壞死腸段進行切除是治療的關鍵[7-8]。手術是治療的主要方式,其中可采取腸系膜上動脈切開取栓術+壞死腸段切除術,在腸管恢復血運后,判斷腸管活性,如果切除過多可能會造成短腸綜合征或吻合口瘺[9-10]。本研究中4例行腸系膜上動脈取栓術+腸切除術,5例單純行壞死腸段切除術,3例行廣泛性腸切除術,其中1例行回腸末端造瘺+結(jié)腸切除術。手術治療痊愈8例(66.7%),死亡4例(33.3%),藥物治療痊愈2例(50.0%),死亡2例(50.0%),手術治療痊愈率明顯高于藥物治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手術治療效果要優(yōu)于藥物治療。
12h 內(nèi)治療6例,腸壞死1例(16.7%),死亡1例(16.7%),12h 后治療10例,腸壞死10例(100.0%),死亡5例(50.0%),12h內(nèi)治療腸壞死率和死亡率明顯低于12h 后治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手術時間的選擇上要盡可能早的進行治療,以減少患者的死亡率。
總之,要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影像學檢查,對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患者采取外科手術+取栓術治療,要盡可能早的對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1]李衛(wèi)軍.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12例診治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8):33-34.
[2]周俊,吳曉俊,趙鳳慶,等.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15例的診治分析[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13,1(1):89-91.
[3]張昌立,胡道予,王一民,等.雙源CT 腸灌注碘成像診斷犬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3,32(3):427-431.
[4]李樹昌,楊宏,趙紅軍.MSCT 血管造影在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診斷中的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1(2):305-307.
[5]王秋蘭,宗秀芳.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介入取栓溶栓10例圍術期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243-244.
[6]馬永強,楊寧,張曉峰,等.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經(jīng)皮動脈長鞘抽吸去栓的實驗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21(2):144-147.
[7]張華,程志華,孫喜偉,等.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癥局部導管溶栓治療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0):2160-2161.
[8]張明,劉長建,喬彤,等.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早期診斷及導管溶栓治療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77-79.
[9]魏鋒,沈苑,陳鷹.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17例診治分析[J].浙江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2,22(7):563-565.
[10]李偉文.外科治療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療效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12):1739-1741.